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 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作文,以供借鉴。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1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
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
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2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好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3
转眼又是一年,2022年农历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小时候过年是一件日思夜想的大喜事,买新衣服,贴春联,跟着父母采购年货……走街串巷之中,处处都可以见到张灯结彩的热闹氛围,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同脸上的笑意与期待。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备足琳琅满目的年货,除了让家人吃好喝好,还要热情款待登门拜访的亲朋好友。
春节时还要放爆竹,据说古时候人们放爆竹是为了吓跑年兽,还要熬到12点后才睡觉,有人把它称为“守岁”或“跨年”。
除了放爆竹和守岁外,我们还要吃饺子,饺子里面还有包上硬币,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证明他来年会有好运气。
每到过年去长辈家拜年时,长辈都要给我们压岁钱,无论多少,这都是长辈给我们的最大的最美好的祝福。
拜访与祝福在过年都是必不可少的,远在他乡的亲人,我们可以用短信的方式来祝福。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一样的年,不同历史时期过的年也各不相同。
无论如何,在这一天都要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无论过去的那“年”,过得怎么样,在新的一年我们都要向前看,我们都会憧憬更好的未来。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4
在扬州,正月十三这天晚上要吃汤圆,正月十八晚上要吃面条,又称为“上灯圆子下灯面”。因为爷爷奶奶之前的习惯是自己做面条,所以我们在过年期间都不买面条。
奶奶拿水和面,爷爷把面揉成团子,我和爸爸妈妈把团子搓成粗细不均匀的条子,场面好不热闹。再说那所谓的面条,其实都是奶奶做的,我和爸爸妈妈做的面条可吓人呢:一头粗一头细的,两头粗中间细的,因太细而断掉的。除了完美的面条,其它都有。每次,奶奶就在旁边看着,一点也不埋怨我们糟蹋了这白乎乎的面团子,只是等我们洗手时,偷偷把面揉在一起,拿擀面杖一压,拿刀划出形状,可以与机器做的面条媲美的人工面条就完工了。
我们只是躲在门后看,从未想过要学一学这门手艺。
软塌塌的面条一掉入锅中就被沸腾的水推来推去,在水中肆意地舒展着筋骨。爷爷和我拿出酱油瓶,往大家的'碗中倒入酱油,放入蒜末,盛上面条,浇上面汤,酱油面就出来了。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爷爷借着酒劲兴致勃勃地问:“知道为什么今天要吃面条吗?”
“知道,吃上一碗面条,是预祝人们在即将开始的生涯中,诸事都能像面条一样顺顺畅畅。爷爷,这个问题您都问了好几遍了。”我嗔怪道。
“哦,那我下次换个新的。”爷爷又喝了一口酒。
我在想,或许《真州竹枝词引》中的“十八日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下灯面。”中的人家指的就是我们吧。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有许多过春节的习俗。我来给你讲讲吧!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也是小年。从今日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听妈妈说,这一天,大家都要拜见灶王,还要吃麻糖,这日的麻糖特别难买。
腊月二十四日是“扫房日”,大家都要彻彻底底打扫房子。妈妈还教了我一首过年的歌谣:“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把酒打;二十九,洗头手;大年三十,包饺子,福字、对联贴上门。”。
过年贴春联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每逢过年我都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春联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意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我们还在门上倒贴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字,表示“福到临门”。
在我的家乡,重头戏就数放鞭炮了。每到大年三十晚饭前,还有大年初一凌晨我们都会放鞭炮。使我最开心的是大年初一凌晨的那一响。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家都争先恐后放响新年第一炮。每当倒计时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一个人看着电视给放炮的人数着倒计时,一个人用一根长棍子挑着炮,一个人拿着打火机,等着那千钧一发的一刻。“5.4.3.2.1”。顿时,全社区雷炮齐鸣、爆竹声声,热闹的不得了。
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习俗:饺子里包上钱,看谁来年发财,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串亲戚等等。过年好热闹啊!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呢?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6
江鸿基同学:
你好!
今年夏天,我们在重庆游玩时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想请你随时到我的家乡作客。
我的家乡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三面环海,是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之一的青岛。我们这里有许多的自然风景,如历史悠久的崂山,雄伟壮观的大海……我们这里的节日也是多种多样,春天的樱桃节、蛤蜊节,夏天的.啤酒节,秋天的柿子节,如果你现在来,我可以带你去参加鹤山的柿子节。
鹤山柿子节上人山人海,品尝柿子的地方被人们挤的水泄不通,山上的柿子红通通的,远看像一片片红海,近看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一阵风吹过,它们又像一个个可爱的娃娃在树上和人们玩捉迷藏。吃一口柿子就像吃了蜜一样甜,滑溜溜的口感真好!不仅这些,鹤山的景色也很迷人,山上有滚龙洞、泉水阶梯、将军石。柿子节上不仅有香甜的柿子,还有迷人的风景,我们俩可以边吃边看,这是多么愉快的事呀!
怎么样,我这样一说你肚子里的馋虫有没有想吃的欲望呢?有的话那你就来吧!我的家乡欢迎你!
祝你玩的愉快!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美丽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一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我们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我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没到除夕之夜的时候,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
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
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过了初六之后,大家的一切就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8
您到过竦坑吗?您知道竦坑的粽子节吗?
竦坑的人们热情好客,早在离粽子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邀请客人吃粽子了。
一到粽子节,竦坑的车站上就停满了车,还有的都因车站放满了只好放在路上了。车至少要放一里路呢!
到粽子节的时候,外竦坑还有许多人来摆摊。东西琳琅满目,许多人都围在摊前,和摊主讨价还价。有的人满脸笑容,大概是认为自己买的东西既实惠,又便宜吧!
粽子节时,还有的人来竦坑帮人家修钟表,生意也很兴隆。
每当这时候。我们一放学,就看见许多人家搬桌子吃饭,客人会送些礼物给亲人,并且和亲人谈天说地,吃着美味的粽子。吃好了还舔舔嘴,好像还想吃似的。粽子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天,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时候,又闻到阵阵粽子的香味。人们都对粽子赞不绝口,认为这粽子不比山珍海味差多少。
粽子节的时候,人们还会放着音响,陶醉在音乐声中,还不时地传来人们的笑声,讨价还价声,唱歌声。还有许多人正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去郊外散步。
粽子节时,有的人家还会放烟花。这时,人们都走出家门,望着天上绚丽的烟花,天上的烟花好比一朵真正的花,让人们身心舒畅。
粽子节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客人们背着一串一串的粽子,恋恋不舍地跟亲人道别,好像还想再重新度一次粽子节。
啊,家乡的粽子节真热闹。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9
我的家乡这个小县城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很多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我们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我们平时在家过的风俗大多是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贴春联儿、走亲访友,今天我不是介绍往常的风俗,而是几句家乡的风俗。
我妈的家乡我的老家,江苏一个城市—海安。每到该贺喜的日子都会请一支舞队来跳这种舞,叫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在我小时候一有表演,妈妈就会提起这句话,使它印在我的脑子里。
海安花鼓”和苏北地区的“牵驴花鼓”、苏南地区的“渔篮花鼓”、“洛子花鼓”一样,在明代以前,都属于歌舞戏曲表演。
一次亲戚60岁的宴席上请来一只舞队,正跳着火热时,大嗓门的姨姥姥拍了拍我的`肩:“你是不是在学舞蹈吗,来一段。”声音迅速地传到了亲戚们的耳朵中。各个儿都在那里起哄,我被逼无奈上了台。左手拿着鼓,我右手拿着鼓槌,跟着音乐的旋律舞动着。
我家乡的风俗是我心中缺一不可的文化。
实用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 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