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说课稿3篇 八年级人教版洋务运动说课稿

时间:2023-02-27 21:49:00 说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洋务运动说课稿3篇 八年级人教版洋务运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洋务运动说课稿3篇 八年级人教版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知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1)洋务派的产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洋务运动的内容。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

  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3)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小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

  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价?

  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洋务运动说课稿2

  一、说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说教具:

  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说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说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5、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最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

  七、练习巩固:

  i. 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

  ii. 布置作业:P39问答题第二题、P40阅读与思考

洋务运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一课。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洋务运动发生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一课的学习为日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一系列专题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新的生产力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等内容。

  从近代历史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洋务运动发生于清朝末年,此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是清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自救的手段之一,学习此课可与清末统治者自救的一系列变革相联系。此外,洋务运动与此时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等一系列活动相关联,展现历史横截面。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包括“‘自强’与‘求富’”、“洋务运动的评价”两个子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本课的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条。

  1.学生能够在三分钟内说出洋务派出现的背景及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及口号。

  2.学生能够结合洋务运动中提出的口号及历史地图,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各类工业。

  3.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对洋务运动进行适当的评价,体会洋务运动产生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设计这样教学目标的目的是,要求量化,操作性高,便于实现,同时也便于教师课后检测是否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科包含了两个子目,分别是:“自强”与“求富”以及洋务运动的评价。“‘自强’与‘求富’”这一子目主要讲述了洋务派产生的背景及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原因、目的、口号、内容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习洋务运动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如何评价历史事件还不够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也相对较少,评价的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这一过程相对复杂,,因而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广州市八十六中学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思维非常活跃,乐于与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及电脑的使用非常熟悉,可以独自搜集材料。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次授课采用的教法包括了讲述法、讲解法、演示法、辩论。

  通过运用讲述法、讲解法和演示法,向学生讲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借助课堂辩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开拓思维,突破难点。

  学生的学法包括了自主学习、收集资料等。

  五、说教学过程(课堂时间:45分钟)

  本科内容分为两个子目,分别是:“自强”与“求富”以及洋务运动的评价。将课本内容重新整合,将课文内容变为三部分: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运动的内容以及洋务运动的评价,这样做使得课文内容条理性增强,更为清晰明了,助于学生理解。

  1.导入(2分钟)——回顾旧知,直接导入

  学生刚刚学过本册课本的第一章内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印象较为深刻,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进而过渡到中国为了抵抗侵略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简要介绍近代化的内容,随即提出我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通过直接导入的方法,温故知新,明确目标,方便导入新课。

  2.洋务运动的兴起(8分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为剧本挑错

  八十六中八年级的同学非常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另外,初中历史课经常被安排在课间操后或是下午,因而有必要通过阅读课本的方式使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平心静气。此外,这一部分的知识比较简单,是基本史实,因而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基本可以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知识提取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完洋务运动兴起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将插入“一起来找茬”的环节,为新编历史剧《洋务运动》的相关剧情挑错,判断其是否符合史实,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会积极与教师配合,为历史剧挑错的形式新颖有趣,极易吸引八年级学生的兴趣。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够,教师将会引导学生释读文言材料。这一环节可以提升课堂气氛,中和之前相对严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了解,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

  3.洋务运动的内容(12分钟)——教师讲授;看图识记;表格归纳

  此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因而由教师进行讲授。而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而教师一味的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逐渐丧失兴趣,因而会配合演示法,展示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特别是历史地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讲解洋务运动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内容,使学生印象深刻,集中注意力。基本内容讲述完毕后,让学生当堂完成表格,巩固所学。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材料丰富,讲解到位,图片信息可帮助记忆,当堂完成表格可巩固课堂所学,加深印象,也便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

  4.洋务运动的评价(20分钟)——学生辩论;教师总结

  八十六中八年级的学生非常活跃,敢想敢说,对历史事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尽管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但他们愿意思考,敢于表达,积极与教师进行课堂的配合与互动。另外,“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抽象,综合性较强,需要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考,若是采用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学生的理解或许会不够透彻,因而采用课堂辩论——“洋务运动之我观”,这样可以有效的突破难点。

  辩论的顺利执行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教师提前布置辩论的任务,分好辩论小组,让学生熟悉经过教师简化的辩论程序,教师在上一堂课结束后为学生提供收集洋务运动相关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提供示例,并在晚修或课间对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审核,使这一部分的教学由传统的教师寻找、展示资料变为学生来收集展示,经过课堂上学生的资料展示与辩论,培养了学生交流、探究、分析、归纳、阐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史由论来,论从史生”的求实态度。以上的准备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时间,并提高了辩论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及运用能力,培养历史辩证思维,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开拓思维。经过辩论后,学生们会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最后又教师总结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5.总结(3分钟)

  以一首打油诗总结并回顾全课,并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用图片展示一系列由“中国创造”的尖端武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创造”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借造”之间有什么区别,对此有何感悟?

  回顾整个课堂,教师讲授的环节并不多,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评价等知识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起到了辅助引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学生的“静学习时间”。

洋务运动说课稿3篇 八年级人教版洋务运动说课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