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续写7篇

时间:2024-01-07 08:08:46 综合范文

《滥竽充数》续写 篇1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师:“滥竽充数”这四个字,“充数”是以前学过的,那么“滥”和“竽”我们该怎样记呢?

  (生思考,没有举手。)

  师:我提示一下“滥”减去三点水,加上——

  (红笔描“氵”。)

  生:“滥”减去三点水,加上草字头,“蓝”,蓝天的“蓝”。

  生:“滥”减去三点水,加上竹字头,“篮”,竹篮的“篮”。

  师:嗯,真不错,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谁能说说“竹篮”的“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呢?

  生:因为竹篮是用竹子做成的。

  生:竹字头表示和竹子有关的意思。

  师:哦,是这么回事,既然这样,那么“竽”为什么也是竹子头呢?

  (生疑惑,想说竽可能是竹子做的,又不知竽是什么,不敢确认。)

  师:我们来看课文中有一幅图,认真看看有许多人在干什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竽”字也带竹字头。

  生:图上有许多人在吹竽。

  生:竽就是一种用竹子做的乐器,所以带竹字头。

  师:你们观察得真细致,那么“滥”和“竽”这两个字大家记住了吗?

  生:(齐声)记住了!

  师:好,接下来,我们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谁愿意读?其他同学倾听,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一、二自然段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抽生读课文,同学倾听,评价,正音。)

  生: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候。

  生:一、二自然段中的主要人物是南郭先生、齐宣王。

  师:战国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生:就是古时候。

  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生:老师刚才说了,是两千二百多年以前了。

  师:哦,是的,韩非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离现在有两千二百多年了。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用笔作上小问号。

  (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生:“讲排场”是什么意思?

  师:什么叫“讲排场”呢?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吧?有没有哪个词、句子解释了“讲排场”呢?画上线,标出来。

  生:“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这“三百人”就是“讲排场”。

  生:“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这“三百人一齐”就是“讲排场”。

  师:是吗,“三百人一齐”就是“讲排场”那“一齐”和“一起”有什么区别呢?好!大家一起站起来!是一起站起来!

  (学生们明白了就站了起来,不明的看别人站起来,也就起来了,最后全班陆续站了起来。)

  师:同学们做得真对,这就是一起站起来,下面,听老师的口令,一齐站起来,一——二——三!

  (生恍然大悟,全班“唰”地站起来。)

  师:好,坐下,那齐宣王“三百人一齐吹竽”,显示齐宣王哪——多么

  (师做动作。)

  生:多么有面子啊!

  生:多么有钱啦!

  生:多么了不起啊!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也喜欢讲排场,他们是怎么讲排场呢?

  生: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大表哥结婚,找了十辆轿车接新娘,十辆车排成一排,就像一条龙,不过,由于没有许多客人,有的车没坐满,有的车空着,真是太讲排场了。

  生:我太婆去世了,舅爹爹请人帮忙请客吃饭,吃了三十多桌,客人吃了半下午,都没吃完,这也讲排场。

  生:我姨妈的女儿,我表姐考了大学,送礼请客,下馆子,吃了二十多桌,也是讲排场。

  师:讲排场真不好,齐宣王只顾了自己面子,请三百人一齐吹竽,就要给三百人“很高的待遇”,供他们吃,供他们喝,还要给他们钱。更为可气的是,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也混在队里充数。那他不会吹竽,又是怎么吹的呢?从课文中找一个成语回答。

  生:装腔作势。

  师:“装腔作势”是什么意思,能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吗?

  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

  师:怎样做的呢?我们看看图,看谁是南郭先生?

  (生看图找南郭先生。)

  师:你学南郭先生做这个动作,同学们看是不是在“装腔作势”。

  (生做动作,同学们哄笑。)

  师:你“捂”得真像,上节课,我们学了一个字跟这个“捂”意思一样,动作也一样,是什么?

  生:“掩”!“掩耳盗铃”的“掩”。

  师:(做动作)对!“捂”和“掩”一样,都是提手旁,那“装、腔、腮、势”这几个字该怎么记呢?

  生:“装”是形声字,上面是装,下面是“衣”。

  生:“势”是“热”字去掉四点底,下面加个“力”。

  生:腔和“腮”都是月字旁。

  师:“腔”和“腮”为什么都是月字旁呢?因为呀,月字旁的字,有一个部分是肉字旁变化而来的,“腔”,“口腔”,“腮”,“腮帮”有肉吗?

  (师指自己口腔,揪腮帮。)

  生:(一齐)有!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肉,跟月字旁有关?

  (师指自己的脸。)

  生:(一齐)脸。

  (师跺脚。)

  生:(一齐)脚。

  (师抬腿,用手指。)

  生:(一齐)腿。

  (师又手叉腰,扭腰。)

  生:(一齐)腰。

  师:“装腔作势”就是装出那种声音,作出那种架势。生活中,还有谁装腔作势地干什么?说一说,演一演。

  生:早读课上,小明正在玩,老师突然来了。小明慌忙拿起书装腔作势地读。

  (生表演,其他哄笑。)

  师:(笑,用手指着)书都拿倒了。

  生:今天早上,我不想吃早饭,妈妈生气,抄起棒槌装腔作势地要揍我。

  (生表演,其他哄笑。)

  师:(笑)自己儿子,哪里舍得真打呢。

  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没有真正的本领,他混得了一时,还能混得了一世吗?我们接着学习三、四段。老师抽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倾听、思考:这两段中多出了哪个主要人物?他和齐宣王有什么不同呢?

  (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生:多出了一个齐湣王。

  生:齐湣王不喜欢听大家一齐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地吹给他听。

  师:“一个挨一个”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地”,那南郭先生怎么办呢?他不是不会吹吗,要是轮到他吹,那不露馅了。

  生: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师:“溜”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课文中的词语解释。

  生:“偷偷地走了”就是“溜”。

  师:对!“偷偷地走”就是“溜”。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不过,一定要读出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学完了课文“滥竽充数”,谁能跟老师说说,“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生: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吹竽队里充数。

  生:不会吹竽的混在行家里充数,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本领的人。

  生:没有真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师:是啊,做人要有真才实学。那南郭先生没有真才实学,他溜走以后会干些什么呢?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地想像,说一说。

  生:南郭先生只好回老家种田去了。

  生:南郭先生在城里买了一间店铺,当了老板,做起了大买卖。

  生:南郭先生求得名师,学习吹竽,三年后,又回来给齐湣王吹竽。

  生:南郭先生听说赵王也爱听吹竽,而且要“三千人齐吹”,他跑到赵国又去骗赵王了。

  师:同学们的想像真是太精彩了。课后,请大家把“滥竽充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们听。该怎样讲呢?能不能先跟小组的同学讲讲,再跟老师讲讲?

  课后反思

  一、课的导入。

  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根据三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和中年级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巧妙地设计了导入,将文言文恰当地安排在导入新课之中,初步地让学生接触文言文,感受这种与平时学习不同的文体,体会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这种安排恰到好处。多一分则长,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会读,更不要求分析理解,三年级学生也还没有分析、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少一分则短,教师和学生如果对教材中的文言文视而不见,很明显,违反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四年级学文言文点到为止。

  二、识字教学

  四年级作为一个中年级,上承识字教学为主的低年级,下接以阅读教学为主的高年级。识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既不可以作教学重点,又不能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要让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为将来进入高年级自学生字打基础。本课时,主要采用随文分散识字的方法。识字方法多样,比较识字,看图理解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识字,而且各种识字方法综合交叉在一起,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富于变化的识字教学蕴含在阅读教学之中,使学生永葆积极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这节课的识字加强了本课生字之间的联系,还加强了与上节课以及以往生字教学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化、整体化。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的不是单个的生字,而是一张结构严密的生字网。

  三、阅读教学。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让学生就词解词,绝大部分学生还无法达到这样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找解释,这样做,找起来简单,学生很容易达成。本文重点词语主要有三个:“讲排场、装腔作势、溜”。教师让学生先联系上下文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如“讲排场”;还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如“装腔作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浓了。

  四、总结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想像南郭先生溜走以后,他会干些什么?二是复述课文,将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先在班里交流。主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和复述表达能力。想像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想像是创造的前提。而复述表达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总是生活在某个集体之中 ,不可能远离社会,独自生存。要生存,就要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这两项训练为这节课的教学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压轴戏。

《滥竽充数》续写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2、学生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板书:滥竽充数) 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  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没有兴趣?  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者   喜欢   南郭先生的做法   南郭先生的结果

  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五、课后延伸。1、 师:这会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题目:南郭先生下岗后  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  教后反思: 《滥竽充数》教学反思 《滥竽充数》是一个成语故事,写的是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在一起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里面充数。后来齐缗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了。这个故事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导入环节,先让学生回忆第一个成语《自相矛盾》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阅读课文,对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再提出问题,共同归纳出为三点:1、南郭先生是怎样在乐队里混的?2、为什么能混过一次又一次而不被人发现呢?3、后来他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呢? 然后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根据学习要求,再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文,并在有收获的基础上到小组中进行交流,抓住由这三个问题引出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课文。在区别齐宣王和齐湣王喜欢听吹竽的不同之处时,抓住这样两句话:“齐宣王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齐湣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在此基础上理解 “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南郭先生那装模作样的丑态,引导学生充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现象,把自己脑海里浮现出的南郭先生形象描述出来,然后读出来,这样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形象画面,课堂效果非常不错。最后,让学生通读全文,弄清“滥竽充数” 的意思,启发他们练习自己的生活经验,领悟故事的寓意。 整节课学生能够大胆发挥想象,积极融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非常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在总结寓意的时候,学生的表达不够准确、完整。

《滥竽充数》续写 篇3

  南郭先生翻过几座山,越过几条河,自己修了座草屋,住了起来。

  他很伤心,如果自己不耍小聪明,也不会跑出来。他花钱买了一把竽和谱子,认真练习。早上起来,拿着竽和谱子在外面,一边感受大自然,一边吹,从此鸟兽们每天在这个时候听着他吹,鸟兽和小花小草一起舞蹈。

  一天,他来到一个小镇,一边吹竽一边走。人们听了,如同听到天籁之音,一个个跟随着南郭先生。南郭先生回到自己的`国家,一路跋山涉水,人们看到这滑稽的队伍,大笑不止。

  国王听了这事,让人们抓了他,才知道,这正是当年的充数南郭。可南郭胸有成竹地说:“我可以为您演奏一曲,若是不好听,可当众宰杀我。”国王同意了,南郭一吹,让所有人陶醉了,国王让他做了私人乐师。

  我们要向他学习,要知错能改,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要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啦。

《滥竽充数》续写 篇4

  南郭先生觉得自己混不下去了,就趁天黑的时候逃到了另一个国家。

  南郭先生想:“我得快点学会本领回楚国去。”于是他想找一个好一点的乐师拜为老师,他找啊找啊,一直都没找到。几天时间过去了,他身上的钱也已经用完了。一天,他晕倒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个农民的家里,这个农民的床边还放着两支竽。于是南郭先生就问:“请问您知道哪里有会吹竽的吗?”在农民的指引下南郭先生找到了一个会吹竽的乐师。

  从此,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南郭先生总是起早贪黑地练习吹竽,每次都非常认真,所以成绩也是事半功倍。几年过去了。他终于学会了吹竽的所有学问,技术远远高于师傅了。这一年,京城办了一个吹竽比赛结果他拿娓娓动听的乐声打动了所有评委。

  南郭先生又回到了楚国,回到了那个乐队,并担任了首度吹竽手。自那以后,南郭先生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滥竽充数》续写 篇5

  南郭先生回到家以后,他的母亲惊讶的问道:“咦,你不是去宫中给皇上吹竽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南郭先生垂头丧气地说:“哎,您可别提了。那齐宣王死了,他儿子继承了王位,而齐湣王又喜欢听独奏。这不,一看混不下去了,我就赶忙逃出来了!”

  南郭先生的母亲听了愤怒地对他说:“早叫你学一些本领,现在可好了一无事处,你满意了吧?”

  南郭先生听了母亲的一席话后,把脸埋的更低了。南郭先生的母亲又叹息道:“哎,现在已经干什么都来不及了,只好听天由命了。”

  于此同时,在皇宫里齐湣王在悠闲地听着独奏。本来一共有300个吹竽人,可少了南郭先生就只剩下299人了。当齐湣王听完第299个人独奏后,他旁边的侍卫发现少了一个人,并报告给了齐湣王,他异常愤怒,对侍卫说:“传令下去给我把那个人抓回来!”

  从此以后,南郭先生整日提心吊胆,不得安宁的.过着日子!

  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虽然故事结束了,可它给人们的提醒却还在,那就是,做事不要抱有饶幸的心理,瞒得了解初一躲不过十五。做事只有认真,才能获得成功。

《滥竽充数》续写 篇6

  南郭先生逃回家后想:我这样是不是太无能了,我明明不会吹竽可是混在会吹竽的行家里装模作样,唉!

  我真是后悔极了!

  我一定要弥补这个过错,改过自新。

  第二天,南郭先生用很多齐宣王俸禄给他的钱去买了一片幽静的森林,在那儿静心地苦练吹竽。

  后来,齐缗王想起了他父王说的南郭先生,他一直没有看到南郭先生吹竽给他听,觉得有些奇怪,便叫人们一起去找那个南郭先生。后来人们找到了一片南郭先生买下来的树林。南郭先生看了那些人们马上躲得远远得。所以就一直没有找到他。

  五年后,南郭先生经过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吹竽。后来南郭先生返回到齐缗王的宫殿里请罪:“齐缗王,请您原谅我吧!

  我愿意一辈子都为您吹出美妙动听的曲子。”

  最后齐缗王原谅了南郭先生,他一直在宫殿里为齐缗王效劳。

《滥竽充数》续写 篇7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抓住关键词读懂课文内容。

  2、找出写人物言行的语句,概括人物的特点。

  3、朗读课文,想想寓意。

  二、新课学习。

  1、运用以上方法独立阅读《滥竽充数》。

  (1)抓关键词“充”,联系课文,说一说“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2)找出描写南郭先生行动的语句,读一读,再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3)齐湣王继位后,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这说明了什么?

  2、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补写课文。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只有故事部分内容,请你补上一段作者的话。

  如:

  (1)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结果肯定是十分狼狈的。

  (2)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日子是长不了的。

  (3)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迟早是要露马脚的。

  4、体会寓意。

  三、课外延伸,多角度看人物。

  如果你是个善良、聪明的少年,请再回头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吗?

  2、组织交流。

  去楚国的人:

  A、勇于探索,不怕冒险。 B、大智若愚,大胆创新。

  南郭先生:

  A、信息灵通,随机应变。B、知已知彼,勇于冒险。

  3、引导修改原文。

  四、作业:复述两则寓言。

《滥竽充数》续写7篇相关文章:

《穷人》续写作文450字11篇 穷人续写作文450字左右

狐假虎威续写小学作文7篇 狐假虎威续写作文300字

《半截蜡烛》续写作文(合集8篇)

陶罐和铁罐续写作文(精彩9篇)

《带上她的眼睛》续写作文【合集9篇】

狼和小羊续写作文7篇 续写《狼和小羊》作文200字

皇帝的新装续写作文锦集7篇

唯一的听众续写作文10篇

《白雪公主》续写作文13篇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作文【合集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