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学日记12篇 关于数学的曰记,供大家赏析。
关于数学日记1
数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它看中的更多是数据的处理,手动的实践,我们写数学日记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习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最好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关于数学日记2
五一期间,我和我的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我的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我的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我的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我的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关于数学日记3
今天,我们上数学课,孔老师教我们升与毫升,我知道了它们的关系,也学会了应用。课上,老师让我们把10个小组的100毫升水倒进一个量杯里,原来这大杯水就是1升呀!我觉得1升的水也不多。
一分钟滴多少毫升水呢?回到家,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要妈妈帮我记时,我用量杯记一分钟滴多少毫升水?通过实践,我知道了一个水龙头一分钟会浪费13毫升水,照这样计算,一天(24小时)会浪费20280毫升水,一年(365天)会浪费7402200毫升水。我们的学校有15个水龙头,如果我们每个人用完水都不关水龙头,那一天会浪费20280毫升水,就是20.28升水。地球有13亿人,如果每个人都浪费水,那会浪费多少水呀!灾区许多的人都因喝不上水而死,如果把这些水给他们,那将会挽救多少生命呀!
同学们,请节约每一滴水!
不让地球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关于数学日记4
9月13日 星期六 晴
星期六,美好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
唉,我的老妈呀,时时刻刻都不忘给我灌输知识:“祺祺,”妈妈说:“苹果一斤16元,我买了3斤,一共多少钱?”我回答说“苹果一斤16元,3斤就是16+16+16=48(元)”妈妈说“你真棒,居然答对了”爸爸说“那我来考考你,小西兰花一斤8元,我买了5斤,是多少钱?哦,对了,不能用加法哦。”我想了想说:“如果不能用加法,我会用乘法,5×8=40(元)”爸爸说“不错,有进步”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就在一旁得意洋洋的,被爸爸看出来了,爸爸说:“我再考考你,榴莲一斤22·9元,我买了3斤,一共多少元?”我想了又想,说:“爸爸,我不知道。”爸爸说:“哈哈,你慢慢想,不急,你看,一斤22·9元,两斤就是多少?45·8元,是吗?那3斤又是多少元呢?”我马上就懂了,说:“3斤是68·7元,对吗?但我只能用加法了,乘法我就不会了,”爸爸说:“你答对了。所以,你不能太骄傲的,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要向优秀的人学习,不能骄傲哦。”听了爸爸的话我十分羞愧,因为我骄傲了。
现在,我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里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让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关于数学日记5
那儿,我就被那里的景色迷住了:缤纷的花朵,绿油油的小草,五彩的小鸟在飞翔、在歌唱,这时老师说话了:“同学,这条路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头尾都栽,大家算算,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呀?算好就快点儿开始吧。”
老师的话让我们大伙儿瞠目结舌。这是让我们植树啊还是让我们做数学题呀?。废话少说,赶快算一算吧。
我对这道题进行了分析:“首先,100米是这条路的总长,5米是它的间隔数。总长除以间隔数,求出来的是什么?对了,就是棵数。可是头尾都种,应该再加上1,不可能让它头种尾不种吧?所以,这个算式应该是:
100÷5+1=21(棵)”
这时,马大哈xxx说话了:“太好了,那我们快点儿开始吧。”
我说:“你错了。不能这样算。应该再乘以2。”我看他们迷惑不解的样子,又分析起来:“刚才算出的只是一边种的棵数,乘以2,是因为不可能只种一边。大家明白了吗?这个算式应该是
(100÷5+1)×2=42(棵)”
同学们恍然大悟。
关于数学日记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的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求。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关于数学日记7
这天空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但是再难也要做出来阿!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样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先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最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样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关于数学日记8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与整数相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我们就要来完成今天的任务了,更生的计算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
我就那数学书上的第41页的例题3来做个示范吧。
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那红花比黄花多的多少朵的1/10?
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50朵的1/10.
那就是把50朵黄花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10份,红花比黄花多这样的1份。
那列成算是就是:50×1/10=5(朵)
也可以是除法:50÷5=5(朵)
答:红花比黄花多5朵。
题目:黄花有50朵,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那就是把绿花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绿花比黄花少这样的2份。
列成算式就是:50×2/5=20(朵)
除法算式就是:50÷5×2=20(朵)
答:绿花比黄花少20朵。
通过我的介绍你一定收获不少吧!好了今天的数学课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再见了,也许明天有更多的收获吧!
关于数学日记9
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推理问题的,觉得那些逻辑推理很有趣,能给我带来心灵的满足。一天,当我遇到这样的题后,我就开始沉思,那道题是这样说的:
有甲乙丙三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信筒,甲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在此房。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此房。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甲房。提示:三个信筒上的标签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问:小王在哪个房间里?
或许是当时脑子有些迷惑,或许是看到这满满的三行字发怵,大脑一片空白。我又仔细的从字里行间寻找条件,决定用尝试法来进行假设。
假设一:如果甲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在甲房里,那么乙房信筒标签上说小王不在乙房也是正确的,不符合题中”只有一个标签是正确的“的条件。所以,假设一不成立。
抬头一看,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了肯定,我对于接下来的解题思路更加有信心了。
假设二:如果乙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乙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甲房和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不在甲房也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也是错的`话,那么就表示小王应该在甲房又应该不在甲房。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二也不成立。
假设三: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甲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此房就是错的,这一点符合条件。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说小王在乙房。由此可见,假设三成立,结果就是小王在乙房。
算出来后,我一蹦三尺高,兴高采烈的把算好的题目拿给爸爸看,爸爸夸我思维活跃,又使我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了。从此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些趣味数学题,在数学王国中探寻奥秘。
关于数学日记10
我的数学是三科中是最好的,每次考试都是九十几分,所以数学老师对我很有信心,我也很有自信,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只要我数学上遇到了困难,他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来帮我解决难题,我非常的喜欢他,他也是对我最好的老师。
生活中处处有都离不开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与你可谓是形影不离。学习了六年集的比例知识后,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一起去动物园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一幅公园的地图。地图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过来,然后一把将地图抢了过来。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淘气包”的无理取闹。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天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过了大约一小时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唉,学好一身本领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学到的知识,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瞧弟弟那羡慕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
知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我们心中不要有太多的自责心,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了!
关于数学日记11
今天,我要去上数学课啦!
开始上课啦,鲁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呢?”一大部分同学大声喊是“推理问题”,个别小朋友猜是“归一应用题”,然后老师说:“你们都这么想学推理问题啊,其实我们今天要学归一应用题”。
老师开始讲课了,举例说她家有个桃树园,园里的松鼠泛滥成灾。有的同学问真的有松鼠吗?老师回答说是真的。同学们都想着松鼠一定很可爱,而老师确觉得松鼠很讨厌,因为它们总是吃她们家种的桃子。说着老师就出了一道题目,一颗树高六米,一只松鼠5秒钟爬一米,问松鼠一共要几秒才能爬到树顶?大家很快喊出是30秒。
一会,老师又说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叫大卫的老师,有一次大卫老师到鲁老师家摘桃子,一共摘了800个,摘了4天,每天摘多少个?用800除以4等于200,得出每天摘200个桃子。
老师讲了这两道题,我才知道老师这么聪明,能够从生活中提取问题啊!我也要向老师学习,多观察生活,提出问题。
关于数学日记12
上周我学习了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分为3节课,讲了3部分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端都种,间隔数+1=棵树。有关两端都种的问题比如:在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道路有多长?这部分我掌握的不错。
第二种情况:一端种,一端不种,间隔数=棵树。有关一端种的问题比如:一个圆形水池周长36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这种题目比较简单,只需用36÷3就行。我想提醒大家有一种题目是让在正方形花池上摆花,每一边摆4盆,每个角上都要有一盆花,一共要摆几盆花?这种题目要先用4×4,然后再-4,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要-4,因为-4是有4盆花重复了,所以要-4。大家见到这种题目时,一定要记住-4。
第三种情况: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棵树。有关两端都不种的问题比如:一根木料,要锯成4段,每锯开一处用5分钟,全部锯完要几分钟?这部分我掌握的也不错。不过,我提醒大家,如果见到上楼这种题目,假设说从1楼上到4楼,上一层走10台阶,那上到4楼走几台阶?我们要先用4-1,因为-1是1楼不用上,所以只需要上3层,然后再进行下一步计算。
这就是我学到的植树问题。
关于数学日记12篇 关于数学的曰记相关文章:
★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案范本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优秀教案及反思
★ 有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 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
★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