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友“z8692”分享的加入社团申请书,供大家参阅。
尊敬的学校领导们:
我,申请人张金辉,特此向您们正式提出申请:希望成立海高“潮音文化社”(下称“潮音社”)。
命名缘由
“潮音”这一名称取自校训“猛进如潮”,意指“反映新时代潮流的海高学子声音”。这个名字既传承了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时代进取精神,又与海高独特的办学理念相契合,同时体现了当今海高学子的精神风貌和个性表达。
概述
潮音社的章程、组织结构和活动安排详见附文,在此仅作简要说明。
本学生社团性质为:由海高学生自发成立,自愿参与,自我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社团宗旨为:自由、交流、友谊。自由指在遵守国家法规和学校规章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交流促进学生、教师及社团之间的意见表达与沟通;友谊则是在活动中培养同学及师生之间的宝贵情谊。
活动内容:我们将搭建一个平台,主要包括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对个人成长有所裨益;通过教师访谈、师生对话、新生座谈会等生动方式,表达学生的声音,反映意见和建议,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积极与其他社团合作,发挥宣传作用,丰富校园文化。
结社背景
当前海高正面临着规模扩大的现状:新校区的建设改善了硬件设施;师生人数的增加也在不断扩招。在所有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人。规模扩大带来的显著影响,从量变到质变,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办学理念都需要适度调整甚至变革——这是一项长期且动态的过程:“学校的调整——学生的反馈——实际效果——学校再调整”。检验这一过程成效的关键在于学生,学校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判断评估调整的实际效果。
然而,我们发现,学校的政策调整与学生反馈之间缺乏有效的动态交流过程。学生对某些规定常感到不理解和不满,这从海报、贴吧等社交平台上可见一斑。学生渴望表达自己的声音,提出改进意见。
另一方面,新的海高学子在生活、娱乐、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上与以往不同,同学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交流,而非面对面的沟通。课余时间,他们更喜欢观看日本动画、美国大片,以及听流行音乐,而非参与集体活动。这反映了海高学生的变化,导致即使学校明令禁止手机入校,也无法阻止手机在校园中的使用。
在上次与吴校长的简短交流中,我们意识到师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校长也公布了自己的电邮以便与同学们沟通。然而,这种交流仍然显得零星和个别。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学生团体,以此展开更有效的对话。
结社基础
通过建立群聊、新老生见面会、K歌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我们相互认识并形成了宝贵的友谊。新生在入学前对高中生活缺乏了解,我们因此建立了海高校友群和多个新生群,以帮助学弟学妹们解决疑惑。开学后又进行新老生见面会,帮助新生适应高中生活,促进友谊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从我们的亲身经历中,深感成立社团的必要性,以更好地服务海高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已经从海高毕业一年多,曾为此尽过微薄之力,看到这样的意义深远的活动能够一届又一届地传承,深感欣慰。因此,当我得知同学们有成立社团的想法时,感到无比高兴并全力支持,相信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也会如此。
此外,我们的同学实际上也协助了文学社、公民在行动社等友社的活动,帮助宣传。基于此,我们决定申请成立社团,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这进一步激励了我们成立自己的社团,更好地展开合作。
高中阶段的学习重视智力发展,许多方面难以预料,因此海高历来关注社团文化以补充不足,引导和培养学生。如今,同学们自身意识到这一点,渴望通过成立这个社团开展更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培养能力。例如,周末时组织篮球赛、征文活动、PS大赛等。
同学们正处在成长的阶段,成立社团更需要大家的引导与支持,这依赖于老师和学校的关心与帮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潘建忠老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潘老师学识渊博、风趣幽默,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为社团成立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帮助,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吴校长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也极大激励了我们。
现在,我们郑重地将诚挚的申请递交给敬爱的领导们,恳请学校支持我们成立社团。我期待着那个令人振奋的决定,社团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同学们的努力和学校的指导与关怀。最后,作为校友,我真诚祝愿母校蒸蒸日上,越办越好!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张金辉
社团发起人:xxxx
加入社团申请书相关文章:
★ 大学退社团申请书
★ 入社团申请书4篇
★ 没社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