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2021高三语文优秀作文3篇(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2022),以供参考。
2021高三语文优秀作文1
贝多芬的一生,辉煌而又冷漠。
贝多芬的乐曲,用完美来演绎最恰当不过。
日夜星辰,熠熠生辉,殷红的鲜血点点洒落在那凄美的旋律中,欢笑的背后,是无人倾听的压抑与哀愁。
站在莱茵河畔,望尽都市的繁华。天空中的点点星辰,向下望着,望着这片宁静的土地,望着那角落中无人走进的内心。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贝多芬曾经这样说。而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他的坚毅,他的绝望,世间无声的抗议和命运大门关闭的痛苦,他是一只苍鹰,本可以翱翔于天空,一展雄姿。但在那时,并没有出现生命中慧眼识珠的贵人,一个也没有。穷困和失聪已将他折磨的不成人形,死神的身影在他的身边飞舞,但他默默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用顽强的双眼藐视着这个世界,命运并没有让他屈服。
但在最后他还是虚弱的躺在病床上,带着对人生的最后一点眷恋,失望的闭上了双眼。
活得如此孤独,而死后却光芒四射。
我迷茫了。
难道贝多芬永远都是空中楼阁,无法被人欣赏?难道造物主在造就这一传奇之时为他铺上了一层薄膜,使他与世隔离?为什么这样一位天才注定只活在孤独与冷漠之中?为什么在爱情与欢乐向他迎面扑来之时,却又无情的被命运之神驱逐?我不明白,为什么他的一生都不为世人所接受,难道名利与辉煌只有在死神降临以后才扑面而来,像暴风骤雨一般汹涌澎湃。我害怕,我担心这样死寂后的辉煌。
而他的乐曲,在世俗和尘埃中漂泊不定,终于在他离世后流传千古,点评家争相发表演说,赞扬贝多芬顽强的毅力与天才般的思想。无时无刻身边都不时响起他在绝望中谱写的乐曲,但是逝者长斯,尘埃已去,贝多芬拥有的只是不被他人所接受的孤独,他无法享受到人们对他的仰慕与赞誉。
2021高三语文优秀作文2
有人憧憬世外桃源的闲暇,有人向往雨后天晴的愉悦,有人幻想无忧无虑的自得,而我——一个对梦想和未来充满希望的零零后女孩儿,向往的却是那份被孤独闭锁的美好。
我渴望孤独中的安逸,更是向往从古至今以来那些幽居山林的隐士,但我并不是看透世间红尘而消极避世,仅是向往那份安逸。
也许是习惯了孤独,才慢慢适应了孤独。很多人对孤独的见解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孤独是人生一大痛事,但我认为孤独也是一份美好,它犹如雨露,滋润了人类干涸的心灵。
对于青春期的我,每周五回到家,放下肩上的重担,把沉重的书包重重的甩在沙发上,轻松踏进书房,与孤独和黑暗为伴,是对生活的一种发泄。只有孤独时,才不会被外界扰乱心境。 在 孤独中你才可以沉思生活中的困惑,沉寖在孤独中,你还可以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考虑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反思自己的不足。
孤独并不需要别人可怜。你可以与孤独结友,因为这世上值得你相信的朋友少之又少,所以你只能选择相信自己。
我喜欢孤独。脆弱的人都经不起生活的打击,我就是这种脆弱的人。每次打击于我而言都似晴天霹雳,这时我便与孤独为伴,在孤身一人时反思自己,沉思自己将来的路该怎样走。
我喜欢孤独。被生活欺骗了之后,正如诗中所描绘的“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正是被生活骗到,才变得不堪一击,不再相信生活。这时,家人和朋友的劝慰都是徒劳的,只有自己说服了自己才能明白更多生活的真谛,然而, 只有在孤独中才能有所创造。
很多震撼世界的发明又何尝不是在人们孤身一人时创造出来的,因此,孤独可以给人带来灵感。
孤独的人并不是可怜的人。在我眼里,孤独就是快乐,在孤独中你可以领悟到更多生命的真谛,获得更多生活的感悟。孤独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孤独又尝不好?
2021高三语文优秀作文3
何为思?《菜根谭》有言:“静思之下,俾有悟;沉寂之中,方得真性情。”由此可见,思并非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浅表的想法,从头脑中一闪即逝的只能是想,唯有深沉的挖掘才称得上“思”。深思而熟虑,深思而有所得,深思而知之。
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时代给予我们太多的学习机会,到处充斥的信息,或好或坏,总能轻易地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每个角落的新闻,或真或假。资讯的快捷性将整个世界压缩成一个平板,扫一眼即是全部,省却了用手翻动的过程,也省却了思索辨别、判断真伪的能力,退化的人类大脑如机械,看见则记住,过目则忘却,恰恰没有“思”,更没有“思”后之“知”。而没有思索的过程,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存方式,永远不是“知”的方法。
“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深思。有了思考、认识的过程,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带来“知”的成果。因深入而发掘,因发掘才有求知欲,进而更深一步的思考。思是一种智慧的活动,是创造力的起源。
平沙莽莽,黄土弥散,枯萎死寂的黄土高坡上,残破苍凉的土地,看似毫无生命力,可是凭借着对生命的思考,路遥轻而易举地创造出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在那窑洞里,土坡旁,风沙中,因为思考的力量,让他看到了瑰丽的风景,得知了生的艰辛与幸福。这份思考,不仅是他个人的“知”,也是整个中国人心中的“知”。
文化学者余秋雨——一个戴着眼睛,口吐莲花的儒者。一本残破的手记,一只不朽的笔,一个天生善于思索的头脑,正是他踏遍华夏土地,访尽中国历史遗迹,沉思着都江堰的奇伟,莫高窟的寂寞,仙女峰的灵秀,将一份深沉的眷恋植于骨髓。他知道的不是风景的绮丽多姿,而是风沙淹没了的千年古国的丰华。
有感慨,有叹息,有满腔怒火,也有收获和喜悦。一切的源头皆是思留下的善果。思而知之,唯思才知。这种巨大的收益不是平俗的现代化设备所能给予你的。打开电视,点看网站,翻阅报刊,满目的声名艳行,满耳的吴侬软语,架空虚构,不一而足,那些堆砌在印有老人头的钞票山上的形形色色的物品,到底给了你什么?
回头细想,只有思考留下的才是“吹尽黄沙始到金”的认知财富。那一座“知”的高山上,看是山脚,学是山腰,思是巅峰,唯登上顶峰,看到的才是整个世界;唯思,方可一览众山小,尽知天下事。
2021高三语文优秀作文3篇(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2022)相关文章:
★ 2021苏州高三语文作文3篇(苏州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
★ 2021届高三期中语文广东作文3篇(2021广东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 2021年海淀高三语文作文5篇 2021高考海淀高三一模作文
★ 高三语文作文万能开头_2020高考作文万能精彩开头 万能作文开头高中语文 高考
★ 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作文题3篇(2021高三语文作文训练题)
★ 2020年语文备战高考高分优秀作文精选(2020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范文)
相关热词搜索:高三语文作文 高三优秀作文 语文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