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说明文12篇 蚂蚁说明文怎么写

时间:2023-03-29 11:51: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蚂蚁说明文12篇 蚂蚁说明文怎么写,以供参考。

蚂蚁说明文12篇 蚂蚁说明文怎么写

蚂蚁说明文1

  今天,我出去玩的时候,无意发现一个蚂蚁洞,正巧,又没有找到伙伴,就准备观察一下。听说蚂蚁最喜欢吃甜食了,我便在距离蚂蚁窝大约一米处放了几粒白糖和一些甜的碎饼干,然后我就蹲在那里,开始等待蚂蚁的出现。

  等了好久,可我还是没有看见一只蚂蚁,我想:是不是我把食物放得离它们的窝太远了,致使它们闻不到香味,而没有被吸引过来,于是我试着把食物向前移了一点,终于第一只蚂蚁出现了,我见它慢慢的爬向我撒在地上的白糖和饼干,只见它先在饼干的周围转了几圈,然后左推推,右搬搬,然而饼干对它来说简直就是庞然大物了,不管它怎么努力,饼干依然像一座泰山一样“屹立”在那儿纹丝不动。我以为它会泄气,没想到它把头转向了旁边的几粒白糖,这一次它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一粒白糖顶在了头前,慢慢地爬进了它的家。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一大群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慢慢地向饼干移来,终于看见“泰山”了,他们欣喜若狂,靠近“泰山”后一拥而上,蚂蚁越聚越多,终于这些小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移着“泰山”向它们的家缓缓前进……我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给我了一个启示:一只小小的蚂蚁竟然有着如此强大的团队精神,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那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还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到呢?

蚂蚁说明文2

  美丽的自然界中,有一种小而常见的生物——蚂蚁。这种昆虫看起来微不足道,实际上有很多特点。下面,就让我一一来介绍吧。

  有一次,我为了观察蚂蚁,所以在阳台上撒面包屑。慢慢地,有十几只蚂蚁注意到了我撒的面包屑,便开始呼朋引伴。我看到它们的触角有节奏的摆动着,并且爬来爬去,很快就找来了一群蚂蚁。它们聚在一起,似乎在商量计谋。很快,它们就商量好了。它们开始一队队地往阳台上爬,还有一些蚂蚁留在地面上,也许是在等其它的蚂蚁搬好了食物再运回巢穴。蚂蚁爬上来了,较小的面包屑,它们会两只一起抬,特别小的面包屑,它们就只用一只蚂蚁抬。还有一些很大的,它们就会四五只一起抬。我心想:蚂蚁可真团结啊!没过多久,阳台上的面包屑就都被抬光了。这些搬食物的蚂蚁将面包屑交给了在地面上等候的蚂蚁,便一起消失在了草坪中。

  蚂蚁是一种有团队意识的生物。热带雨林中的蚂蚁,在搬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河流。大家都知道,蚂蚁是无法在水中存活的。那么在遇到河流的时候,这些蚂蚁会怎么做呢?电脑告诉了我有趣的答案:这些蚂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只一只地组合起来,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球形。它们往前滚,一直滚过河。这种方法虽然会使最外面几层的死亡,但是可以使大部分的蚂蚁存活下来。从这个故事中,足以充分证明了蚂蚁是有强烈团体意识的群居昆虫。

  此外,蚂蚁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个美称——大力士。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都无法举起超过自己重量三倍的物体,而蚂蚁却可以举起超过自己重量一百倍的物体。这是为什么呢?我在网上查了查,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后,终于揭穿了这个“谜”。原来,蚂蚁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原动机”,比航空发动机的效率还要高好几倍,因此能产生相当大的力量。我们知道,任何一台发动机都需要有一定的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或其他重油。但是,供给“肌肉发动机”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这种“燃料”并不燃烧,却同样能够把潜藏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为机械能。不燃烧也就没有热损失,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化学家们已经知道了这种特殊“燃料”的成分,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磷的化合物。这就是说,在蚂蚁的脚爪里,藏有几十亿台微妙的小电动机作为动力。

  蚂蚁还有一个特点:不会迷路。一次我在路边吃冰激凌,由于太热了,冰激凌很快就融化了,滴落到了地上。我低下头去看,发现在远处有一群蚂蚁正朝我滴落的冰激凌进发。我心想:这么远的路,蚂蚁怎么可能会自己回家?于是我蹲在路旁,想看看它们怎么回到巢穴。它们享用完了冰激凌,又沿着原路走了回去。我很惊奇,觉得很不可思议。我想了一会,终于想出了眉目:是不是这些蚂蚁和狗一样,在行走时会遗留下一种特别的记号,然后凭借着敏捷的嗅觉回到洞穴呢?为了验证自己的话,我再次放了好吃的食物在路旁,等把蚂蚁引来后,就用手指在它们行走的路途上划几笔。果然,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说完了这么多,你总该对蚂蚁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我非常喜欢蚂蚁这种团结的小生物,你呢?

蚂蚁说明文3

  今天,我跟着一只蚂蚁,作了一次奇异的旅行。

  我在路旁的石台阶上,发现了一只蚂蚁。我目光跟随着它,只见它慢悠悠地向一棵大树走去。路上,它看见了许多同伴,它们亲热地互相打着招呼,讲述着自己的神奇经历。我悄悄跟着它,来到了大树跟前。一大群蚂蚁迎了出来,跟远归者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商量了一会儿,几只蚂蚁钻进了洞里,它们又叫出了一些蚂蚁兵。我真想跟它们聊一聊,问问它们在忙些什么,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大约几十只蚂蚁,一起向草丛走去。看啊,蚂蚁们发现了一块食物,它们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缓缓地将食物举起。我看见了它们整齐的步伐,听见了它们响亮的口号声,它们一下子有了信心,一鼓作气把食物搬到洞口。

  我的目光又被一群“农民”所吸引,它们正在四处寻找食物。我看见一只小蚂蚁,用前肢将一块面包渣高高举起,将食物慢慢送回洞口。它们收集了那么多的食物,该是为以后寒冷的时候储存食物吧。它们每次都能举起重量大于自己好几倍的食物,不管有多远,总是会安全地把食物送进洞里。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它们任劳任怨,如此辛勤的劳动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这些可爱的忙碌的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蚂蚁的.生活,是多么的忙碌,但又是多么的快乐啊。

  我真想去体验一下蚂蚁们的生活。

蚂蚁说明文4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但我以前了解得不多,上了科学课有关蚂蚁的知识后,我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的下午,我来到小区草地上寻找,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忙碌的小蚂蚁,它们正四处奔走、觅食。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旁边一棵树上抓来一只小虫子,把它震晕后放在蚁群必经之处。一只小工蚁偶然路过,发现后大感兴趣,围着小虫子转了好几圈,然后突然离开了。我疑惑之极,难道它要放弃这到嘴的美食吗?幸好,它碰到了另一只小工蚁,用触角接触一下,然后又和更多的工蚁触来触去。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蚂蚁循着第一只发现小虫的工蚁路线来到了青虫身边,紧紧地围住了小虫并开始啃咬起来。小虫被咬醒了,使劲地想甩开身上无处不在的蚂蚁,但显然是为时已晚、力不从心了,几只蚂蚁掉下来,更多的蚂蚁一拥而上,把虫子遮得密密实实的。过了大概五六分钟吧,小虫被这群团结的小蚂蚁啃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又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蚂蚁带着蚁群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只剩下几只迷糊了的小蚂蚁在原地打转,但不久似乎也认出了回家的路,急急忙忙地走了。

  我看得一头雾水,陷入了沉思:那只发现小虫的小工蚁如何将信息传给大家的?它们如何不迷失方向?它们又是为什么会这么团结?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回家请教家长。妈妈说她也不知道,爸爸让我通过网络查找答案。我打开了“百度搜索”,并反复看了里面许多的介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信息,在行走时留下了蚂蚁特有的气味来辨别方向,蚂蚁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恍然大悟,并且想到自己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并勤于查找资料,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小蚂蚁,大道理,看来我的收获还真不少啊!

蚂蚁说明文5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但我以前了解得不多,上了科学课有关蚂蚁的知识后,我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

  上周六的下午,我来到小区草地上寻找,一会儿就发现了一群忙碌的小蚂蚁,它们正四处奔走、觅食。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从旁边一棵树上抓来一只小虫子,把它震晕后放在蚁群必经之处。一只小工蚁偶然路过,发现后大感兴趣,围着小虫子转了好几圈,然后突然离开了。我疑惑之极,难道它要放弃这到嘴的美食吗?幸好,它碰到了另一只小工蚁,用触角接触一下,然后又和那只发现小虫的小工蚁如何将信息传给大家的?它们如何不迷失方向?它们又是为什么会这么团结?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回家请教家长。妈妈说她也不知道,爸爸让我通过网络查找答案。我打开了“百度搜索”,并反复看了里面许多的介绍,终于有了准确的答案。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相互之间的信息,在行走时留下了蚂蚁特有的气味来辨别方向,蚂蚁只有团结才能生存下去。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恍然大悟,并且想到自己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并勤于查找资料,这样才会得到虽然蚂蚁蚂蚁们这次会把沙子全搬完,可他们还会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吗?我带着疑问又将沙子填入了蚁洞。之后我又看到蚂蚁们在努力的奋斗着,重建着它们的家园。我反复重新填了几次。可是蚂蚁们仍然凭着自己的毅力、恒心重建了蚁洞。啊!它们真是一群有恒心、毅力的小生灵啊!它们的恒心与毅力鼓舞着它们干什么事只要没干好,就决不罢休。我想:如果连着小小的蚂蚁都有如此毅力与恒心。那我们人类不也应该有恒心与毅力吗?

  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具有像蚂蚁这样的恒心与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一千多次吗?他失败了那么多次,不还是靠着恒心与毅力撑了下来走向成功了吗?让我们想一想如果爱迪生半途而废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发明电灯,之前做的都是徒劳。我们只要干事有恒心、毅力,无论干什么事都能干好的。这就是我的启示。

蚂蚁说明文6

  我们蚂蚁家族的成员很多,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们天生就是有建筑功底的,有的甚至成了建筑专家。还记得我那远房亲戚在沙漠里盖了一座城堡,高4。5米,我们的4。5米就相当于你们人类的4500米吧。一般是工蚁哥哥们负责建造巢穴。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而且也有用来通风的洞口,我们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的分类。 我们的住宅通风、凉快、冬暖夏凉,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食物不容易坏掉,嘿嘿!

  看,我的那位厨师叔叔搬着比自己身体大两三倍的食物。我得去帮帮它,我尾随着搬运工大叔们,齐心协力地把这个“面包渣”带回家里。今晚,我们又有丰盛的晚餐了。呼~我闻到了食物的香气。

  其实,我们蚂蚁家族历来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团结,互助”。还记得那天,我们全体停止了骚动,所有蚂蚁的眼神都聚集在一只稍微大一点儿的蚂蚁身上,它的前前后后拥簇着许多蚂蚁,我们就好象是充满责任感的侍卫。这就是我们的蚁王,它用触角来对我们发布命令。

  眼看着大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大,我们聚集在一起。蚁王的触角轻轻抖了两下,就在这时,我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组成了一个黑压压的大蚁球。这个大蚁球开始移动,并冲向了大火。蚁球很快被烧成了一个大火球。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一些居于外层的蚂蚁被烧死了。外层的蚂蚁一层一层地脱落了,而蚁球则迅速而顺利地滚出了火围。虽然蚁球比刚出来时小了许多,但更多的蚂蚁却得以绝处逢生了。我们是一个家族,我们心甘情愿为种族的延续而慷慨以赴!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我们蚂蚁家族也是一个天气预报专家呢。我们每天都在行色匆匆地忙碌着,忙碌着自己的工作。当然,我这个“蚁校”还未毕业的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喽!

  我听见了音乐老师的美妙歌声,还看见了蝴蝶姐姐振着它的翅膀,跳着芭蕾。此时,我觉得这种音乐、舞蹈,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我躺在无尽的原野中,享受着,静静地,睡着……

蚂蚁说明文7

  有一天,我和同学在一起玩耍,看到了一个蚂蚁窝,有一群蚂蚁正扛着重重的东西往家里赶去。有一个朋友看见了,说:“看它们背上的东西,它们这么小,怎么能背起这么重的东西呢?”我也很疑惑,想去问别人,老爸肯定不会,我还是去问度娘吧!

  资料显示:蚂蚁腿部肌肉的肌肉蛋白就像是一台高效率“发动机”,这个肌肉“发动机”又由几十亿台微小的“小发动机”组成,所以,蚂蚁能产生如此非凡的力量。蚂蚁的“肌肉发动机”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燃料”,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含磷化合物,称之为三磷酸腺苷,即ATP,在许多场合下,只要肌肉在活动时产生一点儿酸性物质,就可以引起这种“燃料”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会使肌肉蛋白的长形分子在霎时间收缩起来,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燃料”不经过燃烧就能把潜藏的力量直接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加之不存在摩擦。所以几乎没有能量的损失,正因为如此,蚂蚁的“肌肉发动机”效率极高,可达80%以上,这就是蚂蚁大力士的奥秘。

  噢,原来这么神奇,这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嘿嘿,我又可以去同学面前显摆显摆了,“度娘”真棒!

蚂蚁说明文8

  蚂蚁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动物,它们大致分为四种阶级: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这个在大自然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小生物本领可不小呢。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从蚂蚁窝里出来觅食的工蚁们,似乎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蚂蚁会在它走过的路上留下一种信息素,蚂蚁们就是靠这种物质确定方向的。

  什么,蚂蚁是大力士?没错,虽然蚂蚁小,但力气可是不容小觑。一只蚂蚁可以举起自身体重近100倍的物体,能拖走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而同等体重大小的大象却也只能拖动自身体重4-5倍的物体,因此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蚂蚁是杂食性动物,它们可以杀死比自己体型大50倍的猎物。那么蚂蚁是怎么捕食的呢?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蚂蚁找到猎物后不会单打独斗,它们会跑回到自己的巢里叫来其他同伴,然后跟随着信息素回到猎物旁边,它们会先在猎物旁边不停移动,然后突然出击围剿猎物,蚂蚁会用自己强有力的大颚钳制住猎物,对于一些多足的猎物蚂蚁会将其“五马分尸”——用颚咬住每一只腿然后将其扯下。有些带有蚁酸的蚂蚁还会使用蚁酸麻痹猎物使其无法自由活动。猎物死后工蚁们会齐心协力将猎物搬到自己的洞穴里日后慢慢享用。

  很多动物都有对天气变化的预知本领,蚂蚁也不例外。古人发现,在大雨来临之前,蚂蚁会在附近搬来泥土堵住洞口以免雨水把蚂蚁窝淹了,或者在前一天集体举行搬迁,因而古人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在秋天里,蚂蚁越往高处爬,说明今年的冬天越寒冷,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

  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呢,这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蚂蚁说明文9

  你了解蚂蚁吗?如果你对它的认识还只是头、胸、腹的话,那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就开始一场“蚂蚁大揭秘”。

  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不分白天和黑夜,只要有食物它们就毫不客气的大嚼特嚼,简直就是一台合成收割机。它的吃相也不怎么雅观:它的后脚支撑着身体,上身直接扑到了食物中。嘴巴如同一架微型粉碎机械,一开一合就将一大块米饭绞成了粉末,接下来一口将它们吞了下去。我看了半天,心想:吃了这么多,难道不会口渴吗?看着它们,我仿佛见到了一条饿了一年的黑龙。过了两小时,它们就吃完了比自己身体大二十多倍的米饭。用“狼吞虎咽”来形容它们,不为过吧?

  它们也是一个优秀的“搬运工”。有一次,我将几颗米饭投到了它们的洞穴前。不一会儿,它就被从四面八方的蚂蚁包围了。首先,它们爬到米饭的上、下、左、右,做到全面覆盖。接着,它们用自己有力的嘴锉下了一个圆球,然后向巢穴走去。每当一个出发,立刻就会有人接上,好像排练了无数遍似的。不一会儿,米饭就被分解,向巢穴缓缓地前进。

  现在,你是不是对蚂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呢?

蚂蚁说明文10

  今天,我又一次站在大树的旁边,在充满无限的欢乐中,我忘了自己,也忘了世界。我的目光追随着一只小蚂蚁,做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我的目光盯着一只黑黑的小蚂蚁,它的小身躯上,仿佛披着一张坚硬的外壳,在大树的底下左冲右撞着,我的目光跟着它,它遇见了一只美丽的小蚂蚁,它们互相交流着。互相道别后,我看见它朝树上爬去,我猜它可能是和别的淘气的小蚂蚁在那里比赛爬树的速度,也有可能是接到同伴的信息去吃美味的早餐去了。

  我的视线从它的身上转移开了,目光盯着洞口,突然,几个小蚂蚁出来了,它们朝四面八方跑去,我猜他们有可能是在寻找食物,我的眼睛被那几只小蚂蚁吸引了。我把目光转到了一只小蚂蚁上。它走着走着,还不断地伸出触角,好像是在嗅到了食物的气味,不一会儿,它到达了目的地———一只昆虫的尸体旁。只见它沿着尸体转了几圈后,就原路返回了。我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那只原路返回的蚂蚁领着一大群小蚂蚁,浩浩荡荡来到昆虫尸体旁。它们挨近昆虫尸体,一起用力推动昆虫尸体,好想喊着“一二一” 的号子一样,齐心协力。可是昆虫尸体对它们而言太庞大了,只是动了一动,一只小蚂蚁离开昆虫尸体,又大步原来返回,好像是又去搬救兵了。不一会儿,果然有几只大蚂蚁在小蚂蚁的引领下来到昆虫尸体旁,他们很快加入搬动昆虫尸体的队伍,共同扛起了昆虫尸体,非常艰难和缓慢地向前移动,慢慢来到洞口。然后,它们在昆虫尸体旁咬来咬去,分割食物。

  小蚂蚁们在昆虫尸体旁尽情的允吸着、嬉戏着、忙碌着。

蚂蚁说明文11

  一年级的我总是喜欢蹲在地上看那些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的'小蚂蚁。

  记得有一天中午吃完饭,我又到楼下那个熟悉的蚂蚁洞前,一边盯着地上跑来跑去的蚂蚁,一边在想蚂蚁们吃过了吗,它们午饭吃什么呀。不知道是哪儿来的灵感,我一下子想到了白砂糖和饼干。于是,说时迟那时快,我马上冲上楼去翻箱倒柜拿了些白砂糖和饼干屑就立即跑下来。蚂蚁们正在四处游荡,东瞧瞧、西望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该不会午饭还没得着落吧?”于是我往洞口丢了少许饼干屑,想看看它们的反应。果然,一只小家伙发现了饼干屑,只见它凑上前去,嗅了嗅眼前香喷喷的美食,然后摆动着头上“天线宝宝”似的触角,不一会儿蚂蚁大队一齐向饼干屑涌来,搬的搬,运的运,原来它们是靠触角来传递着什么信息。你瞧这边,一只身强力壮的蚂蚁把大一点的饼干屑用两“手”一举,快速地“跑”进洞里。你看那边,一只瘦小一点的蚂蚁搬不动了,其它两只蚂蚁前来帮忙了,它们齐心协力共同把饼干屑搬进洞。蚂蚁们团结合作,干得热火朝天,总算把所有的饼干屑全部运完了。

  该放白砂糖了,我撒了好多白砂糖,小家伙们往白砂糖奔来。我觉得它们搬得太慢了,于是我拿起好多白砂糖就往蚂蚁洞里塞,本来我以为它们会高兴一些,可不料蚂蚁们却想把它搬出来,仿佛在喊:“兄弟们快,快啊!”我定晴一瞧,才发现原来白砂糖堵住了洞口。

  我在蚂蚁洞前整整蹲了一小时,还是不厌烦,妈妈走过来问我:“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喂蚂蚁”我回答。妈妈见我喂的是饼干和糖,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些是你自己喜欢吃的吧?”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喂蚂蚁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饼干和糖了。

  啊,天真而又无邪的童年,已四级的我但是还是喜欢蹲在地上看各种昆虫,不过,我会更多地按照它们的习性去喂它们了。

蚂蚁说明文12

  (一)

  我很喜欢昆虫,地上爬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无一不是我的观察对象。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逮蝴蝶,捉蜻蜓,时间一长,我对它们的习性也了如指掌。

  昆虫的奇闻趣事很多,不说别的,单说蚂蚁吧。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踪迹。草地上,瓦片下,花盆中,有时候,把砖翻开,还会看到蚂蚁窝呢!看到蚂蚁窝里成千上万的蚂蚁,你一定会想:奇怪,蚂蚁怎么会有这么多呢?原来在蚁窝的深处,有一处“皇宫”,在这里住着“蚁后”。“蚁后”特别肥大,足足有一般蚂蚁的十倍,大腹便便。虽然整天一动不动,却享受着最精美的食品。你一定会问:“它难道是白吃饭的吗?”其实不是,它的任务只有一个——产卵。蚁后不停地产卵,一天往往产几千甚至几万个,一个月下来,就要产几十万个。你想想,蚂蚁家族能不繁荣昌盛吗?

  (二)

  蚂蚁特别好战,往往会为了一小块面包而大动干戈,成千上万只蚂蚁厮杀在一起,打得难分难解。战后往往是尸横遍野。如果你使用放大镜还可以看到,蚂蚁打起架来,不像别的昆虫打不过就逃,而是咬住后紧紧不放,一直到这两只蚂蚁中有一只死去。这样,经常是双方同归于尽,所以蚂蚁尸体经常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一次大战,也不像别的动物会打个平手,而是一定要分出胜负,不然绝不罢休。一旦决出胜负,赢的一方就立刻冲到对方的巢穴里去,把剩下的蚂蚁捉住,让它们做自己的“奴隶”,而“奴隶”也不反抗,而是甘心为它们的主子服务。至于“蚁后”,那可就成了赢方的一顿美餐了。

  你也许会问:“蚂蚁部是一模一样黑乎乎的,它们怎样分清敌友呢?”其实,这并不复杂。蚂蚁辨别敌友完全是凭着嗅觉,因为同一巢穴里蚂蚁的气味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和另一巢穴蚂蚁的气味混同。因此,蚂蚁在战场上凭着灵敏的触角很容易分辨敌和友。

  (三)

  没有人把蚂蚁称做工程师、建筑师,然而,“蚁巢”构造的复杂却使许许多多工匠都无地自容。如果你游览过故宫的话,一定会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而倾倒。如果你参观一下“蚁巢”这特殊的“地下宫殿”,那么,你也一定会为这小小的“蚁巢”而感慨万分。

  “蚁巢”几乎到处都有,可在外面根本看不清它的真面目,那么就让我

  们变“小”,去“蚁巢”做一次假想的旅行吧!

  由洞口进了“蚁巢”,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条条曲曲折折的小径,工蚁们忙忙碌碌地进进出出,一分钟也不肯耽误。任选一条小径进去,走了一会儿便见到巨大的一栋“房屋”——贮粮室。当然,这里的“巨大”是相对蚂蚁而言的。贮粮室中堆着小山似的粮食,几只兵蚁威风凛凛地守在那里,谁也莫想偷走半粒粮食。贮粮室前面还有一道土墙,以防止雨水把粮食冲走。继续往前走,便会看到“托儿所”。“托儿所”的占地面积不大,但四周修得很牢固,墙壁上有许许多多小孔,每个小孔里安静地躺着一个小蚂蚁。“保姆”们隔一段时间就喂一次食,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我们再弯弯曲曲地往前走一段路,通过一些“岗哨”便到了“正殿”。“正殿”中间是张床,床上躺着“蚁后”。“正殿”虽不能说是“金碧辉煌”,可也非同一般,高高的屋顶,平平的地面,坚固的墙壁。“正殿”后面还有一座小小的屋子,专门饲养蚜虫。你也许会奇怪:“养蚜虫干码?”这是个秘密,下面再写。至此,“蚁巢”已游览完毕。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别忘了,蚂蚁毕竟是一种小小的爬虫呀!如果你用爬虫的眼光去看它,你一定会说:“啊,多么精美的蚁巢!真是一个奇迹!”

  (四)

  蚂蚁的种类极其繁多,各有各的特点。

  有一种蚂蚁,叫做“蜜罐蚁”,肚子很大,胀鼓鼓的,像个大皮球,闪着琥珀色的光芒,里面充满了蜜糖。闹“灾荒”的时候,就靠着蜜糖充饥。这有点类似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身上驼峰的作用。还有一种“大盗蚁”,又称“强盗蚁”,每个都有指甲盖那么大,牙齿锐利,从不单独出动,一出动便有几十万只,黑压压一大群,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去“扫荡”,所过之地,不留下一个活口。有人亲眼看见,一条刚吃完一只美洲狐的大蟒蛇漱洋洋地躺在尼罗河边,把身子摆成“S”形,舒服地晒着太阳,这时,一群大盗蚁冲了上来,可蛇对这些小东西毫不在意,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一直到大盗蚁把它重重包围,这才慌了,可为时已晚,冲上来的大盗蚁紧紧地咬住它,死不松口。蛇疼得不停地翻滚,可翻到哪里都有密密麻麻的大盗蚁,根本逃不出去。最后,蛇拼尽全身力气,窜到河边,跳人水中,想洗掉身上的蚁群,可还是不行。大盗蚁一边紧紧地叮住蛇的皮肉,一边给蛇注射特别麻醉剂——“蚁酸”。不久,蛇就昏死了过去,大盗蚁使劲把它拖上岸吃了。由此可见这种蚂蚁的凶残。另外还有两种奇特的蚂蚁:缝叶蚁和塞头蚁。缝叶蚁住在树上的叶子中间,它们很“聪明”。可以把两枚相邻的叶片拉在一起,用它们的幼虫做针,用幼虫分泌出来的粘汁做线,一针一线地把叶子缝起来,自己就住在这特殊的家中。塞头蚁的头很像一个木塞子,和它所住洞口的大小差不多,遇到紧急情况,就用自己的头堵住人口。我觉得这方法似乎不怎么高明,蚂蚁的敌人主要是x山甲和食蚁兽,不论是谁,塞头蚁这个法子恐怕都抵不住。这使我想起了鸵鸟对付敌人的办法。我至今都没弄明白塞头蚁这个方法到底是对付谁的。

  (五)

  前面曾经提过,在壮观的蚁巢里还有专门的房间饲养蚜虫,为什么呢?原来,蚂蚁爱吃甜食,可又不能直接从植物中得到糖,只好借用蚜虫。蚂蚁每天早上赶着蚜虫去树顶“放牧”,等到蚜虫吃饱喝足,蚂蚁便抓住它们使劲挤压,可怜的蚜虫便开始大量地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含糖量很高,这正是蚂蚁所需要的。蚂蚁得到这些东西后,便赶着蚜虫回窝了,第二天一早,又出来放牧,如此周而复始,便可以不断吃到甜食。还有一种昆虫,也是蚂蚁的好伙伴,叫“隐翅虫”。这种虫子能挥发出一种类似“乙醇”的东西!而蚂蚁一闻到这种味道立刻浑身飘飘忽忽的,就像喝醉了酒,得到极大的满足。因此,蚂蚁对这种虫子倍加爱护,把它接到蚁洞中,请它大吃大喝,而“隐翅虫”呢,则分泌出更多的“乙醇”来报答蚂蚁的关怀。

  在自然界里,像蚂蚁和蚜虫,蚂蚁和隐翅虫这样的好伙伴还不少呢,你能想得出来吗?

蚂蚁说明文12篇 蚂蚁说明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写蚂蚁说明文3篇 怎么写蚂蚁的说明文

关于蚂蚁说明文初中作文3篇 关于蚂蚁的说明文作文

蚂蚁说明文作文3篇 写蚂蚁的说明文作文大全

蚂蚁的说明文初中初二优秀作文3篇 小小的蚂蚁说明文作文

我喜欢蚂蚁作文_有关蚂蚁的说明文3篇(我喜欢蚂蚁英文怎么说)

初二蚂蚁说明文优秀作文3篇(写蚂蚁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