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3篇

时间:2023-10-09 17:10:31 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篇1

  一、离子反应常见类型: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Ag++Cl-=AgCl↓2H++CO32-=CO2↑+H2O

  2、置换反应型:Zn+2H+=Zn2++H2↑Cl2+2I-=2Cl-+I2

  3、盐类水解型:NH4++H2O==NH3·H2O+H+CH3COO-+H2O==CH3COOH+0H-

  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MnO4-+5Fe2++8H+=5Fe3++Mn2++4H2O另外还有生成物中有络合物时的离子反应等。

  二、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

  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

  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

  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

  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的反应,若写出为:Ba2++OH-+H++SO42-=BaSO4+H2O就是错误的,正确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篇2

  记得刚到玉祁中学的时候,我们老教研员过龙南老师就向我介绍说:玉祁化学组的实力要比锡南强(当时除了三所重点以外,锡南是第二层次的)。现在我们新上任的教研员薛青峰老师第一次到玉祁来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王明局长向他介绍说玉祁高中化学组在惠山区是个实力很强的组。我知道这些成绩的肯定与我们组两位前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尤其陈国兴老师连续几年高三所创下的成绩,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我组现在一共有7人(五男两女),我感觉最深的是我们高中化学组的人虽然人不多,但都是精华,也许是理科中选择化学的人一般都认为不是很聪明,所以我们就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不露山不露水,都只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那一份工作。尤其是我组的那些男教师哪个不是工作中一把好手,在家又是一个个模范丈夫。勤奋、刻苦是我组的一个特点,也正是我们的这一特点,一直以来我们化学组在历年的高考中,可以说为玉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陈国兴主任连续几年的高考成绩有目共睹,我今年也是第四次带高三,今年不好说,但前面三次我所带的班的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我组这几年始终没有出现过青黄不接断层现象,老带新工作开展得很好,老的毫无保留地带,新的谦虚勤奋地学,现在我们的吴伟新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完全可以胜任高三教学,我们可以说每个年级都有把关老师,高中三个环节没有一个薄弱。这一点学校领导也是可以对我们放心的。

  在教科研方面,我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验见长,“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我们始终来记这一点,我们组的课题研究就是“实验探究模式”,希望运用实验来体现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我们组彭辉老师还写了一篇关于自制实验仪器的文章,发表在中国化学协会中心刊物《化学教育》上,我们每年的高二化学实验会考都得到上级的肯定。现在我们的陈波等年青老师又在多媒体上开辟新天地,让一些在课堂上无法操作的实验(如一些有毒实验和微观世界的实验等),都设计成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也养成学化学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自编随堂配套习题上,我组也是启动比较早的,我们在上学期期初就制定了教研组计划,高一年级开始建立试题库,不再用现成的成本参考书,准备三年完善。现在经过一年高一年级四位老师的辛苦努力,高一年级的习题库已基本成型,接下来我们准备是高二和高三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次设计习题,让每个学生都吃饱。

  在教学常规管理上,我们也是一丝不苟得在执行学校的要求,我们每年学期初都会详细的制定工作计划,每学期总要安排组员根据不同课型开讨论课,希望在各种课型上都有突破。备课组活动主要讨论的是每一节课知识点的最佳切入点,以期每一节都让学生有所得,希望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我们也在探索怎样把化学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也尽量做到寓教于乐,(我们陈国兴老师的课幽默风趣可是有名的,)我们希望让学生对我们这门课发自内心的喜欢,从学生对我们化学老师的满意程度和近两年选修化学的学生人数上看,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这几年中,我组的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完善自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一篇《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实验探究》在无锡市化学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两等奖,今年又有两篇已被省级刊物录用,即将刊出。彭辉老师去年获得镇先进。吴伟新老师去年获得区嘉奖,还在今年的惠山区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得两等奖,所写论文在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陈波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也在区获奖。陈国兴老师去年被评为惠山区首批教学能手。彭辉老师今年考取了南师大在职研究生。

  虽然我们现在的成绩有些微不足道,但我们组有一个很大的财富,那就是我们都很年轻,相信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我们组也私下和真正的研究生彭辉老师讲好,在理论方面请他将来多指导。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组现在正雄鹰展翅,相信我们,我们会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篇3

  一、分类总结记忆法

  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掌握此类方法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这几个概念。同类物质一般都具有相似的性质,记住一个方程式也就记住了一类方程式。如co2能和naoh反应:co2+2naoh=na2co3+h2o,对这个方程式我们不能只把它看成一个方程式,要从分类法的角度去看它,其中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aoh属于碱,这个方程式代表一类方程式即: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如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他们都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so3+2naoh=na2so4+h2o。

  2.根据元素的位置记忆

  如在周期表中处在同一列的主族元素,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具有相似的性质。如第一列的碱金属元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卤族元素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等。

  二、情境记忆法

  人们在记忆时,总是对图像、声音或故事即有一定的情境更印象深刻,也就是说记忆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单纯地记忆,而应把它放到一定的情境中记忆。例如在记忆na和h2o反应时,可以结合实验现象这个情境来记忆,如钠与水反应时水面有响声说明有气体生成,最后溶液变红了说明有碱生成。又如我们在学习cu和稀hno3反应时,记忆cu和稀hno3前的系数3和8时可以结合一个节日“三八妇女节”,可以想象一下“三八妇女节”比较稀少,一年才一次,因此就记住了铜和稀硝酸反应前面的系数是3和8。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3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8篇(高中化学老师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个人教学教师总结3篇 高中化学教师个人工作小结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 高中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报告

高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10篇(高中化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6篇 对高中化学的心得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1篇(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精华9篇】

高中化学教学总结3篇(高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

高中化学个人工作总结(必备10篇)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锦集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