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3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供大家赏析。
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1
六年级下册教学 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 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5 ℃~-3 ℃
北京:-5 ℃~5 ℃
深圳: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5. “净含量:10±”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2
融入生活中认知,巧用数轴上表征
——《生活中的负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以“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为指导,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负数的读法、写法。各个环节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认识到负数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体会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知道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在例2中通过存折明细来进一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在这里体现出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2、在活动情境中完善数轴的模型,学生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生在前面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在数轴上表示0以及正数的方法,认识了数轴的正半轴。教材例3,则是完善数轴。借助数轴直观感受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突出正数、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每一个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点与之对应;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以“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为指导,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1、已学知识和方法上的正向迁移。
学生已经对于“数的认识”这一类课并不是很陌生,在学习了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之后,都知道关于“负数”应该从“什么是负数”,“负数的读写法”,“负数的意义”,“负数在生活中应用”,“负数与其他数的区别与联系”。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学预习,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针对性整合课堂。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中的负数并不陌生,知道生活中经常有它的存在。因此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人事的基础上,已经对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有所掌握。而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对教学的两个班114名学生分别做了一份“负数”的前测。
前测情况和分析如下:
(1)对于正、负数的读写法,%的学生会把正号和负号读成加或减。
(2)分类时,%的学生认为没有正号的数就不是正数,%把“0”归为正数。
(3)在具体生活情景中负数的意义,%的学生不能进行表示并解释出来。
(4)有%不会用正、负数来表示生活中的量,页是不理解两者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5)对于%的学生是不理解“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6)对于数轴这一题,%的学生回答错误,都是没有分界意识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掌握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从而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学需要着重解决的是:一是渗透相反意义的量,建立正、负数的整体构架;二是“0”的归属问题;三是数表示在数轴上,先考虑“0”的分界作用。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去主动探索,能多样表征,能感受和形成符号化、分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多样性的表征,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利用数轴表示正、负数,要理解的“0”的分界作用。经历分类讨论和数学符号化的过程。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习单
学生准备:预学单、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认识负数
(一)谈话引入,直入主题
1.请三名学生各写出一个负数,其余学生在学习单上写。
问:这个符号是什么?
生齐读,师板书负数的读法
2.分享生活中见到的负数。
生分享
小结:负数的应用真广泛。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负数!(板书课题)
3.关于负数,除了读写,你还想了解什么?
生:意义,区别,“0”是不是负数......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说明:抓住学生的知识的起点,提高课堂效率,尊重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交流分享,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习负数的兴趣
。】
(二)围绕“-2”的不同表征,把握教学起点。
1.出示学生的预学单作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2”的意义,可以画画图、列列式、写写话)。
(1)零下2℃
问:这幅图中“-2”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幅图在说明“-2”表示零下2℃。
(2)
地下2米
问:地下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幅图在说明“-2”表示地下2米。
(3)
向左走2米
生:规定向左走为负,向右走为正
小结:在这里-2表示的是向左走2格
(4)
少2
(0比2少2,7比9少2)
问:在减法算式中,-2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看来呀,在这两道减法算式里,-2表示的是少理解温度计中两个2℃
问:温度计上有两个2℃,如何区分?
生:观察,交流
追问1:先找什么?再怎么找?
生:发言汇报
追问2:0有什么作用?
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讨论: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用-2℃来表示零下2℃了吗?
小结: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那零下温度就要用负数来表示了。用一个数学符号就区分开来了,简洁吗?(揭示:-2℃表示零下2℃,2℃表示零上2℃。)
3.揭示-2和2是相反意义的量
(1)结合四个描述情境说说+2表示的意义。
问:认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师:巡视,指导
小结:零上和零下、地上和地下…每组的意义都相反,这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2和-2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2)除了2和一2,还能举例子来表示另外一些相反意义的量
生:交流讨论
4.揭示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理解银行存折上的+500,-500的意义
问:存入和支出,都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存折上是怎么规定的?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追问:这个的“500”就是正500,这里正号被省略掉,有没有影响?那“-500”
这个负号可以省略吗?
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小结: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说明:通过开展各种数学活动,学生通过多样的表征,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来解释对“-2”的理解,初步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三)关注0的静动态变化,体会标准的相对性。
1.理解“海拔”中的正负数
问:这里规定了什么?
生:把海平面规定为0。
追问:海平面记作0m,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是什么意思?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又是什么意思?。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师: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那0呢?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播放学生身高视频,提出疑惑
(1)理解以160cm为标准,记作0,身高可表示为-2cm
(2)理解以最低的140cm为标准,身高可表示为+18cm
问:同样一个人,怎么一会儿用正数表示,一会儿用负数表示,你又有什么想法?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小结:好一个变化多端的“0”!看来确定标准是关键。标准变化,就会引起正、负的变化。
(3)如果分别以这两个为标准,表示出自己的身高
生:纷纷回答
【设计说明:通过生活情景感受标准的重要性,感受正、负数的分界点就是“0”。】
二、沟通生活与数学,激发学习的应用意识。
(一)温度计抽象成直线
温度计把水结冰的温度规定为0℃。以0为界,0上为正,0下为负。
问:负数一定在下面的吗?
(二)在学习单上试着把这些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活动要求:
?独立思考。
?把想法记录在练习纸上。
?把结果和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同时(课件一对一对演示)确实是对称关系。
生:交流“找到正、负数位置”的具体想法。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说明:通过直观性的温度计到抽象性的数轴,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达到了“质”的飞跃。利用学习单,学生自主交流讨论,找寻出数轴上“正负数”的关系,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它们之间一一对应,更加体会到正负数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也验证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介绍负数发展史,感受负数的魅力
(一)播放学生代表介绍负数的视频
(二)学生谈自己对负数历史的认识
【设计说明:通过对负数古今中外历史的了解,学生感受到负数的价值和魅力。】
二、实际运用,理解负数
(一)我会说理
图中的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二)我会快速判断
下列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三)我会准确填空
将给出的数表示在数轴上
【设计说明:通过多样性的习题,巩固和加深本节课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上,层层递进】
四、联系生活
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走出课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今天对“负数”的认识,走进生活,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
(不可省)
写法:
-
读法:负二
负三分之二
负四点五
读写
意义
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3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下教材第2~4页内容。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2、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正确读写正数、负数。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过程:
一、提供素材,初识负数。
1、师:学校国旗班的宋老师要招选一批新队员,要求身高150厘米。想想,你的身高符合要求吗?
2、学生汇报身高对比结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对比结果。
3、学生展示记录方式,教师组织评议,得出加“+”“-”的方式最简便。
4、教师提供素材,学生记录。
5、学生展示,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6、引导观察,发现每组数据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引出负数、正数的意义。
7、学习负数、正数的写法、读法。
二、联系生活,了解负数。
1、学生说在哪些地方见过负数。
2、温度计中的负数。(1)认识温度计。
(2)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温度。
(3)学生展示,思考,发现0℃的重要性。
(4)小结:0不仅表示具体的温度,而且还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电梯中的负数。
4、存折中的负数。
5、判断正负数,发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6、了解负数的历史。
三、巩固练习,应用负数。1.做一做第二题。
海平面在哪?为什么这么填? 2.学生体重
A出示体检称体重画面及五年级儿童标准体重:35kg B正常体重范围:35± 师:什么意思?
C将自己的体重与标准体重对比,用正、负数记下比较结果。
四、课堂总结,延伸负数
今天我们班学习了负数的知识,翻开书第2面,边看书边回顾刚才的学习,说说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3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