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下面是会员“qb1”分享的学校信息工作计划,以供参考。
为了全面推动院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力争在信息化工作上完成新的突破,对于我校信息化运用的现况,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一、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况
1、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层面:一方面,教育局持续加大投入,建立了地区教育云综合服务平台,缩小了因教育投入不足导致的院校间信息化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差别;另一方面,学校硬件配置老旧,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及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2、在教学信息化应用方面:信息化运用包括了学术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师生成长与家校沟通等各个方面。因为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目前学校仅完成了多媒体使用记录,大部分教师虽有自己的博客,但升级不足及时,教师资源积累比较少,很多教师常依靠网页搜索课件,欠缺可用性和实用性。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教师可以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上网访问及其文件的网页上传,能利用PPT制作简单的课件进行教学,但在解决Flash和视频等层面存在一定的艰难,课件制作水准亟待提升。
二、本学期工作要点
1、新校址网络建设规划
根据教育局、兄弟学校和集成商的多方咨询,制订学校网络建设的实施方案。
2、加强教师培训,建设高质量教师团队
最先,提升教师对信息化的认知,改变教师的思想;其次,围绕学习软件及学科工具平台,减少教师制作课件的难度;第三,开展东师资料库、教师备课和授课平台的培训;最终,进行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培训。
3、教育资源和管理系统的深度应用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积累是教学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本学期将依托东师资料库,建设该校的优质资料库。关键建设学科工具平台的课件资源和各科的微课资源,激励教师积极开发和共享优质资源,按时统计教师上传和下载使用情况,并及时沟通并计入量化。
各管理系统要明确职责,专人负责,经过培训,在本学期完成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办公系统(校讯通)、档案保管及设备质保等方面的全面应用。
4、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
最先,激励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教学媒介,如多媒体等,以丰富和增强当代教育方式;其次,探寻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优化和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强化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研究,探寻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5、校园网站建设
学校网站做为宣传平台,是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信息、和学校沟通桥梁,一方面需逐步完善和更新,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各个部门要求,健全网站功能。
6、信息技术常规工作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及其获得、分析、解决、传送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大力开展以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积累经典作品,为明年的评定做好充分准备,以取得良好成绩。
7、加强制度建设
创建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表现出色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与评优、升职挂勾,最终形成有益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激励制度和环境氛围。
总之,应以观念转变为重中之重,依照区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的需求,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与“数字校园”建设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学校信息工作计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