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清贫》教学设计(《清贫》课堂笔记),以供参考。
《清贫》教学设计
一、课前解析
本文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故事,表现了他对“清贫”的理解,展现出一位共产党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旨在让学生感受方志敏的精神品质。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自读自悟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3.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2.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2课《清贫》,它将使我们再认识一位革命者——方志敏。
教师板书:(方志敏)
那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又能汲取什么样精神品质,以增强自身奋勇前进的力量呢?
出示课件1: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
教师引导:现在请你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你认为应该重点识记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思。
出示课件2:
学生交流,自学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间2分钟。
出示课件3:
学生交流,教师展示交流结果。
预设:本文主要讲了方志敏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故事。
三、自读自悟,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
教师提问:好!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它真的很“清贫”吗?边读边勾画出来,批注。
出示课件4:
学生自读课文,时间5分钟。
1.从方志敏的自述中体会
预设1:第1自然段,从“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这句话中,我看出方志敏是清贫的。其中,“长期”“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作为共产党的一个高级将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敬仰。
预设2:第1自然段,“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他管理那么多款项,依然能克己奉公,过着清贫的生活,令人敬佩。
预设3:第9自然段,方志敏把深山坞里保藏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儿线袜当做自己家的“传家宝”。从这点儿来看,方志敏过得确实清贫,令人敬佩。
预设4:第9自然段,“我说出那几件‘传家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方志敏是以轻松诙谐的语气来讽刺国方们对个人私欲的满足,同时也在说明自己确实过着清贫的生活。
教师小结:在方志敏自述中,我们看到了方志敏的清贫,也感受到了方志敏清贫的程度。
教师板书:(自述)
2.从方志敏与国方两个兵士在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对比中体会。
教师提问:那么,课文中还有那里体现了方志明的清贫呢?可以结合课文中有关方志敏与国方两个兵士在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对比中来体会。
出示课件5:
学生自读课文,限时3分钟。
预设1:方志敏为了革命事业,十余年来,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即使经手众多的资金,也能克己奉公。而国民党的兵士,却“满肚子热望”在方志敏身上搜出钱财,后又持械寻私逼问。在这里,我体会到方志敏在清贫中的坚守。
教师点拨:是啊!这是权与利的碰撞与较量,方志敏有权但不谋私,国方士兵持械而寻私,二者的目标的不同,在于国共两党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理想的不同。
预设2:我来从二者的神态描写来分析。国方士兵的神态由“满肚子热望”——“落空而激怒”—“威吓地吼道”——“总企望着”——“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可以看出他们的贪婪与自私。面对兵士的搜身、逼问,方志敏始终“微笑着,谈谈地说”,这种淡然、豁达与冷静的精神品质,与国民党兵士的自私、贪婪、易怒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小结:分析地很好!选文正是通过这样强烈地对比,将国民党将抓捕共产党人这第一军事目的让位于满足个人私欲的目的,从而凸显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才是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
3.在朗读中体会
教师引导: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一读方志敏与两位国方兵士的对话,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语气。大家开始吧!
出示课件6:
学生读完后,师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小结: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了国共两党在生活态度、处事方式、革命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方志敏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要坚持信念,秉持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
教师板书:(动作、语言、神态)
四、深入思考,理解“清贫”内涵
1.理解“清贫”含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清贫生活?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有什么意义?
出示课件7:
学生自读课文,限时2分钟。
教师提问: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预设1:因为清贫,过洁白朴素的生活,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美德,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地方,所以方志敏要坚持清贫生活。
预设2:我认为,清贫,它不是贫穷,它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它是革命者在战争年代的信仰,反映出革命者对于革命事业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心。
教师小结:是呀,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之所以能够甘于清贫,是因为他们始终坚信,他们的矜持不苟,他们的舍己为公,是光明之大道,是生民之所愿,是国家之未来。
教师板书:(甘于清贫)
2.“清贫”的现实意义
教师引导:“清贫”不仅是革命年代的伟大信仰,在当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请你结合劳动模范、科学家,甚至家中过着简朴生活的长辈,来谈谈自己的“清贫”的理解。
出示课件8: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清贫,是主动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清贫”思想可能产生于物质生活极其困乏之时,也可能产生于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之间。最后,希望我们在困乏时,君子固穷,知足常乐;在富足间,收敛贪婪,抑制非分。
六、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9:
七、板书设计
自述
方志敏 甘于清贫
动作、语言、神态
【教学反思】
《清贫》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责任”,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体会方志敏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
本文不同于其它三篇课文的地方,在于是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来记叙的,是根据方志敏自身的经历而成文的。这就给授课的过程中带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比问题。也就是说,方志敏究竟这篇文章在自述自己时,有没有过分地美化自己,有没有过分地丑化对方。方志敏在监狱中,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那么在教学中就很难令学生信服。于是,我查阅了不少的资料,并仔细的读课文,尤其是对问章思路的梳理,终于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从而给自己讲课增加了信心。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能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思路,理解方志敏写作的目的,这使学生较好地体会了方志敏矜持不苟、克己为公的品质,从而避免了脱离文本的思想教育。同时,为了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也能较好地引导学生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另外,方志敏自述的语气也是本文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把自己被俘说成“趣事”,把自己家仅有“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儿线袜”说成是“传家宝”,从中也能体现方志敏“清贫”的生活,也是理解方志敏品质的抓手。
正是这样对课文的分析,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对学情的把握,使得这堂课不至于脱离学生的生活,而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把握方志敏的精神品质。
清贫教学设计
清明 教学设计
清晨教学设计
清平乐教学设计
太空清洁工教学设计
《清贫》教学设计(《清贫》课堂笔记)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清贫》教学反思简短 清贫板书设计图 《清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