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道德经读书笔记6篇,以供参阅。
道德经读书笔记1
【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现代汉语解读】
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叫做明达。战胜别人的是因为有实力,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知道满足的,心灵富有。努力前行者有志向。不轻易离开你所处位置的人,你的生活会长久的。到死也不狂妄的人,长寿。
【延伸解读】
了解别人并不容易,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而并不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了解别人需要智慧。而知道自己其实更难,所谓自知之明,做到更不容易。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有的甚至严重高估自己,许多错误的决策往往都是因为决策人对自己不了解。
人生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超越别人上面。在乎超越别人的人,所有优势都在比较中产生,但这种比较的结果是不稳定的,这样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被超越。另外,这种比较虽然可能产生进取的动力,其实比较的过程中也不断积累起负能量,也可能伤害周围的人,也可能伤害到自己。
战胜自己,可以战胜昨天的自己。战胜自己的内容很多,譬如人的动物性、懒惰、享乐的想法。其实,人最需要的是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进步。
欲望无穷无尽,不知足者无法感受富裕,所以对于自己要求知足。而强行者,是为他人做事,为大众获得幸福。
所,你所处的位置,或者居所,借指根基、平台。这里强调一个平台、根基的重要性。亡,可能是妄,错字,意为狂妄;也有作忘的,意为忘记。到死都不妄作妄为的,知道自己的份量,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这样才会长寿。譬如长期汹酒,就是对身体妄作妄为的行为,将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作者:高风清扬
道德经读书笔记2
辙迹,行车留下的印迹。筹策,用于计算的工具,指草棍等。其实,行车肯定有轱辘印。老子说的意思是,出行不一定要用车,不用车就不会有车轱辘印。按照习惯的思路去想,只有一个结果。换一个思路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做到打破习惯思维,天下众生,都能度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任何人身上都有优点,每一件都可能给自己启发,要以多元角度看问题,胸怀宽广。
“故善人,善人之师”,这话虽然有些拗口,但古代就是这么说的。《韩非子》里说,姜太公是善人,周文王也是善人,善人周文王以善人姜太公为老师。师,也可理解为军队,众多的人,如挥师南下中的师。那么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善人是圣人带领的队伍的主要力量,这样解释与下句更连贯。资,资源,后备队伍。即使是不善人,也不抛弃不放弃,可以培养的后备资源。不善人经过教育培养,都可以成为善人的。
贵,贵重,重视。迷,迷乎,迷茫。“眇要”,通行本作“妙要”,实际应为“眇要”。眇,一只眼睛看。有班级中,最后成才的可能当时最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这孩子可能有其他的优点。不要讨厌与自己不对付的人,看清楚这些人的优点,可能对你有帮助,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的公司老板问题埋怨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因为他的要求特别高,总是希望能够招来全才,马上发挥大作用。对于招来的毕业生,总是看到他的缺点。其实,这些招来的毕业生都是资才,就是有待雕琢的材料,你要把他培养成为你的合格的栋梁。已经是栋梁之才的未必肯来你们公司。
道德经读书笔记3
《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是《道经》,后44章是《德经》,如果《道德经》是一条山脉,那每一章就是一座山峰。徜徉在《道德经》的山中,寻找道,寻找德,那些道,那些德,常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每每有所得,刚刚有所喜。可是扭回头来,又对所得有了困惑,纠结得头飞了雪,也只在几座山峰里转圈圈。此山雄美,总还是要从山里走出来的,哪怕走出来,再进去呢!
于是,决心写读书笔记,如游记一般,爬一座山写一篇。就像在山中迷路,不妨于经过的树上,写下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不断前行,总可以走出此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短短59个字,两千多年来,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解释不统一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断句不统一,分歧如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不统一的另外原因主要“道”“名”“有”“无”“妙”“徼”“玄”等名词”的解释不统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客观真理,大道。
道可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说,表达。
“常”,是不变的,永恒的。
“常道”是不变的永恒的真理。
大道真理是可以被表述言说出来的,但所有化为文字和语言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最永恒、最本质、最深远、无限的真理。而是真理的一个现象的、一时的、片面的样本。
为道是无限的,而语言相对道就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描述无限的道,只能得到“非常道”。
这句话与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有相同意思。
打一个比喻,无论是大圆,还是小圆,有一个量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圆周和直径之比,也就是圆周率π。
π可赋值,根据需要,π可以是3。14,可以是3。1415926,可以是小数点后更多位的数,但是无论如何赋值,都不是真正的π,都是非“常π”。
所以,π可π,非常π。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告诉我们,老子讲的道,也只是“可道之道”,讲的也是一个“非常道”。要透过“非常道”,窥探真正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具体事物的定义,即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名称,特征等。
名可名,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命名,定义概念。
“道”是客观真理,“名”是主观认识。
“常名”是指永恒不变的定义。
这句话可以写为:
可名之名,非常名,常名,不可名。
老子要阐述“道”这门学科,必须先明确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像我们学习一门新学科,也要先学习基本概念一样。
老子说,常名是没法定义的,可定义的名都有其局限性。
老子非常严谨,不像一些其他理论,在开始就说,一定要相信我,我就是对的。
老子告诉我们,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道德经》里的“道”都是可道之道,“名”都是可名之名,我们要透过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去感悟体会,真正的道,真正的名。
老子的道学,可名了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无”和“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两种断句,我倾向于,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给出了“无”和“有”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无”定义为“天地之始”;“有”定义为万物之母。
天地,是抽象的词,不单单是天空大地的意思。天地,就有了系统。
万物也是抽象的,是一切系统的产物。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系统就是两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两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就是天和地。天地外还有更大的天地,天地里也有更小的天地。天地可以是更大天地的万物。万物也可以是更小的天地。
没有天地,就没有系统,没有系统就根本无所谓“无”和“有”。
天地之始,就是系统开始运行之始。
比如,男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两个部分,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生孩子这个特定功能。
一对男女相恋了,表示一个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系统已经建立了,只是开始的状态,是没有孩子的,从确立关系到有孩子,是一个过程。
天地系统建立之始,是“无”。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没有男女做夫妻,谈论有孩子和无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没有天地,就没有“有”和“无”,没有天地之前,是虚无,是无极。
夫妻建立系统之始是丈夫和妻子,有天有地。但是没有孩子。
一旦夫妻系统孕育出新的生命,就“有”了。
这时候,妻子才能称之为“母”。
系统“有”了,万物才被生产出来,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个断句,我倾向于,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中蕴含各种因素作用变化,孕育着“有”,谓之妙。
“有”就一定会转换为“无”,有无的边界在哪里?
“常无”用来观天地之妙。天地之妙,就是“无中生有”之妙。
“常有”用来观万物之徼。万物之徼,就是“从有到无”的边界。
比如,地球生命的出现。
地球更多时间是没有生命的。当地球诞生的时候,天地这个系统就建立了,就有了可以产生生命的系统,但是天地之始这个时候是没有生命的。
经过了漫长的“常无”状态,天地不断相互作用,地球产生了空气,出现了水,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然后,生命从无到有。
生命起源,妙不可言,如今依旧是人类之迷。
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现在地球的生命是“常有”状态,但地球生命必然会灭亡,这就需要我们“观地球生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呢?”那时候,地球生命就要提前努力到其他星球延续生命。
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就是“无和有”两者,有和无同出于一个系统。无中蕴含有,有中蕴含无。所以,同出而异名。
“谓”和“名”是有区别的。“名”是客观的定义,是严格的;“谓”是主观的描述,可以是一种比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是无和有,同谓之玄。
“玄”就是黑里带微赤的颜色。简单来说,就是指“黑”色。
我们现在对一些不知道原理的系统称为“黑匣子”,就是给这个系统输入,也得到确定的输出,却不能把这个系统的原理说清楚。比如,一些带有自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机器,就是黑匣子。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是很难解释其原理的,所以“谓之玄”。
无中生有,谓之玄;有而化无,谓之玄。无无有有,有有无无,谓之玄之又玄。这些玄之又玄所蕴含的规律,是解释一切天地与万物生生灭灭的众妙之门。
道德经读书笔记4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
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经读书笔记5
【原文】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现代汉语解读】
真正明白的人不多说话,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明白的人。悟道之人必定会堵上欲望的孔窍,关上欲望的心门,收敛其光芒,混同于尘土之间。挫光锐气,解除纷扰,就是深远大同的境界。达到大同境界的人,你不能够太亲近他,也不能够太疏远他;不能够用利益诱惑他,也不能够危害他;不能够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低贱。所以他是世间最尊贵的人。
【延伸解读】
“知者弗言”是真正知道的、明白的人,人家不多说话,多说话、总是到处说的,他可能什么都不知道。这句话可以作为一种人生的阅历来看,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没见识过的时候,您就喜欢不断地讲,以显示自己知道得多,但是您真的什么都阅历过、经历过了,觉得不过如此,这些没什么好讲的,这时候您可能就开始慢慢变得沉默了。辛弃疾写过这样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就是这样的人生经历。
其实,老子给我们讲的也不是人生阅历,他讲的是“道”。明白“道”的人,他就不说话了,而那些每天在说的他却真正不知道“道”,所以“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对于这种形名,我们没有必要那么叫真,真明白以后,你也就不用多说了,因为没法确实确立一个真正的形名。明白“道”了,知“道”的人,人家就去低头做事,把事情本身做好,利益众生,为大家不断地去做,而且要努力地去做,但是对做事所带来的形名,带来的外表的体现、表现,我们却尽量不去过多地言语修饰、过多地提及它,这是一种“上善若水”的境界。
“塞”是堵上,“兑”当孔窍讲,讲的是把那个欲望的孔窍给堵上。“闭其门”的“门”指的是心门,古人认为这里也是念头出入的途径,所以我们把它给闭上。“塞其兑,闭其门”在讲一个领导者,你要把自己的欲望之门给闭上,这样才能做好领导。“和”是调和的意思,也就是说你所发出的光,你要把它调和到舒适的地步,不要使它特别耀眼、特别光亮,你要把光的形迹尽量淡化。“同其尘”,也就是说把自己变得微小一点,不要觉得自己了不得,要混同于尘土。
“挫其锐”就是挫光它的锐气,把它的锐气收敛起来。“解其纷”是解除那些纷扰、纷争的状态,然后就进入了一种叫“玄同”的状态。那么什么是“玄同”?玄,深远的;同,大同的境界。当我们看清了世界的本质,我和你没有本质区别,我和这个世界没有本质区别,我与这个世界也是一体的。这就是“玄同”。
真正的修行不在行迹,而是在心里。放下争夺之心,整个团队齐头并进,这才是和谐的模式。
圣人悟道之后,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以后,德行深厚,他跟周围人特别融洽。因为不考虑自己的私利,所以他不会拉帮结派,不会对某些人特别亲密、亲近,也不会疏远某些人,而大家又离不开他,也没法诱惑他,更没法去伤害他。悟道了之后,但行善事,莫问吉凶,心中坦然,所以别人也不能用亲疏、利害和贵贱来区分您、去影响您,因为您不在意自己的这些利益了,那么这些条件就影响不了您了,所以您进入了一种混沌、坦然的状态。
所谓的贵贱都是相对出现的,并且会互相转化,曾经的“贵”很可能转眼变成“贱”,曾经的“贱”又可能变成现在的“贵”。这都是不断转化的。贵贱其实都是一种幻象、都是浮云、都是结果、外表的光环而已,所以不要太在意它,和亲疏、利害一样,我们如果在意它了,我们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中。譬如有的人原来身在高位,属于贵,后来退休了,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心里落差太大,结果导致出现了差异,情绪郁闷,肝气不疏,诱发糖尿病。因此,贵贱都是浮云,不要太在意,以免陷入烦恼。作者:高风清扬
道德经读书笔记6
【原文】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
【现代汉语解读】
道一直处于无名无形的状态,道虽然小,而天地那么大,却不驱使它。领导者如果能够遵守道的原则,天地万物将自来顺从你。天地相合,风调雨顺,降下甘露,百姓不需要你命令他,而他们自己就会各守其位。然后可开始有各种名相,有了名相之后,就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所以不会消亡。这就如同说,道与天下关系,就好像小溪流对于江海的关系一样。
【延伸解读】
朴,未经雕刻的木头,指原始混沌状态,也即道。道虽然小,甚至看不见它,但它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因此天地不敢以它为臣。宾,宾客,顺从。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我们与万物是一体的,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万物的态度,您若遵循道的法则行事,万物就会来帮助您,也就是说,您的心可以驱使万物。这里讲的是我们人与世界的关系。
天属阳,地属阴,天地相合,即阴阳调和,阴阳相合,天地安泰。俞,通雨。这里讲的人与自然界的感应关系。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天地感应,皇帝、官员特别重视祈雨。在天地相合的状态下,领导者只要把自己的心摆正了,百姓就能够感应到领导心态,百姓的心也会慢慢静下来。
名相,指规章制度、名誉地位、官职官位等等有形的东西。知止,知道停止,适可而止,省略了停止的对象,一般指领导者的欲望、追求,有了名相之后,就会滋生人的欲望。
前文有“朴唯小”,就是说道是小的,这里说道虽然小,但天地源于道;就好像小溪流与江海的关系,江海的源头是小溪流。告诫我们要点点滴滴按道的法则做事,无数小事汇成大事。作者:枫杨e
道德经读书笔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