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难点归纳5篇分享(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时间:2022-05-31 17:3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难点归纳5篇分享(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以供借鉴。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难点归纳5篇分享(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物理必修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高一又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1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_x=V_o2.竖直方向速度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x=V_ot4.竖直方向位移S_y=gt2/2

  5.运动时间t=(2S_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_t=(V_x2+V_y2)1/2=[V_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_y/V_x=gt/V_o

  7.合位移S=(S_x2+S_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_y/S_x=gt/(2V_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_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_1m_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

  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

  r地)1/2=7.9Km/sV_2=11.2Km/sV_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2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_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_^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3

  力的合成和分解

  1、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1、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①若和在同一条直线上

  a.同向:合力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b.反向: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向。

  ②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注意事项:

  (1)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1-F2|≤F合≤Fl+F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5)力的分解时要认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来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易错现象:

  1.对含静摩擦力的合成问题没有掌握其可变特性

  2.不能按力的作用效果正确分解力

  3.没有掌握正交分解的基本方法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4

  1、图象:

  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相遇和追及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

  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5

  1.功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计算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W=Fscosα。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lm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计算

  ⑴恒力的功:根据公式W=Fscosα,当00≤a<900时,cosα>0,W>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当α=900时,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当900<α<1800时,cosα<0,W<0,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力做了功。

  (2)合外力的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W1+W2+W3+……

  (3)用动能定理W=ΔEk或功能关系求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过程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并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3.功和冲量的比较

  (1)功和冲量都是过程量,功表示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冲量表示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

  (2)功是标量,其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冲量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方向,计算冲量时要先规定正方向。

  (3)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夹角三个因素决定.冲量的大小只由力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力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力的冲量不为零,但力对物体做的功可能为零。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⑵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难点归纳5篇分享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难点归纳5篇分享(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归纳5篇精选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梳理百度文库

记叙文高一优秀作文3篇 高考优秀作文记叙文

物理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一班主任工作计划五篇最新精选 班主任工作计划高一新生

2021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学期工作计划3篇(2021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关于我心目中的英雄的高一作文分享(我心目中的英雄高三作文)

二倍角公式教案设计 二倍角公式教案优质(高一数学二倍角公式乐乐课堂)

高一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5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一

高一孤独的作文5篇(写关于孤独的作文)

高一读《西游记》有感范文3篇 以读《西游记》有感为题写作文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   高一物理   物理必修一   物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