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应急预案5篇 放射科窒息应急预案

时间:2024-01-04 14:37: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放射科应急预案5篇 放射科窒息应急预案,供大家阅读。

放射科应急预案5篇 放射科窒息应急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1

  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临床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三、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专人保管急救、抢救药品、器械,随时检查,随时补充。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放射科应急预案2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放射科应急预案3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放射科应急预案(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射科应急预案4

  通过本预案,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发生在放射科的危重患者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1、本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是指在接受各种造影所需的对比剂过程中所发生的过敏反应者;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虽已经处理,病情已得到稳定,但在检查过程中又发生变化者;或者非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病情变化者。

  2、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一定需要临床医生陪同,并要求在病情得到稳定后才可以进行检查。接受离子型碘对比剂造影,应有临床医生在场陪同。

  3、接受碘对比剂的患者,检查前做好过碘敏试验及相关的预防用药。被检查者或家属需签署“接受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

  4、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和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检查。

  5、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用药。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吼道。必要时使用气官插管。

  6、放射科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病区医生协助抢救,同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接到通知立即到场,一方面组织协调抢救,一方面向分管领导或院长汇报。

  7、如临床医师尚未到场,此前放射科医护人员应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球囊通气;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按摩,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急救药品。

  8、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9、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向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10、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放射科应急预案5

  为了加强对放射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争议,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放射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识放射科工作特点

  1、放射科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

  2、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

  3、各类造影、增强所使用的`碘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4、尽管各类介入诊疗技术创伤小,也都难以避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5、不少放射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

  6、放射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引起对放射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

  二、放射科常见的医疗事故争议

  1、各个窗口的服务态度。

  2、各类检查的误漏诊。

  3、未能按限时要求检查或出报告。

  4、同一病人前后报告不一致。

  5、碘过敏反应。

  6、介入诊疗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如:肠穿孔、异位栓塞、栓塞综合征等。

  三、放射科医疗事故争议的防范措施

  1、科主任以身作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会诊。

  2、各专业组长做好本组内各方面的工作,对本组下级医师做好指导工作,遇到疑难病人及时提请全科讨论。

  3、坚持每日早会后。

  4、严格技术操作常规,牢固树立无菌消毒观念,熟练无菌技术,经常监督、检查,做到一丝不苟。

  5、密切科室间的协作关系,放射科业务涉及全院各临床科室,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得到我科的一些缺陷,同时积极予以处理。

  6、各类介入月新日异,要及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对各类可能出现的不良反良做好防范措施。

  7、加强放射科教学、科研工作,对低年资医生加强临床指导。

  8、对放射科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经常性的检查督导,随时发现医疗缺陷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四、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应依照下列程序处理

  1、立即向班组长和科主任汇报,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a、保管好原始申请单、报告、各类检查和影像资料。

  b、保存各类介入治疗的相关谈话记录、操作记录。

  c、保存从病人取得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d、尸体移送太平间备验。

  2、立即口头向医患关系办公室(质控部)汇报,并组织科内讨论,48小时内上交书面材料,内容包括:

  a、病员发病情况、检查、诊断、治疗经过。

  b、疾病检查和诊断依据,有无技术差错、误诊、漏诊、延误检查和诊断,诊疗过程中有无缺陷。

  c、手术适应症、手术经过、手术方法,有无手术操作失误。

  d、病情变化后的抢救是否积极、是否请示上级医生,上级医生有无提出意见或表示态度,下级医生是否正确执行上级医生意见。

  e、科室对此事件的初步结论和处理意见。

放射科应急预案5篇 放射科窒息应急预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