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会员“shicangnaixingren”分享的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共4篇),供大家赏析。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1
20年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始终围绕“三好一满意”这一主题,从建章立制到措施落实,坚持以患者满意为宗旨,以降低医院感染率为目标,逐步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在全院每一位职工的共同参与下,全年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及操作流程
今年初,为了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结合卫生部20年颁布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制度及部分操作流程进行了修订,使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上有章可循。第二季度,按照医院安排,制定了新的奖惩方案,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得以很好的落实。
二、开展全方位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等级医院复审的要求,我们开展了全方位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1、综合性监测:
全年共监测住院病人 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87人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 %,比卫生部要求的≤8%相比,还处于较低发病率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我们医师主动报告意识差,仍存在着医院感染的漏报现象。全年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0例,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患病率调查,应调查患者611例,实查610例,实查率: %(卫生部规定实查率≥96%)。610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2人,医院感染现患率:%。感染例次12例,例次感染率%。调查结果显示,比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稍高。应成为我们明年医
1 院感染管理的重点。
2、目标性监测
1)ICU医院感染监测:对ICU进行了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监测。其中导尿管使用220人,留置1760日,感染9人次,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为‰,中心静脉插管110人次,留置日数810日,感染1例,相关感染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呼吸机使用24人次,使用日数87日,感染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为‰,;
2)手术部位感染监测:20年元月份开始,我院感染管理科在普外科开展了阑尾切除术、骨科植入物手术的切口感染情况的目标性监测。共监测阑尾手术258台,手术部位感染7例,感染率 %。监测植入物手术485,无发生感染病例。
3) 细菌耐药性监测:20年1月1日至 11 月,细菌室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株59株,(其中以ESBEL阳性的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75%,其次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位居第二位,占%,MRSA占第三位,占%,其次还有铜绿假单胞菌等。)今年与去年相比,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比例较上年有所上升,原因在于今年各科的送检率均有提高。
3、环境微生物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全院重点科室环境微生物监测562份,合格550份,合格率为%,对不合格的科室进行整改,重新监测合格;无菌物品监测145份,合格率100%;高压灭菌器生物监测144次灭菌,合格率100%;合格率100%;低温等离子生物监测52锅次,合格率100%,紫外线灯管检测,全年两次共检测灯管234支,合格229支,合格率,%,对不合格的灯管要求及时更换并重新检测强度。保证了医疗安全。
三、尽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1、减负增效避免形式化的感染管理:以二甲复审工作为主线,本着既减轻临床医务人员的负担,又能提高全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前提,召开了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全院临床科室的监控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登记、科室质控与护理部质控合并等。
2、从手卫生工作切入,提高全员的感控意识:做好手卫生可以降低三分之一的医院感染,本着这一理念,我们在全院强力推进手卫生工作。首先在全院统一手卫生设施,提倡使用皂液、干手纸,在换药室、治疗室等处张贴手七步洗手法图示。同时进行了多次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提高他们的手卫生意识。将医务人员手卫生常态化管理,实行手卫生监督工作的逐级监督,科室自查、院抽查,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3、主动干预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降低医院感染感染的发病率:针对ICU病人病情重,插管多,容易发生感染的实际情况,我们经常深入ICU病房与医护人员主动沟通,与医务人员共同探讨学习感染的诊断标准及各项操作规程,使医务人员从开始的排斥到目前已逐渐接纳,能主动采取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例如正确选择导管,熟练插管技术及有效护理,适时拔出导管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每日进行撤管指征评估,及时进行撤管,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
4、配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工作,强化手术部位感染控制:
按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无菌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大幅下降,势必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继续开展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加强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落实,如备皮的时机选择为术前即刻,备皮方式提倡不刮毛、提倡
3 术中保温、强化术后引流及手卫生等环节控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努力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5、减少环境微生物监测频次:根据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和《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等要求,从下半年及时调整了我院环境微生物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频次,杜绝了形式化的感染控制,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感控的高危因素控制上。
6、暴发应急演练,提升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于7月25日进行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模拟演练。通过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使医护人员掌握了医院感染暴发的应对措施,提高了临床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7、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指导、监督工作,提高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省厅文件精神的要求,第一季度我们在院领导的部署下,与护理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一道多方协调,对未集中清洗的器械逐渐统一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保证了我院消毒灭菌的质量。
8、强化多重耐药菌监测控制工作,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从临床科室送检高质量的标本入手,我们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如何送检标本的培训,提高了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同时为减少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我们对检出的病例进行及时的跟踪,指导临床采取接触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环境清洁,器械专用及消毒等,努力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9、保洁工作规范化,保证患者的就医环境清洁化:清洁的环境是WHO提出的清洁医院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现有保洁公司保洁程序不规范,保洁的质量不高,护士长多次反映,为此我们根据《医疗机构
4 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了对保洁员的培训,对科室护士长统一要求,对新进的保洁员进行培训后方能上岗,使保洁员掌握了保洁的标准,提高了保洁的质量。
四、加大医院感染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技能 培训是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认知的主要方式,为此今年我们举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共计9次,培训人群覆盖全院员工。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医院感染预防的新理念,让全体职工时刻想到医院感染就在身边,主动采取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是自己的职责,使病人的医疗活动更加安全。
五、职业防护工作
全年医护人员上报职业暴露11例,其中护士7人,医生4人,均按照职业暴露处理程序给予及时处理。针对锐器伤日益增多的趋势,我们在强化职业暴露管理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全员职业暴露的培训,对血液透析室、医疗废物转运等重点科室人员进行免疫接种,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六、差距与不足
1、目标性监测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未真正将监测与监控结合起来,在指导临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手卫生依从性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3、我院部分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还存在着“你推一推,他才动一动”的被动思想,所以感染管理工作要改变医务人员的被动“让我做”到医务人员的主动“我要做”,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仍要不断的努力。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疗活动联系日益加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积累,需要我们密切的与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更需要院领导及全院员工的同心协力,以不断推动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医院感染工作汇报 篇2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汇报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汇报
遵照卫生局关于医疗质量检查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现将我院
上半年医院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医院感染机构
1、院领导分工专门有一位副院长负责预防保健工作,领导
挂帅,全院也完成了医院感染三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
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医师)
和环境消毒监测护士,领导重视、机构建全、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定期招开会议,每周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院
感染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各级职责明确,运转良好。
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日常医院感染工作。
3、经常性到病案室查看病历,检查督促医院感染病例的填
报工作符合上级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补登工作。
4、制定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
制度、细菌学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陆记制度、无菌
操作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5、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已对新毕业医护
人员进行了培训及考核和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管理
及传染病知识考核,成绩达优秀以上。
6、医院感染管理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去年发放了卫生
部新制定编写的《医院感染管理汇编》给各科室,以供学习应用 7、医院感染方面每月、每季、每半年有资料报表及小分析,上半年医院感染率达4.82%,传染病漏报率为“o”。
二、医院感染监测得到有效落实:
我院有完善的监测制度
1、各科室每月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一次。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洒精、碘洒、戌二醛、等)每月监
测一次,含氯消毒剂(如健之素等)每天监测。
3、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月监测一次。
4、压力蒸气炉(每个灭菌包有化学指示卡)每月有生物指
示菌监测。
5、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即在本科室作初
步浸泡处理,然后统一回收作严重毁形及焚烧等一系列无
害化处理。
6、药剂科对配制的大输液、消毒液也有严格的监测制度。
7、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重点科室采取定期监测与不定期抽
查相结合。
8、手术室、产房、供应中心、制剂室能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并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9、全院各重点科室的细菌监测都能按疾病控制中心要求
基本达标。
三、抗菌素使用情况
上半年抗菌素使用率77.9%各科室基本按照《中山市人民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
四、存在问题:
1、个别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执行不够严格,如:个别医生进入
ccU室无换鞋。
2、消毒、灭菌观念有待加强。
3、有个别科室对院内感染登记表填写工作不重视。
4、对传染病卡的填报工作欠缺认真(有漏项现象)。
1、感染率:
┏━━━━┳━━━━━┳━┳━━━━┳━━━━━┳━┳━━━━┳━━━━━┓
┃ 月份 ┃ 感染
┃ ┃ 月份 ┃ 感染
┃ ┃ 季度 ┃ 感染
┃
┃
┃ 率%
┃ ┃
┃ 率% ┃ ┃
┃ 率%
┃
┣━━━━╋━━━━━╋━╋━━━━╋━━━━━╋━╋━━━━╋━━━━━┫
┃
1 ┃
5-2 ┃ ┃
5 ┃
6.8 ┃ ┃
1 ┃
4.7 ┃
┣━━━━╋━━━━━╋━╋━━━━╋━━━━━╋━╋━━━━╋━━━━━┫
┃
2 ┃
5.7 ┃ ┃
6 ┃
5.1 ┃ ┃
2 ┃
4.9 ┃
┣━━━━╋━━━━━╋━╋━━━━╋━━━━━╋━╋━━━━╋━━━━━┫
┃
3 ┃
3-3 ┃ ┃
7 ┃
3.8 ┃ ┃
┃
┃
┣━━━━╋━━━━━╋━╋━━━━╋━━━━━╋━╋━━━━╋━━━━━┫
┃
4 ┃
4.4 ┃ ┃
┃
┃ ┃上半年 ┃
4.8 ┃
┗━━━━┻━━━━━┻━┻━━━━┻━━━━━┻━┻━━━━┻━━━━━┛
2、送检率:
┏━━━━┳━━━━┳━┳━━━━┳━━━━┳━┳━━━━┳━━━━━┓
┃ 月份 ┃ 送检 ┃ ┃ 月份 ┃ 送检 ┃ ┃ 季度 ┃ 送检% ┃
┃
┃ 率% ┃ ┃
┃ 率% ┃ ┃
┃
┃
┣━━━━╋━━━━╋━╋━━━━╋━━━━╋━╋━━━━╋━━━━━┫
┃
1 ┃
48 ┃ ┃
5 ┃
61 ┃ ┃
1 ┃
48.2┃
┣━━━━╋━━━━╋━╋━━━━╋━━━━╋━╋━━━━╋━━━━━┫
┃
2 ┃
52 ┃ ┃
6 ┃
52 ┃ ┃
2 ┃
51 ┃
┣━━━━╋━━━━╋━╋━━━━╋━━━━╋━╋━━━━╋━━━━━┫
┃
3 ┃
44 ┃ ┃
7 ┃
52 ┃ ┃
┃
┃
┣━━━━╋━━━━╋━╋━━━━╋━━━━╋━╋━━━━╋━━━━━┫
┃
4 ┃
52 ┃ ┃
┃
┃ ┃上半年 ┃
51 ┃
┣━━━━╋━━━━╋━╋━━━━╋━━━━╋━╋━━━━╋━━━━━┫
┃
┃
┃ ┃
┃
┃ ┃
┃
┃
┗━━━━┻━━━━┻━┻━━━━┻━━━━┻━┻━━━━┻━━━━━
3、漏报率:
┏━━━━┳━━━━━━┳━┳━━━━┳━━━━━━┳━┳━━━━┳━━━━━━┓
┃ 月份 ┃ 漏报
┃ ┃ 月份 ┃ 漏报
┃ ┃ 季度 ┃ 漏报
┃ ┃
┃
率%
┃
┃
┃ 率%
┃ ┃
┃ 率%
┃
┣━━━━╋━━━━━━╋━╋━━━━╋━━━━━━╋━╋━━━━╋━━━━━━┫
┃
1 ┃
1. 3 ┃ ┃
5 ┃
7. 1 ┃ ┃
1 ┃
2. 1 ┃
┣━━━━╋━━━━━━╋━╋━━━━╋━━━━━━╋━╋━━━━╋━━━━━━┫
┃
2 ┃
2. 6 ┃ ┃
6 ┃
4. 6 ┃ ┃
2 ┃
8. 97┃
┣━━━━╋━━━━━━╋━╋━━━━╋━━━━━━╋━╋━━━━╋━━━━━━┫
┃
3 ┃
2.4 ┃ ┃
7 ┃
7. 6 ┃ ┃
┃
┃
┣━━━━╋━━━━━━╋━╋━━━━╋━━━━━━╋━╋━━━━╋━━━━━━┫
┃
4 ┃
8. 6 ┃ ┃
┃
┃ ┃上半年 ┃
5. 16┃
┗━━━━┻━━━━━━┻━┻━━━━┻━━━━━━┻━┻━━━━┻━━━━━━┛
抗菌素使用率:
┏━━━┳━━━━━┳━┳━━━┳━━━━━┳━┓
┃月份 ┃使用
┃ ┃月份 ┃使用
┃ ┃
┃
┃率%
┃ ┃
┃率%
┃ ┃
┣━━━╋━━━━━╋━╋━━━╋━━━━━╋━┫
┃1
┃74. 3 ┃ ┃
5┃80. 4 ┃ ┃
┣━━━╋━━━━━╋━╋━━━╋━━━━━╋━┫
┃
2┃74. 9 ┃ ┃6
┃77. 9 ┃ ┃
┣━━━╋━━━━━╋━╋━━━╋━━━━━╋━┫
┃
3┃73
┃ ┃7
┃66. 5 ┃ ┃
┣━━━╋━━━━━╋━╋━━━╋━━━━━╋━┫
┃
4┃74. 5 ┃ ┃
┃
┃ ┃
┗━━━┻━━━━━┻━┻━━━┻━━━━━┻━┛
5、调查病人数(病历):
┏━━━━┳━━━━━━┳━┳━━━━┳━━━━━━┳━┳━━━━━━┳━━━━━━┓
┃ 月份 ┃ 实查
┃ ┃ 月份 ┃ 实查
┃ ┃ 季度
┃ 实查
┃ ┃
┃
率%
┃
┃
┃ 率%
┃ ┃
┃ 率%
┃
┣━━━━╋━━━━━━╋━╋━━━━╋━━━━━━╋━╋━━━━━━╋━━━━━━┫
┃
1 ┃
83. 8┃ ┃
5 ┃
┃ ┃
┃
85. 6┃
┣━━━━╋━━━━━━╋━╋━━━━╋━━━━━━╋━╋━━━━━━╋━━━━━━┫
┃
2 ┃
91. 7┃ ┃
6 ┃
┃ ┃
┃
92. 5┃
┣━━━━╋━━━━━━╋━╋━━━━╋━━━━━━╋━╋━━━━━━╋━━━━━━┫
┃
3 ┃
┃ ┃
7 ┃
85. 7┃ ┃
┃
┃
┣━━━━╋━━━━━━╋━╋━━━━╋━━━━━━╋━╋━━━━━━╋━━━━━━┫
┃
4 ┃
98. 7┃ ┃
┃
┃ ┃
上半年 ┃
89. 3┃
┗━━━━┻━━━━━━┻━┻━━━━┻━━━━━━┻━┻━━━━━━┻━━━━━━┛
预防保健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年度总结 篇3
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医院感染率为0%。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成立了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每月的感染质量大检查,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感控组长负责整改,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质量控制: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周随即检查,系统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儿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高压氧等感染管理,每周不定时检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制定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对新生儿科督查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
三、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进行了监测:
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职业暴露,并对职业暴露进行监测登记。
四、全年儿科及新生儿科病房无院感发生,儿科仍继续加强院感的管理和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4
20xx年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州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院院感科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新颁布的行业标准,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院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院感意识,努力促进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将医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驾护航。现将本年度院感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院感管理:
1、我院在感控工作中采用前瞻性调查,今年首次运用了横断面调查,使我院的病例调查工作更加及时可靠,更加科学规范;制作下发了院内感染病人上报卡,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感控专职人员根据上报情况及时深入临床科室了解相关信息,提出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并监督指导执行。
2、根据卫生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制度等,结合我院的院情,修订了我院院感的标准、制度并组织学习,使人人知晓,使其在从事各自医疗活动中将有章可循,同时也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相应职责。
二、质量控制:
1、根据医院医疗安全与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产房、胃镜室、检验科、口腔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点部位、
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每月进行督查、指导和考核,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2、院感科每月根据各部门院感的要求对各科室(包括重点科室及临床科室)进行质控督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科室并协助进行整改。
三、感染监测:
1、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目标性监测。全年抗菌药物前瞻性调查住院病例数为719例,使用例数为565例,使用率为%。其中外科系统调查278例,使用抗菌药物227例,使用率%;内科系统调查441例,使用抗菌药物338例,使用率为%;目标性监测共计340例,无感染病例,其中导尿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308例,疝气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监测32例,使用抗菌药物32例,使用率为100%,手术部位感染0例,感染率0%;及时完成了院感委员会要求的住院病人院感现患率调查工作。
2、开展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要求,对各科室进行了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样729份,合格率为100%;其中空气监测94份,合格率为97%;紫外线灯辐照监测393盏,合格率为100%。
3、我科于11月份对全院开展了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调查当日内全院的住院病人为233人,实查225人,实查率为%。无医院感染病例,细菌培养1例,送检率%。
四、教育培训:
1、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及考核,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全年在医院内进行了8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培训内容为: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管理办法培训,无菌技术、手卫生知识培训,科室规范化管理培训,工勤
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培训等。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后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院感专兼职人员参加了省、州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及学分。
五、加强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
加大对后勤保洁人员的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意识,做到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杜绝混装、医疗垃圾及时回收、回收医疗垃圾用运送工具密闭转运、杜绝倒卖医疗垃圾。医疗垃圾暂存处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医疗垃圾及时与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交接,禁止倒卖医疗垃圾导致医疗垃圾的流失。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对医疗垃圾的管理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院送交医疗垃圾共计4854袋,约合计吨;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转移医疗垃圾1606箱。
感染管理科
20xx年X月X日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