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十佳青年个人事迹材料3篇 申报十佳青年的事迹材料标题,供大家参阅。
十佳青年个人事迹材料1
xx,男,1982年出生,xx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煤矿井下一、二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80后年轻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把青春最美的十年默默的奉献给矿山。十年间,他由一名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运行队的技术主管,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十年间他先后参加了井下各类型号的皮带、溜子的安装调试,架空索道人车的安装、改造。先后对运煤系统提出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十余起,撰写科技论文两篇。不论做什么,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从采煤工到技术员
作为一名矿上的子弟,xx年8月他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一如既往来到了父辈们曾经工作的地方——煤矿。在综采二队生产一线工作的他,从一名稚气未脱的大学生一下子转变为煤矿井下一线的采煤工。角色的变化之大也曾一度让他对生活充满了茫然,但他骨子中年轻人不服输的倔强性格,让他终究体会到了坚持背后的收获。在综采二队工作的期间,除了每天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坚持学生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矿山机电理论学习,向老工人、技术人员等请教开采技术等知识,始终都没有放弃用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来武装自己。正是由于他锲而不舍的执着最求和严格自我的刻苦要求,促使他在王台井区第一届技术员竞聘中脱颖而出,成功竞聘为运行队技术员。从此由一名普通的采煤工人转变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
从“闷葫芦”到“婆婆嘴”
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就由一名普通的采煤工转变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角色的变化让本来就略带羞涩的.他显得更加的腼腆。碍于面子不敢说、自己现场经验不足不会说、对其他管理人员没资格说的诸多顾忌,使他在现场跟班过程中遇见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现场经验不足,他就额外的给自己开小灶,一遇到井下现场特殊情况、检修过程中更换特殊部件、出现机电事故抢修中,他都主动请缨,深入现场跟班,开始的他只是在旁边默默的看、细细的记。慢慢的就主动的出谋划策、提出方案,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场实践的积累,逐步使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运行队井下现场的多面手。之后,不论是值班还是现场跟班他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给工友们讲解施工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使得现场安全得到了保障。从此他便有了个“婆婆嘴”的称号。
增收节支中的点子王
在小改小革、增收节支中他充分发挥知识青年开拓进取精神,勇于创新,两年内他在本队组织开展并实施小改小革6次。
他根据井下现场实际情况,针对记录登记本在井下环境中容易变潮、吸灰等特点,他设计出的防水型电气检漏试验记录保护筒由于设计精巧、防潮、防尘、成本低等特点被集团公司在兄弟矿井进行推广。该项目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三等奖。
运行队担负着井下原煤的运输任务,胶带的使用每年成为运行队乃至全矿成本投入的一大部分,他通过深入现场研究与分析,通过在各个边坡点位置加装特殊的“V”字形托辊来减少上托辊夹角对胶带的伤害,从而提高胶带使用寿命。通过改造发明了提高输送带使用寿命装置,每年可节约成本440余万元。该项目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
荣誉的背后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更加的策马扬鞭,xx年煤炭市场疲软,煤质、块率的指标成为我矿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年轻的他不畏困难,承担起了从盘区皮带到原煤入仓这个环节中减少块率损失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自从接到这个课题后,他经常拿着盒尺、拿着筛网,和工友们在各个落煤点测着、算着、记着。经过数不清的不眠之夜,终于研究出了减少原煤运输过程中块率损耗的方法。他通过在各皮带、溜子转载点位置安装了一套类似“帘子”样的钢丝绳缓冲帘,通过这套装置的安设可提高1%的原煤块率。每年大约可创造900万元经济效益。该项目同时荣获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
辛勤的付出总能收获应有的回报,艰辛的奋斗终究会收获累累硕果,在他的刻苦努力和执着追求中,他以骄人的成绩多次被评为xx煤矿先进个人、优秀青工,并连续两次评为集团公司“科技先进工作者”。一本本鲜红的光荣册代表着矿山对他的认可,代表着他在矿山的一个个闪光点,作为xx煤矿新一代的青年,在我矿老矿转型跨越的攻坚阶段,更要发挥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我矿“老矿闯新路、拼搏铸辉煌”的明天描绘出了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
十佳青年个人事迹材料2
“我们无法计算人生的路途有多远,但是我们把握的是旅途中的每一个站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道风景。”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的逝去,换来的是他沉稳内敛,青涩的脸庞上充满刚毅,消瘦的身体里饱含坚韧。他就是xx,在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凭着对岗位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先后参与了我矿机电系统改造、连采配套设备技术攻关等重点工程,申报多项“五小”科技项目并获得集团公司嘉奖,同时在《晋煤科技》发表过优秀的学术论文,为王台铺煤矿机电技术的发展与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
勤奋好学,钻研工作业务技能
xx年毕业于太原理工机械专业,从一名莘莘学子变成了一名煤矿工人,角色的转变没有让他不适应,辛苦的工作没有让他退缩,恶劣的环境没有让他胆怯。
虽有一腔热血,但他深知仅凭现有的知识处理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勤学、勤练、做一个勤学好问有心人。为此他在业余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在学中干、干中学,缺什么,补什么。他全面收集与我矿机电实际相符的资料,利用业余时间刻苦研读。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掌握机械检修专业理论,他白天经验丰富的老师父到井下现场实际了解机组的工作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场存在故障及隐患。晚上,对机电机组图纸和实际对照,对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修情况都细心的作好记录,对设备的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部件、服务时间、操作程序、相关原理分析等,都一一记录下来,长期的记录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为他积淀了丰富的实践依据,硬是凭借自己这股勤学、勤练、有心的工作态度,逐步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了能够独挡一面的机电技术人员。
立足岗位,施展机械专业才能
在综掘二队担任实习技术员期间,因为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勤奋好学,很快他便承担起了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重任,就此也成为了他更好的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施展才华的良好机会。
xx年底省局安全检查中,检查人员提出综掘机随机电缆放置采取吊挂的整改建议。经过现场调研,集中讨论,领导们对这个机械专业出生的年轻人委以了重任,要求在一周的时间内,设计并制定一套可行的整改方案。他接到任务后,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和攻克难关的科技专研精神使他在一周之内,走遍了井下的各个巷道、工作面,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翻阅了大量的图纸资料,几乎每天晚上都干到两三点钟,宁静的宿舍楼里最后一个关灯的总是他的宿舍。而就在这期间,让他清楚的认识到所学专业对于此次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自己成就梦想的人生价值。利用自己所学之长,克服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反复推敲计算,实地测量整改,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EBZ150A掘进机随机电缆自动拖移装置》的设计。经过两个月的不断实验与改进,设备技术成果逐步走向成熟,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的,解决了随机电缆难以吊挂拖移的'难题。
爱岗敬业,机电岗位无私奉献
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精益求精,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悔付出。在xx年底,他被调任至机电技术科担任机电技术员。初期他便遇到了王台铺煤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项目连采设备配套研究。连采设备配套的使用,在集团公司尚属首例,没有资料可以参考,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如何确保连采设备配套成功?如何实现连采工作面产能释放?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他作为机电系统设计组及连采设备配套技术攻关组的一员,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不分昼夜深入井下工作面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连采工作面采掘设计,与施工单位紧密沟通,及时制定了连采工作面机电系统设计,由于设计合理、可实施性强,符合工作现场实际要求,该方案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设计方案确定后,他没有丝毫懈怠,而是进一步对现场运行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排除,为保障连采技术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机电系统屏障。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他不断对连采机、梭车、钻车、铲车等连采设备配套问题进行研究,为连采设备配套实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极大的改善了连采工艺配套技术。
精益求精,不断寻求技术创新
俗话说:“失之毫厘,缪以千里”。在技术上丝毫的误差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他始终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并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在不断学习技术的过程中,他坚持总结创新,秉承学以致用,对矿井设备中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科学设计不断创新,解决了矿用设备设计不符合现场实际的问题。
xx年,在XV2301工作面现场,细心的他发现,管路在行人侧的吊挂不仅造成管路成本的浪费,还影响物料运输和人员操作,经过反复推敲、研究,他提出了管路吊挂非行人侧的设想。管路吊挂于非行人侧,行人行车方便,职工操作方便,还省去了过绞车硐室重复改管的繁重工作,使掘进巷道更加整洁美观。设计的推广使用不但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减少了隐患,而且每年还可以节约管件材料消耗约22万元。这项技术改革在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五小成果”评比中荣获了三等奖。类似这样的小改革还有很多,运输声光指示装置改造、皮带防跑偏装置、绞车支撑护板等等,一个个小改革、小创造的成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也为他朝阳奋进的青春谱写出了一曲华丽的青春乐章。
十佳青年个人事迹材料3
xx,男,1985年1月出生,xx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洗煤战线。七年的洗煤生涯,他用坚持督促着自己前进的脚步,在前行的路上,他用成绩沉淀着精彩人生。七年间,他先后参与洗煤厂六项大型洗选工艺系统改造、两个质量管理小组,申报科技成果四项、科技创新五小成果五项、小改小革四十余项,并撰写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成绩的取得源于他骨子里的拼搏,但成绩的积累却彰显出他对青春的奉献。
十年寒窗志在煤海
xx年,xx毕业于xx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就在同伴各谋美好前程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煤矿。初到矿山,迎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洗选设备维护钳工,作为一个从小在“蜜罐”里泡大的八零后,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使他一度感觉到吃力,同时在心中也产生了消极的心态。正当他苦恼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一无是处时,工友一次偶然的问题请教,再次点燃他前进的激情。
随后,xx便热衷于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工友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同时,他也逐渐在工友身上学到许多设备上的知识,使得他开始慢慢融入这个环境,也开始慢慢在琢磨中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岗位。自此,钳工这个词就在他心中落地生根,抬扛搬运、检查维护、钣金烧焊、计算测量,钳工的十八般武艺他也练的有模有样。与此同时,他还不为专业所限,凡是自己不懂的,他都要请教学习,也正是这种精神和毅力,才让他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走上车间技术员岗位。初涉管理立展锋芒
初任车间技术员职务,xx便赶上洗煤厂的一次重大转型,那就是试验单洗15#煤。由于15#煤泥粘性强、泥化现象严重等特性,试洗之初就遇到压滤机成饼困难、煤泥不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他开始积极和技术人员交流研究对策,为方便向厂方外籍专家请教,xx突击学习相关英语技术词汇,期间在药剂工业试验过程中略带腐蚀性的凝聚剂不仅泡坏了他两双鞋子,同时也使他的手脱了一层皮。
不过,功夫不忘初心人,他利用化学药剂改善煤泥沉降特性,通过试验最终选定1200万分子量的PAM作为絮凝剂,煤泥水处理难题即刻得到缓解,同时也为洗煤厂年药剂成本消耗降低8万元以上。接着,xx为打破产能瓶颈,进一步提升煤泥水处理能力,他参加了“煤泥水处理能力提升”QC小组,并积极参与小组所有的改造和理论课题,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洗煤厂的煤泥水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个小组也因此被评为xx年度全国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为保增效勇于奉献
在洗煤厂,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闲不住的xx。洗煤厂从xx年开始采用15#煤配洗的.生产方式洗煤,但是受洗煤工艺流程所限配煤量很不稳定,外运商品煤质多次超标。问题一出现,xx开始了他的技术攻关,凭借对现场的熟悉和对工艺的理解,最终确定了“末煤车间配洗煤系统改造项目”。改造完成后,不仅提高了0。8%的洗末煤回收率,同时也减少了煤泥总量降低了煤泥水处理成本。单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720余万元,该项目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优异的成绩背后,是xx日夜难眠的苦熬,他常说自己是年轻人,关键时刻就要多出一份力。但是,工作中的多一份力,就意味着要多担一份责任。在车间管理人员短缺,全面预算的管理工作毫无进展的时刻,xx再一次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为了力压成本,他几乎把以往每月的物资进货和消耗台账都拿出来反复比对研究,找原因想办法。工友却他别管了,告诉他设备老化费用很难减下来,可他就是不信。立足节支降耗他又一次展开攻关,也再一次收获荣誉。他发明的“振动筛筛网下支撑结构”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通过延长筛网使用寿命每年就能节省成本费约5万元;他参与研制的“不锈钢清带器刀片”荣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五小活动”三等奖,每年节约清带器维护费约100万元。在成长的同时能收获成绩,这是每一个青年人都享有的权利。可在成长中奉献青春,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xx就是如此,也正是因为他好不吝啬自己的青春,勇于奉献自己的年华,所以,他才能在成长的路上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十佳青年个人事迹材料3篇 申报十佳青年的事迹材料标题相关文章:
★ 教研员师德标兵事迹材料11篇(优秀教研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