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我的母亲作文7篇(《我的母亲》作文),供大家阅读。
我的母亲作文1
我的母亲很普通,和父亲一样,是贫苦农民家的孩子,有着的同样是农民的朴质与善良。母亲长得不高,刚好一米六,,有着一张还算漂亮的脸蛋,但因为生活在农村,生活条件差,身体很瘦弱,因此并不显得红润光滑,反倒增添了几分农民气质。母亲左眉毛的地方有着一颗黑痣,很明显。大家都说那是“泪痣”,爱哭的人才有。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因为母亲的一生的确常有泪水相伴,特别是打我记事之后。母亲一生受过很多苦,有些苦甚至就算是男人也难以承受得了的,然而母亲还是扛过来了。母亲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又有八个兄妹,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就更不用说受教育了。我听父亲说,母亲本来读书成绩很棒,但由于家里穷,便早早地把母亲许配给了爸爸,连当时她的老师都亲自到家里劝外公让母亲继续读书,但人的主观愿望总抵不过现实的残酷。母亲这一生经历了很多很多,现在都已经快六十了。我说不出母亲与别人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特别的地方或许就是再没有任何人比她更爱我吧。在这里我就给大家讲两个有关我和母亲的故事吧。
小时候,家里有个大水库,是父亲从村里承包来养鱼的。尽管自己家就有水库,但母亲对我很苛严,我从不被允许去游泳,哪怕我和父亲一起去也不行。说来也许大家会笑我,到现在我也还是不会游泳,当然这并不怪母亲。
尽管这样,或许读者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一颗幼稚好奇的心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被压制住的,而且那种好奇心会随着这种压制力量的增强而越发不可收拾。所以小时候我就经常背着母亲偷偷地和伙伴们一起去享受游泳的乐趣。然而,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的”,当然这个比喻并不贴切,把母亲比作“鬼”那就更不适合了,但请读者原谅,以我的水平暂时也就只能这样了。
有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和伙伴们一起去游泳了。小时候大家都叫我精灵鬼,所以我当然不会选择母亲常去的地方游泳。可是事情就是有那么巧,那天母亲刚好在那里割鱼草。那天,我第一个跳下浅水中,就像岸上一条渴了的鱼看见水一样。同来的几个也陆续下水来,大家都会游,除了我。我就在浅水边,不敢去水很深的地方。看着同伴们在水里像鱼儿一样灵活,游得那么自然,耍得那么尽兴,我这颗浮躁的心就开始按奈不住了。两个同伴看着我不敢去深水处,就主动游过来说带(方言中“教”的意思)我游。开始我还比较怕水,更怕被母亲知晓。但一颗稚嫩的心是经不住同伴们游说的。结果当然很明确,我连同带我游的那两个人都差点被水呛得个半死,幸好那天母亲就在附近割鱼草,她听见闹喊声赶忙跑了过来,把我们弄上岸。母亲让大伙赶紧回家。我看出母亲对我的担心,也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低着头不敢说话。出乎我意料的是母亲并没有什么,她走过去提起草筐,让我跟她一起回家去,我生怕母亲责骂,赶紧怯生生地跟在她后面。
一回到家,本以为母亲这次不会生我的气了,或许最多教导一番罢了。我没想到的是,母亲一回到家就喝令我跪下,然后拿杉树松狠狠地教训了我一番。其实母亲打我的时候,我看出她也不忍心,母亲别过头去,再次悄悄为我流下泪。小时候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对我这么苛严,长大后才明白原来那叫母爱。
另外一个故事发生在“电影三下乡”那一年。不像现在这样发达,那时候在农村连电影都还没有普及,一年到头难得看上一回电影。那一年电影下乡,我们村赶上了。尽管是那种靠放映带的老式幕布电影,但在那个年代,有总比没有要好的多,全村半数以上的人都赶来看这露天电影,工作人员选择在一块空荒地里放电影。那时候我们住在水库那边,离村里有好几里地,但母亲还是答应带我和姐姐去看电影。我走不快,于是母亲背我。当我们赶到村里的时候,那块空地前早已经挤满了人。有的踮起脚尖,有的则站在田埂上,有的甚至还站在从家里搬来的凳子或椅子上伸长脖子想向前瞻望。我们挤在人群后面,我看不到就嚷嚷着要看电影,我确信母亲那时候也看不到,(我在妈妈背上看到的也只是头)妈妈个头比较矮,而眼前比她高大的人多得根本不用去数。母亲没法子,只得让我坐在她的肩上,等我看一会儿,再换姐姐骑在她肩头接着看。就这样,我们不完整的看完了这部电影,当母亲抱我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她整个额头都沁着汗珠,她的手也全是汗水。可那时的我只顾着高兴,我告诉母亲那是一部叫《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好看极了。我问她看到了没有,母亲笑着说她以前看过了。我哪里懂得母亲的心,只乐呵呵地笑着。
我一直很喜欢有首叫《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儿歌,有几句这样的歌词:“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也许你会说我幼稚可笑,可我要告诉你,也许只有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母爱的可贵,幸福的可贵!
我的母亲作文2
又一个“五一”节到了,我的心很黯然。
我并非一遇到欢乐的节日心绪就这样黯然,不是的;而是这个节日与我的母亲紧密相连。
“五一”节这一天,恰好是我母亲的生日。以往母亲在世的时候,这一天,我们都与母亲在一起,或出去逛街,或去公园里转一圈,或去伊犁河边远眺河两岸隐约泛着的苍苍的荒草。每次出门的时候,大大小小一大家子人,总要围在一起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为母亲过寿。那个时候,我们真是为母亲感到高兴,以为母亲的生日与这样一个伟大而有意义的节日连在一起,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那时,我们以为全天下的人都在欢声笑语,都在为母亲庆贺生日呢!
母亲在高兴之余,也解释说:她的生日按阴历算的话,是在三月二十三日,由于那个日子恰好是早春季节,日子苍凉而土地荒芜,正是一年中最难挨的日子。母亲不喜欢那个日子,以为穷,以为会一辈子穷下去。但那些个岁月,是在老家的山里过日子着的,不知道外面的日子已经有了“五?一”节这么一个光荣而有意义的日子。自从母亲到了山外,并随父亲到了新疆,知道了许多国家大事包括“五?一”节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日子,母亲才发现自己的生日倘若按阳历算的话,恰好是五月一日,而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在放假,都在欢声笑语地庆祝。而且这一天,在西部恰好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临的时候,虽说粉粉的杏花桃花已经开过,燕子小鸟已经在树枝桠上筑起了自己的巢穴,伊犁河谷已是草长莺飞一派生机勃勃,但也就在这样的时日里,白杨树吐出的嫩芽绿叶开始呈现出鲜嫩青绿的色泽来,还有青青的的韭菜,嫩绿的青菜,鲜鲜的小白菜和青萝卜,一片片在田野里梳眉展袖。倘使在雨后的清晨,总有一粒粒晶莹的露珠在嫩绿的菜叶上滚来滚去,水灵灵、鲜亮亮地闪着太阳的光彩;更遥远的地方,是碧绿如茵的草原,草原上那星罗棋布的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像一叶叶柔韧的船,在绿色的海洋中漂浮着,一起一伏;那散漫自由的牛羊,恬静而安然地地啃食着青青绿草。母亲是极喜欢这样的日子的,这样的日子阳光明媚,纯净鲜亮,笼着一种淡淡的诗意;这样的日子,人们的饭碗里有了鲜嫩的韭菜和水灵灵的青菜小白菜;这样的日子,人们的嘴里时不时地会有一块块鲜美的牛羊肉咀嚼着;这样的日子,标志着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刚刚开始。
或许正因为这样,母亲才把阴历的日子改为阳历的日子,期望着生活能真正地好起来。但令人遗憾的是,母亲在她大半生的岁月里,阳光明媚的日子屈指可数。我记事起,我就没有看过母亲吃过几次好饭,没有看到母亲穿过几件好看的衣服。尽管母亲性格开朗率直,院子里人群中,常有母亲朗朗的笑声,有母亲勤劳熟悉的背影,但母亲似乎从没有过过自己的生日。
我至今不把自己的生日当作一回事,好像就是受了妈妈的影响。小时候,我们只知道父亲的生日,每每父亲生日的时候,母亲总要做一回好饭,或下上一锅面条,或吃上一顿捞面,母亲的手擀面是极精细极柔韧的那类,每回总要吃得饱饱的将肚子鼓胀起来。因而这样的饭,在那个清苦的岁月里,总让我们记得牢牢的,好像有一束束阳光,活泼地跳跃在我们的脸上,每吃过一回,就一天天地盼着下一回的日子尽快到来。可是妈妈从没有给自己过过生日。三月二十三日来临的时候,父亲说:你们妈妈的生日到了。母亲说:这是阴历,青黄不接,牛羊都没有草吃,我过什么生日,我过的的是阳历。可是到了阳历—五月一日来临的时候,母亲又说,这一天本身就是个节日,过什么过。所以每每“五?一”节的时候,我们都跑得远远的疯一样地玩去了,归来吃什么饭菜,也记不得多少。后来母亲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我们一直稀里糊涂搞不清楚,母亲自己也从不提起。
只是在父亲走后,我们的家像是北方深秋的院落里落满了飘霜的枫叶,一地苍凉,满院凄惘,岁月的沧桑感开始笼罩着每一天,每一天都静默得没有了笑声。母亲的生日更是提不得了,一提起,妈妈就皱眉头。我们虽是默认,但也有意识地在这一天里,把母亲从屋里拽出来到街市上转悠,到公园里玩耍,到伊犁河边烤羊肉,一家人尽可能地在一起快乐一回,也好让母亲思念父亲的心收回来一点。现在想来,那些个日子,或许是我们一生中有意识地孝敬母亲最感光彩的日子。
可是这样的日子也是不能长久,母亲在父亲离去十年后,也撒手离我们而去。自此,以后的“五?一”节来临的时候,我总是在欣喜之余显得寂寞而黯然。因为日子越来越好充满着流光溢彩,我不再像先前那样拮据而窘困了,我有能力让母亲过得更好更有朗朗的欢声笑语了,但母亲已经远去,那样欢声笑语的岁月也随着母亲的离去成了遥远的绝响……
或许日子就是这样,当你意识到什么并且有能耐更好地把握住一些什么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只留下一个空落落的世界,留下一脸怅然和无奈让我在西部的天空里咀嚼回味着那么一段青涩的记忆。
所以,在“五一节”到来的时候,我总是很黯然,我像是伫立在瑟瑟的秋风里,凝望着飘然而下的落叶,心底苍凉,满目凄然,我想念母亲,想念和父亲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以为人至中年仍有慈祥和蔼的父亲或母亲相伴,是最幸福最完美的人生了,即使有一天天老地荒地归去,你的一生也是很幸运很安逸无愧的一生了。
遗憾的是我不能,父亲母亲过早地离去,忧郁和伤感早早爬上了我的眼眉,我常常在久阴天气乍露的一抹夕阳里回忆着青涩而又略带一点欣慰的沧桑往事,在渐渐渺远的一地苍凉中感受着生命的几波烟水和渐渐苍老的山河岁月……
愿天下的父亲母亲健康长寿,愿天下人举家团圆,和睦美好。
我的母亲作文3
对我的妈妈称“母亲”,未免过于严肃、古板,但若是将题目中的“母亲”改为“妈妈”,却觉得有些事俗气,两相捏、卒折中,题目称“母亲”,文中则称“妈妈”,这才释然。读来不免令人生疑,故在前先解释一番。
我的妈妈不能算是多么漂亮,毕竟年近四十,由于工作辛苦,也显得稍老一些,我亦不愿作恭逢之态,言尽妈妈的美貌。妈妈的头发顺滑得像一锻绸子,也像宣泄而下的一线瀑布,就是发尖儿稍有分叉,导致她每次梳头都顺走一把黑丝,有时还会堵住下水道,实在令人生畏。妈妈的眸子倒是很有神,也许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缘故,她总是直直地盯着人看,不把人看的面红耳赤也决不罢休,直到那人不禁回避妈妈的目光,妈妈才轻叹一声:“这人我也不认识。”妈妈的鼻子不小,这点我也是遗传了她的基因,小学时不少同学冲我打趣,说我“鼻子倒是不小,像是没少生气,和你温和的性格差太多”,我也只得忸怩一笑,却在心中暗暗埋怨妈妈的不当——仿佛这也是妈妈决定似的。
先前已经说过,妈妈是名老师,小学老师,现在想想,我的小学生活若没有妈妈的陪伴就失色许多,但幼时的我却常由忌惮而心生埋怨——妈妈实在是过于严厉,我现在还不免这样想。小学的时候,妈妈在运小教书,而我在附小上学,又由于家离得太远,故妈妈开车接送。每天放学我都会出了大门往西走,那是妈妈接我的地方,我决不敢耽搁一下,妈妈的目光总能在人流中精准地找到我,并瞪大双眼,我幼时就明白,那眼神中的督促之意,但恕我今天才发现,那眼窝深处静静地像月光似的,亦像水一样流淌的温柔。而到了车上,更是不敢怠慢,若是妈妈兴起,定会随口说出几个常识题考我,可惜我那时还太稚嫩,少有时候能答上来。答对了,也只不过是被妈妈的拍拍脑勺。打错了,就不止如此了,她定会滔滔不绝地说上三四十分钟,愈说愈恼,以致开始谩骂、跺脚,我在车里,自然心惊胆战。而最让我惧怕的,要数评论时事了。妈妈总爱听收音机,也爱让我评论,但我想法过于肤浅,总是被喷一头口水,能有一次夸奖,定让我久久不忘。那天中午听到车里电台讲述“国足连败,国民痛斥对手球队国家遭批”一事,是否准确,业已忘记。只记得当时我兴来思涌,不由得发表了一点看法,由于现今看来未免稚气未脱,遂不加列举,但当时确实令妈妈欣喜不已,以至于将车停在路边,让我重复一遍,听罢仍不免连声叫好。我一直认为,我如今能有这等评判、鉴赏力,功臣要推妈妈了。
妈妈的性子也挺急,像是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脚就伸了出去”,而妈妈更是有过之而不及。中午,因没注意时间,写完作业抬头一看,竟已一点半,妈妈抓起钥匙,低声说:“走!”一个字的命令往往更有效,我连忙起身,出房间一看,无人。走到阳台再瞅,妈妈已经收拾好东西下楼了,开了车门,正在楼下听着电台等我。我当时惊异万分,却也不得不承认妈妈行动之快了。妈妈脾气急不假,但偶尔也会有安静的一面,每天晚上,我做作业时,妈妈总会在沙发上看书,一整晚也不休息一下,这也不得不令我吃惊了。
然而妈妈最可圈可点,非此非彼,而是她并非鲁迅先生口中“麻木的看客”。大概是周一,中午,妈妈来接我。车行到前面红绿灯处,路左侧聚了一群人,妈妈也难免少不了中国人凑热闹的心里,拐过去停了车。我挤进人群,拨开两旁的居民,人隙间我看见一辆倾倒的三轮车和摔倒在地的老爷爷。我惊奇地看着周围的人群,他们你推我攘,要求他人把老人扶起的同时,却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有些怒了,正准备冲进人群前方扶起老人,却听得一阵骚动。“哎,你看,那人把他浮起来了。”“不会是他闺女吧?”“不会是她撞到的吧?”“就怕被讹上喽!”我努力挤到前面,既惊讶又欣慰——妈妈,她小心翼翼地帮助颤抖的老人站立起来,她一手领着包,另一手吃力地扶着老者的三轮车,人群中有几个良心未泯,也出来帮忙了,我跑过去,也与众人扶起车。妈妈见我,挤出一个笑容。事后,妈妈带我“逃”也似的离开现场。到车上,妈妈盯着我说:“你要记住,冷漠永远是民心向背的罪魁祸首。”我现在仍谨记,不敢稍有懈怠,也不敢忘怀。
妈妈真的是我生命中的良师,我很明白,故我现在更珍惜与妈妈在一起的时日,写这文章时,妈妈正在厨房洗碗。
这就是——我伟大的母亲。
我的母亲作文4
母亲为我付出多少,我没有磅秤可以量,但我却可以确定的对大家说:“用世界上最大的秤还是无法完整显示!”当然也多到我再怎么孝顺都报答不完。
当您刚怀我时,就把自己喜爱的工作辞了!长大后我才懂,原来您不想让我一生出来就没有您陪伴身旁。
您跟我说,我出生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爸爸”,那时您还忌妒起爸爸来了呢!但是我的第一步,是您让我学会的。刚开始只要您没扶着我的手,我就会马上跌倒,您会轻轻把我扶起来,继续带着我走一段又一段的路。那就好比母鸡带着刚出生的小鸡一样,我总是包着纸尿裤,扭着小屁屁亦步亦趋的跟着您走。您总是牵着我的小手,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回这头,您从没有说出一声“累”过。看着我一天天的进步,您对所有的邻居说:“我比谁都还要快乐!”
终于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独立踏出人生的第一小步。没有您的帮忙,我自己走了一步又一步,您开心得泪流满面,我则得意忘形,三步并做两步跑起来,后果当然是哭了──乐极生悲之后,跌得鼻青脸肿!我一屁股跌到地上,您走过来心疼的看着我,我很快又傻傻的笑出声,您看了,也开怀的笑了!,还大声的说着:“又哭又笑,黄狗撒尿。”
学会走路后,您就常常牵着我的手,到处去游玩。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去爬山,我跟在您后面,很吃力的想追上您,可惜我的走得再怎么快,都像是乌龟在追兔子。您看我累了,于是牵起我的手,带我到凉亭喝口水,休息休息。那时的我,边喝着水,边看着您辛苦却带有幸福的表情,我开始不懂,为什么您那么辛苦,却还是可以带着幸福的微笑?
上了小学,同学们都在问我:“你有没有上辅导班呀?”我总是笑笑的敷衍过去,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辅导班”是什么东西?懂了之后,同学问我:“你到底上什么辅导班呀?”我骄傲的回答:“嘻嘻!我没有上辅导班。”这会儿全班都大叫:“什么?你没上辅导班?好幸福喔!”大家都用羡慕的语气对我说着。这回,因为您的爱,我笑了!
说实在的,我好喜欢一放学就看到您在校门口等着我,我总会飞扑过去,给您一个大拥抱。之后,再滔滔不绝的说出一整天发生的校园生活点滴,您仔细听完后,然后笑笑的对我说:“那么兴奋,不会累吗?”虽然我没有回答,但是答案是……不会!跟您聊天,是一种幸福。这时的我,终于懂了!原来人在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时,再怎么累也会乐在其中。
升上了高年级,课业的压力越来越重。快段考时,总感觉是您要考试,您准备得比我还要多、比我还要累!夜深了,您还是陪着我解着一题又一题的数学,从没让我孤军奋战,不管是复习还是解题,您通通一手包办。而考试当天的早上,您总是早早就起床为我和妹妹准备营养又丰富的早餐,然后笑笑的对我们说:“多吃一点,今天才有精神好好考试!加油!相信你们今天一定都会考得很好。”有了您的鼓励,就算再难的考卷,我也写得轻轻松松。考完试的我又笑了!
有一次,考试不如自己预期,我伤心的把自己关在房里。您敲敲门,走了进来,问我为何伤心?我说:“因为考试考砸了!”您边摸着我的头,告诉我爱迪生、蜘蛛结网这类失败后不放弃的故事。听完后,我发现这次是因为自己不够认真、不够努力,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不认真的人,却想拿到好成绩,应该算是痴心妄想吧!所以我痛定思痛,决心下一次段考一定要尽全力,就算考不了第一名,也要尽到自己应有的本份。
然后我又害怕的问:“那么我没考好,你会不会骂我?”您温柔的说:“当然不会呀!除非你没有认真的念书,每天都在捣蛋的话,就算幸运考得很好,我也会生气的。但这次我看到你认真的读书,只是在一些活动上没有尽力争取,只要改过,我相信就能如愿获得你希望的成绩了!妈妈会在一旁为你加油的。”跟您说完话后,我的心情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再是沮丧或失望,而是眼前出现阳光。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日夜颠倒,早上睡觉,晚上吵闹。三更半夜当我哭时,您会轻轻的把我放进怀里。您的`怀抱,就像舒适的小床,再加上您那轻轻柔柔的摇篮曲,不到几分钟,我就进入甜甜的梦乡里了!长大后,我还是对您的怀抱仍然依恋,每晚总要跟您拥抱过后,才睡得着。有一次您有事不回家,那个晚上的我,当然失眠了!
妈妈,谢谢您永远的支持;谢谢您无时无刻的爱;谢谢您无条件的付出。您让我懂了──人在做最喜欢的事情,或为自己最喜欢的人付出时,就算再忙、再累,付出再多,都会甘之如饴。而且看到自己付出的爱心有了回报,脸上会带着幸福的笑容。即使付出的爱心不像自己期待那样的发展也总是无怨无悔。
我的母亲作文5
有母亲的人是有福的,但有时他们并不稀罕,视为应得;可是作为一个从小死去母亲的人来说,母爱对他是多么宝贵的东西。他盼望有母爱,他却得不到;他的幼小心灵,从小便命定是苦楚的。
我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一点儿也没有印象;毕竟她去世时我不过是个刚足月的婴儿。我对她的印象是从照片上得来的,那是个多么寂寞幽怨的形象!到如今我连她的照片也没有能保留一张,对她的印象已随岁月的增长,越来越模糊了。
现在还保留在我脑海里的母亲形象,是从小就给我哺乳的奶妈,有奶便是娘,因之我叫她姆妈(杭州人亲娘之称)。奶妈来我家时不过二十一二岁,丈夫刚死不久,有了新生女儿,不久也病死了。在乡下她无法活下去,因为谁都不理她,说她克死了丈夫和孩子。她不得不到杭州当奶妈。她一到杭州,凑巧我家要雇人,有人便把她介绍来了。祖母看她干净利落,便留下了她,从此她在我家一住便是十年。
我已经记不清那时的生活细节,但依稀可以记起的便是她把我抱在怀里哺乳时的温馨。以后我断了奶,她还是抚育着我。四季寒暖,衣被饮食,无一不是她亲自料理的。她人好,嘴巴也甜,她知道一个无母孩子的凄凉,因此什么事情都护着我。我饿了,我冷了,我给别的孩子欺侮了,便去找她。后来我上了学,她便每日亲自接送。她不识字,却知道读书是件要事,便天天在煤油灯下督促我读书,而且常常勉励我,要我争气,不要让人说她带孩子带得不好。我年幼贪玩,家里年纪相仿的表兄弟姐妹们也多,每逢我拗着她去玩,不肯读书,她便在暗地里掉眼泪。我一见她掉眼泪就害怕,便乖乖地坐下来做功课。祖母说孩子小不要管得太紧,奶妈便说让我做功课,也可以使我少淘气些。因此,我从小就成了一个懂礼貌而文文静静的孩子。
我有个奶哥,是奶妈的头生儿,她出来做奶妈,便把他寄养在邻居家里。他大概比我大两三岁,那一年邻居趁来杭之便,把他给带来了。奶妈看见他面黄肌瘦的,便背着我家人偷偷掉泪。祖母发觉了,便说把儿子带在身边吧,将来找一门行当去做学徒。这句话给奶妈开了窍,她一下子便把只有十一二岁的奶哥送到一家裁缝铺里当学徒。奶哥有时也到我们家来玩一个下午,奶妈看见他就掉眼泪,因为小小年纪当学徒,日子不会好过的。我也看得心酸,便要她不哭,说等我长大赚了钱,一定养她和奶哥。她这时便破涕为笑,说还是贻德倌有良心。
祖母去世以后,她因为常常护着我,得罪了我家里的姑太太们。现在没有祖母给她撑腰了,她的处境便不太妙。她看我已经大了,可以自己生活,便向我家辞了工。她在杭州除了一个亲生儿子外,孑然一身,生活困难,便由人说合嫁了个人,远住在城外湖墅,但每月总得来看我一次,来时总少不了给我许多吃的玩的。我不愿她辞走,但大人们的决定我也无话可说。每次她来,我是多么高兴;临到她走时,我只能用两行眼泪送她,这时她也哭了。每次来,她总要问我在学校里的成绩,得了好分数她为我快活,得了坏分数便愀然不乐,要我记住她盼望我用功读书的话。
后来我要到上海念大学了,她得了消息,便带了奶哥来看我。那时奶哥早已出师,能自己赚钱了。我永远忘不了那天她对着奶哥和我的笑容,那是由衷的高兴。临别时她说千万不要忘了请她参加我的婚礼。
但是我大学毕业不到一年抗日战争便爆发了。每逢看到报上的战讯,我就想到了我的奶妈,不知她的遭遇如何。特别看到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南京屠城的消息,我怕她在杭州有同样的命运。有一个时期,我差不多经常梦见我的奶妈,有时她笑容可掬,有时她在哭泣。等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我从重庆回到上海,便写信给杭州的亲友,打听奶妈的消息,但是谁也没有给我肯定的答复。有人说上海一打仗,她便举家迁回诸暨去了,有人说日本帝国主义在湖墅杀死了大批老百姓,她没有来得及逃出。总之是杳无消息。
在八年抗战中,我失掉了好几个亲人,但是最令我不能忘怀和伤心的,便是我的奶妈──我的母亲。如今又是四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了个两鬓苍苍的老人,奶妈当然不可能再在人世了,可是我忘不了这位用奶汁把一个孤苦的孩子哺育大的奶妈。我自幼没有母亲,有了她我自幼也就有了个母亲,遗憾的是抗战胜利后我没法再见到她,更没法请她参加我的婚礼。眼前我已是有了儿女和孙儿女的人了,但是我忘不了她对我的恩情。
愿天下的儿女即使在垂老时,也能记起自己母亲对他露出的笑容。
我的母亲作文6
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来临了,想起母亲我就由衷地尊敬和佩服,还有我的感恩。
母亲今年已经65周岁了,身体特别不好,有高血压病,年轻的时候(大概是三十多岁)得过肺结核(身体痊愈好多年了,没有复发过),取过一根肋子,不能干重活(父亲以前上班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的,为了多干家里的活,也为了让母亲多休息,每天来回骑车90里往家里跑)身体每况愈下,但是母亲从来都是很坚强的,不管什么脏活累活,母亲从没有叫苦过,女人会做的活她会,男人做的活她也要学着做,母亲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看来血源关系很重要哦,我和母亲这方面有着百分之九九的相似度哦,呵呵!
说起母亲,我真的有说不完的话,母亲很优秀,我从三个方面可以把母亲的优秀表现得淋漓尽致。
手巧
母亲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缝纫高手,那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就去郑州学了高级裁缝技术(那还是在郑州工作的舅舅帮助母亲找的裁缝班)学了裁缝技术可是太有用了,那时候全村(一千多人)做衣服的活都要拿到裁缝铺做,裁缝铺里有三个人,做裁缝活也是挣工分,母亲那时候不管白天晚上都要加班做衣服,全村人的衣服啊,那可太多了,大人的、小孩子的,还有刚出生的,还有去世人的老衣,母亲剪、裁、做、锁边样样拿手,所以挣的工分自然也很多。母亲在裁缝铺干了十几年,直到缝纫铺撤销,但是母亲在家里还是不能闲,总是有邻居街坊或老远的亲戚都要拿布料来让母亲裁剪,麻烦的都是做好了拿走,省事的就是光裁剪一下就拿走了,还有的人让母亲做衣服,还挺不好意思,会给
母亲说:“给您添麻烦了,您有什么活可以让我帮您干,不然太耽误您工夫了!”母亲总是随和地说:“不用,就这一点儿活很快就给你裁好。”就说我的两个儿子的衣服(因为我针线活不会做)都是母亲的巧手做的,从小到大的单衣、棉衣、棉鞋,都是母亲的巧手一针一线缝制成的,说句让人脸红的话,我是连孩子穿脏的衣服都不会拆洗,母亲都是好无怨言帮着我做的太多太多了!母亲在我们村里是出了名的巧手,不管谁家娶媳妇炸糖饼(一种在我们这里专管结婚才炸的油炸食品,很好吃哦)都会叫母亲去帮忙,还有蒸老虎馍(一种专为出稼闺女做的馍,蒸的大老虎馍身上插满了用面粉做的小动物,活灵活现,棒极了)母亲都会被请去给人家蒸老虎馍,这样的事还很多,我就说这么多吧!
勤快
母亲是很勤快的人,家里总会收拾的一尘不染,像桌上每天都会一遍遍地抹,人站在跟前都能当镜子照了;说一件可笑的事,有一次我弟弟回来,以为门玻璃没关,愣头青一样直往里进,谁知一头撞在玻璃上,真差把那么厚的玻璃给它穿透了,弟弟摸着红肿的脑袋直朝母亲喊:“妈,你把玻璃擦的我都以为门开着呢,疼死我了!”小时候,不管春夏秋冬,母亲总是睡的很晚,总把我们穿的裤子、鞋脏的刷一刷,袜子洗一洗,总让我们穿着干净的衣服上学。有一次母亲加班裁剪完别人的衣服都已经11点多了,就要准备去睡了,看到弟弟的鞋子脏兮兮的不知在哪里踩了好多的泥水,放在门边,母亲叹了口气,拿起鞋子去池边刷干净了,又找了一双干净的鞋子放到那里,让弟弟早上起来穿上干净舒适的鞋,用母亲的话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脏兮兮地出现在别人面前让人笑话。”
节俭
母亲节俭在我们家里也是出了名的,我和妹妹穿过的衣服嫌不好了,就不想穿了,想再买件好看的时髦衣服穿,母亲总会批评我们说:“这衣服还能穿,怎么能丢掉呢!”没办法,在母亲的严厉教导下,我和妹妹很少添置新衣服,更别说母亲了,好多年的衣服母亲也不舍得丢,就是不能穿的衣服,母亲也会废物利用,拿它做成鞋垫、用穿过的秋衣或秋裤裁剪成一块块兑好,把棉花装里面,做成孩子们用的软活小褥子、坐的小垫子,孩子们直说姥姥真好。母亲在用钱方面也很节俭,能不买的东西她坚决不买,我家的钟表简直成了“古董”了,从我们上学的时候都用到现在了还在走着呢!都用三十多年了,好表呀!还有我们家的暖壶,也用了这么多年了,特保温,绿外壳是镂空样的铁壳,颜色已经掉的很花了,只要保温,母亲才不舍得丢掉呢!我家像这样的“古董”不少呢!
我的感恩
最让我对母亲感恩戴德的是:在我上班期间,大儿子在一岁半的时候(婆婆、公公不在世了,孩子爸爸工作忙)送到母亲身边让母亲照顾,母亲从来没有因为为我照顾儿子,而在我面前诉过苦,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我养育儿子,吃的穿的用的,母亲都从没张口问我要,虽然我每月都会给母亲钱,但是母亲总会拒绝说:“我是别人吗?我是孩子姥姥!挣点钱不容易,攒起来吧,以后让孩子上学用。”但是在母亲的拒绝下,我不能做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我必须把孩子的教育费用留下,就这样我的大儿子在母亲身边长到了十岁我才接回来(由此我买断了工龄,失去了工作)我不能让儿子在母亲身边生活一辈子,我也不想母亲再辛苦,应该让母亲清闲一些了,可我闲不住的母亲,而且高血压还时常不稳定,现在戴着老花眼镜还是给我们不断做针线活。
可亲可敬的母亲,很对不起,我现在极少去看您和父亲,因为种种原因我到星期天也抽不出时间去看您们,有时一两个月才去一次,我觉得对您们的关心不够,我知道您们其实是多么盼望儿女们常回家来看看的,人岁数大了,都有这个盼头,我想我以后一定尽量找时间常回家看看的。母亲!可敬的母亲,女儿永远爱您们!
后续:想起母亲,母亲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想起母亲,我有好多好多的话说不完,想起母亲,我有太多的对不起,希望以后能常回家看看母亲和父亲,让他们过一个安享晚年。文章写的不好,还请大家给予点评哦!谢谢大家的光临!
我的母亲作文7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我们广大妇女的节日,我马上想到了我的母亲。虽然我的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但是母亲的音容笑貌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母亲生育了我们5个子女,她用一生经历和母爱,无私的奉献含辛茹苦把我们几个儿女拉扯大,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好像不知疲倦天天精神饱满,总有干不完的活生火、做饭、打隔板儿、捺鞋底、针线簸篓不离手,操劳我们这个家,(那时家家有个放针线的簸篓里边放着线板,线板上缠着青线.蓝线.白线.剪子.顶指.皮尺.锥子.勾锥.捻捻转--挫麻绳用的.蜡.袜板等)把我们的家打扫的干干净净。虽然那时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家家几乎都是那样,每到年底春节前母亲都为我们拆补被褥浆补衣服,在寒风刺骨的冬季,在大盆里攒着搓板在冰冷的水里为我们洗衣服,双手冻得通红,放在嘴前哈哈热气,继续洗,在微弱的灯光下缝补衣服,哥哥穿着小了,给弟弟改,姐姐穿不了的给妹妹,破了补补,旧了染一染,到了腊月在胡同了经常看到不是黑就是蓝的双手,那肯定就是各家的母亲,北京有一句老话:笑脏,笑破,不笑补。那个年代谁不穿带补丁的衣服,但在补丁上就能看出谁家的母亲心灵手巧,裤子膝盖的补丁方方正正,屁股上的补丁缝的一圈一圈那针脚和缝纫机扎的一样。
在母亲嘴里你不会听到报怨的话,在母亲脸上你看不到疲惫的表情,总是那么慈祥,和蔼可亲,任劳任怨,母亲传达给我们的总是积极向上明天一定会更好信息。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号召“深挖洞,广积粮”要求人民节约粮食,母亲在我们家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每天拿出一碗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她每天做在前,吃在后,看到我们吃饱了,剩下的她在吃,偶尔家做点好的吃,我们让妈妈一起吃,她总是说我不爱吃,我不饿,你们吃吧,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不爱吃,而是舍不得吃,那怕自己忍饥挨饿也让孩子吃饱,妈妈看着吃饱的孩子高兴,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妈妈为了解决粮食不够吃的问题,母亲晚上下班后带领我大哥二哥到离我家2里地的农村菜地拣剩菜,回到家将烂扁豆里的豆包出来煮着吃,现在我还能回味那煮豆的味道(可好吃了)。
母亲不仅操劳家里的一切,还乐于助人。街坊邻居那家有事,有求必应是个热心肠,哪怕家里的事往后在干。也要先帮别人的忙。妈妈讲别人求你的事,肯定是有困难,别人有困难,只要求于我们能解决的一定要帮忙。记得有一次半夜醒了,看到母亲房间里的灯还亮着,我隔窗看到母亲在做棉袄,我问母亲明天再做先休息,母亲说这是给对门王爷爷做的,明天天冷要赶在早上让爷爷穿上,母亲又一夜没睡觉。这样的事情母亲经常在做,她用行动教育我要尊敬孝敬老人,母亲常说人都有老的时候,当你老了以后你会理解我现在做的。人都要互相关心,做事不要斤斤计较,把方便留给别人,不要怕吃亏,做个好人。对邻居家的孩子母亲如同己出,街坊刘家老二不小心腿摔成骨折母亲放下手里的活帮助找车将其送到医院,还抽时间给他送饭。我问母亲非亲非故您为什么这样上心,母亲说:“只有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没有付出是不会有回报的”。
“吃亏是福”母亲的话教育了我,我也看到了母亲的收获,母亲的人缘和口碑无论在单位还是邻居间都非常好,母亲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由于孩子大了房子不够住母亲在与同事聊天时随口说了一次,母亲的同事只用一天的时间帮我家盖了2间(共20平方米)房,解决了我家住房的问题。母亲同事的老人生病住院了,她主动承担起同事的工作并嘱咐同事工作的事你不用操心一心照顾好老人。我记得母亲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但很少听到她提加班费,她常说共产党好,没有共产党哪有我们现在的安定生活。
母亲的一言一行是我工作、生活学习的榜样,她让我懂得人的一生要多讲奉献少索取,只要树立这种信念你永远觉得生活是幸福的。母亲虽然离开我们了,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时在.洗菜.切菜.包饺子.擀皮.等等生活琐事中,总是有母亲身影,让我回想起母亲在世时一天天为我们忙碌的样子,母亲离开我们20年了,我们当儿女的虽然用尽了孝心,也无法留住母亲的生命,留下的只是无法挽回的遗憾。现在每当看到你们放假过节时能和父母在一起,有父母在就有家,我们是多么羡慕,你们一定要珍惜着美好的时光孝敬父母,尊敬公婆。常回家看看,尽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尤其是家有年迈父母的同事们,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当你失去了的时候,才想起那时所做的,已经晚了,留下的只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他将伴随你的终生。这是我们过来人的经历。
我的母亲作文7篇(《我的母亲》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