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实施方案3篇(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时间:2023-10-24 13:40:00 工作方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学校管理实施方案3篇(学校管理工作方案),以供借鉴。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3篇(学校管理工作方案)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1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教学大纲和河北省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或开发的资源,以创办特色学校为目标,以提高文化素质和发展个性、发挥特长为核心,以教务处策划、年级组组织、教师申报、学生自愿相结合为形式,开展旨在满足学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各种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个性有发展,学校特色有体现,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高的目标。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2、实施过程

  (1)由教务处摸底、调研,确定大体思路,明确工作要求。

  (2)结合本校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学生家长特点,形成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家长教学生的模式来确定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计划方案。

  (3)年级部根据各自的工作安排和具体情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根据学校拟定开发的校本课程填写志愿。

  (4)本着教务处会同年级组在校长室领导下进行调整,最后形成固定的校本课程。

  3、开设校本课程的科目:见附表一。

  4、校本课程上课时间:严格按照课表上的课时计划执行。

  5、课程的开设要求

  (1)每门课在开设前要拟订并上交课程开设计划和每次的具体安排(时间、地点、类型、内容、指导教师、所需设备与物品等)。

  (2)过程中要有教案(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和规模等 )。

  (3)做好考勤和记录。对无故不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上课教师要及时向值勤检查领导或班主任反应。

  6、教材建设

  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7、本学期重点推进:团体心理辅导、数学训练、写作。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

  1、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课程实施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明确课程要求、改进过程管理。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3、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四、保障措施

  1、物质配备:上课所需的各种学习材料、器材、设施按时足量配备和安排。

  2、制度与政策配套: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推动校本课程工作的全面开展,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完善评估评价制度,把校本课程列入工作量,按课时计课时费。学校将校本课程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对教师的业绩考核。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学生喜欢的、学校想要的、教师能做的”,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可变性。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民主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2、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

  四、整体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和循序发展,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一学段,三四年级二学段,五六年级为三学段,三学段各有特色,而且内容进行再分工,形成即时、并进、整合的学习链。

  2、教学策略上,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愿,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交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

  3、考核方法上,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的考察和测量,反思课程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应多种多样。

  五、内容规划

  我校的.学校课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它们分别是:

  (一)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名言成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诵读、礼仪教育。

  (二)民族艺术:中国书法、手工制作、绘画。

  (三)口语表达:民间故事、演讲交流。

  (四)传统体育: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六、课程管理

  1、建立学校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课程的实施,加强对课的指导和监控。

  2、建立学校课程审议报告制度。

  3、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改进机制,及时评价,做出总结。

  七、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1)学校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转差”记录。

  2、教师评价

  (1)任课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取得的成绩。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八、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学习,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活动经费的支持,确保图书室、网络、计算机室、活动室的建设。

  3、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3

  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1、领导班子建设。要把我校办成较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就要有一支年轻有为、德才兼备,团结向上,大公无私的班子队伍,让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绩效挂钩,奖惩分明。建议组织考虑组建新的领导班子,使之带领全体教师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一流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2、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的.好坏在教育,教育的好坏在教师,我们的现状是教师年龄偏大人员富裕,闲散劳动力过多,主要劳动者业务能力不均匀。因此通过改组把年龄大的调剂到后勤、总务、安保、门卫等方面。把年富力强的、业精人勤的调在第一线,合理安排工作量,奖罚严明,质量与业绩考核挂钩。考核与职称相连,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后勤保障队伍。

  经过教师队伍的调整,把责任性强,身体好,教学能力相对弱的中老年教师编排在后勤、门卫、图书、仪器的管理和相应岗位的治保工作。使全体教师人尽其用,用其在岗。齐心协力搞好教学服务工作。

  4、聘用一支身体健康、责任性强、热心服务于餐饮工作的饮食服务人员。保障师生饮食服务与安全。

  二、建设一批安全的教学与服务设施。

  1、坚固的校舍

  借助“危改项目长效机制”建设坚固而几静的教室和办公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2、安全的住宿设施

  建造两栋教师宿舍和学生公寓,为寄宿制学校的师生提供安全的住宿条件。

  3、建设一支精良的安全保障队伍

  依据学校实际挑选一批责任性强,爱岗敬业的教师组成学校的治安队伍,确保门卫、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

学校管理实施方案3篇(学校管理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学校管理改进实施方案3篇 改进学校的行动方案

疫情期间学校管理实施方案4篇 学校疫情期间实施措施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