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新版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供大家赏析。
新版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1
英语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预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或短语:hospital,cinema,post office,bookstore
2、能够听、说、认读短语science museum。
3、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ere is the library?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4、能够理解并会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5、能够听懂并基本会唱歌曲“Where Are You Going?'’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掌握Let's learn部分的四会单词和短语。
2、准确书写四会单词和掌握三会单词museum的发音。
三、课前准备
1、准备start部分的教学挂图。
2. 教师准备录音机、本课时的录音带以及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歌曲的录音带。3. 教师准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B Let's learn部分的教学挂图。4. 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5. 教师准备一只玩具熊。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 热身(Warm-up)(1)教师放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歌曲“They Are in the Zoo.'’师生齐唱。(2)教师出示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B Let's learn部分的教学挂图,师生进行如下
问答:T:Where is the trash bin? S1:It's near the table. T :Where is the picture?
S1:It's on the wall. T:Where is the lamp? S1:It's?. 2.预习(Preview)教师课前准备一只玩具熊,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到讲台前来做活动。要求两名代表面对面站立,其中一名代表对另一组的代表发指令:“The bear is in front of me.”另一名学生听后将玩具熊放到该学生面前,发对指令和放对位置各得一分。接着请每组的其他代表上来表演,要求轮流交换发指令而且不能发相同的指令,最后得分高的组获胜。3.新课呈现(Presentation)Let's learn(1)“请你猜猜”活动
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框,将hospital,post office,bookstore,cinema,park,library,school等单词卡片反面朝外贴在黑板上作为地图,每张卡片面都写着数字。教师指着其中一张卡片说:“Now I am in No·{what place it is.Is it a ZOO/school/park??”教师要注意先出示两个学生的场所,第三次再让学生猜的时候,他们首先会考虑学过的词汇,这时再呈现新词cinema。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教师带领学生拼读并cinema。
(2)继续做“请你猜猜”活动。教师说:“No.3 is a cinema.We can see a film’ cinema.”接下来教师拿出一封信,说:“1 want to post the letter·Shall I go to the cinema? Where shall I go? Yes!Post office.”教师继续利用黑板上的卡片让学生猜:“Is it a post office?”并领读post office。教师指着黑板上post office的位置说:“Look at the map.The post office is here.”然后问:“Where is the postoffice in our town?”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3)教师突然做出痛苦的样子说:“I'm not feeling well.Where shall I go?”根据学生 的回答出示单词卡片hospital,带领学生读单词、拼单词,教师板书该词。接着教师询问:“Where is the hospital in our town?Is it far?Can I go by bus/taxi/0nfoot?”(4)“猜卡片”游戏
教师先出示前面重点呈现的三张单词卡片,请学生认读,趁他们不注意的
时候再加上一张,让学生猜刚才加上的那张卡片是什么,教学science museum。提醒学生注意museum的发音,并可以适当拓展,如出示天安门广场两侧的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图片。
(5)教师拿出一本学生喜欢看的新书说:“I have a new book.I bought it in Xinhua Bookstore.We can buy books in the bookstore.”教学bookstore。教师出示单词卡片,领读并板书。教师可以告诉学生:“We can buy books in a supermarket/mall.because there are some small bookstores in the supermarket or mall.”这里只要让学生感知mall或shopping mall即可,目的是为学习本单元的Let's sing做铺垫。教师再一次利用黑板上的“地图”让学生进行连锁操练,例如:“A:Where is the bookstore?B:It's near the hospital.”建议教师应先做好示范,并注意及时巩固前面所学的词汇。(6)教师放A部分Let's learn的录音,学生跟读。教师示范书写四会单词,让学生在学生卡片背面的灰体词上描红,以达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生词的目的。Let's start 教师出示Let's start部分的教学挂图,请学生看图读一读、连一连。Let's chant 教师放学生用书第14页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跟唱歌谣。教师请学生重点读单词next和句子“Go straight ahead.”并注意纠正其发音。教师不必在语意上多做解释,这部分主要是为下一课时做铺垫。Pair work(1)教师请学生先在方框里填上单词或短语,再根据所填写的地图进行描述,如:The post office is near the museum.The cinema is in front ofthe post office.”等。(2)“小小设计师”活动
教师先带领学生认读六个表示场所的单词或短语:library,post office,hospital,science museum,cinema,bookstore,接着告诉学生:“现在你们都是城市设计师,请大家设计一张地图,设计之后会有记者来采访。”让学生利用单词卡片设计城市规划图,并在班级里选几名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设计师”,逐个提问:“Where is the hospital/??”由“设计师”来回答问题。
Let's sing 学生听录音或者看教学VCD,学唱歌曲“Where Are You Going?'’ 4. 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学生做A Let's leam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2)学生背诵并抄写本课时的四会单词。(3)“我是小画家”活动
请学生画一张心目中理想城市的地图,能够描述这些建筑物所处的位置。(4)“猜猜我在哪儿?”活动 图中的建筑可不受限制,但要求本人
学生可以利用Pair work部分的图或是自己设计街区图来做活动。
教学反思:从词汇教学中,我发现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单词的滚动复习提高本单元的新词的高复现率,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情况下接触新单词,正好比如果我们经常看到一张脸,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在学生扩大词汇量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仅只能在词汇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更想要真正地扩大词汇量,还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学生的作业和课余的阅读量),如果能引导得当的话,将会使学生收益无穷,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还需注意在词汇教学中中操练的方法和技巧,便于更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好今天的新单词并能巩固所学的单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听、说、认读主要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post office/?,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cinema/?Is it far from here? No,it's not far.”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熟练运用。
2. 能够书写四会句子:Where is the cinema,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
3. 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4. 能够了解音标/e/,//,/k/,/g/,/f/,/v/,/s/,/z/的音与形;能够读出例词并选择音标与单词和配图正确连线。5. 继续学唱歌曲“Where Are You Going?”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问路和指点方向,涉及到的句型有:“Where is the post office/?,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cinema/?Is it f打from here ?No,it is not far.”并书写其中的四会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please ?It's next to the Pronunciation部分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学会认读音标和书写四会句型。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Let's talk部分的教学挂图。3. 教师准备Liu Yun的头饰和一顶警察的帽子。4. 学生准备好自己的城市设计图。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 热身(Warm-up)(1)教师放本单元Let's chant的歌谣,先请学生一边念一边指课本上对应的单词和句子;再把学生分成两大组,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吟唱,比一比哪组表现出色。
(2)“佳作欣赏”活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六至八组,请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设计的城市图,并进行描述。各组选出最好的一张设计图,张贴在教室里请全班学生欣赏。2.预习(Preview)let's try 教师放录音,学生听音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录音内容如下:
① Boy:Excuse me,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Man:It's next to the hospital. Boy:Thank you.
② Girl:Excuse me,is there a cinema near here? Woman:Yes.The cinema is next to the shoe store.You can see it from here.
Girl:Thank you very much.
请学生听录音,跟读一至两遍。教师强调重点句型即Let's talk部分即将学习的主 句型。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Let’s talk(1)“模拟城市”活动
可暂时把教室当作城市,把学生的座位当作建筑物。教师将单词卡片:cinema hospital,post office,bookstore,library,school等随意发给几名学生(注意卡片不 要发得太集中),发卡片如cinema时告诉全班该学生的位置就是卡片上公共场所cinema的位置以及该学生附近还有哪处建筑物,如:“The cinema is hospital is next to the cinema.”教师发第三张卡片post office时就可以引出.学生根据座位的前后距离说“The post office is next to the hospital.”教师板书短语next to。(2)教师走到一名学生旁边问:“Is there a cinema near here?”如学生回答:“No, there isn't.”教师就走到另一名学生旁边接着问:“Is there a cinema near here?如学生回答:“Yes,there is.”教师马上问:“Where is the cinema,please?”导学生回答:“It’s next to the hospital.”教师板书:“Where is the cinema ,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教师示范后请全班学生仿照该句型来进行问答。(3)传话游戏
教师将全班分成几大组,发给每组第一名学生一张纸条,上面写有:“Where is the cinema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等句子,各组纸条上的地点都不相同。生依次将纸条上的话悄悄地传下去,请每组的最后一名学生大声说出他所听到的句子。看哪组说句子最准确最迅速。
(4)教师出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挂图,请学生看图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练习,后检测一组学生,请他们做“连锁操练”。如:A—B:Where is the hospital? B:It's next tO the cinema. B—C:Where遮the cinema? C:It's next?
教师接着最后一名学生的回答提问:“Is it far/陆from here?”手指挂图上的一位置,学生会回答:“No.”教师再引导学生完整地回答:“No,it's not far(5)教师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教师把学生分成
两大组分角色对话。’
(6)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该部分地图所提供的信息做替换练习,请几组学生戴上头饰和警帽在课堂上表演对话。(7)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四会掌握句子。Pronunciation(1)教师出示本部分的教学挂图并放录音,第一遍学生静听,感知音标的音与7 第二遍请学生跟读。教师有意识地在字母e和a下面画线,让学生自己总鲜 两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从上到下读单词,即kettle,这两个单词一起读,注意读的时候要强调字母k和c的发音。要让学生明E 母c在单词中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发音。教师可举些例词进一步说明,如:·car,class,clean,nice,mice等。依次教学其它的辅音音标。(2)Read and match 教师先请一名学生在挂图上连线做示范,请其他学生仔细看图、辨认词形、读音标,然后连线。最后学生集体核对答案。Let's sing 学生听录音、看歌词,学唱歌曲“Where Are You Going?'’在学生基本会唱的差
上鼓励他们替换歌词重新演唱。
4.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好搭档”活动
学生自找“搭档”,教师口述几处公共场所的位置,There is a hospital on the left.The hospital is next to a bookstore.”等。
教学反思: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运用了最基本和必须的语言素材来“做事”,为学生边学边用提供了平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沟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有助于学生养成英语解决问题的习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 read部分的对话;能完成排序练习。2. 能够使学生简单了解中、西方地图不同的标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对话。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够理解对话中出现的新时态和指点路线的新语言,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 Get off at the cinema.Then walk straight for three minutes.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
2. 教师准备Let's read和Good to know部分的教学挂图。3.教师准备Chen Jie和Mike的头饰。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1)教师放本单元歌曲的录音,学生跟着齐唱两遍。(2)对唱赛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次由两组进行比赛,比赛的形式是一组唱问题部分,另一组唱答句部分,双方可互换角色进行对唱。四组轮流进行,最后由全班学生举手表决选出唱得最好的一组予以奖励。2.预习(Preview)师生对话,语言可参考如下:
丁: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Iusually goto school bybike.
(1)一组根据教师的描述绘制地图。比一比,选出正确无误的地图,并评出最佳“搭档”。
(2)学生做活动手册A Let's talk部分的配套练习。(3)学生听、读A Let's tall部分,并抄写四会句子。(4)学生跟录音学唱歌曲“Where Are You Going?'’(5)学生仿照Let's chant替换关键词语自编歌谣。
丁:Where is your home ? 舵:It's near ?. 3.新课呈现(Presentation)Let's read(1)教师用简笔画画出下午放学后的一些情景:如画出标有放学时间的表、下沉的太阳等,告诉学生:“School is over.1 want to buy a pair of shoes after sch001”接着问学生:“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school?”引导学生回答:“1 want to?”教师领读该组句子,学生跟读。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街区图,图中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如:医院、邮电局、鞋店、书店、图书馆、超市、电影院和学校。教师手指黑板上的街区图,告诉学生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提问,如:"Where is the hospital/post office??Is it far from here?”等。学生抢答:“It's next to the?”可以分组比赛,也可以全班学生一起参与抢答,答对者予以鼓励。
(3)教师在街区图的学校和鞋店旁边分别加上一个站牌说“This is a bus can take the No.301 bus here.”教师继续利用街区图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Now I am at the school.I want to buy a pair of shoes.How Can I get to the shoe store?'学生会回答“You can go by the No.301 bus.”教师继续提问:“Where can I get off the bus?”一边问一边手指着shoe store的位置,提示学生回答:“Get off at the shoe store.”
(4)教师指着街区图继续提问:“Now I'm at the shoe store.How can I get to the??” 根据地图所示选择离鞋店最近的直行可到的建筑物提问,引导学生回答:You Can go straight ahead.”教师表示肯定,说:“Yes!I can walk straight.”继续问学生:“Is it far from the shoe store?”学生回答:“No.”教师接下来说:“Yes.It's not far.I walk straight for three minutes.Then I Can get to the?.”(5)教师请学生阅读对话,回答以下问题:
What is Mike going To do? What is he going to buy? Where is he going? Where is the shoe store? Which bus Can he take? Is the hospital On the right or left side Of the road?(6)学生课堂上完成排序任务。
(7)教师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8)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对话。Good to know(1)教师出示Good to know部分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知道如何使用地图以及要注意的四个标识:1.The title 2.North pointer 3.Symbols 4.Scale。(2)教师出示杭州、上海或者当地的城区图,请学生找出一些地名并判断距离的远近。
4.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学生做A Let's read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学生听A 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并跟读,然后读给朋友或家长听。教学反思: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延深、扩展了教材的内容。除了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以外,还扩充了一些相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操练所学过的语言文化知识。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听、说、认读四个方位词:south,east,west,north。2. 能够听、说、读、写短语: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3.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 ?Go straight for five turn left.”并能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4. 能够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四会短语:turn left, turn right, go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straight的发音和拼写。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和学生准备B 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2.教师准备录音机、本课时的录音带和教学挂图。3.教师准备一面小红旗。
4.教师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杭州西湖的风景图。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 热身(Warm-up)教师准备“兔子舞”的录音带。师生温习一下第一单元的“兔子舞”,跳的时候要注意强调单词left和right,师生一起跳一跳、乐一乐。2.预习(Preview)(1)“滚雪球”游戏
教师将有关公共场所的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第一名学生说一句话,如:I can see a hospital.第二名学生在后面加上一词,如:“I can see a hospital and a cinema.,每名学生都要比前面学生说的多加一个地点名词,这样依次进行.(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操练,如:Where is the?? It's?Is it far from here?(3)教师检查A部分要求四会掌握的单词的拼写。
三、课前准备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Let's learn I(1)教师伸出两只手介绍说:“This is my left hand and this is my right hand.”请两名学生分别站在自己两侧介绍说:“A is on the left.B is on the right.”然后提问一学生:“Where is A/B?”引导学生回答:“?is on the left/right.
(2)教师给自己发指令并做动作: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ahead.(3)“西蒙说”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条指令前如有Simon says,学生就要按照指令去做;如果没有,则学生不得执行命令,否则视为违规,违规者退出。此活动也可在小组内进行。建议教师注意将指令重点放在left,right和go straight上。(4)教师用简笔画 Let's play 教师准备一面彩旗和一块蒙眼布。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上面。表示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教学east,要求学生注意ea字母组合的发音,提醒学生发音要到位。
(5)教师出示杭卅l西湖的图片或照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网上做成课件,让学生猜测:“Where is it?”然后展示短语卡片学west。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6)教师将课前准备的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介绍:“Tibet is in the west of China.Zhejiang is in the east of China.”教师边说边标出east和west,然后提问:“Where is Xiniiang?”教学north,教师领读该词,学生跟读,注意th字母组合的发音。教师再以同一方法教学south。教师发指令,请学生根据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听指令快速指方向,看谁反应快。
(7)“听一听、排一排”活动
每名学生拿出五张表场所的单词卡片,具体是哪五张卡片由教师指定。学生听教师发指令排出正确的位置,如教师可说:“The post office is west of the library.The cinema is east of the library.”等。此活动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
(8)教师出示museum的单词卡片,说:“1 want to get to the museum.Where is the Museum ?How can I get t0 the museum?”教师板书:“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9)教师放B 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认读单词并回答问题。(10)教师出示本部分单词卡片,给学生10~15秒时间熟悉卡片,然后将单词盖上,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看图抢读抢拼单词,拼读时小组成员可提供帮助。(11)教师可让学生在学生卡片背面的灰体词上描红,边描边拼读该单词或短语,看谁描得既快又好。前面来,其中一人发指令,另一人将彩旗插在正确的位置(插彩旗人的眼睛蒙上布)。如果插得不对,组内成员可以提醒,如:West!East!Left!Right!但提醒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插对一次得一分,最后看谁的得分高,谁就是胜利者。
4.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优秀连队”活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6组,每组推荐一人当小军官,给组内成员发指令,如:“Turn right!Turn left!Go straight!”根据整组学生的表现选出优秀连队。(2)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引导学生编歌谣如:Left hand,left hand,show me your left hand.Right foot,right foot,stamp your right foot·(3)Story time 全班学生听Story time部分的录音,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学生模仿跟读。教师让学生读一遍故事后回答相关的问题。学生分别说一说从故事中学习到了什么
经验。
(4)学生完成B Let's learn部分活动手册的配套练习。(5)学生抄写本部分的四会短语。
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熟记本单元的四个方位词north, south, west, east,我把它们编成一首歌谣:North, south, let’s go , north, let’s go , west, let’s go , east, let’s go west.这四句每一句都是四拍,很有节奏感,而且辅助于动作,琅琅上口,学生便于识记,教学效果不错。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听、说、认读句子:“It’s east of the cinema.Turn left at the cinema,then go straight.It's on the left.”并能在情景中进行运用。2. 能够四会掌握句子:Turn left at the cinema,then go straight·It's on the left。
3. 能够根据Let's try和Let's check部分的录音选出正确答案。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使学生掌握句型:“It's east of the cinema ·Turn left the cinema,then go straight.It’s on the left.,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所学对话。还要能够正确书写其中的四会掌握句型:Turn left at the cinema,then go straight ’。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本课时的教学挂图。3. 教师和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4. 教师准备Wu Yifan和Amy的头饰。5. 学生两人一组准备一张中国地图。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 热身(Warm-up)
(1)“寻宝藏”活动
教师课前为每名学生准备一张相同的迷宫图。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应的路线,如果标对了,他们将会得到“宝藏”。该活动也可以在两人组内进行。(2)教师可适当修改刚才的寻宝藏路线图,引导学生依照新路线编对话并进行演示。
2.预习(Preview)教师放录音,让学生按照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对本单元的重要语言进行阶段性评价。
录音内容如下: .
① Boy: Where is the library,please? Girl: It's not flar.You can gO there by the No.18 bus·
⑦ Boy:How canI gettOthe cinema,please? Woman:Turn left from here.Then walk straight for 15 minutes.It's On the left ④ Girl: Where is the library,please? Man: It'snexttothepost office.
④ Gid: 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the science museumf Boy:Take the No:15 bus.Get off at the science museum·You carl see lt‘(1)Let's try 录音内容如下:
Boy: Excuse me,how Can I get t0 the science museum'? Girl:Take the No.t2bus.Get off at the hospital.Then walk east for lO You can see the science museum.It's next t0 the cinema· Boy:Thank you. Girl: You're welcome.
(2)教师再放Let's时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文字提示选出正确的路线。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教师将Let's talk部分的教学挂图贴在黑板上说“1 want t0 go to the post office。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引导学生回答:“It's east/west/south/north of?。? 接着让学生看挂图,利用图上出现的场所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2)“爱我中华”活动
学生两人一组准备一张中国地图,进行问答,如:“Where is Jiangxi?It's east 0fHunan.It's west of Zhejiang.It's south of Anhui.It's north of Guangdong.”等。
(3)教师将学生分成六组,仿照教学挂图所示位置,把六张单词卡片(hospital,bookstore,park,post office,cinema,sch001)分发给各组,然后教师站在图中Amy的位置上,说:I want to go to the hospital.Where is it?”学生会说:“It's east of the park.'’教师再问:“How can I get there?”引导学生说:“Turn left affil the cinema,and go straight.Then turn right at the post office and go straight-It's on the left.”学生跟读并进行一系列的替换练习。
(4)教师放B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5)学生两人一组,看地图,替换句型中的关键词自编对话,请几组学生表演
对话。
(6)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型。
4.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学生做小组练习,再叫几名学生描述某一场所的位置,全班学生一起猜。学生完成本单元B Let's talk部分活动手册配套练习,并抄写四会句子。学生听B部分Let's talk的对话,读给家长或同伴听。学生吟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并用录音机录下来。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 read部分,能够完成选词填空练习。2. 能够完成Task time的任务。
3. 能写简单的路线说明并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能够听、说、认读句子:“Start from the bus off Of our school.Take the No.17 bus.Get off at the post office.Walk east for three the white building On the left.Look for me near the door.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2. 教师准备本课时的教学挂图。3. 教师准备一张邀请卡。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1)师生共唱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2)“优秀小警察”活动。
教师将B Let's talk部分的教学挂图贴在黑板上说:“1 want to buy some books· Where can I go? How Can I get there?'’请学生扮演小警察指路。师生一起评选出优秀小警察并给予奖励。2.预习(Preview)师生进行日常会话。以下问题可供参考: How old are you? How d0 you go to school? Which bus do you take? Where is your home? What's the colour of the building you live in? 3.新课导入(Presentation)(1)教师课前安排一名学生站在教室外面充当邮递员,上课铃响后,邮递员敲门递给教师一封信说:“There is a letter for you.”教师接过信,看了看信封说:“This letter is from Sarah.”然后从信封中取出一张邀请卡,说:“It’s an invitation.What does it say?”教师请学生粗读段落,回答该问题。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说“Yes,Look!It's Sarah's birthday.How old is she? Where is her home ?How Can we get to her home? Let's read again.”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话,提出不懂的单词或句子,教师答疑。
(3)“过三关”活动
教师朗读Let's read部分,朗读时故意读错三处,请学生看课文听教师朗读,听到错误及时指出。如果所出现的三处错误没有被学生发现,则表明教师已闯过三关。
(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选择填空。j(5)教师要求学生根据Sarah信中的说明,画出到她家的路线图。比一比谁画得既快又好。
(6)教师事先准备课文当中指示路径的六个句子,随意打乱顺序,要求学生正确排序,看哪一组排得既快又准确。
4. 巩固和延伸(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Task time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Task time中的地图,观察各处场所的位置以及公交车路线。然后让学生两两分组依照对话泡中的示范语言询问和回答某场所的位置以及到达该场所的路线。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图中交通指示灯四周的场所都可步行到达;而museum和hospital则可乘一一路公共汽车到达。(2)学生听录音、跟读本课的目标语言。
新版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2
单词教学
【学习内容】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 Part A Let’s learn 【课标描述】
1.能运用听力技巧完成语篇听力活动;
2.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认读单词:science museum post office bookstore cinema hospital 并能够正确使用上述单词描述城市设施及其位置;
3.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识。【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时以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A部分的Let’s learn为载体,是一节单词教学课,文本内容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需要学习的单词有:science museum post office bookstore cinema hospital.涉及的句型有”Where is the…?It’s…the….”本阶段学生已经有与该话题地点及方位介词相关词汇的知识储备。通过让学生熟练运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Where is the…?It’s…”.询问地点并作答,描述城市设施及其位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识。【学习目标】
1.通过Let’s sing及参加Let’s say复习有关句型及场所的词汇,初步感知新单词。2.通过听力活动,选出正确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借助单词功能含义,理解认读单词。
3.通过连线、抢答、What’s missing、Let’s learn跟读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单词学习,掌握新词汇。
4.通过Pair work,语篇听力,自主学习任务单活动,进一步巩固词汇和句子,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表达。
5.通过单词分类活动,了解合成词。
6.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识。【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Let’s sing和Let’s say环节,通过学生起立回答,学唱歌曲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说出学过的有关场所的词汇,复习相关旧知,感知相关新知,来评价学习目标1。
2.创设听文本选图片的练习,通过功能含义,学生看图认读单词,关注学生是否能认读所学内容,来评价学习目标2。
3.创设连线、抢答、听录音跟读、What’s missing,通过起立抢答、游戏等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认读掌握单词,来评价学习目标3。
4.创设Pair work,语篇听力,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对话、选图、介绍城市等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语用掌握单词,来评价学习目标4。
5.创设单词分类,通过白板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分类,来评价学习目标5。6.创设看图片的环节,通过观看、思考图片的含义,关注学生是否能抓核心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识。来评价学习目标6。【学习过程】
一、热身导入,激活所学 1.问候:略
’s sing(评价目标1)’s say.(评价目标1)感知新词汇,复习旧知。
二、问题引领,学习新知,关注语音,加强模仿 and choose(评价目标2)
教师播放Wu Yifan和Robin的对话,并提供给学生两个相似的图片,学生通过捕捉关键词,提高在听的过程中读图的能力。
the new words(评价目标2)Wu Yifan come to a new city 教师提供主情景图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单次含义,学习新单词。(1)bookstore
W: I’m going to buy a can I go?
Library
read books booktore read and buy books(2)cinema W: I’m going to see a can I go? Popcorn(3)post office W: I’m going to send the can I go? Popcorn(4)science museum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It’s next to the science museum.(5)hospital W: I’m going to see a can I go? and match.(评价目标3)
图片与单词进行匹配 ’s say(评价目标3)
快速根据功能抢答单词 ’s missing
说出消失的单词(评价目标3) work(评价目标4)
三、多种方式巩固所学
and repeat(评价目标4) and choose(评价目标4)
教师给出地图,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选出正确的图片。3.单词分类了解合成词(评价目标5)
运用白板,小组内讨论完成。4.自主学习任务单(评价目标4)(1)
(2)
(3)Introduce to your friends(4)Write 1 to 3 sentences about your toy , this is my toy is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识拓展,课外延伸
看图片:了解你的城市,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主人翁意识。(评价目标6)
五、课外练习
1、Copy and read P5 读并在课堂本上抄写单词。
2、Introduce your city to your friends.给朋友介绍你的城市。
六、板书设计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新版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3
第二单元
重温革命岁月
单元导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响起时,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谁开创?你可曾记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
让我们一起重温激情洋溢的革命岁月:红军战士不畏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英勇豪迈;狼牙山五壮士不惧牺牲,唱响了气吞山河的壮歌,震天动地;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成千上万的群众欢呼雀跃,热血沸腾;郝副营长舍己为人,为了孩子的明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感人肺腑……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材分析
分类
具体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要点
课文
七律·长征
2课时
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开国大典
2课时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
1课时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语??交??际
演讲
1课时
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
多彩的活动
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
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本课只有两个生字,写稿请参考最新人教六上二样稿。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
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泥丸(wá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崖”是上下结构,与“涯”进行比较。“崖”是山字头,与山有关;“涯”与水有关,泛指水边。
“渡”是左右结构,与水有关,表示从水中经过。
3.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4.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气势。
四、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释词。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3.说说诗句的意思。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4.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释词。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6.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puxuew〗
7.为什么五岭山像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却像泥丸呢?
说明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活泼乐观,在他们眼里五岭山就很小,如同细小的波浪;同样乌蒙山也很小,如同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
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加点部分要重读,同时要注意放声朗读,读出气势)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布置作业。
抄写《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
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释词。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3.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4.体会“暖”与“寒”的意思。
“暖”是因为红军战士巧渡了金沙江,成功地渡河来到了河对岸,怎能不让人激动欣喜呢?
“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感慨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寒呢?
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是巧渡金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
6.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释词。(puXuewang.com)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8.说说诗句的意思。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流露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为长征胜利而感到无比欣喜、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写法。
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腾五岭山
走乌蒙山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喜爬雪山
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面结合3.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
4.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七律?长征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知道“着”是一个多音字,会写“寇”、“冀”等15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
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教学插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学生简单谈感受,教师小结,导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3.板书课题 6.狼牙山五壮士
4.“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
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呢?学习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一定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崎岖(qíqū)
叽里呱啦(guā)
嗖(sōu)
着
zhuó
(着落)
zháo(着凉)
zhe(跑着)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寇”与“冠”加以比较,在比较中辨析字,会更加准确。
“抡”是左右结构,右面是“仑”,不是“仓”,所以读音是lun,这也说明它是一个形声字。
“悬”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县”,里面只能是两横。
“屹”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山”,右面是“乞”,不能写成“气”。
(3)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崎岖:陡峭,不平坦。
昂首挺胸:昂着头挺着胸,形容士气高昂。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悬崖绝壁:形容高而陡峭不能攀缘的山崖。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按照事情的变化过程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七连六班接受接受转移群众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3)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小标题。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puXuewaNG.com)
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本文记叙了七连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革命精神。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说出事情发展的小标题。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的英勇的行动,接下来继续学习五位壮士的事迹,感受他们英雄壮举!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讲读第二段:(诱敌上山)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现?
2.讨论以上思考题,分别找出班长、副班长、战士……各自的神态表现。
(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3.动作中,你有什么感觉?
课文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虽然不同,可他们的愿是相同的,都是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勇猛歼敌。
4.指导感情朗读。
5.总结学习步骤: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
②谈感受体会。
③有感情地读课文。
6.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
(二)学生讲读第三段:(引上绝路)
1.出示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品读重点词语。
“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
“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3.谈感受与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讲读第四段。
(顶峰歼敌)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2.这些动作说明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结合插图)。
让学生通过品味以上动作词,观察插图,深刻理解五壮士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用石头去杀伤敌人!表现了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对人民对革命无比热爱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3.理解重点句: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五段:(英勇跳崖)
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讨论:〖puxuewang.cOm〗
抓住“屹立”、“纵身”、“昂首挺胸”: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3.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
他们的枪弹已绝,敌人已扑上来了,更加疯狂凶恶了,这时战士们宁愿死,也不愿被俘,这更是豪壮的气慨。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激昂的语气)
三、学习写法。
1.课文如何写五位壮士的呢?学生讨论。
有时对某个人进行聚焦描写,比如班长马宝玉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比如: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有时对班里的五位壮士进行概括地描写,比如课文第二自然段,还有第三、四自然段的开头“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2.对,课文在描写时,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这就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3.学术交流这样写的好处,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6.狼牙山五壮士
7.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
3.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zhèng)宾客(bīn)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puxuew〗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对重点部分进行分层理解。
第一段(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段(5—10自然段):具体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本段按内容分为三层:①(5一7节)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②(8—9节)升国旗的过程。③(10节)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第三段(1l—13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本段按阅兵顺序分为三层:①阅兵式开始的情况。②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③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
第四段(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段(15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3.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赞颂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反映了人民无限热爱毛主席和欢庆新中国诞生,当家做了主人的兴奋心情。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语。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呢?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朗读。
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师生探究: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生: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生:“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是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生:“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开国大典流露的欢乐、激动之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达到了高潮。
5.描写阅兵的场面真可谓壮观!这段场面描写又有什么特色呢?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举例点评。
有点有面,做到点面描写相互结合。
描写细致,有顺序。
6.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
7.播放“开国大典”中“阅兵”的影像资料。
8.练习朗读(puXuewang.com)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并找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然后交流。
2.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写批注。
3.交流感悟。
生: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
生:“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生:“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4.教师相机点拨:“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呢?
(1)学生讨论。
(2)交流感悟。
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其中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简要复述开国大典的过程,注意有条理。
板书设计:
7.开国大典
会前:广场布置群众入场
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检阅部队群众欢呼
群众游行:天上……地上……
光明充满北京城
8.灯光
教学目标:
1.认识“皖”、“歼”等9个生字,理解“璀璨、千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理解“灯光”的含义,并从课文中找到“灯光”相关的语句,并深入理解。
3.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灯光”的联系与含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
关于灯光的一段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灯光的一段视频。
2.教师小结,导入。
这千万盏灯是和平的象征,让人们感到很安宁,很温馨。但这灯光的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灯光》
3.板书课题 8.灯光
4.介绍作者。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曾担任《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编剧。
5.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围歼(jiān)豫皖苏(wǎn)电钮(niǔ)
千钧一发(jūn)璀璨(cuǐcàn)黑魆魆(xū)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豫皖苏: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憧憬:向往。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生: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生: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生:让我们知道: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5.在讨论中,大家明白了“灯光”的含义,接着思考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呢?
生:让课文的内容相互联系,以一个线索贯穿。
生:让内容相互照应,联系更加紧凑。
生:起着点题的作用,让题目像珍珠一样闪亮!
四、复习写作方法。
1.课文中哪些内容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举例说明。
激烈的围歼战是“面”的描写,郝副营长的思考与点燃火光是“点”的描写。
2.学生讨论交流。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将描写灯光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写一段话。
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8.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口语交际:演讲
教学目标:
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2.难点:(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
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
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puXuewaNG.com)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2.演讲时的注意点。
(1)语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书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够让听众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气氛,强化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4)服饰要整洁,不要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
习作:多彩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认真审题,明白作文要求是写多彩的活动。
2.注重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
3.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2.难点: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教学准备:
1.准备作文要求的课件。
2.放一段关于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出示一段活动的视频。
2.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
老鹰捉小鸡〔www..com〕
3.活动真是太有趣了!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活动真是太好玩了,让美好的时光匆匆而逝!你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请回忆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活动,并写一写你喜欢的活动。
4.出示作文要求的课件。
记一次活动
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可以是个传统活动,也可以是个新活动。如果大家能自己创编一个活动,就更好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写活动:
写清楚活动是怎么玩的。
写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如,应遵守规则,伙伴间要团结协作,遇事要勇敢果断、坚持到底……
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分析题意,明确写作要点。
1.一起举行活动。
(1)分小组进行。
(2)提出要求:要一边玩一边观察,一边玩一边思考。
2.交流活动的感受。
3.如果写这个活动,该怎样写呢?有哪些内容必须要写呢?
4.学生交流。
(1)活动的规则要写。
(2)举行活动的过程要写。
(3)活动时还要关注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把人物写具体,这样便有趣了!
5.教师相机提问。
(1)活动过程中会反复进行,进行很多次?莫非一个一个地写吗?
生交流讨论。
当然不能一个一个地写,要选择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可以写两个,也可以写三个,但不能面面俱到。
(2)活动中有很多人物,怎么写呢?是不是一个一个地写呢?
生交流讨论。
也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写,应该注重写场面的方法,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可以对整个人物活动场面进行概括地描写,然后具体描写一个或两个同学的具体活动以及表现。
6.在老师点拨基础上重新构思。
三、学生编写活动作文。
1.根据自己的感受理清活动的顺序。
2.选择印象深刻的活动写具体。
3.老师适时点拨。
4.修改作文。
四、老师点评作文。
五、学生再次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多彩的活动
活动规则
印象深刻的过程
点面结合活动的体会
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便能够主动地观察,获得丰富的材料,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2.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写游戏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策略,切实有效地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便起到“点拨”的作用,总之,“点”得细致,“点”得恰到好处,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精彩范文:
捉迷藏
童年是令人向往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课余时,我们几个小朋友经常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什么打仗呀,捉迷藏呀,打玉球呀……玩得不亦乐乎。看,激动人心的捉迷藏正慢慢到拉开了序幕。
那是一个傍晚,铁牛、书呆子和胖子到我家捉迷藏。首先是胖子捉,我们三人躲。铁牛对我家最熟悉,悄悄地钻进了空米缸中。书呆子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平台。只剩下我了?我想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对,我索性躲到大门的后面。过了一会儿,铁牛在米缸里大喊:“躲——好——了!”少顷,胖子推开门,像过街的老鼠东张张西望望。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呢?于是胖子就坐下来大声地讲笑话。铁牛实在控制不住,便笑出声音来。胖子够狡猾的,循着声音将铁牛从米缸中拖了出来。后来他们窃窃私语,好象在嘀咕着什么。这胖子就是坏,假装没有看见我,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顿时,他跑过来挤在么上大声说:“快出来,不然休怪我把你压成大烧饼。”
我乖乖地走了出来。此时胖子头对着天,大声呼唤:“书呆子,快出来!我已经看见你了!”书呆子因为胆小,果然从楼上傻乎乎地跑下来。我们都哈哈大笑:“书呆子,你真呆。他是吓唬你的!”
后来铁牛捉、书呆子捉……每人捉都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有时让我们捧腹大笑,有时让我们感到很惊讶……总之,捉迷藏真是快乐无比!
啊!捉迷藏真是太有趣了,如一幅幅画刻在我们脑海里,永远也忘不掉!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写。
2.词句段运用: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谈谈人物说话时“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
4.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2.难点: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
2.词句段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
(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场面描写的作用。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到位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
生:这段话有点的描写,也有面的描写,有点有面,所以能够很生动地描绘出大合唱的气势雄壮,也能够反映出大家的团结一致。
生: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写。既有鸟瞰式的描绘,又有特写的镜头,点面结合,层次分明,把一个热闹非凡的伟大场面,写得十分动人,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面貌。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件。〖puxuewang.cOm〗
读句子,注意红色画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3.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4.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朗读,理解其意思。
3.分析不同的“说”。
A句是“赞叹”,B句是“婉言谢绝”,c
句是“话一出口”,D句没有用“说”,只是用“:”引出说的内容。
4.生活中形容“说”的词语比较多,如“窃窃私语”、“谈论”、“争吵”……请选择表示“说”的一个词语写人物的“说”。
五、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以及词语反复的妙处。
2.“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
二、学习“书写提示”
1.出示书法作品的课件。
2.学生朗读。
3.交流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
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
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
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不出现错别字,不规范的字。
(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5.学生临摹,注意要求。
6.老师及时点拨。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puXuewang.com』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4.学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植非常的热爱国家。
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这句话告诉了后人要保卫祖国的疆土,神圣不可让敌人侵犯。
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每个人都有为祖国担忧的意识,因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5.讲一则爱国故事,学生谈感悟。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是苏州医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闭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四、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书写作品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还要正确。
2.理解、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
词语反复不同的“说”
书写提示——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正确规范
爱国名言
新版六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