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十回读书笔记3篇(水浒传第十回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时间:2023-09-03 12:3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水浒传十回读书笔记3篇(水浒传第十回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供大家参阅。

水浒传十回读书笔记3篇(水浒传第十回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水浒传十回读书笔记1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翻开那本厚厚的《水浒传》,伴随着激昂高亢的歌声,那种豪气凌云的'感觉立马出来了。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施耐庵写的,介绍了梁山伯好汉上山到下山的全过程,到最后隐居山林的故事。书中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神态和动作都描写的惟妙惟肖,体现出了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武松。因为武松刚强勇敢,不怕危险,而且拳脚功夫甚是了得,赤手空拳就可以打死一只大青虫。正是武松这种英雄的形象,才在我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然而,综其所感,对于这本书,我可以简单的概括两个字:忠和义。

  忠,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组国要忠心,对身边的朋友、亲人们也要忠心。《水浒传》中,宋江对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这就是忠。而在现代社会当中,很少人会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人甚至为了个人的利益,还不顾朋友的生死,直接背叛了朋友,最终两个人的仇恨还拉到了下一代。

  虽然有大部分人能做到忠,但这个义,恐怕是没人了吧!就这么简单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书中一百零八位好兄弟为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义。不要小看这个“义”字,虽然只有寥寥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谱写啊。义,它需要一个人拥有相当大的勇气,甚至是要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从这本书中,我还学会了要如何对待朋友。宋江就是我的榜样。宋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也没有什么独门绝技,但是他的朋友却很多。那是因为他交朋友全凭一个“义”字,平日里仗义疏财,广结义友,“及时雨”称号非他莫属。其他兄弟们都打心底了佩服他呢。

  然而,现代社会却有人因为利而迷失了自己,干出了令人不齿的事情。本来一对很要好的朋友,见利忘义,最后他们把义气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走向了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义”何等的重要!

  这本《水浒传》真是一部经典著作,一个“忠”、“义”、“勇”完美结合体。每当我翻开它,一个个故事跌宕起伏,一个个人物义气十足,总把我深深地吸引住。每读完一段,我小小的身子里却热情洋溢,一种壮志凌云的感觉油然而生,满腔热血冲破天。往往这个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哼起那首歌: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

水浒传十回读书笔记2

  林冲遇见了旧识李小二,李小二成了一家酒馆店主的女婿。

  林冲和李小二各自说了自己的经历,双方相处的非常不错。有一天,店里来了几个人,叫李小二去请营里的官营和差拨过来吃酒。李小二见来的几个人是东京口音,恐怕和林教头有关,便叫老婆偷听他们的说话。

  等林冲来了,李小二把这件事和几个人的长相给林冲说了。林冲发现来的正是要,陆谦来陷害他。林冲拿着刀在街上找了陆谦几天,都不见踪影。这时候管营叫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到了草料场之后,林冲去附近的酒店买牛肉和酒,路上看见了一间庙。林冲回到草料场后,发现房子被雪压塌了,想到路上有一间小庙,就收拾了行李去小庙里住。林冲在小庙安顿好之后,发现外面着火了。

  正要出去看,正巧听见在草料场防火的陆谦等三人防火之后在庙前说话。原来高太尉要林冲的姓名,估计定下这条计策,想要防火烧死林冲。林冲听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忍无可忍破门而出杀了三人。林冲杀了人之后便逃跑了,路上进了一个庄客的晚上看米的屋子烤火。林冲想喝他们就的酒,庄客们不给 争吵起来林冲把庄客们都打跑了。林冲喝醉了酒出门醉倒在地上,被来抓他的庄客们绑到了装上。

水浒传十回读书笔记3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经久不息的阅读,终将施耐庵的水浒传读完了,深受古典名著的熏陶,使我步入古典文学的殿堂。

  其实对《水浒传》中的不少故事我们早就知道,如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作者有超群的塑造人物的能力,把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曾也说过,《水浒》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的。施耐庵的祖籍苏州,后来迁居苏北兴化白驹镇,是一名元末明初的杰出文学家。元至顺年间,他考中进士,在浙江杭州做了两年官,又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政治,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从事论著。

  王伦,这个人物,作者对于他的描写不多,不过两三回,连外貌和例来的附诗也没有,可他却是让我最有感触的人物。王伦,人送外号白衣秀士,一听就是花拳绣腿,文武不精。王伦还妒才、自私,见有人来,只会说山寨太小,房舍不够啦,小地方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他说来说去就是要你走。记得林冲进寨时,他就万般阻挡,万般暗示,最后还要林冲讨个投名状,实在是小心眼,没有绿林好汉的豪爽。当日林冲杀了他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不容人,这让我不胜感慨:有容人之量的人,方可成就大事。

  在这点上,我觉得汉代刘邦最为出色。老刘自个儿啥都不行,但人家有优点,不耻下问。他没办法时,他旁边就会有一大群谋士上来说这说那,给他出上一大堆的主意,而他也能择其善者,从善如流。不会因为自己不行就妒忌别人。所以张良啊,陈平啊,萧何啊,韩信啊……那一时期最优秀的人才都乐意聚集在他身边,为他所用。可项羽就不同了,14岁就可举起一口大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武艺超群,够厉害的吧。但到了最后怎么样,还是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被无才的刘邦夺了霸业。这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刘邦有容人之量,项羽却刚愎自用,不能识人容人,最后连唯一的谋士范增也被赶跑了。

  再看看王伦,这王伦的身上可就连“刚愎自用”都用不上了,文才武略样样疏。你说你没本事吧其实不要紧,刘邦不也啥都不会吗,宋江不也文不如人武不精吗,得会容人啊!守着偌大的山寨,自己无能还容不下人,这不输定了吗?最后被杀,真是咎由自取呀。

  所以任何时代要想有所成就,不仅要自己有才,更是要能容别人的才,会用别人的才。因为海纳百川,有容则大!

水浒传十回读书笔记3篇(水浒传第十回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相关文章: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合集8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6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300字4后感5篇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精品13篇)

水浒传之读书笔记3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

怎样写水浒传读书笔记3篇 读水浒传写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八十回到最后的读书笔记3篇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个人感受3篇 水浒传读书笔感悟

《西游记》第三十回读书笔记3篇(西游记第三十回内容摘要)

水浒传读书笔记及启发范文3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