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小班教学总结3篇 幼儿小班教学总结报告,以供参考。
关于小班教学总结1
根据《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现状及措施》专题计划中的要求,我们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现小结如下:
一、 改革“临摹式”,扬长避短,培养儿童实践操作能力。
1、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内容和方法
我们否定传统的“临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说儿童美术教育完全不要教技能技巧,其实,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是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1)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内容
儿童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画笔、如何涂色、调配色彩以及组织画面等技能;同样,为了塑造美观的立体手工作品,儿童还必须学习如何处理空间方位关系以及塑泥、粘贴、折叠、撕等手工材料、工具的操作技能,在这种操作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脑的协调性得到锻炼,儿童对多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逐渐游刃有余,实践操作能力大为提高。
(2)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为了帮助儿童掌握必要的绘画技能,我们引入“主题教育”的理论:即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把所涉及的内容设计成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周期性的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相互紧密联系的知识经验,使教育过程成为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将绘画初步技能的训练分为涂色练习、点、线、面等单元。例如对幼儿进行“线条”的单元练习,学习内容包括横线、竖线、斜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我们将绘画与游戏和故事结合起来,安排了“花伞外
的小雨”(添画长短不同的直线)、“一块格子布”(练习交叉线) “大河里的轮船”(添画波浪线)、“小兔的青草地”(练习锯齿线)、“小蜗牛的壳”(练习螺旋线)等内容。通过单元练习,幼儿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线条”这项基本技能,又如“蜡笔涂色练习”,可以根据儿童年龄以及手眼协调发展的程度,设定不同阶层的教育目标,再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小班上学期主要是接触蜡笔涂色,会用蜡笔有兴趣地来回涂抹;小班下学期可分为递进的三个阶层:(1)注意不使颜色涂到轮廓线外;(2)用看见边线就停或换色的方法不遮盖线条;(3)从小面积到大面积,较均匀地把握线条的长短和力度。
2、范例的正确使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范例确曾出现限制儿童思维与想象、扼杀儿童创造力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就应完全杜绝这种形式,只要注意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就能克服弊端,发挥应有的积极意义。
(1)范例的适宜数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范例只有一张,这大大束缚了儿童的创造力。如果我们每次绘画活动的范例数量不少于三张,而且这几张范画的难易程度尽量针对能力不同的儿童,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自由选择,还可以起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积极作用。
(2)范例的恰当使用
我们根据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的想象力还不十分强,允许照范例画但不强迫;但能力稍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们添画,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二、引导“涂鸦式”,趋利避害,培养发展儿童的创新精神。
1、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注重儿童内在图式的积累,提倡教师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儿童时期,特别是幼儿期,虽已初步具备认识、记忆、想象的能力,但审美意识毕竟淡薄,绘画表现内容比较贫乏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启发和引导,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丰富其内在图式,为美术活动中儿童积极、自主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常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通过参观、郊游、散步等方式接触公园、商店、街道以及节日活动等儿童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还可以为儿童选一些适合他们的不同风格的图书、影视,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观看,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表象,为进一步想象与创作提供丰裕的源泉。
儿童的绘画表现力固然取决于贮存表象的数量,同样也取决于贮存表象的质量。例如:孩子们都很喜欢汽车,但有的孩子却画不出汽车的样子。这是因为好多汽车的形象都在大脑里,却想不出汽车的结构共性,所以不知从何下笔,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幼儿观察和分析:汽车分驾驶舱和乘客舱或货舱,汽车下面都有轮子,然后提问:驾驶舱是什么形状的?乘客舱或货舱又是什么形状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提问,一步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观察对象转化为具体物象存于脑海中,幼儿作画时才不会无从下笔。
(2)调动儿童的审美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感受美,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美。
以画“吹泡泡”的题材为例:作画前,我们安排幼儿玩吹泡泡、扇泡泡、捉泡泡的游戏,幼儿在尽情嬉戏中,体验、观察了吹、扇、捉等动作,欣赏到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气中飘动变化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色彩的变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其后的绘画结果是:幼儿在操作材料上添画了许多五彩缤纷又大大小小的泡泡,还画得饶有兴致。
(3)培养儿童的美术兴趣,尽可能正面评价儿童的作品,让儿童参与评价作品。
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应过分强调儿童最终完成的艺术作品。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小画家,而是进一步发现儿童的创作火花,鼓励儿童的绘画兴趣。因此,教师应善意地接纳一切孩子的画,尽可能正面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在指导上可以用“谈谈你为什么这样画?”来代替“不应这样画”、“应该那样画”。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我们总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创作的一种肯定,且有利于他们相互间的欣赏评价。每次作品展出后,孩子们总爱围着作业栏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画"; “老师说我想象很丰富";或是自由地评论:“这幅画的颜色真漂亮!”“这群小鸡好可爱"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又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体而言,素质教育观下的儿童美术教育乃至整个艺术教育,最终目的都是造就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因此,我们在实施美术教育工程的时候,必须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综合能力,提高儿童整体素质。
关于小班教学总结2
从多元智能的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较强,而这些能力又有一个共性,就是容易被个体所处环境的对象所控制与塑造,他们对色彩的感觉很敏锐,喜欢想像、设计及随手涂鸦,喜欢看书中的插图,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录影带、幻灯片、游戏等内容。同时,他们又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的肢体语言,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演戏、动手操作等方式。而他们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相对较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力图利用他们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较弱的方面加大刺激的力度,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接受老师的有意识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根据学生在空间和自然观察等智能方面的优势,在课堂中选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录像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课用“中国表情”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尊是怎样获得的;在第三课用“如此依赖”来展示依赖的危害性;在第四课用 “双响炮”中的片断和“残疾女孩夏雨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自强的含义及表现,以及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用“生命的强音”来引导学生战胜挫折;……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录像来感悟知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根据学生的肢体-运作智能的优势,采用“用小品再现知识”的形式进行授课。主要采用两种形式: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初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然后再用小品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知识表演出来,并提出问题引发其他小组同学的思考,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2、以教师事先设置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续编小品的发展和结局,并把它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智能优势,还为学生发展他们的智能弱势提供了机会,因为,编小品的过程必然要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使他们通过语言和逻辑推理来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智能弱项得以提高。
3、安排座位时按照智能互补的原则来进行,使学生在分组讨论续编故事发展和结局时能够优势互补,尽可能让语言文字智能较强的同学来叙述故事的结局,而让肢体运作智能较强的同学来表演故事的发展,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家运用数理智能运用推理的方法来续写,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智能弱项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
4、采用“强强联合”、“弱弱联合”或“单打独斗”的方式迫使某一方面智能较弱的学生必须走上讲台,使他们的潜能开发从不自觉到自觉。在实验中我发现,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虽然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发展,但是,却不利于个体的良性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我发现那些思维较活跃,语言智能较强、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往往是小组讨论中的最活跃的分子,而语言智能较弱,人际关系智能不强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总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于是,我打破了常规的分组方式,根据本班的学生智能情况,采用“强强联合” “弱弱联合”的方式进行分组,而且组分得较小,故意在分组时出现单数,三人一组,而且每次活动的分组情况都不一样,这样一来,几乎没有固定小组,迫使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要和不同的个人取得联系,扩大了学生的交际面,弥补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较弱的情况;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的好胜心理较强,在强弱的对比明显的情况下,较弱的小组很容易投入到活动中,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得原来不爱发表观点的同学一改常态,活跃起来;而能力较强的小组,看到较弱的小组成员的状态也不敢放松,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
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但由于本班人数较多,还不能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智能测量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分组的结果和预期结果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为了使上述情况能够得以好转,我认为,在每学年初都应该对学生的智能做重新的测量,并且在测量前和学生讲明测量的目的和意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测量时能够真实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使教师得到真实有效的数字,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较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利用老师对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实验的效果,为新的研究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鉴于此,我想在新学期开学时,对学生做一次智能测量,与初一年级的测量做一个对比,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再制定新的实施方案。
关于小班教学总结3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已经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们班的三位老师,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良好风气,共同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班级情况
我班幼儿大多数都是刚入园的新生,在幼儿入园前我们对每一个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使幼儿还没来园,我们就对他们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为幼儿入园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入园以后,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为了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我们班三位老师齐心协力,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在游戏:我是小司机、大家都是好朋友等活动,引导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在家教园地中,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入园的各项工作,使家长们能够在家也帮助幼儿尽量缩短分离焦虑,通过一系列活动我班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也都放心的把幼儿放在这里。正由于老师这种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及奉献精神,半年来,我班的孩子快乐茁壮地成长着。
二、教育教学工作
1、 本学期,我主要负责数学和健康的教学工作。开学初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学习的场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易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围绕这一纲要精神,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和其他两位老师紧密结合、互相沟通,针对我班幼儿的情况,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2、教室环境的布置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老师们选择了一些有特点的装饰布置,同时为节省纸张,还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在布置中,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动手去制作。
三、卫生保健及常规教育
1、卫生保健
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因为我班幼儿刚入园,所以我班的卫生保健工作一向也较为细致。我们三位老师每天都兢兢业业、细心、耐心的观察记录。如:晨检时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幼儿有不舒服现象及时通知家长,因小班幼儿还不能及时的表达需要,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及表情及时了解她的要求。在幼儿喝水方面,家长们也比较关注,我们开展了给汽车加油的活动,每天保证幼儿喝够三杯水。让幼儿明白口渴时应及时补充水分。
2、常规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了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入厕、洗手喝水、等都有秩序的进行。此外,我们还教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我们三位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我班的幼儿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科研工作
1、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开学初认真制定计划,日常结合结合对本班幼儿进行试验、观察、研究,期末认真分析。
3、积极参加并主动承担教学科研活动,通过学习、交流、观察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好教科研水平。
五、家长工作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老师们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为此,我班把家园配合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家访、家园联系册、电话等方式,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在早晚接待中,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在家教园地中,把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在这个学期中,我班三位老师尽心尽力,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学期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于小班教学总结3篇 幼儿小班教学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 小班教学总结9篇
★ 小班教学计划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