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硫酸管理制度4篇 化学品管理制度,供大家参阅。
硫酸管理制度1
1、化合工在放酸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每班化合工要进行巡检,发现跑、冒、滴、漏及时通知维修进行整改。
3、抛光工在取酸时必须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方可作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4、厂内员工发现安全隐患或设备运行事故,要及时向车间或厂安全环保科报告。
5、进行硫酸管道或闸阀维修作业,必须选用有经验的维修工而且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后,方可动工。
6、库存硫酸数量要班班交接,记录在案。
7、硫酸车进行卸酸作业,化合计量工、仓管员要到场监督,不能超过罐体规定容量。
8、化合车间要配备专用的'消防及劳保用品。
9、不小心被硫酸溅中皮肤,不要直接用水冲洗,必须用棉布或干毛巾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当眼睛接触后,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再送医院就医。溅中衣着的,立即脱掉,再按上述方法处理。
10、当硫酸大量泄漏时,厂部立即启动液氨泄漏应急预案,逐级向上报告,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直接排篱化合槽或放入废水系统进行处理。
11、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采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进行灭火。
12、校验罐体要定期进行同时记录在案,包括检修详细情况记录本要认真交接。
硫酸管理制度2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严格管理,保证人身安全,避免造成人身伤害,特制订本制度。
一、硫酸(h2so4)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能以任何比例溶解在水中,含量一般在96%—98%之间,密度为1.84g/ml,沸点为338℃,不易挥发。
2、化学性质
硫酸是一种强酸,稀硫酸具有酸类的通性,能和金属、金属氧化物及碱类物质等发生反应。
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人的身体及其他物品能因腐蚀而发生破坏现象及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二、安全操作与管理
1、生产班每班必须将成品酸打入成品酸库,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地下酸槽溢酸。
2、硫酸入库应随时注意硫酸大库的使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找相关人员处理。
3、成品酸出库由保管负责,要有出库单位,保管必须设立台帐,每月结束应对硫酸库存进行盘库。
4、干吸操作工负责对硫酸出库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如发生溢酸或造成安全事故,必追究当事人应有的连带责任。
5、磷酸车间生产用酸,保管开出库单,由磷酸车间萃取操作工与硫酸车间干吸岗位联系,由硫酸车间干吸岗位负责向磷酸车间打酸,直至磷酸车间酸罐有回流为止。如因联系不利造成事故必究双方当事人责任。
6、萃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方能独立操作。
7、硫酸槽周围禁止与该岗位无关人员进入,若发现一次罚款20元。
8、干吸操作工在开车前和生产中应随时检查贮槽管道、阀门有无泄漏现象,如出现管道、阀门泄漏,应立即停车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凡违章指挥,违章生产造成的安全责任,将追究当事人责任,并赔偿因此而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9、在放酸和开关阀门时必须穿戴整齐。戴上防酸手套,禁止赤膊、赤足上班,以防酸溅出伤人。
10、控制好硫酸流量,保持原用量一致,防止硫酸中转槽溢槽,若违反每次罚款1000元。
11、硫酸贮槽贮存量不超过硫酸贮槽容量的90%,禁止满槽、溢槽,若违反每次罚款1000元。
三、硫酸贮槽维护、检修
a)每年必须定期对硫酸贮槽进行探伤、厚度检测,保证贮槽的安全使用。
b)机修人员必须坚持对硫酸管道、阀门、泵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泄漏,立即处理,若发现泄漏又不及时处理,每次罚款500元,直至开除。
c)从事硫酸管道、阀门、泵检修时,必须戴防酸手套,特别注意面部、眼睛的`防护,若有物料溢出,及时进行现场清理。
d)在设备、管道、阀门检修时,必须关闭槽子根部阀,待确认关闭后,才能进行拆卸。
e)硫酸泵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再进行拆卸。
四、应急措施
五、凡发现有酸泄漏地面
应立即停车,关闭贮槽根部阀门,用石灰中和,并进行隔离,防止危险源扩大,严禁用水冲洗,严重的应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六、凡发现硫酸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灼伤
应立即清除或擦掉灼伤物质,然后再用大量水迅速冲洗,严重的马上送医院治疗,灼伤后切勿立即用水冲洗。
硫酸管理制度3
为了统一规范对硫酸领用、存放的管理,防止因硫酸管理不善造成浪费、伤人等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望各单位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并严格执行。
(一)、硫酸的领取
1、蓄电池机车所用浓硫酸的领取:浓硫酸,统一由运输队负责从物资供应公司井口供应站领取,严禁各采掘队私自到物资供应公司井口供应站领取,每次领取量不得超过一个月的总用量,在搬运过程中,轻装轻放,封装严密,严禁泄漏。
2、矿灯充电用的硫酸领取:浓硫酸,由机电二队根据需求,到物资供应公司井口供应站进行领取。每次领取量不得超过一个月的总用量,在搬运过程中,封装严密,轻装轻放,严禁泄漏。
3、其他各单位需要领取硫酸时,必须经部室、区队主管签字核定其用途及用量,根据每次核定的用量到井口物资供应公司领取,不得私自存放。
(二)、硫酸的存放
1、运输队所领浓硫酸统一存放在地面蓄电池充电房小库房内,要求存放整齐,浓硫酸必须加盖封装,已配制好的电解液(稀硫酸在容器上标比重1.23—1.275g/cm3)也必须加盖妥善保管。各种硫酸容器必须有明显的标志牌和警示牌。存放硫酸的小库房及配液室除配酸人员外,一般不允许其他人员进入。硫酸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领用、入库、发放、配制的详细记录,严禁私自将硫酸流失出库房。地面蓄电池充电房由运输队负责管理。配液室防护用具及安全设施齐全,室内通风良好,照明充足,有冲洗用水龙头并保持有水。
2、机电二队领浓硫酸统一存放在充电房浓硫酸存放室,要求存放整齐,并有明显的标志,存放室除专职人员外,一般不允许其他人员进入。浓硫酸存放室和配液室防护用具及安全设施齐全,室内通风良好,照明充足,有冲洗用水龙头并保持有水。
(三)、稀硫酸的配制:
蓄电池机车用稀硫酸的配制,必须将浓硫酸从2—3升的容器中,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内,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严格执行三矿关于《机电设备技术操作规程》中关于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按规定佩带齐全防护用具;,稀硫酸的配制必须在专用的配液室内进行,配液室内摆放的各种容器必须专用,并且张贴有醒目的标签。配液室必须备有5%的碳酸钠溶液和水源,水源管路保证正常有水,以防硫酸飞溅到脸上、手上及衣服上洗涤用。
(四)、稀硫酸的发放
运输队配制的蓄电池用稀硫酸,除本队使用外,还要承担向各使用蓄电池机车区队提供稀硫酸的任务。各单位需要稀硫酸时,凭料单经运输队主管干部审批后领取,料单必须签章齐全(有本单位公章及队长和领料人员的盖章)并由专人领取、保管、使用;运输队必须建立稀硫酸领用、发放台帐,每季进行一次核帐,所用稀硫酸的材料费由使用单位支出。
(五)、其他规定:
1、盛装浓硫酸及稀硫酸的容器,必须采用耐酸、耐腐蚀的材料,如瓷器、陶器、塑料等,且必须上有盖,有明显的标签,不漏液,存放时放平放稳。往井下携带的硫酸溶液,必须装在盖子拧紧的塑料壶中。
2、严禁用金属容器盛装浓硫酸及配好的稀硫酸。
3、各单位未用完的稀硫酸,原装在容器内,并及时回出地面,严禁随地泼洒或随意存放。
4、存放室及充电室内必须禁止烟火,远离热源,并配备灭火器材。所有的电气设备按防爆管理。充电时,必须通风良好。
5、准备和配制稀硫酸时,必须使用器具,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橡胶手套,系橡胶围裙,穿胶鞋。
6、充电室必须设置水源,如无条件设置水源,也要设临时储水池,以备经常冲洗蓄电池,还必须设置必要的仪表,如电压表,温度计,比重计等。
7、稀硫酸的配制及充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后,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持证上岗。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硫酸管理制度4
为保证硫酸安全使用,避免其给人员,设施造成损害,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体管理制度。
一、硫酸的配制,使用由专人负责。
二、硫酸放置在特定区域,特定容器之内,并要有明显msds标识。
三、对硫酸进行操作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戴好劳保用品,禁止穿短裤和凉鞋上班。若有硫酸意外溅到身体时,须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严重时要立即送医就诊。
四、在配酸前,工作人员应检查贮罐液位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配酸,以防配酸过量造成溢出;并查看应急回流系统内是否有杂物,若有须立即清理。
五、配酸时,先加一定量纯水,然后加酸。
六、工作人员每周检查一次溢位报警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并做记录;当其不能正常工作时,须及时报工程部维修。
七、工作人员随时检查管道,阀门及连接处是否严密可靠,如有可疑之处,立即报工程部检查,维修。
八、技术组每年组织工作人员用水做一次泄漏模拟试验,检验应急回流系统能否保护基础设施不受泄漏液浸蚀,检验泄漏液能否正常进入公司污水处理系统。
硫酸管理制度4篇 化学品管理制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