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共3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供大家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共1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上杭实小蓝赐秀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本期教材学校选用的是福建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教学内容全册共分十五课时。教材以常见的生活实例为支撑,以实际应用为明线,以操作技能为暗线,让学生学会键盘输入的一些基本操作,对文件、文件夹有个初步的认识并会简单的应用,能够更好应用画图软件,绘制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本册教材内容由以下3个主题组成:
第一主题,键盘操作。
本主题内容是上一册相关内容的延续。在三年级上册,学生们学习了使用键盘输入字母和汉字,初步体验了如何使用键盘输入字母和汉字的方法。本册教材中打字的难度要高于上一册,如数字键的操作和标点符号的输入,大小写切换键和上档键的操作、中英文字符混合输入,由于这些键位距离主键比较远,操作者的手指与键盘的位置不好对应,都要求有较高的技巧。此外,小数字键盘的使用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所以,在学习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在教学中,要勤练习、多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要求。
第二主题,文件、文件夹基本操作。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Windows操作系统友好的图形界面。本单元内容是上学期基础内容的延续。从认识“窗口”开始,通过基本操作,让学生逐步提升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进一步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三主题,画图操作。本主题内容是上一册相关内容的延续。在三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通过画图软件初步了解简单的图形处理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鼠标进行简单的绘画与修饰。本主题
先引导学生从欣赏主题画,捕捉生活点滴、先择作品主题,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前的作品构思入手,再通过复习直线、矩形等规则工具画美丽的校园,巩固上学期的学习成果,接下来让学生掌握曲线和多边形等工具画一些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喷枪等工具对图形进行恰当的修饰,也让学生懂得如何组合、修改图形和快速复制等一些画图技巧,最后引导学生构思作品和交流、点评作品,综合应用画图工具,制作一幅主题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期三年级共六个教学班,学生达360多人。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浓厚,以前有学习过电脑绘画,会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大部分同学能正确使用鼠标,有一定的基础。对于从外地转入的新学生要着重关注他们计算机素养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键盘操作:
1、巩固键盘知识,学会输入符号,能用符号组成图形。
2、认识、学会使用Caps Lock键。
3、学会使用Shift键切换英文大小写状态,学会中英文状态切换和中英文混合输入。
4、学会使用键盘的小键盘区的输入方法。
文件管理:
1、了解电脑文件图标,认识文件类型,创建新文件。
2、认识文件夹,学会建立文件夹并命名、保存文件到文件夹。
3、学会复制、剪切、粘贴文件。
4、学会移动、删除文件。
电脑画图:
1、学会欣赏主题画,学会捕捉生活点滴、选择作品主题,学
会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前的作品构思。
2、复习、巩固直线、刷子等工具的使用,学会用复制、粘贴
命令快速生成图形。
3、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灵活使用颜色填充工具,学会
设计简单提示牌。
4、学会用曲线工具绘制单弧、双弧曲线的方法。
5、学会用曲线工具绘制闭合曲线,懂得用放大镜修改图像细
节,学会合成图像。
6、学会使用多边形工具、喷枪工具,学会组合、修改图形和
快速复制图形。
7、掌握快速绘制基本图形的技巧,学会使用“翻转/旋转”、“拉
伸/扭曲”命令。
8、学会设置画布大小,学会构思作品,综合应用画图工具,
初步了解如何交流、点评作品。
四、本册教学设想:
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完成教材的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教材的创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需要,可以将教材每一课“开阔视野”内容设计成3到5分钟的教学情境导入,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共2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7-2018下学年度)
一、学生基本情况
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统一教学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与各种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另外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16课,分别是:认识word、word的视图与格式菜单、输入文章、插入符号、插入艺术字、编辑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文章的修改、文章的删除和移动、文字的对齐、文字的美化、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和文章、插入文本框、用word制作课表等、日历的制作、制作电子小板报、作品展示与评价。主要是文字处理方面的内容。
2、教材特点。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 (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印刷技术的发展;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
2、认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
3、了解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及字处理软件的发展过程;
4、通过浏览字处理软件的电子作品,感受字处理软件的制作魅力。
5、掌握打开Word文档的方法,并且会统计文档字数。会在Word软件中改变显示比例。
6、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
7、掌握在Word中修饰文字,美化文档的方法。
8、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绘制表格的方法。
9、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方法,能编辑图文并茂的文档。
10、学习设置页面的方法,能自主完成或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制作精美的电子文档,版面设计合理、美观。
11、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2、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13、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1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善于交流的能力。
15、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1、任务驱动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
2、课程整合思想。
(1)与相邻学科的课程整合。 (2)与德育整合。
3、趣味性思想。 (1)语言的趣味化。 (2)内容趣味化。
4、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结合实例进行应用介绍。 (2)贯穿网络知识。
5、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螺旋上升”的方式,设置了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6、教学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呈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共3
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教学总体目标:1、理解信息,现代的信息技术。2、初步接触动画。3、PPT的制作。4、综合运用,提高信息素养。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我们的信息生活):本单元对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等作了简要、描述性地解释。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我的数字名片):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使用PowerPoint。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动画天地):动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本单元主要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和GIF动画的简单制作。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文明小使者):本单元的主题是PowerPoint的操作及综合应用,共有5课。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这册内容主要是ppt的学习。
教学措施:
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评价和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进度表:
一、生活在信息中
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懂得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
2、收集有关信息作用的材料。
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
叮叮小文库
重点:1.信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信息的作用。难点:信息概念的理解。
二、现代信息技术
1、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了解在信息的获取、传递、记录、处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技术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3、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自豪感。
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难点:古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比较。
三、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1、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概念;知道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2、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 体会人类文明。
重点:1、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方式。2、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难点:输入输出设备的了解。
四、我的自画像
1、了解多媒体作品在生活中的优点;认识PowerPoint界面。
2、会创建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艺术字等对象,并能够美化文本及艺术字;会播放及关闭演示文稿。
3、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 2
叮叮小文库
重点:1、体验多媒体作品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创作热情。2、创建一份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难点:在幻灯片中对文本框的操作。
五、我的风采
1、了解自定义动画对多媒体作品的作用。
2、合理安排单张幻灯片内容;学会给幻灯片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对象自定义中的动画和声音;能够调整对象在演示过程中的出场顺序;能够向别人介绍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幻灯片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难点:合理设置对象的动画、声音效果及对象的出场顺序。
六、全方位的我
1、学会在同一个演示文稿中创建多张幻灯片;学会对幻灯片的背景进行设置。
2、通过制作一份全面介绍自我的演示文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多张幻灯片的制作、幻灯片的背景设置。难点:多张幻灯片的内容安排。
七、插入动画
1、了解GIF动画的基本原理;认识“Ulead GIF Animator”四个工具栏。
2、在幻灯片中插入GIF动画;能打开“Ulead GIF Animator”,并在这个软件中播放动画。
3、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
重点:1、在幻灯片中插入GIF动画。2、GIF动画的原理。难点:GIF动画的原理。
- 3
八、修改动画
1、进一步理解GIF动画的原理;初步理解“动象”概念。
2、能创建快捷方式;能改变动画的播放速度; 能给GIF动画增加内容。
3、培养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1、快捷方式的创建。2、在GIF动画中增加内容。难点:在GIF动画中增加内容。
九、文字动画
1、初步了解自动渐变动画;掌握制作文字动画的方法。
2、掌握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3、争当文明小使者。
重点: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难点: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十、人物动画
1、了解人物动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人物动画设计时的一些技巧。
2、能设计一个动画人物;利用“动画向导”制作动画。
3、欣赏自己。
重点:制作人物动画。难点:人物的设计和绘制。
-
叮叮小文库
4
叮叮小文库
十一、身边的礼仪
1、了解礼仪是我国优良传统;了解常规礼仪的基本要求。
2、能迅速通过因特网查找所需的内容;将查找的资料分类下载保存;能根据主题规划多媒体文件的内容安排。
3、通过查找礼仪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点:礼仪资料的搜索与下载。难点:根据主题规划演示文稿的内容安排。
十二、礼仪宣传演示文稿
1、了解PowerPoint中的模板和版式的作用。
2、能通过选择模板和版式来创建幻灯片;会规划幻灯片的内容布局;合理利用资料制作幻灯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礼仪习惯。
重点:1、给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模板。2、幻灯片版式的应用。难点:对礼仪知识的分类。
十三、让演示文稿“有声有色”
1、了解多媒体文件中对象的多样性。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动画、声音;能用不同视图来浏览幻灯片;会在幻灯片之间插入新的幻灯片。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培养学生比较迁移的学习方法。
重点:幻灯片中视频文件与声音文件的插入。难点:在浏览视图中,在两张幻灯片之间插入新幻灯片。
- 5
叮叮小文库
十四、让幻灯片变得更美
1、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概念。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 学会调整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的顺序。
3、增强学生交流促进与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
重点:1、幻灯片的整理。2、幻灯片中自选图形的应用。难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合适的标注,起到点睛的作用。
十五、文明小使者
1、了解幻灯片播放的控制方法。
2、学会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学会使用鼠标右键来控制幻灯片的播放。
3、通过向同学介绍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重点:通过鼠标右键控制,让播放的演示文稿与演讲同步。难点:幻灯片的播放与演讲相配合。
- 6
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共3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