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体育场教学反思4篇(教学反思体育课),欢迎参阅。
体育场教学反思1
《体育场》是在刚学习的三位数乘三位数和前几册教材中渗透估计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针对本节课我有一下反思:
一、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注意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锻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本节课以北京奥运会鸟巢为背景情景,出示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图,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这个夜晚一个不眠之夜,它实现了中国人百年梦想,见证了祖国的强大,抛出问题,大家都想进入观看开幕式,那么鸟巢能够容纳多少人?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以此引入以一个小体育场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在情境中意识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
二、在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获得的估算的技能去估算一堆黄豆的数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法:1、分成若干堆,先数出一堆字数,再估算。2、用手抓,输出手中的土豆个数,看这堆土豆共能抓几把。3、用一个杯子装,看能装多少个杯子等等。
三、让学生活动中体验到数学来自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进了估算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适当对教材进行调整、扩充,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针对本节课,缺陷:
1、让学生参与了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发言踊跃,不能顾及全面的学生,学生没被提问产生的失落感与我课前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相违背。
2、对于本课,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理解较好,但是未能及时的让学生进行估算方法的
四、总结
针对估算,在整个教材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脱离了前后教材之间的联系,不能更好的穿插,对于本课,虽然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对于整个学生来说,已经被孤立了。希望自己在后面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不足。
体育场教学反思2
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多种估算方法。学生在体育场的情境中意识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整个学习过程,我主要是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注意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锻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解决估算某报亭10月上旬营业额时,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与小组交流得到更全面的答案.
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同时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获得的估算的技能去估算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到数学来自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进了估算的意识。学生的反馈:A、分成若干块,先数出每一小块字数,再估算。B、先数出每一行字数,再数出共有几行。C、先数出其中一篇文章字数,看看约有这样的文章几篇等等。在此基础上,再估计密铺的大豆的颗数即可迎刃而解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适当对教材进行调整、扩充,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估算、试算、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估算的意识。
通过实践教学,我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亲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的主题图是体育场,在设计时我想,我们灵武的孩子们都没有见过大型体育场,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估计这么一个若大的体育场,因为脑子里没有体育场的表象,有可能使学生一头雾水,理不出思路。所以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先那出一杯豆子让学生估计,学生有估计几十的,有估计几百的,让学生感受大家估计的数量不一样。这时,教师拿出半杯豆子,告诉学生有400粒,学生异口同声估计出第一杯豆子的数量是800粒。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学生刚开始的乱猜,通过半杯对比后准确估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估计要有一定的标准,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乱猜的。 接着,让学生估计全校学生的人数。教师通过询问本班学生的人数,调查其他班级的人数,让学生估计出每个班大约多少人,从而推断出全校学生的人数。这样的设计,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再来估计体育场的人数就不功自破了。
2、教学活动有层次性,从易到难,逐步递进。并且每个环节都让学生主动探索,充分体验估计的方法。从估计全校学生的人数、估计体育场的人数、估计报纸的字数等,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亲自估算后,亲自归纳方法,教师及时板书,形成文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估计方法进行了尝试归纳,而且使学生对估计方法明确、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不过,本节课也有值得我思考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及时,没有捕捉住教育最佳时机,即时评价,即地评价。在交流练习第
3题时,有一位学生估计大豆的方法很独特,他先测量了纸面的长和宽,他发现1厘米长的距离大约是3粒豆子,那么长14厘米就是42粒豆子;宽7厘米就是21粒豆子,然后用42×21=882粒。我想,这就是学生的闪光点,与众不同。我就鼓励他展示自己的估计方法,可惜我的评价没有跟上去,无疑是我这堂课的遗憾。我想,在今后教学中,当发现学生闪光点时,哪怕稍纵即逝,这时,教师即使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多种估算方法。学生在体育场的情境中意识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整个学习过程,我主要是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注意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锻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解决估算某报亭10月上旬营业额时,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与小组交流得到更全面的答案.
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同时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获得的估算的技能去估算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到数学来自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进了估算的意识。学生的反馈:A、分成若干块,先数出每一小块字数,再估算。B、先数出每一行字数,再数出共有几行。C、先数出其中一篇文章字数,看看约有这样的文章几篇等等。在此基础上,再估计密铺的大豆的颗数即可迎刃而解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适当对教材进行调整、扩充,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估算、试算、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估算的意识。
通过实践教学,我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亲生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的主题图是体育场,在设计时我想,我们灵武的孩子们都没有见过大型体育场,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估计这么一个若大的体育场,因为脑子里没有体育场的表象,有可能使学生一头雾水,理不出思路。所以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先那出一杯豆子让学生估计,学生有估计几十的,有估计几百的,让学生感受大家估计的数量不一样。这时,教师拿出半杯豆子,告诉学生有400粒,学生异口同声估计出第一杯豆子的数量是800粒。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学生刚开始的乱猜,通过半杯对比后准确估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估计要有一定的标准,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乱猜的。 接着,让学生估计全校学生的人数。教师通过询问本班学生的人数,调查其他班级的人数,让学生估计出每个班大约多少人,从而推断出全校学生的人数。这样的设计,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再来估计体育场的人数就不功自破了。
2、教学活动有层次性,从易到难,逐步递进。并且每个环节都让学生主动探索,充分体验估计的方法。从估计全校学生的人数、估计体育场的人数、估计报纸的字数等,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亲自估算后,亲自归纳方法,教师及时板书,形成文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估计方法进行了尝试归纳,而且使学生对估计方法明确、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不过,本节课也有值得我思考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及时,没有捕捉住教育最佳时机,即时评价,即地评价。在交流练
习第3题时,有一位学生估计大豆的方法很独特,他先测量了纸面的长和宽,他发现1厘米长的距离大约是3粒豆子,那么长14厘米就是42粒豆子;宽7厘米就是21粒豆子,然后用42×21=882粒。我想,这就是学生的闪光点,与众不同。我就鼓励他展示自己的估计方法,可惜我的评价没有跟上去,无疑是我这堂课的遗憾。我想,在今后教学中,当发现学生闪光点时,哪怕稍纵即逝,这时,教师即使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场教学反思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国家体育场》。
教材分析:
“国家体育场”是北师大版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数法是两位数的除法后的一个实践活动,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数据来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由于生活中的一些较大数据离学生较远,学生不容易体会其实际意义,因此,通过一些学生经常接触的具体数据,形象描述这些大数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大数认识的参照数据,从而理解一些较大数据的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初步体会了大数的实际意义,但大数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100万有多大,一亿到底有多大,能“说”清楚吗?“数感”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去“刻画”一个较大的书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在估测、推算的过程中,感受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2、会用生活中的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发展数感。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去描述一个较大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你能说说我们学过的比万大的数吗?
生:10万、100万、1000万、1亿…
师:那么,10万、100万、1000万、1亿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估测报纸的字数
1、猜一猜报纸的一个版面的字数(出示一张报纸的四分之一)
(1)请大家这一版有多少个字?(估计学生猜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生:900字、6000字、8000字、10000字、15000字、20000字、100000字、……
(2)到底谁的答案最接近呢?有办法来验证吗?
生1:先数出一段的字数,再看有几段就能算出一版的字数
生2:把报纸的一版平均分成四个部分算出一个部分的字数,再乘以4就能算出一版报纸的字数
生3:用尺子量出横排10厘米有多少个字,竖排10厘米有几行,再量出报纸一个版面的长和宽各有多少厘米就能算出有多少字了。
生4:先数出一整行的字数(而且是比较满的一行),再数出一共有多少行,用一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就可以算出一版有多少个字。
生5:我认为更准确的答案应该还要除去图片和空白处所占的字数。
2、小组合作测量报纸的一个版面的字数
(1)活动要求: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进行测量。
边活动边记录活动的'步骤与结论。
(2) 汇报活动过程及结论。
生:约9800字,约5760字,约2750字,约1万字,1万字左右,1万2千多字,4万多个字……
师引导:每个版面大约1万字
(3)将刚才估测的报纸贴在黑板上
(1万、2万…20万)
师生一起描述:20万字有20个这样的版面,有10张报纸(贴在黑板上所看到的部分即整张报纸的一面)也可以说一张报纸2万字,10张就是20万字。
(4)提出问题,学生推算:
多少张报纸大约有100万字呢?(100万÷2万=50张)
多少张报纸大约有1000万字呢?(1000万÷2万=500张)
多少张报值大约有1亿字呢?(1亿÷2万=5000张)
(5)想象1亿字到底有多少?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万字?
算一算100万字大约需要多少张这样的报纸?
1000万字呢?1亿呢(5000张)?
(6)想象5000张报纸要占多大的面积。
生:可以贴满整个教室,一个教室也贴不下,……
(7)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估测推算,感受了一亿字到底有多少。
活动二:描述国家体育场有多大。
(一) 估计教室及学校的占地面积。
1、估计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大约50平方米)那我们四方坪小学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
2、课件出示四方坪小学平面图及有关数据(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
(二)课件出示“国家体育场”情景图。
国家体育场2008年奥运会的主会场,它的占地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学生描述20万平方米有多大。
生:国家体育场相当于20个四方坪小学的占地面积。
师:不错,能借助参照物来描述而且用词相当准确。
(三)引导学生想象1亿平方米有多大。
三、活动三:进一步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
(一)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体会。
1、一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2、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3、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1亿多千米。。
4、中国移动2004年底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5、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
(1)请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2) 选择自己喜欢的大数(万以上的数据)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3)将自己的描述在小组内交流。
四、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知道一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2、你还想研究那些有关1亿的问题,请设计出方案并写下来。
五、课后延伸
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用能感受到的较小的数据描述难以感受到的较大的数据
体育场教学反思4
《体育场》是在刚学习的三位数乘三位数和前几册教材中渗透估计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针对本节课我有一下反思:
一、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注意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锻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本节课以北京奥运会鸟巢为背景情景,出示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图,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这个夜晚一个不眠之夜,它实现了中国人百年梦想,见证了祖国的强大,抛出问题,大家都想进入观看开幕式,那么鸟巢能够容纳多少人?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以此引入以一个小体育场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在情境中意识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
二、在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获得的估算的技能去估算一堆黄豆的数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法:1、分成若干堆,先数出一堆字数,再估算。2、用手抓,输出手中的土豆个数,看这堆土豆共能抓几把。3、用一个杯子装,看能装多少个杯子等等。
三、让学生活动中体验到数学来自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进了估算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适当对教材进行调整、扩充,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材料,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针对本节课,缺陷:
1、让学生参与了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发言踊跃,不能顾及全面的学生,学生没被提问产生的失落感与我课前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相违背。
2、对于本课,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理解较好,但是未能及时的让学生进行估算方法的总结,导致课堂生成的流失。
3、针对估算,在整个教材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脱离了前后教材之间的联系,不能更好的穿插,对于本课,虽然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对于整个学生来说,已经被孤立了。
希望自己在后面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不足。
体育场教学反思4篇(教学反思体育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