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以最好的作品为话题散文3篇 最好的作品作文散文,欢迎参阅。
以最好的作品为话题散文1
人的一生中会创造非常非常多的作品,每个作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总有那么一个作品,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它并不是很完美,但它一定是最好的。
别人最好的作品可能是一篇获奖的作文,也可能是一场完美的表演,还可能是一幅完美的画作,但是我最好的作品,却是一本日记,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属于我的日记。
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写日记,那个时候还小,都不当回事,记的全是流水账,也不会天天写,只有在老师布置的时候才会勉勉强强凑出一篇,说白了就是为了应付老师,也不懂为什么要写日记。
到了三年级,老师还是会布置日记,唯一不同的是,字数要求变高了,写流水账凑出来的字已经不足以满足要求了,就开始学习描写,描写各种事物,日记的内容也开始变得生动,但依旧不理解为什么要写日记,依旧还是把它当成一项作业而已,老师不布置,就不会主动去写。
后来,我六年级了,所谓的“日记”也写得越来越好了,当时在我的眼里,日记就是作文,三分真实七分想象,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靠编,其实当时也想过,为什么不写写真实发生的事情呢?再看看自己,过着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哪来的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写成日记。
再后来我又长大了一点点,到了初一,学习任务比小学的时候重了,刚开始,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无法接受,心里也就非常的压抑。在一次不知不觉中,我将心中的烦恼一笔一笔的写在了草稿纸上,看着自己内心吐槽的话语,我竟不自觉的笑了,心情似乎也放松了一些。
就这样顺其自然,我开始写日记,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是各种吐槽,记下的全是生气的,无语的事情。
后来,开始习惯初中生活的节奏,日记本上吐槽的话慢慢变少,取而代之的,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开始写下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开始写下自己的感受,开始学会冷静思考一件事情,开始学会计划,似乎,整个人都变得更有条理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我的第一本日记,写完了。写完之后我还翻了翻,觉得自己当时吐槽的话依旧好笑,充斥着幼稚的感觉。
我的第一本日记啊,不仅仅是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记录了我的心情,而是记录了我的成长,同时也教会了我成长,教会了我要思考,所以啊!我的第一本日记,就是我最好的作品。
以最好的作品为话题散文2
六岁那年的暑假,父母把我接到乡下老家。
阿嬷是满心欢喜的,带我去看门口那个砖头堆成的小菜园新长出来的丝瓜花。彼时一群女孩蹦蹦跳跳地走过,阿嬷笑着打招呼,女孩们也笑,大胆伸出手地逗弄着那株拇指大小的花苞。
阿嬷告诉我,那是对面水彩班的学员。
我总是内向而又沉默,无事也只喜欢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望着丝瓜的苗顺着青青的竹架迤逦爬向天空。乡下的天空总是湛蓝而通透,像是小孩子澄澈明亮的眼睛,对面的水彩老师讲课的声音很清越,如同清风吹过叮叮当当的风铃,偶尔有几个声音开着玩笑,撞乱了夏日悠闲的午后。
孩童的心事像是丝瓜藤细细的须子,蜿蜒细长,挠得我坐立不安。
几天后,阿嬷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了水彩班上。女孩们正准备笔和颜料要开始写生,画的是对面我家那株丝瓜花。七月过半,有些花早就吐蕊了,蛋黄般的颜色肆意展现着夏日的活力。唯独几朵花苞未开,小虫倦卧其中,恹恹欲睡。
授课的银发老太太声音真不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年人。她让我试试画铅笔稿,可我总是笨手笨脚的,拿着沾满颜料的画板低着头,画着那几朵开得娇艳的丝瓜花。画了又擦,擦了又画,无数次的涂改后,别的女孩早就开始上色,而我却还在纠结着花瓣,手指紧张到几近僵硬。我快要哭了。
老太太让我住笔。我以为她要训我,可她却是指了指上面的那几朵花苞,问我为什么不画她们呢。我摇摇头。大家都喜欢绽放的花,因为她们娇艳美丽,让人心生欢喜。未开的花却注定不受重视,她们看起来卑微羞涩,在她们开花之前,仿佛就是应该被人轻蔑,不受宠爱。
“可她们会开花的。”
后来我只听到这一句。七月的夕阳金灿灿的,余晖慵懒地撒向了瓜藤,不知是谁在催促着,花啊,她终于开了。微风携带着该有的热意,丝丝向我扑来,其中又似乎夹杂着不该有的清香。这个七月的宠儿,伴随着晚风摇曳,好像在向我招手,又像是在向我点头致意,以这最好的作品,回报夏季这迟来的盛放。
每一朵花的花期都不一样,每一朵花苞,都只是为了酝酿那动人一刻的盛放。人又怎能因其曾经的毫不起眼,而去否定她此后必定的一霎惊艳?
离开乡下时大家都来送。我捧着一卷画跑向老师。那是我迟到的作业,也是自认最好的作品——她若展开,会看见一朵含羞未开的花。
以最好的作品为话题散文3
泱泱中华,一万里纵横;悠悠历史,五千年从容。文化之积淀,情深且博宏。笔尖,勾起古往之悲欢;墨染,静闻文赋之浅吟。铺纸,提笔,凝神,静气。
与书法的情缘,断断续续,可循到总角。父亲喜极字墨,我也在耳濡目染下,生了几分向往。后来,开始习字。悬腕,握笔,端坐。一横,一撇,一捺。愈来愈发现,所谓基本功,不过是无趣的重复。如此枯燥乏味,着实太难忍耐。却是浮躁,是喧闹。我总沉不住气,常急急收笔罢了。偶然几次师长夸赞,才拾得乐趣,重新认真习字,却也坚持不了片刻。诱惑何其多,繁杂万千。幼年汲汲于此,却忘了觅一片天地,取一瓢静谧。浮于表面,浅尝辄止。虽白纸黑墨,与帖中模棱两可,却书不出其中魂魄,道不尽绵长文韵。
彷徨,迷惘,不知所措。次次碰壁后,我开始审视不足之处。练字练字,怎能拘于练字?更应在提笔收笔中,练心。
偶然听闻“工匠精神”。自紫禁城文物修复师,到国之重器精雕人。何以为“工匠”?我想,约莫是一些看似沉闷之人,每日做重复之事,虽不千篇一律,但也近乎相同。在日复一日的冗长中,打磨,沉淀,总结,蜕变。练就熟练,练就精湛。技艺,是用以谋生,还是当作修行?就在一念之间了。修技,修身,修心,修行之人,谓为匠人。
匠人世界,远离喧嚣。无数次修缮,无数件残品、次品、半成品。纵有一路纷扰,也不能阻碍他们步履。不骄不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一生只做一事,一生做好一事。匠心独运,不单是工艺技巧,更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就是要比好,做得更好。没有极限,只有突破。
我幡然悟了。长辈为何执意让我久练楷书?为何一帖临习多遍?为何百忙中也需练字?是执着,是坚持,是看重每一细节。若能似张芝以池洗砚,智永退笔成冢,如此痴迷,想必也能练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了。能在聒噪之中,坐看云卷云舒。在这一笔一划的独处中,似是一人,又似与古人促膝长谈。也在一度以为烦躁中,寻得无言之喜。收起不耐,仔细观察,临摹,书写。技艺也略有所长,字里行间,少了孩童般的稚嫩,所书所写也得赞许。
也自觉“修行过浅”,还应多加锤炼。“工匠精神”烙在心中的痕迹,已愈来愈深,鼓舞着我,驱使着我。最好的作品在远方罢。那目光所至的远方,那步履不停的远方。
习字如此,家国更甚。惟有大匠精神,方能铸造国之重器。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最好的作品就在前方。
以最好的作品为话题散文3篇 最好的作品作文散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