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知识要求:不认识的字词通过、词典自己解决;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体会那个年轻人为什么把尊严看得那么重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尊严对于做人的重要性;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讲故事导入
2、 板书课题:尊严
二、 什么叫尊严,请大家讨论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 理解词语
款待、疲惫不堪、惬意、狼吞虎咽、羡慕
五、 学习课文内容
1、 请学生读课文,每人一段,你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事吗?
2、 读第一自然段,从哪看出这群逃难的人非常饥饿?
3、 读二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态和语言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小组内讨论
5、 全班讨论,把握两个方面:年轻人的饥渴和一定要劳动后才吃饭的原因。
6、 哈默把尊严看得非常重要结合理解句子: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句子的理解从前后半句进行。得出结论: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7、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有感情读全文。
尊严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特别关注尊的写法,尊与遵用法的区别。堪、瘦、喉的写法。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面呈菜色的意思。
2、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理解“别看他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别看他什么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复习文章主要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尊严》,谁来帮老师板书题目“尊严”呢?相机强调“尊”的书写。(复习生字)
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准备听写。(一次念三个或四个词语)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目光灰暗轻轻捶背狼吞虎咽
善良款待赞赏许配
3、师出示小黑板,请同学们对照黑板自己修改一遍。
4、请学生读第一、二排的词语,结合本文的内容,看到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请学生读第三排词语,结合本文内容,看到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抓住细节,感知哈默的内心世界。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生字词,也复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小黑板),“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一)围绕句子质疑。
1、请学生朗读这句话。
2、围绕杰克逊大叔的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什么叫尊严?为什么说哈默有尊严?
为什么说哈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不光爱问,也非常会问,你们的问题都围绕年轻人哈默而展开。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哈默。
师:我们研究一个人要抓住描写这个人的——?
预设: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语和句子。
师:确实,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抓住哈默的动作、神态、语言走进哈默的内心,感知哈默的高尚品格。
(二)学习课文,感悟哈默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们勾出描写哈默的句子,关注哈默的表情、动作、语言的细节,把自己的感悟标注在旁边。
2、学生自学。(时间不低于十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详细指导一句。其余的若学生无法感悟,相机再进行指导)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在非常专注地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过渡:谁来谈谈二自然段中的描写哈默的句子。
预设1、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只要体会出年轻人非常饥饿就成,不做过多讲解。如果学生能联系前文发现哈默饥寒交迫更好。
预设2: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此句是描写语言、神态、动作的第个一句,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详细讲解,以教给学习法方法。)
(1)学生汇报。
生:谈感想,
师:教师理答。如果学生无法感悟,追问:哈默为什么要仰起头呢?哈默说,“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的目的是什么?相机告诉学生,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就是要抓住这些神态、动作的语段,潜下心,反复地想想。
如果学生感悟的很深刻,老师也要追问学生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相机鼓励,指出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感悟人物内心,是一个好办法。
预设3: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1)师围绕学生回答理答。并追问,哈默不饿吗?(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喉结上下动了动,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哈默的目光为什么会灰暗?(想到不能用劳动换取食物,非常失望。)
学生一般只能回答哈默用劳动换取食物,不坐享其成。老师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哈默有礼貌,意志坚强,严格要求自己,有高度的自尊,有骨气等。
预设4:“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1)学生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理答。
预设5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渡:刚才,同学们从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初步了解了哈默,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哈默从不吃到吃的过程,再次感受哈默的尊严。(表面是回忆,实际是老师朗读杰克逊大叔的话,学生朗读描写哈默的句子,训练朗读。)
师:当善良的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哈默面前时,哈默——
生接读。
师:杰克逊大叔认为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没有必要用劳动来换取。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需要您做。”
生接读。
师:对于一个饥饿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而不是劳动,于是,杰克逊说:“我想,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生接读。
师:杰克逊大叔被年轻人被年轻人的骨气,被他坚决要求用劳动换取食物的行为感动了,他赞赏地看着年轻,思量片刻后,他蹲下请年轻人给他捶背。于是年轻人——
生接读。
师:最后,捶完背后,饥饿无比的哈默——
生接读。
(三)理解尊严
1、师生谈话。
师:试想,一个人最饥饿无比的情况下,仍然用理智战胜自我,坚持用自己的劳动获取了食物,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哈默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哪些东西——
生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哈默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食物、财产、财富,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一定会——
生答:……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说哈默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了吗?
生答
师:你对尊严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吧?请同学们,请大家拿出笔写一写,你心目中的尊严吧!
2、学生写什么是尊严。
预设:尊严就是自食其力,用劳动换取需要的东西。
尊严就是自尊自信。
尊严就是有骨气。
尊严就是凭自己的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
……
3、汇报
4、刚才,我们分享了大家心目中的尊严,那名人名人是怎样认识尊严的呢?学生齐读。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四)拓展练习
刚才我们抓住哈默的动作、神态、语言,了解了哈默的尊严,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走进杰克逊大叔的内心世界,了解杰克逊大叔。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抓住描写杰克逊大叔的`语句,思考杰克逊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
什么是尊严?抓住哈默的
7尊严为什说哈默有尊严?神态、动作、语言
为什么说哈默是百分之百的富翁?感知人物内心世界
尊严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从描绘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3、理解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从描绘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理解尊严的含义(尊贵庄严)
2、现在我们就自由学习一篇讲尊严的文章。
二、学文
1、自学完成以下任务。
(1) 认识二类生字。
(2) 你读懂了文章的哪些内容?
(10分钟左右自学)
2、反馈自学情况。
3、再通读课文提出疑问。
(1) 作者怎样描写这个年轻人的语言、外貌、动作?
(2) 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了解到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施舍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施舍牢记要劳动的人。
这尊严就是要用劳动去换取幸福,有了这尊严,酒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酒会使你成为大富翁。
三、请同学们讲一些和尊严油光的故事或话语。
四、出示有关尊严的名言与学生同诵。
五、总结
学了《尊严》一文,大家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的为人,也理解了尊严是无价之宝,认识到劳动是尊严结合起来的,有了尊严才会去劳动,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希望大家用尊严去构筑我们美好的未来生活。
板书
年轻人
尊严 石油大王
尊严教学设计 篇4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第五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诚实、守信),是呀,这位父亲让我们知道了:诚实、守信就是财富;学过第六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怎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父亲?这位父亲始终认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做人的万年牢。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尊严》,或许我们会收获更多。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说一说,怎么理解尊严
课件出示:字典中对尊的解释
1、地位或辈分高;
2、敬重;
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4、量词;
尊严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等的认同,也就是权利被尊重。
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检查初读情况。
1、师:谁愿意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讲了一件什么事?
侧重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说明白。
2、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老师再考考你!
出示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指生读,齐读。
出示课件变换:你发现了什么?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这是对逃难人外貌的描写。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当中去。
课件出示:
外貌: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描写逃难人和年轻人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劳顿奔波,让所有的逃难人身体虚弱、饥饿不堪、急需食物充饥。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同样的狼吞虎咽,却有着很多的不同,不同在哪?年轻人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让学生默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再结合哈默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读。(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讨论。
师:一共有几次?谁愿意来说说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并读出来。
指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第一次对话。
(二)分析第一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再书中画出来。
师:谁愿意说一说?
重点指导:
1、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2、感受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3、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
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当年轻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不"字加重语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把双重否定句换个说法。体会年轻人坚定的语气,是非常讲原则的人。
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同桌练读,分角色读。(师读年轻人,学生来读杰克逊大叔。)
师: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哪一组愿意汇报第三次对话。
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从“站起来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心情。(如:高兴、迫切……)
③练习朗读,表现哈默的心情。
(联系杰克逊大叔的想法和赞赏的神情,初步体会哈默“例外”──维护尊严的言行的意义。)
师:同学么,捶背是个多么简单的动作呀!但是这个年轻人是怎么做得?
生读相关句子,体会: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的对待。
师:这时,在你的心目中,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结合学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板书。
如:有志气、自强不息、自强、有原则……
师补充省略号。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师:杰克逊大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通过哪个词语感受到的(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他很惬意)?
四、咀嚼“尊严”行感受“尊严”品
1、思考:同样的“狼吞虎咽”,哈默吃着食物时的感觉和其他逃难人一样吗?
2、同桌互议。
师:同样是饥寒交迫、饥饿至极,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就狼吞虎咽;同样是狼吞虎咽,年轻人仍不忘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所以他才吃得那样心安理得,吃得那样有坦然,那样有尊严。
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生: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富翁的含义。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五、拓展延伸:
1、师:正如杰克逊大叔所言,这个人真的成为了一个让全美国人乃至全世界羡慕的财富,成为石油大王。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来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有尊严就一定能成功?
结合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尊严不仅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坚强的毅力,而这些正是保证克服困难所必须的。
2、你觉得对于你来说,怎么做就是为自己赢得尊严?
六、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但是,同学们,尊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现在我们的陈校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朴园发展,你我的责任。我们与朴园共同成长。我想:如果我们好好学习,做到“立责于心,履责于行”,自觉地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就是责任感,这就是尊严。我想,只要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不仅个个都是朴园的主人,我们也会是杰克逊大叔所说的富翁。
七、作业:
1、熟读课文,继续品读文中对年轻人的描写,并背诵杰克逊大叔对哈默的评价。
2、有兴趣的同学可继续搜集一些关于哈默的资料。
尊严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识记:人格尊严的含义、人格尊严包括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
提高分辨是非和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行为的能力。
觉悟目标
认识公民享有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不做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事情,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请同学们看投影(见优秀课件),并思考投影中付某和王某侵害了六名学生的哪项权利?
(2)这六名学生的身体受到非法搜捕时,还有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
(组织学生讨论)
导入新课
今天我同同学们一起学习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板书)
⒈人格尊严的含义(板书)
(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讨论,你认为什么是人格尊严,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将人格尊严的含义的理解)
〔明确〕人格尊严,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⒉人格尊严的内容(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提问)
〔明确〕(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七页的事例,并思考下列问题:
该摄影中心的行为是行为?曾某、黄某夫妇的什么权利受侵犯?对此法律作出如何规定?
学生讨论:摄影中心行为是违法行为,它侵犯曾某、黄某的肖像权。
〔明确〕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权。
〔练习〕投影。
材料:小明和小刘是同班同学,有一次,他们在街上行走时小刘趁小明不注意,故意把自己身上的10元钱塞进小明的衣袋里,回到学校后,在班上宣言,小明是一个小偷。小明觉得很突然,真想大哭一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刘侵犯了小明哪些权利?
②类似这样的案例,你能举出一个吗?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名誉的含义以及法律规定:见本书第8页第二自然段。
〔明确〕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区别。
荣誉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解答)
继续指导学生阅读第9页实例,要求学生寻找问题,找出疑点,然后老师进行解答:此案例说明了钟某为泄私愤,侵犯田某的姓名权。
〔明确〕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为此,法律作出明确规定。
我们要依法维护姓名权(板书)
总结:通过上述事例,反映出公民的人格尊严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公民享有隐私权。
出示投影:
小英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上有个抽屉,一把小锁就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
有一天,小英放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抽屉被人砸开了,里面的东西好像被翻过了,急忙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不要慌,书桌的锁是我砸开的,我想看看你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小英听完后,又气又恼。
提问:
(1)对此例你们有什么感想?
(2)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偷看子女的秘密的做法对不对?
(3)这种行为侵犯小英什么权利?
总结:隐私权的.含义及法律的规定。见本书第9页最后一自然段。
小结
见知识结构图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⒈人格尊严的含义。
⒉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侵犯公民这些权利,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巩固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⒈ 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 ( )
A、生命健康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和荣誉权 D、姓名权和隐私权
⒉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有( )
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诬蔑他人
B、假冒他人名字做坏事
C、嘲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和隐疾
D、私拆他人信件
二、要求学生再举出一个侵犯名誉权的事例,并说说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内容。
尊严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个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二、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
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计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尊严教学设计精品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