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12篇,以供参阅。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1
补充材料展示1:
一,联合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联合国于1993年选举了50个成员国(定期分批改选)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以作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后续行动.该委员会每年举行会议,审议世界各国执行《全球21世纪议程》的情况,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具体职能包括:
①监督联合国系统在落实《全球21世纪议程》方面所做的工作. ②监测发达国家把国民生产总值的0.7%用作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所取得的进展. ③审议里约热内卢会议宣言,《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条例》的执行情况. ④考虑各国提供的关于实施《全球21世纪议程》的情况信息,包括各国面临的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 ⑤通过联合国经济组织向联合国大会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管理下,已对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可持续发展多个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补充材料展示2:
二,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工具
世界银行于1997年6月提出了一份题为《里约之后的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的报告,该报告对以资源管理和污染控制为目的的政策工具,按照"运用市场","创造市场","应用环境规章","动员公众"等政策出发点进行分类
三,1996年美国出台了"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的美国和新的共识".
补充材料展示3:
四,欧盟的第五个环境行动计划提出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即有效管理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避免浪费和自然资源储备的耗损;能源的生产与消费进一步合理化;社会本身的消费及行为方式应予改变.
五,东盟环境战略行动计划包括十大战略和27个支撑行动 .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知我家》。我打算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它们分别是:说教学资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
第一:说教学资源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第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二.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第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四:说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五:说学法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所设计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这三种学法。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把握整个学习过程的节奏。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应试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要着重突出讲解的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第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6分钟)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约5-6分钟的新课导入。首先我会为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各种照片,先通过歌曲与图片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而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展示,我意图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家里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亲人,彼此之间有亲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除了这个大家之外还有自己的小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间就像一颗大树上的枝与干相互牵连。接着我会设计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绘制自己的亲情树,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义。
(2)讲授新课活动一:我说我家(30-35分钟)我会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然后我会让学生从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特色等各个方面去介绍自己的家,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结构的不同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然后我会总结一下,告诉学生,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结构,都不能淡化家人之间的关系,父母永远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永远是手足情深。虽然我们的家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建立的情形不同,家庭结构有别,但一样的是:我们都有家人,都有亲情。活动二:我爱我家我会给学生播放配乐诗《孩子,快抓紧哈哈哈手》(汶川地震相关作品),告诉他们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许多孩子失去父母,也让许多父母痛失孩子,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诗歌及音乐作品,就是网友为纪念在四川汶川地震中逝去的小生命所作的。然后我会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父母们怎样的心情?第二个问题:在孩子与哈哈哈对话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约定,是什么?(来生还要一起走)这个心愿真的能实现吗?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领悟到,也许他们曾经和父母有过争吵,有过意见分歧。也许他们曾抱怨过父母的诸多不是,但所有的这些不快、不解、不满在最纯真的亲情面前,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生命是父母给的,这种关系不可改变,无法选择。与痛失亲人的同胞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和幸运,亲人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每天都能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何须等到来世?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换句话说,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父母肯定有不少值得称道地方。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再次认识自己的家庭。活动三:我家“趣事”大爆料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认为自己父亲或母亲最值得他自豪的事.(让学生自由发言,把自己家中的趣事同大家一起分享),通过这个很人性化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明白,既然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和家庭,我们就应该学会接受、学会珍爱。当我们学会用“心”来看我们的家、我们的父母时,就会发现其实他们真的很优秀。
(3)知识小结,巩固升华(2-3分钟)我主要通过两个部分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一个是通过看板书回忆所学内容,同时还准备了两道小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操练,最后总结一下,儿不嫌母丑,爱家要知家,爱父母要知父母,我们要发扬良好家风,为家庭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贡献。
(5)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6)课后作业课外实践:写给爸爸哈哈哈一封信。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生活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学生们,本节课我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明交往礼为先 》。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设计思路。
首先:从教材分析说起:
《文明交往礼为先》主要是 讲述交往的基本礼仪。主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交往中要讲文明、有礼貌;让学生知道交往的基本礼仪,能够在交往中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学会宽容,与人为善。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是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社交问题在困扰学生所有问题中排第一位。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理念: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从学生 的生活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因此在教学中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景,鼓励参与;激发兴趣,吸引参与,动手实践,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教学重点: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学关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从而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
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1.进行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
2.联系自己的生社会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讨论、探究等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3.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究合作这一思路展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第一时段:新闻会客厅:播报最新时政新闻(大约需要5分钟)
引导初二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为进一步对新闻事实进行理论性分析奠定基础。
设计理由:利用五分钟时间,进行新闻播报和新闻分析,让学生提前进行信息的搜集,上课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第二时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
播放录像 :安徽阜阳优秀公交售票员答朝荣对工作的那种投入状态和对乘客的那一种真诚的服务。
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通过以上录像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文明交往礼为先
这一环节设计的理由是:通过创设情境和真实的情节,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为本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第三时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阶段
第一环节:(大约需要8分钟)
[青岛品牌]——正面材料
师问: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他们是通过什么赢得别人的好感?(生得出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语言文明,态度亲合,举止端庄)
[动画]——反面材料
正反材料形成对比,生讨论得出: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课件展示)
师导: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怎样做?
设计理由:关注社会,连接生活,把探索新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交流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从学会到会学,有力的突破教学重点问题。在谈论中使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从而加深理解。
第二环节:生活场景(大约需要8分钟)
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场境一:周末的晚上,爸爸妈妈的朋友到家里来作客,你会……
场境二:在学校里,假如因上学迟到,老师批评你时,你会……
场境三:如果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问路,你会……
场境四:如果遇到疑难问题,须向同学请教,你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谈论发言,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教师及时的加以点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告诉学生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反思自己在日常交往中的行为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理由: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探究,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
第三环节:[歌曲欣赏](大约需要6分钟)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让我们看一下雪村在外独立闯荡的经历。
师总结:出门在外的无奈,与人交往的不易,同学们现在还没有走向社会,这种不易现是体会不到,怎样与人交往,交往中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现在不学更待何时?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主要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环节:[名人名言](大约需要6分钟)
目的:引出三个原则-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体现了哪一个原则~,怎样理解这三个原则?(导)
设计理由:通过名人名言创设师生共同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时段:收获平台,自主感悟(大约需要4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什么;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会做到什么 。组织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整合,深化所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在总结时加重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以便在日后的教学重更好的激励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最后布置作业:(大约需要1分钟)
1.搜集有关的文明礼貌的名言、小故事等。
2.做一张关于文明交往礼为先的手抄报:
设计理由: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又不增加负担。
我的板书设计是:
一、文明交往礼为先
1、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2、交往礼仪三原则-平等,尊重,宽容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4
微课名称
象征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以《诚信做人到永远》为例
知识点来源
教材及适用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
知识点描述
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理解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思路
传统的思维导图着重通过简单的图形、符号来构建知识框架、罗列知识点及其内容,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条理性,便于学生识记。但是,单纯的知识梳理并不能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即对学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本学科的思维导图还应该具有象征性(或寓意性)。
本课主题是“诚信”教育,学生面临的问题是:①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的现象,这正是“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②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发展阶段,经常出现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轻易许诺不兑现等行为,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人的成长好比一棵树的生长,需要从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吸收养分。如果树根扎得不深,树干不高不挺拔、不开枝散叶,大树就无法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也不会长得葱郁茂盛。据此,本课思维导图的寓意可以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讲诚信对为人处世有重要意义(相反不讲诚信有危害),我们要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既要践行诚信守则,也要培养诚信的智慧。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识记本课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掌握象征性思维导图的作图要领;
2、能根据思维导图对本课知识进行清晰、流畅的口头复述。
3、涵养善良之心,把诚信品德作为立身之本,践行诚信守则,培养诚信智慧。
教学类型
讲授型、其他类型
适用对象
八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老师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时间
1、片头
(微课件)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象征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下面将以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为例,完成下列三个任务:
1、明确本课主要知识点,列举几种归纳和再现知识的方法。
2、了解象征性思维导图的作图要领,根据知识内容和图片提示绘制新导图。
3、根据新导图对本课知识进行清晰、流畅、有寓意的复述。
环节
内容
时间
2、正文讲解
(微课件+绘制示范)
第一部分:浏览课本P114-123、《学习与评价》P92,用简单的提纲问答法、表格归纳法和思维导图法再现本课重、难点。
第二部分:了解象征性思维导图的作图要领、根据知识内容和图片提示绘制新图。
1、确定本体与象征体:选择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以树木为例)暗示本课特定的交往主体“人”;再以该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规律和必要条件暗示本课特定的交往品质“诚实守信”。
2、进行基本构图:画出太阳、肥沃的土地和一颗大树(包括主干、根部、分支、树叶),周围可以适当增补小树苗。
3、进行知识点关联:用线段和箭头指示导图特定部分,标注所象征的知识原理和要点(如诚信的含义、表现,诚信守则等)。
第三部分:结合新导图的象征意义(寓意),对本课知识进行清晰、流畅的口头复述。
3、结尾
(微课件)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教学反思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对旧事物的认识上的,而且受他们的认知方式和习惯的影响。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学科特点,从思维导图的象征性(寓意性)入手,让学生将枯燥的知识归纳和感悟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并赋予了深刻的处世哲学(人无信不立)。这样既能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巩固识记效果,也能从导图的象征意义中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做到诚信的基本要求,践行诚信守则,培养诚信智慧。
虽然如此,象征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也有局限性——它对学生的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老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创新)来实现。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八年级教科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行动,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理解我们的老师 》是苏教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本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意识。本框题《理解我们的老师》在前一框了解老师这个职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师生交住中的角色冲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师生交住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其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理解老师,体谅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地沟通;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增强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尊敬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知道消除师生间隔阂、矛盾和冲突的有效办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老师
(之所以确认此为教学重点是因为:一方面,当前,传统的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生交往观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交往观所取代,学生的自主意识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就学生心理来讲,都渴望得到老师的注意、重视、关怀和鼓励,但是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由于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差异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影响,加之有些学生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往和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老师成为朋友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在师生交往上产生障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掌握必要的交流沟通技巧,懂得如何理解老师对于减少师生交流障碍,增进师生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理解我们的老师。
(之所以确认此为教学难点是基于部分学生对老师充满神秘感悟,愿接近又怕接近,少部分学生对老师工作认识肤浅,不能理解老师的工作,不时有师生情感对立和行为对立的情况发生,所以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考虑到我校我年级学生的现状,本着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渲染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案例探究法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选取学生自身或身边人的经历,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3、集体讨论法
将全班学生分为每组3——4人的几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面向全体同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使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表现机会。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说学法
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中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加深对老师的理解,使理解老师成为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总的来说,这样安排教法和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标理念。
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四个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歌曲,在音乐声中展示我校老师工作生活的图片。
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熟悉的老师?有没有你们喜欢的老师?
(展现学生熟悉的老师工作生活的图片,情境导入,使学生更想全面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期望,从而使学生在高度热情的状态下进入新课。)
(二)共同探究,突破重难点。
1、突破难点: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要全面深入了解老师,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构建了几个活动:
活动一:实话实说:
(1)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说说与老师在交往中的烦恼事
思考:当老师不符合你心目中好老师标准时,你心理是什么感觉?
那么老师为什么要跟学生过不去,不做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呢
(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也会有偏差和失误,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老师也有甜酸苦辣、有个性有脾气、有昨天有明天。老师也有被学生尊重、理解的需要。
B、当面和老师争执、顶撞,或者是自己生闷气,甚至走极端都不能解决问题。
C理解老师,才能建交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我们快乐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D、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是一个教师真正的成熟和睿智的标志,也是一个学生真正接纳和理解老师的表现。)
2、突破重点:如何理解我们的老师
活动二:情境探究
情境再现一:课本p68探究————“我”失去写周记的热情。
(1)是什么让我失去写周记的热情?
(2)请大家帮帮我,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目前的这种不良心理状态,重新对写周记充满热情?
情境再现二 :物理老师的表扬
(1)老师的表扬对小朋起到了积极作用吗?有什么不利影响?
(2)从小朋身上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
(3)联系上述三个情境中的“我、小林,小朋”,再结合书上内容谈谈怎样理解老师?
活动三:各抒己见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理解老师些什么?
理解老师的某些态度与做法;
理解老师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失误与过错;
理解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期望;
理解老师的苦衷与辛苦;
理解老师的烦恼与困惑;
理解老师的严与爱……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四)同唱歌曲,情感升华。
齐唱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齐唱歌曲是真实情感的流溢,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注重情感体验”的理念。随着音乐的意境,使学生知师,爱师的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并带着愉悦的心情结束本课。)
总之,本课的设计以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坚持生活德育原则,做到三个重视:一是重情境,以情境贯穿教学;二是重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三是重交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教学过程用两条线索贯穿,一条是以情境贯穿教学;一条是通过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感知先行,通过情感渲染,从感性到理性,把握教学重点;凸现探究,从思考到合作,突破教学难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作为教师,应扮演好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好指导和调控的作用。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怎样与人相处》,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与人相处》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一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我了解自己了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男生与女生、我与集体交往的内容等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是一些与人交往的哲理,是以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每一个人踏上社会学会更好地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学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与人相处中的方式。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与同学、老师和他人交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教学方法:活动法、讨论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是怎样把握好与人相处中的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网上下载相关动画或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身边存在的一些有关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所出现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拒绝诱惑》,是教科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题,主要内容是从远离不良诱惑、学会控制自我等方面了解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作为第八课第二框题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危险诱惑”以及他们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但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拒绝诱惑、自觉抵制诱惑。本框题将认识层面的内容深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使学生能将所学联系生活、合理运用。本框题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为主线,使教学内容呈螺旋状上升。
二、说学情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存在“黄”、“赌”、“毒”和“邪教”等不良诱惑。这些不良诱惑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青少年在面对不良诱惑时,由于抵制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差,以及在同伴压力和盲从心理的驱使下,极易因“一念之差”而在不良诱惑前束手就擒,走上邪路。因此,引导学生抵制不良诱惑,对他们端正人生方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拒绝诱惑的方法,激发学生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
(二)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懂得应该拒绝不良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各种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战胜不良有好的方法。
五、说教法
六、说学法
七、说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轻音乐)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故事《奥德赛船长》的前半段。
第二步,请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奥德赛船长,你会想出什么办法让船只顺利通过海峡?
第三步,多媒体展示故事《奥德赛船长》的后半段,并突出主题——拒绝诱惑。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1.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如下情景,请学生4人一组,讨论当遇到这些情景时,自己会怎么办。
(情景:上课前,好友小丁邀请你去游戏厅打游戏。朋友请你抽烟(实际是软性毒品),并请你帮他贩卖。有人向你出售黄的书刊。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星期六,朋友邀请你搓麻将赌博。有人向你散发“x”材料,并邀你加入。)
第二步,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并突出: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是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之一。
第三步,请学生4人一组,结合教材第81页的内容,列举自己知道的各种不良诱惑,并讨论这些诱惑的特征和危害。全班分享交流,老师引导,并突出拒绝不良诱惑的一个方法——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学会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此处板书:客观分析理智拒绝)
第四步,用多媒体展示3则关于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请学生与同桌讨论如下问题:这几位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如果你周围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全班分享,老师引导,并突出拒绝不良诱惑的第2个方法——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此处板书:远离诱惑,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第四步,用多媒体展示《篮球迷》的故事,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这位同学始终无法抵制篮球杂志的诱惑?老师引导,并突出拒绝不良诱惑的第3个方法——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此处板书: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第五步,老师讲述拒绝不良诱惑的第4种方法——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此处板书: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2.我的“抗拒诱惑计划书”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抗拒诱惑计划书”,并坚决完成。(可用多媒体展示“抗拒诱惑计划书”参考模板)
抗拒诱惑计划书
我受诱惑的表现:
目前给我带来的不良后果:
抗拒诱惑的具体措施:
连续一周按计划执行,主要的激励措施为:
如果两次未执行计划,惩罚措施为:
监督人:
3.启示录
第一步,多媒体展示有关自制的名言。
第二步,学生4人一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与自制力有关的名言。
第三步,老师小结。
(三)总结升华(2—3分钟)
第一步,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并及时巩固知识。
第二步,课后作业:“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请全班同学以“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为题目写一份倡议书。
板书:
拒绝诱惑
(一)客观分析,理智拒绝
(二)远离诱惑,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三)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四)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尽量做到两个突破:
第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第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8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是苏人版教材第三单元第一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第二单元,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行为与后果的必然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体验选择行为时要考虑后果。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法律上,人的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思想品德是一门培养人的品德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案例导入:播放视频
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车祸?
过渡:从中我们会发现行为与后果是有密切关系的。
[探究平台]
(一)关于行为
阅读书P76海因茨的的故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析。
1.如果你是海因茨,你是偷药还是不偷药,为什么?
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局是什么?并谈谈理由。
2问:其实,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情形,人的行为不只是“偷药”与“不偷药”的选择,评价的标准也不只是简单的对与错。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海因茨,使他既放弃“偷药”与“不偷药”的痛苦抉择,又可以得到药物医治爱妻挽救她的生命呢?为实现这样的后果,海因茨还有其他选择吗?
为了救妻子,海因茨还有其它更好的行为选择吗?(分组讨论后回答)
过渡:海因茨的目的只有一个,但是他可能采取的行为是多样的。
认真思考行为的分类:对照提示阅读课本P78第一段:
1.从有无意识的角度看:有意识、无意识;
2.从动机的角度看:善良、不道德;
3.从行为的性质看:合法、非法
4.从法律角度看:作为、不作为
不作为,就是指法律要求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没有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而不履行。
举出三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
I.警察接警不出
II.父母不抚养、教育子女
III.医生见死不救
(二)关于后果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行为是多样而复杂,行为导致的后果也是多样而复杂的。
[生活在线]一人闯红灯到底后果会多大?早7点40,湖塘武宜路路口。路口东西向红灯闪烁时,一位行人打头,七八名行人“殿后”,三两成群闯红灯过马路。违章者振振有词地表示:不就闯了个红灯吗,车流间有空隙,利用空余资源,没什么危险。可事实上,一个人闯红灯就会带动一群人效仿,车辆慌忙避让,本来就超饱和的路口,经过这一耽搁,车辆排起长龙,一条线上百余辆车停滞难行。
[探究]
行为可能的后果
闯红灯
随地吐痰
沉溺于电子游戏
……
[归纳]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行为。只要有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管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会产生后果。只是有些行为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有些行为带来的后果会出乎人的意料;有些行为会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而有些行为则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有些行为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些行为的后果可能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有些行为的后果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有些行为的后果则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产生。
(三)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播放视频
问:根据材料,谈谈行为与后果的关系应该有哪些?(书P79)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
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行为就会有后果,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某
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后果是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
多个行为造成的。
[情感升华]
过渡: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对一个集体、国家也是如此,请列举一个集体(班级、学校)、国家采取的积极的行为,并谈谈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后果。
(引导学生感受国家、集体积极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集体国家
行为图书管理制、饮水制、值日班长制、学习互助活动等希望工程、义务教育、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蛟龙一号潜入深海等
后果
[小结]
人的行为带来一定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也会带来一定的后果。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国家在做出某一个决定时,一定要考虑后果,要选择正义的事,选择对国家、人民有利的事,选择对自己有利而又不会损害他人的事。七、结束语
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单元是在前三单元有关不同交往形式的学习基础上的自然延伸,是对前几个单元内容的合理提升,主要是探索交往的品德与艺术,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竞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核心部分,而本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体现了课标中“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它是这一部分中的第一框,通过本框学习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合作的社会,理解竞争合作的内涵,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形成新的竞争观。因此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但现在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学生竞争的概念模糊、竞争意识不良,彼此协作能力欠缺,与人交往合作意向欠缺,或唯我独尊,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形成新的竞争观是本课的落脚点。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了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形成新的竞争观;具有合作意识,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
知识目标: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竞争的利弊;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意义;知道如何在合作中竞争,竞争要遵循规则。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竞争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合作共享
教学难点:正确养成新的竞争观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情景教学法,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本着教学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来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实现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学习的转化,特别设计了一连环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情景,这样直接感知,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探究法,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了探究法,通过几个连环的故事情节,一步步自己去参与去体验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新的竞争观。讨论法,在以情景教学、探究法为主的前前提下穿插着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通过上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并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
(二)、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龟兔赛跑的故事通过几个情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运用辩论、故事续写等形式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三)、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如条件充许可播放多媒体龟兔赛跑故事
(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有直观性、趣味性)
第一集:龟兔赛跑故事
大家都听了龟兔赛跑故事哪个学生讲讲龟兔赛跑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几个教学环节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进行引导归纳)
教师引导:兔赛跑故事讲的是动物世界的一种竞争方式,社会学校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竞争?竞争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下面进行一个辩论。
学生活动一:辩论正方:竞争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反文:竞争不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辩论探究,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认识竞争的利弊的双重性。)
教师归纳:生活中到处都存在龟兔似的竞争,竞争利弊并存,龟兔竞争结果是以兔子的失败而告终,竞争失败后兔子会怎么想?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第二集龟兔赛跑故事续写
教师引导:竞争失败后兔子会怎么想?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结果呢?
乌龟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结果又会如何?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想龟兔会怎么做?
学生活动二:续写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结果可能会有很多可能,如比赛前的深夜里,乌龟把兔子的闹钟拨慢了三个小时,又如“兔子因为感冒,吃了感冒药后被查出含有兴奋药品,被取消冠军资格,所以乌龟成了第一。教师要善于引导,课前要有所准备,并要归纳总结,注意学生的思想倾向,为下个环节的教学做好进一步的铺垫。)
教师补充:可能一、兔子因失败而倍感失望,并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是因它太有信心,大意,以及散漫是轻敌导致的结果,于是兔子在选择比赛路线上动了心思:选择一些崎岖的山路,结果自然如兔子所愿。
可能二、接下来,乌龟也不服气,要求再次比赛,并在比赛路线上也做了精心安排:到达终点之前,必须要经过一条小河。兔子很快到了河边,却一筹莫展,最后,只能看着慢慢爬行到河边的乌龟游过河去,并赢得比赛的胜利。
(这一环节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区别良好的竞争意识、不良的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学生活动三:讨论龟兔这样的赛跑是否公平?
(此活动通过上述故事的续定为基础,教师要进一步点拨分析龟兔赛跑分别以有利于自己的规则甚至破坏规则不遵循竞争规则方式来参与竞争,是不合竞争规则的,从而得出竞争要本着公平法则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这些基本准则及竞争的目的)
第三集龟兔赛跑新解
教师讲解:龟兔还有什么样新的赛跑方式呢?在各自设计的比赛线路上取得胜利之后,兔子和乌龟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反思其竞争策略的不当,并以实际行动加以改进:在以后的赛跑中,在山路上,兔子背着乌龟跑,遇到河流时,则乌龟驮着兔子游过河。
引导:龟兔赛跑采取了什么样的新的竞争分式?比赛结果与前面几次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升华让师生互动,体现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多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去感受、体悟,从而理解合作的意义,树立新的竞争观,从而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小结:本课通过连贯性的龟兔赛跑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新的竞争观:竞争不是简单的战胜竞争对手,更不是消灭竞争对手,那种为一时或一次胜利而为其竞争对手设置障碍,阻碍竞争对手前进而使自己获得胜利的做法,并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反而会导致相互报复式的恶性竞争,从长期来看,参与竞争的都是失败者。实际上,竞争还意味着与自己和时间比赛,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在竞争中,使自己的利益相关人都获得成功,才能真正赢得竞争:不仅获得期望的利益,还赢得利益相关人的尊重,从而为长期持续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业:收集体现新的竞争观的成功事例,用所学知识谈谈给我们什么启示?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10
一、设计理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飞速发展,学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对教师和家长的逆反心理尤其强烈。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讨论或学习如何理解老师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师生关系是相当重要的。本课以师生生活为主线,积极创设一种平等交流的平台,师生共同探讨敏感而又古老的话题。从为什么到怎么做,促进师生的理解和沟通,努力构建真挚的师生情。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我们的老师》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换个眼光看老师》中的第二框题,这是在第一框题《了解我们的老师》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又为第三框题《尊敬我们的老师》作好铺垫,因此,在本节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这也是我们初中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
三、学情分析
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交往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学校人际交往是学生的主要交往领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的学生。这些孩子年龄小,阅历浅,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较少,这给处理师生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他们的“民主平等”意识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与老师缺少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有些同学对老师甚至会畏而避之,严重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了解老师的基础上学会理解我们的老师,并最终学会尊重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多角度理解老师的苦衷,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2、能力目标: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与老师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全面地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处理问题可能有偏差或失误时,记住“老师也是普通的人”。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既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也是本学科的要求。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初中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理解我们的老师
教学难点:理解我们的老师,学会通过有效方式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本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采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启发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中循循善诱,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七、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下面我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我准备通过以下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生来信,导入新课】
出示学生信件,教师深情朗读:
老师,您好!
明天我就要背起书包踏上新的征程了,临行的前夜我有太多的话想说……
老师,两年来您给我留下的太多太多,我真不知从何说起。您还记得那次小测验吗?仗着是您的课代表,就在课堂上为自己辩护,不料却遭来您的一顿“猛批”。我自认为是您很得宠的学生,您居然让我在大家面前颜面丢尽。哼,我恨!
于是在您的课上,我头也不抬,再也不回答问题,甚至三心二意,与以前那个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我判若两人。您不敢再等闲视之,课后,主动邀我去谈谈。我明白您妥协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这次我的赌气似乎很奏效,但争强好胜的我却没有丝毫获胜的喜悦。相反,我觉得在您的真诚面前,我输了。
今天我握着这张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太多的往事浮现在脑中,总是难忘您那热情亲切的笑容,信手拈来的如珠妙语,才思敏捷的侃侃而谈。两年来,在您的关怀引导下,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与您的接触中,我也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稳重,少了一份浮躁。
就要说再见了,但您这位严厉又亲切的老师将永远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页。
您的学生:小明
读完后提问:
(1)你与老师有过误解或不愉快吗?
(2)要拥有一份真挚的师生情,作为学生的你们,是否该做一些努力呢?
由此揭示课题:理解我们的老师
设计意图:课堂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以一位刚刚离校的学生对往昔师生相处时光的回顾,引出真挚的师生情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为本课内容的展开作必要的情感铺垫。
环节二【师生互动,共探新知】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我们的老师,在突出这一重点之前,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理解老师”?对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活动一】心灵对话:为什么要理解我们的老师
材料一:老师的心声
我每天都感到很累很累,且不谈做不完的家庭琐事、需要操心的父母孩子,就拿与学生的交往来说,有时我对学生的严格会遭到学生的非议、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比如刚刚提到给我写信的小明同学,他天资聪明,学习基础也好,可那一段时间,学习成绩连续下滑,我为他焦急,为他揪心,如再不及时提醒,我担心他……当然,现在的累、现在的“怨恨”,换回了学生的进步,我想这是值得的!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只有这句话才真正将教师神圣职业的内涵具体化了。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为此,我会一如既往地用这种爱愉快地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
材料二:教师工作压力统计图
探究:了解了老师的心声和教师的工作压力,你能理解老师的苦衷吗?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理解老师?
学生交流。
小结: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老师也有酸甜苦辣、有个性有脾气,有昨天和明天。
设计意图:该活动通过老师亲身的经历和真心的话语,再配合现实生活中老师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让学生明白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老师也有酸甜苦辣、有个性有脾气。因此我们要理解老师,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二】心灵探究:怎样理解老师
1、情景再现:快上课了,小张急忙跑向教室,同座小林看见后立即将教室门紧紧关上,小张急得大喊开门,小林一边做着鬼脸,一边怪叫:“你有本事你钻进来。”小张生气极了,使劲推门,因为用力过猛,震碎了门上的玻璃,正好这时,上课铃声响了,班主任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对小张进行了严厉批评,小张……
探究:
(1)、你觉得故事会如何发展?请你猜想几种可能的结局?
(2)、不同的结局分别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
(3)、如果你是小张,你会怎么做?
2、温馨提示:
⑴当面和老师争执、顶撞,或者自己生闷气,甚至走极端,都不能解决问题。
⑵作为普通的人,老师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老师希望你原谅他的错误,正如你希望老师原谅你的错误一样。
⑶我们在指出老师的错误之前,首先要审视自己:“我有没有做错?我的做法是否妥当?”
⑷从老师的角度、立场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地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3、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理解老师?
学生交流后小结:
⑴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自觉自我反省
⑵主动找老师交流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
⑶谅解老师的过错,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设计意图:学会理解老师是本课的落脚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老师,也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心灵感悟:饱含深情互赠心意
给老师留言:回忆你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请你从理解老师的角度,给老师留言,它可以是一句真诚的的感谢,一句赞美,一个祝福,一个心愿,一点歉意或者一个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在自己最喜爱的纸上写出来,并折叠成自己最喜欢的形状,放到事先准备的心形幸运盒里。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愿交流,也可以课后把这些留言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将沟通做到实处。交流要以自愿为前提,也可以不写名字。)
给学生送宝:为鼓励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老师送学生三件法宝。
法宝一:棒棒糖。(寓意:和老师交往时带上一张甜甜的嘴巴,学会说话,学会沟通)
法宝二:放大镜。(寓意:善于寻找老师的优点,学会欣赏老师)
法宝三:心形卡。(寓意:怀着一颗感恩、宽容的心,学会将心比心)
设计意图:学习和践行沟通。将课堂教学回归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纸,折叠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写下自己要对老师说的话;教师给学生送宝,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到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方法。该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升华了主题,会创设出积极、和谐、宽松的沟通氛围。
【环节三】畅所欲言,自评质疑
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本节课中还有哪些地方没搞清楚,或者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总结收获,既是对本课知识的进一步概括,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提出希望,升华情感
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但老师也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惧,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能够用一颗热情真诚、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老师,愿我们多一点交流,多一份理解,多一种幸福,让我们师生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成长!
音乐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声中,师生真诚握手,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选用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同时也为下一课尊敬我们的老师作情感上的铺垫。
八、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遵循板书设计的实用性、直观性、艺术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设计板书时做到在体系中表现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把握和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附板书设计:
理解我们的老师
设身处地自我反省
主动沟通说出想法
谅解老师融洽关系
正确对待表扬批评
结束语: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尽量做到两个突破: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谢谢大家!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发展,开始有了权利义务观念。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一些问题可以进行辩证地分析。但在实际情况中,容易受到错误观念影响,存在认知偏差。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期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在知识方面,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隐私的含义,能够说出隐私权的内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据:学生在隐私权的认识方面,存在认知偏差。而且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存在隐私权被侵犯的事实。
五、说教法
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1、导入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选用多媒体呈现案例。让学生看完案例后,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丽、思思和老师的做法?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学生讨论、发言后,老师归纳导入:人人有隐私,人人享有隐私权。
2、新授
在新课讲授中,我主要采取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方式。
我分三个层次对隐私进行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对P46页的材料进行阅读,对小红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初步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其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隐私”两个字做一个解释,对此,我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甲在偷东西,被乙发现,乙报警,甲被抓获。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第二,甲父母离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扬,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隐私的含义。并用多媒体显示: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并说明“私”是隐私中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隐私的范围。
最后在讲解“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得出隐私的正确含义与内容,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隐私的内涵。
对于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如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看到、听到、了解到和体验过的事例,谈谈如果这些行为不受保护会怎样,保护这些行为有何好处,引出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以下是本课的板书: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
“隐”,不为人所知或不愿为人所知的。
“私”,与公无关,私人之事。
2.隐私的内容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私人信息的保密权
(3)私人通信的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4.不得滥用隐私权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谢谢大家!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12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剖析从众,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部分来进行解说,首先是说教材。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剖析从众》是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前两单元分别讲了应怎样和父母、老师以及朋友怎样沟通,这个单元就是要教会 学生怎样独立追求自主。本框内容顺承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并对下一框题《走向自主》起了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八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 思考,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高分析现象到领悟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从众现象, 避免盲目从众的行为。
知识目标:知道从众现象的含义,了解从众的主要表现, 明确从众的两重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众两重性的认识依据:它针对性强,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行为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既有现实教育义, 又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难点:从众两面性的认识依据,从初中生的现实表现看,他们都从众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并不清楚从众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重性,因他们的认识能力和阅历有限,对认识从众的消极影响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法
(一)说教学对象: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从依赖走向 自主,一方面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主见,另一方面 他们又缺乏独立性,容易从众,有的学生甚至因 盲目从众而忘记伦理道德,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 和生活,这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帮助青少年 解决的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根据启发式教学方式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我设计有——
1.快乐教学法:在导入新课过程中,我会以富有趣味的 导入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学过 程中,我会和学生之间加强情感和思想 的交互,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对本课的重难点我将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重难点。
3.分组讨论法:在课堂上,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论,这样既能 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 主动的状态;又能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针对本课特点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我的教学方法,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和归纳法。 一方面,教给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 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上课后,我做自我介绍,然后问学生“我帅不帅?”让学生作答并统计,我估计统计时还有一些同学在举手,根据这种情况,引出有的同学内心认为我并不帅,但看到其它同学都在举手,自己也就跟着举手,从而引出从众现象。
(这种导入既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又自然地回 到了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约32分钟)
1、什么是“从众现象”?
笑话一:一天,某人去买菜,看见街上有好长 一条队伍,以为有便宜可以捞,便排在后面,一个多小时后,队伍转了一个弯,他发现前面有四 个字:公共厕所!
笑话二: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于是仰起头来,旁边的人看见他仰着头,以为在找 什么东西,于是就跟着仰头,又过了一会儿,更 多的人仰着头往天上看,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仰 头……
(这两个笑话不用屏幕展示,由我给同学们讲,这样增加课堂趣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众:指的是在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 持一致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 己就跟着怎么做。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心理学上把这 种现象叫做从众现象。
(我让学生自己看书,从书上找出并理 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探究:从众现象主要表现? 从众现象 心理从众 多数人怎么想,自己 就跟着怎么想 行为从众 多数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
(这个过程,让学生通过看书和从众的含义很 容易就能得出。我只是在此引导一下即可。) 想一想:下面哪些现象是心理从 众,哪些现象是行为从众?(用屏幕展示,让同学感知并作答。)
材料一:开始我坚持,后来看到大家 讲的与我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的眼睛 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材料二:看见大家买这种资料,我也 买这种资料。
材料三:开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 对的,后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不同,我就照他们的做了。 材料四:刚开始认为这首歌曲不 好听,后来听见大家都在唱也觉得好听。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从众现象:
小组讨论: 从众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小品情景
1.周末大扫除,两位同学扫完地后,将扫把从 远处扔向卫生角,劳动委员看见后,默默地将 扫把摆放整齐。两位同学看见后,羞愧地低下 了头,在以后的劳动中将劳动工具整齐归位。
2.两个学生把外套系在腰间,故作潇洒地走进 教室,旁边的几个同学议论纷纷,说这样穿衣 服真好看,于是也跟着模仿 。
3 、从众的两重性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小故事“沙鸥学飞”: 一群幼小的沙鸥,无忧无虑地嬉戏在绿色 的湖水中。一只勇敢的小沙鸥尝试着,挣 扎着,试图展开翅膀飞向蓝天。它一次次 不停地扑摔着,挣扎着,失败着,其余的 沙鸥只是看着,突然间,那只沙鸥成功了,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在那只飞的沙鸥引领 下,第二只、第三只沙鸥开始了同样的尝 试……突然有一天,所有的沙鸥都学会了 飞翔。
从众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完成集体事业的发展
2、有助于个体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全感和 自信心;
3、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
事例:小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备受班主任的钟爱。小兰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这些同学 班上有意与她作队,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兰被这些同学吓怕了, 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委屈。
从众的消极影响(即危害):
①阻碍个人的发展,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
②影响到集体的事业。
③导致违法犯罪。
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
【案例分析】
王某刚上初中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父母的夸奖。但从初二年级起 始跟着几个无业青年,沾上了抽烟、的恶习,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他,他却认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跟着大家赌,才有好前途。”父母教育他,他就和父母顶撞,讥笑父母“太古板,赶不上时代潮流”。 终于在初三下学期,因参与和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
根据下列情境,说说哪些“从众”的作用是积极的?哪些是不好的?为什么?
1. 考试前,很多同学在教室里紧张地复习功课。小钟在进教室前还和同学说说笑笑,一进教室马上不笑了,并且悄悄地回到座位上,开始复习功课。
2. 街上,因为一件事情,有两个人发生了争吵。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围观看热闹。
3. 有一个人站在桥上很认真地往下看。其他的人也开始看,虽 然大家都不知道在看什么,但是看的人越来越多。
4. 大家都喜欢讨论电子游戏。小真本来不玩电子游戏,但是同学 天天都在讨论。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话题,他也开始玩电子游戏, 却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沉迷其中。他和大家有了共同的话题。
5.小红的好朋友在学弹钢琴,小红知道后,回到家 中,吵吵嚷嚷让妈妈也去买钢琴,然而小红对音乐 并不感兴趣,况且家里的经济也很拮据。
6.班上近来有些同学穿了一种新式样的鞋,小红认 为那种鞋非常时髦,也让妈妈去买,其实她还有一 双新鞋没有穿呢。妈妈批评小红:“不要别人怎样做,你就怎样做,要有自己的主见。”小红不服气,认为自己如果不和大家一样,别人看不起自己。
(三)、课堂小结
结束:故事 《农夫和驴》的启示
从前,在某个村庄住着一个农夫,农夫有一头毛驴。 有一天,他把土豆放在驴背上到集市上去卖。做完买卖, 他就高高兴兴地牵着毛驴回家,嘴里还哼着小曲呢。 路上,他碰见一个人,那人对他说:“哎呀!真笨, 有驴不骑,偏要费劲地走路。” 农夫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骑上毛驴,果然很舒服。 不久,他又碰见一个人,那人说:“真不像话,毛驴 每天为你辛苦劳累,你竟然还要骑着它,让它得不到休 息。” 农夫一拍脑袋说:“是呀,我真没良心。”他从驴背 上跳下来,却不知怎么办好,骑也不是,不骑也不对,怎么办呀?他只好扛着毛驴回家。 路上的人都笑了:“瞧,那个大傻瓜。” 农夫一气之下,把毛驴扔下悬崖。看见的人都说: “真残忍,好端端毁了一头毛驴。” 农夫气得哇哇叫:“我死了,总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吧?”他一头扎下悬崖。可是人们仍旧说道:“这家伙真是不可救药,连自己都敢扔。”
(四)、课后作业: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盲目从众的经历吗? 请举例并分析原因。
1. 什么是“从众现象”?
2. 从众现象的表现有哪些?
3. 从众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4. 从众有什么消极影响?
五、板书设计
(一)从众现象含义
(二)从众表现形式 心里从众 行为从众
(三)从众两重性
1、有助于集体事业的发展 积极作用
2、获得自信心和安全感
3、有助于吸取他人经验
消极影响
1、不利于集体事业发展
2、阻碍个性发展
3、导致违法犯罪
谢谢!
八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12篇相关文章:
★ 思想品德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3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