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5篇(高一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时间:2024-01-15 13:49:00 工作计划

  对于写工作计划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会觉得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回顾工作上的过程,明确好自己的目标,就能写出好的工作计划。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5篇(高一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供大家参阅。

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5篇(高一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年级组的领导下,高一化学备课组将认真执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以备课组的建设为重点,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主要工作

  1.完成一册教材第五、六、七章,二册教材第八章的教学。

  2.进一步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学中注意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改善课堂结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归纳。

  3.备课组建设

  (1)加强备课组内研讨,认真进行每周2次的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探讨有效教学方法、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并且注意收集本学科新的教学信息,备课组长及时记录组内老师参加备课活动的情况。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了解并监督组内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切实抓好“六认真、四个必”,使青年教师能更好成长。

  (3)开展好组内公开课的观课、评课、议课,促进组内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超越。

  4.树立全局观念,合理控制作业量。

  例题的选择和习题的配备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精选精留,做到“大统一、小灵活”。要充分重视教学个噢成的反思,认真进行考试质量和作业情况的分析,及时查找问题并及时解决,而不是靠超负荷的作业量来提高考试成绩。

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在学校、年部、教研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执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以备课组的建设为重点,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充分认识本届学生的现状,解决学生的整体进步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推进,同时着力研究尖子生的培养提高问题,目标直指三年后的高考,为学校整体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作出贡献。

  2.强化化学教学研究,团结合作,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把教师从教学的领导者转化为教学的参与者与服务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从而大面积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强化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科研活动

  根据教务处制定的“集体备课制度”进行集体备课,时间是星期二上午第二、三节课,具体步骤为:首先,每位教师回顾一下上个星期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使备课组成员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每位教师对本班学生近期学习情况进行介绍,通过本班和其他班级学生的横向比较,使每位教师确定教学方面需要调整的方向,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改进。然后,由备课组全体成员讨论下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集思广益,从而保证18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对于统一制定的教学计划,每位教师都应严格执行;对于教学资源也实行共享,争取做到思想统一、进度同步。

  2. 提高课堂效率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个教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五钟要质量,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本事显在课堂上”,这样才能做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精选学习资料,做到少而精,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并认真组织好各类命题、阅卷和质量分析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3.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勇于探究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同时利用与化学相关的.丰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4. 注意学生能力的差异性

  采用有差异的统一备课方式,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发挥个人特长,组织好课堂教学。要注意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好、中、差学生的平衡发展。重视因才施教的原则,做好课外学生的辅导工作,对学生分层次教学,争取全面丰收。

  三、教学进度安排

  非金属复习 3课时 2.7----2.13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3课时(机动1) 2.13--- 2.21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3课时 2.22—2.25

  第三节化学键 2课时 2.27—3.2

  机动和复习 2 课时 3.5—3.9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3.12—3.16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3课时 3.19—3.23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课时 3.26---3.30

  机动和复习、放假 3 课时 4.2—4.6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3 课时 4.9—4.13

  期中考试复习、期中考试 4.16—4.20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3 课时 4.23—4.27

  机动、五一放假 1-2课时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3 课时 5.7—5.11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2 课时 5.14—5.18

  机动和复习 2 课时 5.21—5.23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2 课时 5.24—5.28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2 课时 5.29—6.1

  机动和复习 1 课时 6.3

  模块考试复习 6.4---6.29

  期末考试 7.4---7.6

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3

  一、学情分析

  高一段共招14个班,每班学生数40—48不等。由于受招生政策的影响,本届招收的学生生源也不是特别理想,分3个层次,分别为精英班(1—4班)、实验班(5—10班)和励志班(11—14班)。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基础差异相对较大,但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及习惯都还有待养成与强化。虽初中学习过化学的内容,但学生对化学的学科概念、学科知识、学科思想等知识掌握的还是不理想。本学期学生要学习化学1与化学2学考部分的内容,学习内容较多,要为以后的学考、选考做准备,学习的任务较为繁重。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内容为《化学1》,作为高中化学的起始,本册书共有4个专题,其中第一专题重点是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物质世界,初步形成化学学科思想;第二至第四专题是高中阶段唯一也是全部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课本从“海”、“陆”、“空”三个立体视角向学生介绍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元素,形成资源观念。《化学2》既是《化学1》相关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又较好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因教学时间限制,本学期主要学习《化学2》四个专题中的第一个专题,即《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着力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物质的性质,进而逐步呈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念。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指导意见,总结本学期教学要求如下:

  1.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掌握4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判断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物质的量,并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相关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发生的条件,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4.了解分散系的含义,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5.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初步学会NH4+、Cl-、SO42-、Na+、+的检验方法,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

  6.了解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能用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稳定结构的事实。

  7.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了解是钠、镁、铁、铜、氯、溴、碘、硫获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树立资源观念,培养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培养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掌握配制一定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9.了解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元素周期律及内容,了解周期表的结构及主族元素的位、构、性关系,了解周期表的意义与作用。

  10.知道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原因,会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知道碳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物的多样性。

  11.了解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知道晶体的分类及代表物质,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明确课堂纪律,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抬头,让老师看见你的眼睛。

  2.激发、维持学习兴趣。只是强调纪律并不是长久之策,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突出主体地位,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践;结合身边实例,让化学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激发、维持学习兴趣。

  3.明确作业要求,加强作业批改,及时反馈问题,重视错题的作用;合理安排好测试,充分利用好测试的激励作用。

  4.采用导学案的模式安排教学,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备课组内老师通力合作,努力提前下发导学案给学生,对导学案的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及时上交批改。

  5.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6.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学习新高考方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高二年级共有12个班,其中后7个班为理科班,前5个班为文科班。本人所授班级为高二(6)、高二(7)和高二(8)班,均为理科班。同备课组老师还有吴玲珑老师、滕建亮老师和徐浩老师,共4人。本学期理科班周课时为4节(文科班为3节)。理科班本学期上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文科班本学期上选修1《化学与生活》。

  2、教材分析: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个主题的内容。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目标

1、以本学期会考为契机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

  2、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化。

  3.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具体工作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作业本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初步安排分组实验为:(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化学性质探究;(2)课本P42“科学探究”;(3)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化学性质探究(课本P51“实验3-1”);(4)苯酚的性质实验(课本P53“实验3-3”,P54“实验3-4”);(5)乙醛的性质实验(课本P57“实验3-5”、“实验3-6”)。另外,课本P19“实践活动”、P62“科学探究”安排为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进行分层教学

  (1)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奥赛小组),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掉队,力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通过。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四下午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与备课组内的老师进行交流,解决有关问题。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与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完成高一年级化学教学、教研任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配合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化学文化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高一化学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基本情况:

  本备课组共有四位教师,分别是王晓文、江洪涌、范星群、盛永光。其中范星群、盛永光老师所教的属于文科班。本学期高一文理分科后,理科班仅剩3个班级。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1、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任课老师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和学习。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学法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方面的研讨,充分做好每节课的备课准备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发扬“团体作战”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集体备课,做到分工合作,认真落实不流于形式,每周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中心发言人要做好一切准备,发言人要做好以下方面准备每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学习的难点及解决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配套练习等,在一个人主备课时,其他成员共同商讨,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题统一,化学实验内容统一。

  3、加强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任课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法的科学指导,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与学要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4、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研究。每周二练,每月一考,抓住记忆遗忘规律,促进学生学习效益的提高。

  5、在组内开展对本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相互促进。

  6、认真组织好考试命题、阅卷和登分工作。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学校月考,组员轮流出题,对每一次测

  验要求命题要规范、严谨、科学,尽量杜绝知识性错误。同时阅卷登分要认真、仔细,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保证考试工作的效度和信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加强实验教学。本学期的每月都要进行学生实验,每位学生都要动手,力求更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8、加强“一对一”帮扶,加强课外辅导、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学法、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六双周备课组活动任务分配(下列安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变动)。

  总之,在今后工作中,备课组成员更加团结协力,教学不断努力,不断地总结,争取本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化学备课工作计划5篇(高一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语言文字工作计划7篇

新学期幼儿园小班教师工作计划(精选6篇)

部年度工作计划模板5篇(年度工作计划模板范文大全)

美术学科工作计划12篇(美术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篇 这学期工作计划和目标

实用的下学期主任工作计划范文4篇 新学期年级主任工作计划

中学教研室工作计划3篇 初中学校教研室工作计划

车间工作计划6篇(车间质量工作计划)

关于业务员工作计划模板4篇 业务员工作计划格式及范文

下学期工作计划模板3篇(下一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