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春节放烟花日记 篇1
盼啊,盼啊,新年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新年。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火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啊!
新年!美好的新年,快乐的新年,人人喜爱的新年,我眼中的新年,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初中生春节放烟花日记 篇2
“奶奶,快开门!”我弯着腰气喘吁吁地站在奶奶家门前吆喝着,随后,奶奶答应了一声便笑容满面地开了门,谁知还没挨着凳儿,小表妹便硬拉着我要我陪她下楼放炮,唉,没办法,只好舍命陪君子了。
我拿着妹妹给我的一袋子炮下了楼,正准备点一个试试威力,“啪——”还没等我点燃火线,妹妹便对我先开了火,呵,你个小丫头,我也不甘示弱,点起个小炮弹准备还击,却不见了妹妹的踪影。于是我对着四周就是一番狂轰乱炸,谁知妹妹还挺能hold住。我眼珠子骨碌一转,计上心来。
我叫着“妹妹,我累了,咱换个游戏玩儿,你快点出来吧!”
半天,却没有妹妹的一点动静,这时,我发现垃圾箱旁边的破衣柜的门动了一下,呵呵,我一阵窃喜,看你往哪儿跑,我蹑手蹑脚走过去,“啪——”我又中弹了。拉开柜子门,肺都快气炸了,这个破柜子只有前门没后门。一转身,妹妹正在不远处冲我做鬼脸呢!“气死我也,”我如同一只愤怒狮子向她扑去,她轻轻一闪,咯咯笑着向另一栋楼跑去,我也紧追其后。在拐角处,又不见了她的踪影,我站在原地,四处打量。“噼哩啪啦,噼哩啪啦”脚下又响起了鞭炮声,原来,妹妹在这儿布上了“摔炮陷阱”,真可谓“万事都具备,只差我上钩啊!”
算了,斗不过我躲的过,“三十六计走为上,”我撤,不陪你玩儿了,我一蹦一跳的往家跑,身后传来妹妹“哥——哥”的叫声。
初中生春节放烟花日记 篇3
昨天周六是一家人聚餐的日子,在饭桌上,爷爷突然说了一句,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他说这些的时候,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期待的笑容。
快过年了,意味着,所有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亲人都要回老家团聚,爷爷又可以享受家人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了,我想过年应该是爷爷最开心的时候。而过年对于我来说则是一个享受欢乐与美食的饕餮时刻。家乡有句话叫做饱年饱节,意思是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是不会感到肚子饿的,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东西吃。每逢过年,家乡的各种美食总会摆满了桌面,诸如煎堆,馓子,炸芋丸,土虾片这些我从小爱到大的过年家乡风味小吃,都是应有尽有的。
当然,过年不仅是有美食,更有欢乐的时刻。在年三十吃完晚饭的.时候,一家人欢聚在一堂,发红包,看春晚,谈天阔地,享受着亲情的美好,彼此交流着一年的心得体会。之后在过年的节日里我们可以走亲访友,睡一个大懒觉,每时每刻都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欢声笑语,齐聚一堂,美味多多,让我对过年产生了巨大的期待,但也许我期待的不只是过年的欢乐,还有那永远无法重来的美好回忆。
初中生春节放烟花日记 篇4
我们小孩最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
我常在日历上比划,盼望春节的到来,还缠着妈妈撒娇地问:“什么时候才能过春节?才能去收压岁钱啊?”妈妈摸着我的头笑道:“你这个小财迷、贪财小鬼。”
春节那天能收到很多压岁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就像下了一阵金钱雨。我家亲戚多,所以我收到的压岁钱也多,见到亲戚我就会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别看我样子有点傻,我可一点都不害羞,看着那红红的小红包,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春节那几天不仅我一个人开心,全世界的小孩都很开心。大人就不一定了,我每收到一个红包就意味着妈妈也要送出一个红包,妈妈说这叫礼尚往来。那100元、200元、300元形成了一个岩浆,一到春节,它就要爆发出来。见到红包,我要先客气地说一句:“不用了。”实际上心里可想要了,呵呵!接着便是互相祝福“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身体健康!”一句句祝福回荡在浓浓的节日气味里,感觉那样的美好和幸福。
春节最快乐的就是我们小孩子,我们可以拿到许多压岁钱,又不用写作业,还能自由自在地放鞭炮,每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都伴随着我们的欢笑。
这就是我盼望的节日春节!
初中生春节放烟花日记 篇5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但是有一个节日,它会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海洋里。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长辈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这样的春节,能不难忘吗?
初中生春节放烟花日记(精华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