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精彩11篇

时间:2023-11-20 08:03:22 综合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1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原点,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为主要方式普及在校大学生心理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在校大学的心理综合素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素质教育课程,从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内容和课程价值定位等方面看,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延续了传统主流心理学即“消极心理学”理论,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把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学生群体上,把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既无法从根源上有效预防和彻底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不可能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和培养,再加上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理解不一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逐渐暴露出不足。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开拓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视野,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

  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抑郁性障碍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

  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㈣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非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也不是某种心理素质的训练,而是注重引导和促使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改变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很难从知识的掌握方面进行评估反馈。另外,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很难用一种明确的尺度来量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学是一门以大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的学科,其教学评价方式应该以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评价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完善与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利用量表施测、自我分析报告和问卷调查等工具与方法,同时结合师生交流、游戏互动和个别访谈等措施对大学生心理整体状况进行科学调查,主要考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确定心理教学模式、心理课程内容、心理课程目标和心理课程设计等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完善心理课程教学效果科学评价机制,并以此优化心理教学模式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2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大学生处在读书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值得关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等,但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冲突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虽然如此,因只有学习经历少有生活实践经历的中学毕竟对人生的认识较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在这一时期内,他们会经常产生一些自我意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第二,独立的我与依附的我的冲突。一方面,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还存在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不断成熟的自我渴望独立。同时,自己对自己有理想与规划,从单一的学习价值评价体系变成到综合的能力价值评价体系,大学生对生活的憧憬与现实还存在距离。

  2、人际关系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只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一方面,渴望交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不能正确的摆正心态,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这都容易使他们陷入人际交往误区。正是因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就值,造成心理巨大落差,使得人际失调,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频频出现。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了社交恐惧症等各种心理疾病。

  3、就业心理问题

  高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道路上一片空白,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没有合理的自我定位,面试时回答问题没有思路等,导致找工作频频受挫,出现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伤,就业焦虑等心理。许多学生表现出经验不足,承受能力差等问题,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实践的作用,大学生对自我的心理定位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进入大学以后,脱离了异常忙碌的高中学业生涯,进入了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的大学生活,很多人突然迷失了方向。大学生活的迷茫,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模糊不清。如果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了解在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能创造社会价值,自己最感兴趣,自己在专业领域还欠缺什么技能。从实际经验中找到自我定位,明确自我方向和目标,给未来的自己做个设计,及时弥补专业上的不足,大学生活就此丰富多彩起来。

  2、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学校的过度保护让他们带着对社会的渴望和恐惧走进校园,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知道社会中会有怎样的挫折等待着自己。正因为如此,他们有的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从事自认为不能完成的事情,即使一点点难度也会将他们吓跑,有的又盲目自信,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自己,低估了事情的难度导致失败。社会实践是建立真实自信的最好武器。在实践中大学生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商讨补救措施。有了对社会的认识,有了对社会的实践经历,学生就不再会对社会感到恐慌,对自己充满不信任了。

  3、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情感障碍和社交恐惧

  要想改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减少人际交往困惑,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与他人接触,交流和沟通,而社会实践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社会实践中,经常是小组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交流,分工协作,这都是他们有了交往的空间和自由。为了使实践顺利进行,成员之间必须互相配合,遇到矛盾和分歧必须协商达成一致。这样有助于正确处理情绪矛盾,减少情感障碍。同时,社会实践的经历,增强了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情景,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耐受性。由于在社会实践中,不是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为了活动内容而交往,可以使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上,不至于是交往过于紧张。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其他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减少对社会交往的恐惧。

  4、社会实践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求职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通过大学期间的认识和改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能力,减缓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抗挫折能力差,因此提升抗挫能力就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关键。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在实践中寻找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办法,从而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同时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久而久之,今后面对招聘单位方可信心十足。

  5、社会实践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成功指标,而今我国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容乐观,除了没有清晰的目标以外,不能持之以恒,是最突出的问题。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建立大学生完善的人格。

  四、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立足于大学生服务于大学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实质帮助和有利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让其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专业的社会实践,更是大学生寻找自我缺陷,完善自己人格的一个途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缺点,然后针对这些缺点,在实践中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2、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开展学生会工作与社团活动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需要从校园社团活动开始。在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每个同学通过自我定位,竞选,工作实践找到自己适合做的学生干部岗位,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学生会与社团活动中,锻炼的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也锻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硬的基础。

  3、学校组织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月、周

  学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除了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活动,社会实践月、周等,也更能直观的使学生们提前进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阶段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自我定位,发现自我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4、学校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

  除了实践和第二课堂以外,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从理论上分析社会现状,专业情况,社会实践与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康德说,有知觉无概念是茫的,有概念无知觉是空的”只有有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实践也更需要理论知识来总结拔高。通过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课,明确理论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

  结语:

  总之,社会实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担起调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工作,必须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整合和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创造一套实用有效的机制,最终实现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3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原点,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为主要方式普及在校大学生心理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在校大学的心理综合素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素质教育课程,从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内容和课程价值定位等方面看,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延续了传统主流心理学即“消极心理学”理论,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把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学生群体上,把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既无法从根源上有效预防和彻底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不可能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和培养,再加上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理解不一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逐渐暴露出不足[1]。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开拓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视野,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

  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抑郁性障碍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

  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㈣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非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也不是某种心理素质的训练,而是注重引导和促使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改变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很难从知识的掌握方面进行评估反馈。另外,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很难用一种明确的尺度来量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学是一门以大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的学科,其教学评价方式应该以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评价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完善与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利用量表施测、自我分析报告和问卷调查等工具与方法,同时结合师生交流、游戏互动和个别访谈等措施对大学生心理整体状况进行科学调查,主要考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确定心理教学模式、心理课程内容、心理课程目标和心理课程设计等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完善心理课程教学效果科学评价机制,并以此优化心理教学模式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4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主体的参与创造,力主开展活动性的教育模式,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参照体系和思考框架,尤其是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鉴于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积极吸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精华,重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整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模式与方式,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和氛围,构建重视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5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拥有这样的防范意识呢?一支未熄灭的烟头便让无数的生命结束了。其实人人都知道吸烟是有害健康的,可为什么我国的“烟民”还是在不断的增多呢?有多少人知道,“烟民”的增多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发生火灾的频率又增多了。有的人只为争取那一点点的时间,便不遵守交通规则,就那么一点点的时间又让多少年轻的生命死于车祸;就那么一点点的时间让不计其数的富有朝气,活力的生命停止了呼吸,离开了亲人,也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在电视上看见这样一则消息:在一所幼稚园里,因一盘檀香引燃了从床上掉下来的棉被,让13名无辜的小生命在睡眠中悄然的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么多的小生命都还没来得及过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没来得及向生他们的父母告别一下,便离开了人间,多么让人遗憾啊!他们可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啊

  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都在我们身边“上演”,可为什么就不能使活着的人们引起注意呢?难道在他们眼里,生命真的就那么不重要吗?难道非得等到失去以后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安全知识,通过学习,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安全知识,比如:在家用电时,应注意安全,家里没人时应关闭所有电源;炒菜时,应注意用气安全,若起火,不能往锅里倒水,应用锅盖盖住,防止火势蔓延;在过马路的时候,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在拨打报警电话时,应按电话里的提示把问题说清楚,说具体,等等。

  其实,只要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多用一点心,做每件事都多想想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这些事故的发生频率将会大大降低,才能使我们的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安宁。多用一点爱心对待任何事,就像这首歌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6

  摘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和谐”一词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

  和谐是一种品质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然而,大学生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心理发展上实现和谐,这就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1、教育内容的和谐———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史。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凝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如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提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教育者应当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出“中国味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要求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网络等查阅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但在注意,考评的分数高低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查阅、理解、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2、教育过程的和谐———教育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切忌无章法的教育

  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者在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时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关于这点,教育者要做到两个要求:一是坚持循序渐渐、由浅入深的教育;二是坚持有步骤、有轻重缓急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同时,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也有很大的易变性。

  3、教育互动的和谐———善于利用情感交流,增强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亲和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大学生情感的对话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若能持着真诚之心组织、实施教育工作,必定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了解到这项教育活动是真真正正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有利的。具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和谐可以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方法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情感变化等三方面入手。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若发现他们出现情感问题,及时解决,以防他们衍生出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4、教育环境的和谐———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或是政治环境,或是经济环境,或是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校园,无论是生活、学习、娱乐还是进行各种情感交流,都离不开校园这个重要载体。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当积极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当然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大学生的精神支持与积极营造。

  参考文献:

[1]俞卫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xx(11).

[2]史立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xx(8).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7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原点,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为主要方式普及在校大学生心理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在校大学的心理综合素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素质教育课程,从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内容和课程价值定位等方面看,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延续了传统主流心理学即“消极心理学”理论,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把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学生群体上,把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既无法从根源上有效预防和彻底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不可能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和培养,再加上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理解不一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逐渐暴露出不足[1]。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开拓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视野,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

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抑郁性障碍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

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㈣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非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也不是某种心理素质的训练,而是注重引导和促使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改变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很难从知识的掌握方面进行评估反馈。另外,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很难用一种明确的尺度来量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学是一门以大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的学科,其教学评价方式应该以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评价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完善与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利用量表施测、自我分析报告和问卷调查等工具与方法,同时结合师生交流、游戏互动和个别访谈等措施对大学生心理整体状况进行科学调查,主要考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确定心理教学模式、心理课程内容、心理课程目标和心理课程设计等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完善心理课程教学效果科学评价机制,并以此优化心理教学模式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8

  摘要:贫富差距是当前高校存在的客观现象,本文在分析高校大学生贫富差距的现状及贫富差距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基础上,探讨弱化大学生贫富差距感的对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缩小学生精神上的差距,提升学生自身减贫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少贫富差距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贫富差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大学生贫富差距的现状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影便是大学生贫富差距。贫富差距不仅仅影响着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就业等问题,也影响着富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问题。大学校园里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消费的差异。高校贫困生一般是指那些经济上困难,难以支付教育费用,甚至无力维持学业的大学生。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不超过200元,且花费几乎全部用于基本的日常消费,还要靠四处兼职以维持学业和生活。而富裕的学生每月花费千元,且经常出入校外餐馆,名牌、高端电子产品样样俱全。消费额和消费结构的差异也导致了消费观的差异:以量入为出、讲究实用主义的消费观和追求享受、讲究生活质量的消费观。

  二是交往群体的差异。俗话说“人以群分”,贫富差距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交际群体和人际交往质量。多数贫困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和社团组织,人际交往圈狭窄;富裕学生一般比较活跃,社会关系比较广。经济上的贫富差距直接导致了贫富大学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交际群体的分化。

  二、大学生贫富差距的消极影响

  贫富差距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对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教育等造成极大的挑战,进而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与维护。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UPI量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云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19个学院,5946名本科学生(其中男生20xx名,女生3928名)进行心理测评,以探析贫富差距的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条件相对富裕的大学生,由于其优越的生活环境,家长的百般呵护,进入大学生活后,可能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从而产生焦虑和急躁的情绪。有的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有的甚至高傲自大,生活散漫,只能享受成功的荣誉,却无法承受任何挫折,一旦遭遇打击,很可能做出极端行为。

  家庭经济相对贫困的大学生,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同学间的贫富差距也使他们承担着心理失衡的痛苦。贫富差距促使多数贫困大学生产生了抑郁、焦虑、敌对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情绪。

  2.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贫富差距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切向钱看”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使他们片面而简单地将大学生活及今后人生全盘市场化,缺乏远大理想,把实用和物质享受作为价值追求目标,学习没有动力,应付考试,热衷于谈情说爱、吃喝玩乐。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贫富差距对大学生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大学生的贫富差距。不论是富裕还是贫困的学生,都应正视现实,接纳自我,都应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以获取知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拼搏作为价值目标。

  3.对校园和谐的影响

  在贫富差距的长期影响下,学生群体的金钱观、价值观、是非标准等差异显著,学生间的人际关系网络也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贫富差距在学生群体之间形成了一条逐渐蔓延的裂痕,威胁着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贫富差距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新希望。研究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探究贫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缓解贫富差距造成的负面影响,显得刻不容缓。

  1.针对问题,开展咨询与心理辅导

  高校需要开设并普及心理健康相关专业课程,需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会有效地调适自我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充分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价值观念、生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其正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

  2.加强研判,引导树立正确的贫富观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贫富差距拉大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也有不合理因素,所以大学生应辩证看待,以平常心来解决贫富差距所带来的问题。贫穷和富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大学生应该把握好时机,努力奋斗,拼搏进取,逐步改善自身状况。

  此外,贫困大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高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开展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可以为贫困生参加社会兼职创造机会。通过学校的帮助和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以提升学生自身减贫的能力。

  3.丰富载体,努力营造健康、温馨的校园氛围

  高校应为贫困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为之建立相适应的心理倾诉和预警机制,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以道德品质、获取知识为追求目标的良好风气,有意识地打磨富裕生的优越心理和贫困生的自卑心理。班级组织参加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体育等集体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团结互助、关心友爱的温暖情谊,从而缓解贫困生的精神贫困,让贫困生和富裕生和谐共处。

  四、思考与展望

  贫富差距的消极影响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对贫富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社交、心理等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指引其人生目标,规范其个人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大学校园的贫富差距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贫富差距带来的问题,探索贫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田昊然.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创新[J].法制与社会,20xx(1).

[2]杨雪萍.大理学院学生贫富差距问题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09(9):32-35.

[3]李丽萍.贫困生需要“心灵鸡汤”[N].中国青年报,20xx:3-17.

[4]李大卓.大学生贫富差距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xx(02):47-48.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9

  摘要:由于网络有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虚幻的社交环境等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生活题材。但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学生盲目的迷恋网络会使情绪失控、性格扭曲,严重的会产生违法行为。如何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一个新的变化,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下面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模式

  由于当今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走入大学生的生活,并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网络信息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网络中那些不健康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因素。为了降低这种负面影响,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转变,我们可以采取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来寻求解决的好办法。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全世界信息的联通,产生了极大的信息量,这也让互网络有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同一件事网络上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这让对价值观取向认识不清、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来说很难辨别对错,造成对事物没有客观的认知、情绪容易波动、行为容易过激。所以,有着极大信息量和多元化价值观的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很大。

(二)网络虚拟性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网络与现实生活相比差异很大,网络自身存在着虚拟性,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了解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的社交平台可以在不经过见面的情况下进行交流、沟通,他们也可以不用使用真实信息来进行一些虚拟性的活动。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不算成熟、情感比较丰富、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容易意气用事,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当大学生被网络上的这种虚拟的人群所利用,对他们蓄意煽动,将一些不开心的事扩大化,使得大学生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发生过激的行为,严重者甚至触犯了法律造成犯罪。网络犯罪比现实生活要难以预防和控制,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道德、法律以及一些思想教育来加强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让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所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学生的情绪波动,从而减少了大学生的犯罪几率。然而,网络的虚拟性让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们随意的释放情绪、发表言论,导致法律、道德对行为的约束有所减弱,造成了不可预见的后果。所以,网络的虚拟性给大学生的行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网络交流对象间接性影响大学生的沟通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情感比较丰富、性格比较敏感,在交友时比较羞涩;所以,他们在面对面交谈时会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能敞开心扉、放下顾虑的交谈,在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上往往不够深入透彻,没有达到很好的交流的效果。然而,在网络上的社交就不同了,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一些社交软件,例如、等,无需见面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进行交流,不受环境等条件约束,可以敞开心扉、随时随地的交谈,这样也能让大学生很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大学生很容易沉迷于这种虚拟的网络社交中,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失去信任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产生排斥感,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冷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转变

  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一个新模式,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全校进行开展,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学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以外,还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学校应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推广和普及。学校可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测试,研究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然后针对这种差异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题讲座等;同时,可以通过各大媒体进行宣传,让校园到处都充满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氛,让大学生主动接受并重视起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可以预防和降低不良心理的产生,达到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二)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老师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化,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来快速转变教育观念。老师应将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现代化的教育模式相结合,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创建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虚拟性。这种更新的教育理念和转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了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动力。

  三、结语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在当前的这种网络信息社会中,学校要加倍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三观”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和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的心理向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20):41-42.

[2]郭英君,舒娜.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内江科技,20xx(10):107-108.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10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主体的参与创造,力主开展活动性的教育模式,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参照体系和思考框架,尤其是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鉴于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积极吸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精华,重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整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模式与方式,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和氛围,构建重视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11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相同点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简要来说主要有政治理论教育、主旋律教育、三观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健康人格教育。思想政治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教育重点放在了完整的人格的塑造,通过教育,学生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理想上的追求,他们的形成法律意识、时代意识与自我意识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人际交往上能较为成熟,大学毕业学会求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如何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的进行调适的方,把异常的心理因素去掉,形成正确的心理现象,侧重点烛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形成良好的物我发展能力,能适应当今的生活,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爱好与主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政治倾向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也有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咨询与指导,也具有少许的政治因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具有间接性的教育与指导,从心理教育上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方面的良良性变化。

  具有互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能功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他们之间具有互补性的一面。从心理、思想、行为三者相互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来看,心理状态健康与稳定能形成良好的思想觉悟,开始优良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的基础,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形成鲜明的思想觉悟与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品质提高了,也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过来,虽然心理健康重在育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较快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

  育结合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挥教育的功能,所以,对二者进行整合是必然的,使之发挥最佳的育人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

  目前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本身的内容形成学生内在的品德和自觉行为,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借助心理活动的调解,才会更有效的完成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要素的培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补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扩充

  我们以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重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社会的认识、国家的认识,重视当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的时候如何去处理。但是很少让学生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等方面关注不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的社会心理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需要要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变化较快的社。产生这种心理变动的因素是思想方面的起到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教育,内定与目标要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这时,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就得到了发挥,势弥补了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进面使得思想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活化,于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分支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与内容也相对独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单独的来完成,他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与参与。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构特点上看,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人的本身内在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如果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有很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现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手段与途径,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引导,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3心理性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在理论层面上的整合

  以科学的系统论为理论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的这两种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但都是思想教育的大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把二者看作是一个大的整体来进行融合教育,在体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又体现其互补性,使二者协调发展,而不是把任其中一个牺牲掉。其次,把大学生的生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就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教学,这是教学的生活化,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指学生的生活对受到的教育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实践层面上的整合

  首先,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实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并不断扩展,把自己的教学目标也延伸起来,也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的育人体系联系起来,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自身的政治、思想、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也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拓创新,创新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采取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教育业务能力。这种方法上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心理健康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对于学生授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很好的心理条件。在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结合,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喜欢做什么人”,又在想能达到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其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方法与手段也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辅助内容。所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与手段也很丰富了。所以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吸引过来用,提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使教育效果更好,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精彩11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策划书8篇(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8篇(幼儿园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策划书6篇(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6篇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3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