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个人总结10篇

时间:2024-04-08 09:58:00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研究生个人总结10篇,欢迎参阅。

研究生个人总结10篇

研究生个人总结1

  三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值此毕业之季,撰写个人总结,顺之天理,亦顺之人情,不可不明诚也。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谚语有之曰:“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有一位学者常对他的学生说:“研究生三年,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回顾三载读研生涯,我本人亦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感触之深,收获之大,恐不能依托言语表达。若必言之,暂且总结为以下六点:

  一、学会了读书——形成了文本本位的读书观

  文本、作者、读者和世界,谓之读书之四要素,四要素之间各自相互影响地发生着作用。我们专业(科学技术哲学)的课堂大多采用“学生主讲——老师答疑”或“学生主讲——同学批评——老师答疑”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面对这种先进的授课方式,我起初并没有做好。由于受到文学思维的影响,在起初读书时,我总是对文本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即我的读书方式大多停留在“读者本位”。

  经过老师们的严格管教,以及导师苦口婆心地劝导,我终于逐步实现了由“读者本位”向“文本本位”的过渡。这一转变实现后,我意识到其实读书很简单,尽管到了研究生,读书所采用的方式仍然无外乎是小学以来在语文课上的读书方式,即“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写出中心思想”。在读书之前,要去除自己的一切理性的僭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受其它研究成果的干扰,亦不能受自己主观好恶的影响,惟文本存焉。

  二、明白了什么是真问题——形成了实在论的真理观

  学会读书之后,也就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我们看不到;问题是有待要解决的,尽管我们摸不着。文本本位的读书方式,似乎必然引申出对真问题的认识;相反,读者本位的读书方式,恐怕只能导致一些自己构建的或者假想的假问题。根据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理论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并能够通过符号世界对物质世界发生作用——前者表明了做研究之依托,后者表明了做研究之意义。

  在三年的研究生训练中,我逐渐形成了构建主义基础上的实在论的真理观。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构建的,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文化或文明更是构建的;然而,我们对此却无能为力,我们的研究不能活在真空中,我们只能通过研究对我们的环境进行逐步改变。但是,在我们已经身处其中的被构建出来的文化中,知识具有实在性和独立性,发现一个知识体系内部或者各知识体系之间的冲突,便发现了真问题,能够解决这些知识冲突,也便就解决了一个学术问题。尽管我的真理观或许还会变,但至少目前我信奉它。

  三、学会了做学问——形成了以小见大的研究观

  思,是无限的;但行,是有限的。思之无限,经常致使我们心猿意马,迷恋于那些大而无当的大问题,这也是人类理性的一种本性;然而,行之有限,却时常告诉我们,感性和幻想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靠理性和踏实地付出。马尔库塞经典著作《单向度的人》的副标题是“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单向度的人”这一大问题受到“发达工业社会”和“意识形态”的限定之后,形成了一个较小的问题,但通过这一小问题的研究,马尔库塞阐述了一个整个世界的大问题;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和库恩的《哥白尼革命》等名著也均是以小见大的典范。

  或许也是因为自身理论素养不够的缘故,我的硕士论文依然是选了一个小问题,在生物学哲学中,我选择了社会生物学;在社会生物学中,我选择了多层选择理论;在多层选择理论的研究中,我选择了以利他行为进化难题为切入点;尽管如此,这一小问题处理起来也并不容易,我仍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从对这一小问题的研究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大的收获并获得了一些大的视野,我的关注点已不再局限于生物学层面的利他行为,我已逐渐对人类利他主义、宗教利他主义、帝国的兴衰等大的问题有所感悟。

  四、以学术养学术——形成了自食其力的生存观

  此前,中国的研究生大多是公费,即使是公费也依然要靠父母补贴,然而这种生活的.无忧无虑似乎也并没有对促进中国学术的发展做出多大贡献,甚至相反,这种安逸导致了许多学生的不思进取。我本身是自费生,除了每年要交一万元的学费之外,还要解决每月近一千元的生活费,虽然父母供得起我,但二十多岁的我已经无颜再向父母伸手。我必须实现经济独立,必须自己为自己的梦想买单,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实现了这一转变。

  像美国、日本等国家,努力学习赢得奖学金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必要功课,这种竞争机制也大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学术发展。这三年,我似乎过着像这些国家的学生一样的生活,“回首漫漫求学路,无尽汗水无限情”,我本人先后获得了两次学费一等奖学金,并于研三很荣幸地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得以保证我顺利完成了学业。经济独立之后,才有资格谈人格独立;同时,经济独立之后,自己的思维方式也逐步发生了转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再仅停留于学院书生的稚嫩天国,而是逐步走入了经过生活历练的成人世界。

  五、如果失败了只能表明自己还不够优秀——形成了“躬自厚而薄则于人”的内省观

  思维,总喜欢绵延不绝,不想停歇它欢快的脚步——那是因为它在指向他者。发现他人的缺点和发现体制的不足,都是比较容易的;而回归自我,反省自身,却似乎总显得那么困难。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但欲收获则必先耕耘。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困境总比顺境多,而当我们面临失败时,又有几人能够不抱怨环境而“反求诸己身”呢?——难哉!

  我等皆俗人,我等皆居于俗世,公平、正义、平等、博爱是一种理想,我们只能无限地趋近之。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才是绝对的,社会中总有一些投机者,竞争中总有失当之处,制度中总有不完善之章,与其抱怨之不如改善之,若不能改善之则改善自己,所有人的作恶也不能成为自己作恶的理由。在三年读研中,我也曾遇到过自己的成果得不到认可的情况,曾经抱怨过他人,但后来逐步实现了内省,即如果自己失败了那么只能表明自己做得不够好——我应该这样做,我也只能这样做,我认为这也是最佳的处理困境的方式。

  六、做一个为他者——坚定了为推动全人类的进步而奋斗终生的人生理想

  启蒙运动以来所强调的一些自由、竞争、自私、社会契约等理念正面临着它所应有的危机,资本主义用来打倒封建势力的手段如今成为了束缚人类幸福的另一种枷锁——或许,合作、利他和为他才是人类的本性。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利他主义为研究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也逐步成为了为他者,并最终坚定了以为推动全人类的进步而奋斗终生的人生理想,它时常把我从海德格尔的“沉沦”拉回“此在”,把我从生物学层面的“自私”拉向“利他”并进而拉向“为他”,把我从“小我”拉向“大我”。

  人人皆有信仰,无信仰则寸步难行:若我们不相信前方是实地而非陷阱,则我们无法跨步前行;若我们不相信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则我们今日无法安然度过;若我们不相信自己的伴侣,则婚姻生活处处充满危机;若我们没有支撑一生的信仰,则我们很容易混沌于世、荒废此生。社会是否在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不知道,我也不可能知道,我们谁都不能预言未来,但我相信它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且我会为此而不断地努力。博士毕业后,我不知道四年后的北京就业情况怎么样,但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只不过有些回报会来得晚一些,我相信如果我失败了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这些问题不是知性和理性所能解决的,我们惟有靠信念、理想和信仰来解决。

  结语

  《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想来,研究生三年要做的便是“格物”和“致知”,这是为人处世之最基本的功课,面对这种感悟,吾不知当喜还是当忧,喜则自己已经深谙其中百味,忧则二十又四之年才有此收获,不免晚之又晚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做学问,不为名,不为利,亦不为任何世人之所求,但为平复内心之忧尔:忧物欲扰人心,忧名利搅人伦,忧无知生罪恶,忧偏激致困笃。东坡语曰:“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此意境,放之求学问道,不亦通乎?化大读研兮,三年倏尔;师大读博兮,恐四年之转瞬;置己身于学术兮,此生如浮游寄于沧海!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三日

研究生个人总结2

  又到了每年写个人学年总结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后悔为什么去年没有留个底,今年也好依葫芦画瓢轻松搞定。原说是昨天晚上交的,结果昨天9点p.m.回寝室才想起有这么件事。急急忙忙提笔就写,无非就是“匆匆又一年”,“光阴似箭”,“似水流年”之类烂俗的话。等写完了仔细看看才发现竟有许多真正值得回忆纪念的东西给落下了,假大空的话倒占去了大半页。

  但又想起这个东西是要封进档案的,有些“真切实”的话反而未必能讲,况且以后总是“人纸永隔”,再见不着面了,也没放在心上。

  真正让我能放在心上的是过去这一年经历的那一点一滴曾牵动我的大脑神经,影响我的心跳思维,决定我的未来方向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会每时每刻在我大脑里瞎转悠——除非我有严重的失眠外加精神紊乱,也不会为了一张要“进档案,影响仕途”的个人总结表而突然按时间顺序排好队蹦出来。我知道,在今后任何一个适当的时候,它们中的某一部分自会鲜活如初的像精灵一样闪现,然后带给我真正的收获和惊喜。

  这也许才是任何“总结”也总结不出来的好处吧。

  当然,也不是说写总结有什么坏处。我嫂子就有个同事,极爱写总结,不仅要求自己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也强迫男友的下属,即同事,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而且写了还要向她汇报。这种“总结狂”就能荣获一个人人都比不了的好处,那就是年终卖废纸的时候,数钱能比谁都数的happy。

  回头再看看这篇日志的题目,嘿,也叫总结,可惜咱不是纸质的,卖不了钱。

  既是总结,还是得有个总结的样子。“假大空”的话已经占了大半页了,正经话也该露个面了不是。

  八月一件大事就不说了,整个奥运期间,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当代大学生,不管平时怎么懒到把睡觉当作唯一的运动,对体育再怎么一窍不通也好,在这种重大的历史时刻,自然也要做到早上连牙也不刷就打开电视看奥运的地步。

  这真不是为了不看书不做作业不读日语开脱。据说几乎所有准备考研的人都没能在奥运期间好好看书。以致曾经准备考研的.人现在决定保研了,考外校的决定考本校了,觉得考不上的准备找工作了。曾经信誓旦旦的决定在短短一个月之间变成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当初会那样的执着。

  27号那天清晨4点半,和爸妈搬离那个住了大半个月的嫂子家,望着加油站前那块“紫菜苔由此去”的牌子,真有种隔世的感觉。想哭。

  那段时间是大学生活里最新奇有趣的一段特别的日子。第一次煮面条煮汤饭煮绿豆,第一次出去买油买米熬白米粥,嫂子上班后一个人在屋子里做饭洗衣服做清洁看电视绣十字绣。因为完全看不进书,所以潜在的不安开始积聚。然后安慰自己一切还在掌握中,相信自己能适应一切变化。直到27号早上6点多送走爸妈,回到学校,一个人坐在西区开水房前的石凳上啃着饼干,等宿舍阿姨开门的时候,清晨的凉风扫过落叶又灌进脖子的时候,那种不安感渐渐加剧,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来。

  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终究还不是超人。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根本就是自己意志不坚决心不大。

  但我还没有放弃。我还很清楚当初是怎么下的决定的。

  这些变化只能引起我的注意和思考,但并不会改变我的初衷。

  我不是超人,但要有超人的意志。

  从前我说刘翔“放弃比坚持更困难”,于我也是,但我不像刘翔一样能够迎难而上,所以我选择坚持。

  假如有一天我也会动摇到“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当初会那样的执着”,那么在放弃之前我会来看看这篇“总结”,想想08年的8月,在这个最应该动摇的时候,我是怎么选择了坚持的。

研究生个人总结3

各位研究生:

  为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核暂行规定》和《关于做好20xx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核工作的通知》,现将20xx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核工作事宜通知如下:

  1、马克思主义学院20xx级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安排在12月13日早晨8点开始,请各位研究生准时参加。如本次不能参加者,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在12月末再组织一次。如还不参加者,视中期检查不合格,不能如期答辩。

  注:参加或不参加本次的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同学们都要在11月29日前回复李菲老师,我们学院要把具体的名单上报研究生学院。

  2、学位论文中期审核的内容包括:

  (1)目前研究生工作主要进展,完成论文全部工作的比例。

  (2)根据国内外研究最新发展及研究进展情况,对论文中哪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变动。

  (3)下一步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存在的.问题、建议及需要说明的情况。

  4、20xx级硕士研究生要认真填写《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期考核表》,并打印一式三份。

研究生个人总结4

  转眼间,来到我校学习已经将近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在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的鼎力帮助下,个人感觉生活的充实而又富有成效。借此机会,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思想政治方面,本人一贯保持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笃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信党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从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与思想认识,我始终注重增强分清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关键时候不迷失方向。

  二、学习科研方面

  这一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区别。因此我及时转变学习方式,开始更加主动地学习专业课知识。开学伊始,便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了行政法学的研究方向。在具体的学习中,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科研要以国家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为方向,因此我在学习和科研知识时不盲从,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发展和丰富所学知识;在学习工作中不眼高手低、用实践来取得发言权;在学问时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进,不能勿急于求成;告诉我在搞科研时要综合考虑,不要丢三落四。去年的半个学年,我认真学习英语和专业基础知识,弥补大学期间知识的欠缺之处。在宝贵的学习时间之外,还积极参加老师的课题。迄今为止,先后参与了某某等校重点课题,并和某位老师一道编写了xxx一书。在这些学

  术研究过程中,知识面得到拓展,掌握了科研的动态与发展方向,并通过科研针对性的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此外,还认真参加研究生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北院的`大报告。这学期以来,全身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并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学习。

  三、生活纪律方面

  生活中本人与同学和善相处,尽自己所能对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予帮助。此外,尽管不是支委,但是我全力支持支委的各项工作,热心参加集体事务,尽可能多的参加集体的活动。

  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完成支部交给的任务。

  纪律方面,不旷课,不迟到。寝室中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带他人留宿寝室,严格遵守物业的管理规定。

  四、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

  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之余,我还热心社会工作,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今年积极参加组织的赴某地志愿服务活动。

  然而,我本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工作有时会缺乏激情,创新意识不足,遇到困难容易举步不前,且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会不断的克服和改正自身缺点,从日常的点滴行为做起,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一个学年已经过去,总结下过去,为下一步学习做好了规划,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并继续发挥自己的优点,以后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勿浮躁,更多的学习自己

  科研领域专业基础知识,为下学期的科研任务和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争取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有所创新。

研究生个人总结5

  一个学年也是到了尾声,回顾这一年,从考研成功,到而今研一的结束,我也是经历了很多,学习方面也是收获是满满的,有必要对这一学年的自己做个总结。

  其实当初考研究生,我也是有些犹豫的,究竟是应该继续的学习深造,还是迈入社会工作,当时也是有一些迷茫,不过我也是不想那么早的进入社会,抱着尝试的心态来考研,当然也是很努力的去做好学习,而今一年过去,自己也是感觉到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学习里面也是自己喜欢的,研究之中,自己也是沉浸其中,去感受学习的快乐。老师带我们所选择的课题我也是认真的去完成,去在深造里面,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同学相互的探讨,去找资料,和老师交流,这过程里面,我也是对于这一块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自己也是感受到当初的抉择对于自己,真的让我再次体会到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是真的让人很满足,收获也是很多的.。和之前本科相比,由于同学也是少了,也是专门的老师带我们,相关的学习也是更加的深入和专业。

  除了做好学习,我也是和同学相处愉快,虽然很多时候也是会由于学习而相互的去做争吵,但是也是为了把我们自己的问题去解决,从而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意见,而这些也是让我更是感受到自己在这些探讨里面和同学对于学习有了更多的见解,也是理解更通透了一些,平时也是除了学习之外,会去运动,一起参与一些活动,在这些相聚里面,大家的友谊也是加深了,毕竟很多的同学也是来自不同的大学,并不是和我都是一个大学的,在这所学的都是优秀的,更是让我多一些压力的同时也是动力更足了。自身的素质也是在同学们的对比下,去做了更多的提升,整体来说,我也是变得能力更强了。

研究生个人总结6

  回首过去一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觉得自己过得是比较充实而有意义的,有很多收获,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总的来说自己成熟了很多。我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科研及社会工作等方面做一个小结,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以利于今后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思想方面:我一直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我注意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内国际大事,积极拥护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学习方面:我努力学习专业课程,并阅读了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和论文,这既让我开阔了视野,也使我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内容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并不是很重,但是老师的宽松对我来说就像是无形的压力。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有好多东西需要学习,所以我不敢放松学习,希望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更多地学到点东西。

  生活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我平时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尊敬师长;我也是学院研究生会的一名副主席,主要负责学术部,平常积极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一些对同学的科研工作有帮助的'活动,如研究生经验交流会等,拉近学院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科研方面:前期一直在实验室帮助同组师兄师姐做实验,学习到许多宝贵的实用知识。目前在做活性炭再生的相关实验,平常也会查看一些近期的相关文献,不断地学习借鉴新的理论和方法。

  当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时工作还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这是我在以后要特别注意提高的地方。我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同时也做好了新一年的打算,在研二的一年中,我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科研任务和完成毕业论文上,但我要合理安排好实验时间,继续配合院学工组的老师做好学生工作,并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研究生个人总结7

  尊敬的领导老师:

  晚上好!十分荣幸能够在这里向你们做学术部的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担任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一职,在此,我向你们汇报我在这一年里的工作以及心得,敬请指教!

  20xx—20xx学年,在研究生处各级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关怀和帮助下,学术部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做了一定的努力,通过举办不同的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的活动来逐渐实现学术部为广大研究生服务的工作目的。

  这一年来,学术部主要主持或参与了以下活动:

  一、学术交流

  20xx年12月,在校研究生团总支指导下,研究生会在教五楼038室举办了“生活中的网络语言”主题讨论会。 讨论会以“网络语言在生活中的影响及运用”为主题,来自各个学院的研究生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作了积极的发言,并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20xx年5月,研究生各个院系举办了“起航——我的科学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且在社科楼举办了比赛,多位同学就自己的`科研之路讲授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为学弟学妹和其他同学传授了做科研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考试的报名和证书

  发放工作

  在这一年,学术部负责研究生的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考试的报名工作和证书发放工作,为同学们提供了便利。这项工作要求学术部加强与各院系的分会主席的交流,及时把报名考试信息和准考证等发放到同学们手中,也需要细心安排,确保每位同学的信息正确,并且能够及时的和上级领导老师联系,谨防出错。

  三、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20xx年11月,应考研服务社的邀请,研究生会学术部特组织部分研会成员参加在八餐小广场举办的“考研之路,你我同行”—考研咨询会,向他们宣传考研知识,为他们提供成功的考研经验。

  由于研究生会工作繁忙,研究生会的人手较少,所以学术部的同学也会在其他活动中勇于承担研究生会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我校研究生会举办的趣味运动会、元旦晚会等各项活动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虽然我们尽力做的让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满意,但是在工作中,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缺陷在于没有加强与校外学术团体之间的学术交流;没有及时收集研究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与研究生处及各院系的信息交流。希望第十届研究生会学术部的同学们能够做的比我们更好。

  回首学术部这一学年走过的道路,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开展工作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1.研究生处领导老师的殷切指导

  任何一个部门在发展中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亦不例外,在这一学年的发展中没有研究生处领导老师的殷切指导和言传身教,没有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的指导,对于工作经验还很欠缺的我们来说是很难迈步向前的。

  2.部门成员的协作务实和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一项活动的开展和完成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这很容易造成疲劳心理和倦怠情绪,而我们正是由于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

  合和帮助,学术部才能够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学术交流的作用。

  学术部部长:翟秀玲

  20xx年10月10日

研究生个人总结8

  每个报考在职研究生的考生都需要一个理由,关键是这个理由最后能否上升为一种信念,这一信念能否改变你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一态度能否最终改变你的行动!你是否适合报考在职研究生呢?祝愿各位在职人员,能通过对自己的反思找到一个理由,让自己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结果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备战在职研究生考试必将成为你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以下是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拥有名校情结者

  仰慕名校从坏的角度看是虚荣心,从好的角度看是进取心,这种虚荣心通常都是善良和积极的,通过树立高远目标来激发自己的潜力难道不是好事吗?知道很多在职考生都希望自己能进入知名度比较高的学府,而他们认为,要进入这些高等院校,他们现实中可以执行的只有考研,金字塔下层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研满足自己的名校情结。

  二、觉察前途渺茫者

  一个很可能要在乡村中小学站一辈子讲台的人,一个很可能要在小县城的鸡肋部门的某个科室做一辈子职员的人,一个在外面漂泊滚打多年仍然一事无成的人,选择考研难道不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三、有志学术事业者

  现在很少听到本科生搞学问的人了,相反,博士生、博士后才是做学问、搞研究的人才的.观点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因此,想耕耘大学讲坛、想苦思于书斋、想活跃于实验室的人除了考研别无选择。

  四、感觉工作乏味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不少人觉得自己上班就是做着不痛不痒的事情,工作起来有如机器一般乏味无聊,每天就是那三五件重复了千百遍的旧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岁月已近乎停止,时间已近乎凝固,生命只是坐等无聊,这样的人选择考研还需犹豫?

  五、希望改变学历成色者

  我们的社会里,有不少的一批人由于早先各种原因选择了中专教育,后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成人教育考试、函授考试、电大教育获得了本科文凭,认为这样的人参加考研可以大大提升自己先前学历的成色。

  六、性情内向孤僻者

  这样说不是鼓励大家离群索居、沉默自守,恰恰相反,适当的交往和活跃是完善人格、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品质;之所以说内向性格的人更适合考研是因为他们往往更能耐得冷板凳、更能静心学习和研究。

  七、就读基础专业者

  诸如读历史、哲学、物理等基础专业的本科生往往在求职途中更为艰难,虽然要因人因情而言,但一般说来这样的学生不考研不继续深造想学以致用、想轻松找到工作难度不小。

研究生个人总结9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把自己从9月份进入XX大学,进入实验室到现在所做的工作和学习总结如下:

  工作与学习

  一.这一年中,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选了n门课,所以学习上挺忙的。

  a) A

  b) B

  c) C

  体会:这个学期选的课有点多,导致工作上投入的时间不够。但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当前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信息检索领域。对搜索引擎的结构以及它所涉及的技术都有一定的了解。

  二.技能学习

  a) linux下的软件开发

  b)数据库应用开发

  c)设计模式的学习

  d) Cgi的学习

  体会:

  1.由于以前都是在Windows下进行软件的开发,使用的'语言基本用JAVA,转到linux下开发,一开始还是摸不到头脑,但是通过一个月对LINUX系统的学习,VIM编辑器的学习,C++,开始掌握了linux开发软件的一套方法。

  2.MYSQL数据库开发,由于在siteSeach项目中要使用数据库,复习了数据库开发的一套方法。

  3.学习了软件设计模式,在软件的开发中,发现软件的设计模式非常重要,所以自己学习并的项目的开发中应用了一些设计模式,使软件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4.可以是以前自己习惯了开发环境(IDE),在linux由于没有相应的发环境,软件开发的效率不怎么高,在学期未用ECLIPSE这个IDE,感觉对开发C++还是用点用的。

  三.项目开发

  a) SiteSeach:为了提高搜索的准确率,对一些关键字指定一个网址,当搜索这个关键字时,把录入的网址排在前面。

  体会:这个项目虽不大,也不难,但发现要把它做好是非常难的。特别是使用CGI开发,由于CGI特有的性质,在开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用JSP技术,我想我能做的更好。接下来信息录入想通过对Baidu,google上的信息的解析,来自动的录入信息。

  明年计划

  v继续修学分

  v参加paradise检索部分的开发

  v发论文

  收获与建议

  v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信息检索领域当前状况与发展趋势。

  v通过交流,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还需要学习什么。

  v希望电脑能跑快点,别动不动就死机??

研究生个人总结10

  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社会、文化与田野是民族学专业(编者注:作者就读专业)最令我着迷的地方,读书、走路和写作随之分配了我读研三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我经历了从转行到入门再到沉淀这一系列困顿而又渐进的过程,同时也于毕业论文的调研与写作中践行了学术生涯里不可或缺的一场成人仪式。

  虽然我的毕业论文说不上多么优秀,也犯了许多错误,但我把自己的错误看得珍贵无比,希望能在写下一篇20万字的论文之前汲取一点经验教训,如果侥幸惠及他人,不胜荣幸。

  前期的知识储备

  摘抄笔记

  既然选择了读研,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毕业论文肯定就不能像本科论文一样草草了事,不求写得如何出众,但起码要对得起这三年的光阴。刚一进校,导师就语重心长地的对我们说,三年不读够一百本书,想写出一篇好论文就不容易,研三挤牙膏似的写作应验了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由于我并不是民族学科班出身,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所以在步入研一时,上课感觉非常吃力,仅凭考研时急功近利的复习是无法应对课堂上老师层出不穷的提问以及接纳源源不断的新知识。迷茫和心急的情绪让我感到了胸无点墨的焦躁,于是我开始疯狂恶补,一方面旁听宗教学和历史学的课程,希望充实与民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大量看本专业的经典著作,即使第一遍不能完全领会主旨要义,起码先装出个顿学累功的模样。这一阶段读书不成体系,走的是条野路子,仅凭借兴趣爱好、难易程度和不同课程的要求到处涉猎,并没有从民族学的理论脉络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我当时看书的策略就是必须在广泛的阅读中试图拓展自己的知识维度,以期为毕业论文中可能涉及的内容做好前期的知识储备。

  到了研二上学期,毕业论文的方向终于敲定——研究塔城地区柯尔克孜族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的关系,乍一看这确实是一个研究问题,即塔城地区柯尔克孜人在其所信仰的宗教与保持的民族认同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直到写完论文我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对现状描述背后的原因分析,而并非是一个在民族学经典理论脉络中形成的学术问题。当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就带着伪问题意识开始针对性地看书、搜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以及尝试与田野点建立联系,但事后的调研证明这些积极的尝试都没有白费,前期庞杂的知识储备也在实践中拓展了我的视角和思考。所以我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的寻觅。

  准备开题报告

  研二下学期一开学,我便开始做文献梳理,按照史志资料、调查报告、期刊、硕博论文、汉文版研究著作、网络文章和相关研究的启发这七类板块爬梳与我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任何蛛丝马迹和可能涉及的理论,尽管我对所有参考文献做了综述,但是却忽视了彼此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未能从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理论方法的体系之中去进一步梳理这些文献背后暗含的逻辑关系,充其量将其以来源或载体的形式分类堆砌,简要评述一番。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硬伤是前期我并没有做过试调研。由于田野点选择在一个迥异于我自身文化的他乡,研究对象是我此前从未接触过的群体,对二者的了解仅限于网络资料和知情人士的介绍,开题报告中对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的设计也完全出于有限资料基础上的构拟,很多内容都与实地调研后的情况相出入,因此,前期文献梳理缺乏关联和体系、研究问题不明晰,加上两眼一抹黑地就踏入田野,这三方面原因直接导致了我正式写作中研究思路和行文框架与开题报告的分层,写一稿时不得不重新修改研究思路和设计行文框架,但也恰恰证明了“田野出真知”的必要性。所以,这一阶段我称之为在磕磕巴巴踉踉跄跄中的摸索。

  值得注意的是,开题报告自成一套范式,从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论文大纲、进度计划、创新之处、研究意义到最后的参考文献等等分析维度都是对论文或课题所进行的一种程序化的管理方式,借以增强学术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计划性。这就如同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追女生套路,先暗中调查姑娘的身世背景,过去的情史和最新的情感动态,接着剖析她的心态,get到她万变不离其宗的需求之后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选择最佳策略开始攻坚,可以因循他山之石稍做微调,也可以另辟蹊径给人惊喜(姑娘一般喜欢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但在此之前务必形成一套详实计划和应急预案,并且通过实践不断检验—修改—完善—再检验,循环往复地向前推进,最后,还要在姑娘心中努力营造出你之于她的责任感、安全感和依赖感,如此这般,就有可能在有条不紊中追女成功。当然,不管是写开题报告还是把妹,前期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情商训练,否则再精心的设计不过是落伍的俗滥招式。

  继续潜心看书

  论文开题结束后,并没有急忙下田野,而是针对欠缺的知识点继续查漏补缺,并且将研究对象的历史概况梳理出来,因为这块内容通过现有的史志文献就能搭建起框架,写作时再将调研获取的资料和访谈案例填充进来,这就为我写研究对象的历史渊源一章节省了不少时间,而剩余的部分只有实地调研之后才能落笔成文。这一时期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平和富足——作息有序,三餐规律,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日子将我的生活规制得井井有条,我不必考虑太多未来的压力,也无需为眼前的苟且妥协,良好的心态和对知识的渴求为我的学术积累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信心,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我还能偏安一隅潜心读书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一周两本书加摘抄的效率使我不再像刚入门时那么吃力。要培养自己能持之以恒读完一本大部头著作的“腚力”,不要把读书看成负担,而且读书要带着问题,不能读完就完了,最起码要留下点烙印,可以做摘抄,写书评,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厘清问题的过程。

  记得研一时看书非常慢,一本《菊花与刀》居然看了半个月,但当时写文章的速度却很快,不管是调研时的故事还是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都能洋洋洒洒地落笔成文,然而随着逐渐找到了民族学的门路,对知识的领悟以及对此前田野经历的反思就像一把悬在我感性头颅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断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规训我的学术路子和调研体验,毕竟写论文不像写诗,浪漫随性或是多愁善感只能把自己带入不被这个学术圈所认可的逼仄角落。因此经过写开题报告时的训练,我内心的理性小人完全占据了上风,感性小人只有在醉酒后的夜晚才敢掀起我心底暗涌的波澜,于是我很少再看风花雪月的文章,每次写作也都尽可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为的就是培养自己科学规范的学术思维以及客观理性的行文风格,所以我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的积淀。

  田野征程

  经历了四个月的准备之后,终于在研二下学期暑假踏上我朝思暮想的田野征程。我怀着像保罗?拉比诺“我要去摩洛哥成为一名民族学家”一样的豪情,进入了位于塔城市西南十公里处的奇巴拉尕什村开始做第一站的田野调查,当然,只空怀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其中得益于塔城市民宗局干事牛俊帮我提前与村里对接,他给我引荐了关键报道人阿勒腾巴特大叔,并且在驻村工作组里安顿好了我日常的饮食起居。人脉关系的搭建使我能够通过关键报道人来了解当前塔城柯尔克孜社会的实际情况,而驻村工作组的后勤保障不仅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还赋予了我一种值得信赖的身份,即村民能够接受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毛头小子在村里游荡、访谈、闲聊和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

  刚进入田野点时还是有些不适应,除了水土不服外,经常会徒生一种莫名的恐惧、畏缩以及对日后写论文的忧虑,但我知道如果不及时扼杀这些初露苗头的负面情绪,那么它的结果只能是绝望,接下来的调研工作会更加困难重重。所以强迫自己做那些不愿意做但又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最终一定会让自己受益良多。既然恐惧,就熟悉村落的整体布局,我徒步丈量了每一条乡间小道,计划好从住处跑到警务室的最近距离,知道谁家门前栓的狗哪一只是狗仗人势,哪一只又虚有其表;既然畏缩,就壮起胆子与村民搭茬、聊天、交朋友,学习地方性知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吃酒肉;既然发愁在田野调查后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五万字起的论文,就每天晚上将当天的访谈录音和调查笔记整理出来,并且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记录一天的调研流水账和田野中转瞬即逝的灵感巧思,在结束一个田野点的调查后汇集成阶段性的田野日志,以此日积月累,在后期写民族志时丰富的田野资料自然能顺手拈来。当然,无论在书斋里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也不及复杂现实掷来的当头一棒。调研中我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如开题报告里陈述得那么简单,我前期提出的假设、分析模型还有调研计划被统统打乱,顿时陷入一阵迷茫,好在下田野前我就预设出各种最坏的打算,如果出现意料之中的糟糕状况,我也能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这种思想冲突反而是一个好的征兆,起码使我挣脱了预设理论的桎梏,能够更加贴近实际地重新制定研究计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调研策略,暂时的困顿与纠结不过是下一次出发前的洗礼。

  在经过十天左右的迷茫期后,我终于克服了独自一人调研的恐惧、落寞与迷茫,逐渐找到田野调查的门路和技巧,并且通过关键访谈人的层层介绍打开了进入塔城柯尔克孜社会的局面,前文也已说到,塔城市民宗局干事的帮助,是我顺利进入田野点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当一个民族学菜鸟初涉田野时应该如何与田野点和调研对象建立联系?我用自己田野调查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人脉关系网络“点线面片”的搭建经验。

  首先“由点连线”,即找准关键访谈人这个点,这个角色是连通调查者与田野点的中介,我的关键访谈人阿勒腾巴特大叔在村里很有公信力,他既是塔城市喇嘛庙的法人代表,也是其所属巴仁部落的精英之一,调研之初,他带我挨家入户熟悉情况,村民们对他的信任自然也延伸至对我的信任,通过他的引荐我也得以与其他田野点的调查对象建立联系,特别是他身上的头衔、地位、声望和亲属关系等象征资本为我在塔城柯尔克孜社会中的调研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庇护与方便。其次是“连线成面”,由于调研对象居住的比较分散,我必须在进入下一个田野点之前联系好新的关键访谈人和住所,而此前积累的资源和人脉恰恰为我疏通了这些新的关系网络。因此每次做完访谈后我都要同受访者合影留念,然后在下一站的调研时将这些照片分享给当地人,他们能从中迅速指认出自己的亲戚或是熟悉的场景,这不仅使调研对象放下了对我的戒备,同时也在促进我与他们之间的感情过程中,把我自己的身份和来历通过研究对象的关系网络层层传开。最后是“以面带片”。不仅要从塔城柯尔克孜社会内部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变迁,还要从其与周围的蒙古、哈萨克等其他民族的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这种变迁的外因,所以我仍然得以关键访谈人入手,在他们日常的族际交往中去认识那些哈萨克邻居、蒙古族朋友或者是汉族同事,以此来拓宽我的研究视角。由于塔城柯尔克孜人数不多,社会规模较小,亲属、部落、地缘等关系又将每一个个体紧密地串联在一起,所以“点线面片”的方法能够让我在这种熟人社会中快速高效地建立人脉关系网络,从而为每一步的调研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且当这种方法扩展到更大更复杂的社会中一样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联系上关键报道人、食宿有了着落并且端正好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要开始民族学田野调查中最有意思的环节——在与调查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参与他们的节庆仪式、学习他们的地方性知识以及了解他们的社会与文化。我讨厌以一种“领导视察”的方式跟调研对象打交道,因为建立在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以彼此人格独立与平等为前提的,绝不能拔高自己或降低对方,也不能被调研对象的奉承冲昏头脑。有些受访者会无意识地将我“新疆师范大学”的背景上升到“自治区”的高度,以至于有些人会误认为我是带着党的光辉和政策来基层微服私访,但我都会实事求是地向他们解释清楚我的工作和意图,切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利用老百姓的淳朴和善良。所以与其坐在屋子里跟调研对象拘谨的一问一答,我倒更喜欢投身于他们的田野,在诸如放羊、打草、喂马、劈柴这些共同的劳动中去了解他们对我、对自己以及对这个正在发生变迁的社会的认识,也介于此,我从他者的世界中反思着自我的经验及意义。这种在路上的期待和经历使我感觉自己像是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人物,充满了浪荡不羁的浪漫主义情怀,尽管我在后来意识到这是一种对民族学田野调查十分肤浅的理解,但我仍然要真实地将这一阶段称之为策马奔腾潇潇洒洒的体验。

  论文写作

  通过田野作业之成年礼而深入堂奥,这一许诺是具有诱惑力的,我完全接受民族学的这种教义。但两个月的田野调查对我来说并不尽兴,当我还没褪去“田野浪漫主义”的热度就匆匆回到了学校,也未能在一个完整的周期中观察调研对象的全部社会生活。由于田野点多而分散,前期的计划是先把十个田野点的概况和特征全都实地了解一遍,然后择一具有代表性的长期跟进,但是因为后期准备考博的事宜,不得不改变调研行程,仅仅把十个田野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民族构成、风土人情等社会文化生活的表层要素走马观花似的记录一番,而并没有真正地沉淀下去。写完论文我才后知后觉地开始反思,如果当时调研的问题意识清晰明确,我没有必要亲自跑完十个田野点,直接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点长期参与观察,同样是两个月的时间,这种调查方式就更为深入,起码不会只流于皮毛,而且搜集的资料对应到论文写作中也更加具体实用,在调研时就不会以“凡有疑惑,便搜集事实”的盲目态度搜集一大堆在日后写论文的过程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资料了。

  当我再次面对已经离开两个月的城市生活时,一种奇怪的疏离感在我心头始终挥之不去,并不是周遭的事物发生了改变,而是我眼中所见的一切在与田野点留给我的烙印和幻觉对照时,显得不再像从前认为的那么天经地义或者理所当然。最显著的症状就是我似乎有些恐惧城市里密集的楼宇和人声鼎沸的场景,走在大街上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生活在异乡的外来者,而周围的一切又是那么的熟悉。这种感觉在民族学中称之为“文化震撼”(这一概念有待商榷),但用朋友的话说就是“真矫情”,所以在狐朋狗友给我安排的各种花天酒地中又慢慢回归了从前的真实生活。接踵而来的是厌学的情绪、考博的压力和吊儿郎当的态度,这些都是催生拖延症的不良状态使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直无心整理调研资料,更无头绪写作论文。

  直到十月底的某一天夜里,压抑已久的感性之情再度爆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可以说是我三年调研过程中写过的最为用情、走心的田野日志——《喇嘛昭的姑娘》,记录了在额敏县喇嘛昭乡一位柯尔克孜族姑娘家中观察体验的故事。这篇文章中我几乎释放了田野调查时心底积压的对调研对象所有的感情,尽管对我论文没有任何帮助,但总算是为我接下来的正式写作腾出了客观理性的思考空间。因此,我开始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重新谋篇布局——厘清写作思路的过程让我感觉非常痛苦,我不得不否定开题报告时的分析框架而再次调整论文的大纲结构,这就意味我田野调查的材料和我所要写的内容完全分成两张皮,一方面我必须不断回访调研对象,弥补此前没有涉及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庞杂的资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出对我进一步行文有用的资料。与此同时,我写作的感觉也极不稳定,有时一晚上能写四五千字,有时三天才憋出一千字,这种黔驴技穷的状态让我十分害怕,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田野点与调研对象喝酒时把脑子喝坏了,那段日子对我来说已经不是论文写得好坏与否的事情,而是一种失能的恐惧和内疚,这种失能感让我质疑自己三年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又究竟能在这篇毕业论文中用到了多少,压力之下我中断了写作,开始复习起考博英语,但每每做完一套真题之后看到通篇的×时,我意识到还是得将这篇拧巴的论文继续坑巴完,否则两头都无法保全。在这期间,我的老师亦好友刘明先生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虽然当时这让我的思路更加混乱,但是经过一段时日的消化后,我完全理解了他的用意,也正是在他的关心和鼓励下,我逐渐恢复了写作的自信,终于在20xx年的一月中旬苟延残喘地给我的毕业论文画上了句号。所以我将这一阶段称之为断断续续坑坑巴巴的憋字。

  往事即便不堪回首,也必须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与不足。首先,在前期的知识储备中,我的理论基础并不扎实,最直接的体现是我在写塔城柯尔克孜人的亲属关系和部落组织一节时不停地翻看民族学教材中关于“亲属称谓制度”的概念,这严重干扰了我的行文思路,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不占少数;另一方面,我实质上写的就是一个民族志,但此前阅读过的经典民族志屈指可数,更不用说对民族志常见范式的把握,所以写论文时不得不一边重读经典,提取要义,一边现学现卖,重新排章布局。其次,在田野调查中,没有搞清楚研究问题就下到田野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各种访谈、搜集资料,每天的工作看似忙碌充实,其实都只是事倍功半,真正重要的问题当时反而没有涉及,同时调研方法并不规范严谨,与其说是做了两个月的田野调查,不如说是践行了一场酷似民族学调研的旅行体验,因此后期遇到的各种拧巴问题也不足为奇。第三,在论文写作时,除了上文总结的思路不清、逻辑混乱外,我过于注重对词句的雕琢,即同一个词语不会频繁出现、用过的句式不会在同一段落中反复使用,舍本逐末使我忽视了对论文整体进度的掌控,这也是导致我论文拖沓冗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可否认,我论文中存在的毛病不仅限于此,就像三年的学习中肯定还有很多我尚未意识到的问题,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我目前有限的认识和能力范围之内正视并完善我身上缺点和不足,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幸事。

研究生个人总结10篇相关文章:

幼师年度个人年度工作总结6篇

教师教学能力个人总结6篇

建筑电工个人工作总结3篇

电子厂个人年终总结3篇

学校教学工作个人总结12篇

扶贫个人工作总结3篇

机械技术员个人总结8篇

银行新员工个人总结12篇

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11篇

语文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