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点亮小灯泡教学课件)

时间:2023-04-10 18:33:43 课件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点亮小灯泡教学课件),供大家赏析。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点亮小灯泡教学课件)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2.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体会开关具有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的作用。

  4.仔细观察手电筒的结构,了解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又是如何连接的,懂得在电路中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教学重点】

  1.制作一个简单电路,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制作一个简单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懂得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制作简单电路和电路开关,体会什么是闭合电路,体会开关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简单电路的一些材料、开关、手电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诗。

  摁下开关,灯就亮了;

  再摁下开关,灯就灭了。

  开关里究竟藏着什么,能让灯这样乖乖听话?

  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能让灯亮起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是电。

  3.出示一个手电简,展示手电筒的开和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和灭。

  4.教师引导:手电简里有什么,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又灭掉,灭掉又亮起来?猜一猜,手电简是怎么工作的?

  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手电筒的认识和了解。

  5.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电路,看看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

  6.板书课题:

  12.点亮小灯泡。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制作简单电路

  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

  2.制作材料:电池、小灯泡、导线

  3.制作要求:用这些材料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4.制作指导:导线应该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

  5.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小灯泡的内部构造及小灯泡发亮的原理。

  6.教师引导:通过小灯泡剖面图,我们发现,导线应该接触小灯泡尾巴的顶部,因为小灯泡尾巴顶部有导线直接连接上面的灯丝。

  7.学生分小组活动,用这些简单的材料,连接一个电路,并试一试让小灯泡亮起来,然后画出连接方法。

  8.全班交流,展示同学们连接的简单电路,测试一下连接的简单电路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

  9.出示课本37页上面的电路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个电路示意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通过这个电路示意图,你有什么发现?

  10.教师小结:通过大家连接的简单电路,我们可以看出,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都是一个闭合电路,否则小灯泡不会亮起来。

  11.过渡:同学们,一个简单的电路完成了,小灯泡也亮起来了,不过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呢?下面我们继续交流。

  活动二:做个简单开关,连接到电路中

  1.引导:要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下面请同学们在我们刚才连接的简单电路中,加一个简单的开关,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全班交流,想一想用什么制作简单的开关?

  3.出示课本37页下图中的简单开关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个简单开关是怎样制成的?

  在一块木板上,把回形针的一端用一枚图钉固定,并使回形针的另一端能够达到另一枚图钉上。

  4.除了书上提供的这个方法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

  在一块木板上,钉两枚钉子,在一枚钉子上缠上铁丝,并且让铁丝的另一端能够达到另一枚钉子上,一个简单的开关就制作而成了。

  5.交流讨论:有的同学提出,在制作电路的过程中,不用电池,我们可以直接从插座接电,这个想法可不可行呢?

  教师引导并小结:这个想法并不可行,因为我们是在做实验,从插座上接电是很不安全的一种做法,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

  6.学生分小组活动,制作简单开关,并且把自己制作的简单开关接到电路中,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7、教师总结:从这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要是电路通畅的话,接上开关,小灯泡就亮了,要想断开电路,只要断开开关小灯泡就灭了。

  活动三:在电路中接上其他电器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在简单电路中使用的是小灯泡来测试电路的,下面,我们把小灯泡换成其它电器,来试一试效果怎样。

  2.我们可以把小灯泡换成什么呢?

  预设:小电铃、发光器、小风扇。

  3.学生分小组活动,把电路中的小灯泡换成小电铃、发光器或者小风扇等,试一试效果样。

  4.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操作结果,看一看效果如何。

  教师小结:同学们,当我们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电器的时候,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这说明只要电路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在电路中连接我们想要连接的电器,并且可以使这些电器正常工作。

  活动四:观察手电筒,了解正负极

  1.出示手电筒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手电筒的外部构造。

  2.教师引导:从外面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手电简,究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又是如何连接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手电简的结构。

  3.教师拆卸手电筒,引导学生看一看,手电简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是如何连接的?

  4.教师引导:手电筒中的电池是否可以随意连接呢?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试一试,将手电筒中的电池随意连接,看看小灯泡是否可以亮起来。

  5.教师小结:通过试验,我们发现手电简中的电池不能随意连接,要按照规定连接才行。也就是说,灯泡的导线两端要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6.出示电池,引导学生看一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7.教师引导:正极,我们一般用“十”表示,负极,我们一般用“一”表示。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电路,知道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在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当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通路,这样灯泡才会亮起来。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2

  一、设计理念:

  在进行“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主要想体现这几个基本理念:

  1、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时,“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的问题是在学生“玩”了小电珠等材料后根据“玩”的结果自发提出来的。提出这一问题后,按照两个研究方向展开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学生小组交流、进行充分猜测设想后自然归纳出来的。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向导、引领者,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起到点拨的作用。

  2、体现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这一环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玩弄”,这种“玩弄”其实是一种探究,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让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去经历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点亮”与“点不亮”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3、体现教学设计的动机情感原则。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在开始部分,从“介绍材料”到提问“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再到“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充分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急于动手的心理,迎合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当顺利。避免了这类课引入时很容易出现的“学生不顾教师反应,却急于动手玩弄材料”的现象。在教学观察小灯泡内部秘密时,抓住学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灯泡的关键结构:两根金属柱下端到底连接到哪里?)适时提供材料,使学生带着强烈探究欲进行观察,而这种观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情感之上。在课的结束部分,点亮小灯泡的环节安排,其实是想再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应及时引导、鼓励和启发,从而创立一个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环境。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灯泡需要一个完全的电路;一个完全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科学探究目标:

  连接简单电路;观察、描述和记录与点亮小灯泡有关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对电流的流向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对周围事物作有目的、细致的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作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懂得小灯泡点亮的道理,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四、教学难点

  画出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区分短路和断路。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2根导线、2节电池、4个小灯泡、4套电池和小灯泡卡片、4支记号笔。

  教师准备:课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图)、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课件(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导线、电池、小灯泡、电池和小灯泡卡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创境准备:

  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问: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还需要什么材料?提供电池和电线等材料。

  5、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

  1、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请点亮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观察点亮的小灯泡的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接亮小灯泡。

〔4〕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5〕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2、展示比较,区分短路和断路

〔1〕讨论:为什么这样接不会亮?

〔2〕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教育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短路是指把电池的两端直接用导线连起来。如果发生短路,电池和电线会在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因此,一旦发生短路,必须立即断开电线。防止电池发生短路。

  3、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三)实践创新

  1、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

  2、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3、课后利用家中的废电池,把它一点一点地拆卸下来,观察电池的构造。

(提醒学生留意意外情况,在意外情况上做文章,研究不成功的经验,追求教育的深度,是另一种理念的体现。研究不成功的经验,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行科学、技术启蒙教育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这种习惯,不仅是课内,而且能延伸到他的生活中去。)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现在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恰当指导,使学习有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的高质量学习。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进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还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在科学探究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科学的乐趣。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点亮小灯泡教学课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