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5篇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时间:2024-02-23 11:43: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5篇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供参考。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5篇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1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20xx年共有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8个,其中:州级示范村2个,分别为XX镇共和村甘溪自然寨、蓝田镇坪寨村曾家等自然寨。县级示范村6个,分别为高酿镇地良村、凤城街道南康村、邦洞街道赖洞村、坌处镇三门塘村、远口镇青云村、石洞镇槐寨村。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规划设计。

  州级示范村聘请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的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一方案两规划”和“一图一表一说明”,即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村庄规划、试点产业规划和一张规划图、一张项目表、一张说明书。两个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已经“三审三改”,即县级初审(一改)—州级初审(二改)—州级评审(三改),今天将提交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一方案两规划”。

  县级目前正在聘请第三方编制“一方案两规划”。

  (二)项目实施。

  目前,两个州级示范村仅实施两个项目(一村一个),其中:XX镇X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600万元,已完成项目设计;蓝田镇坪寨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50万元,正在进行项目设计。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资金困难。20xx年州级示范点建设资金,仅匹配了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无其他资金来源。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难以按照规划年度时间进行项目实施。

  2、开工率低。规划了项目,没有资金实施,除东西部协作项目外,20xx年示范点规划的项目均未开工。导致示范点建设成效不明显。

  四、下步打算

  1、加强项目申报。示范点按照规划设计项目分类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申报,争取部门的专项资金。县级相关行业部门要将资金和项目向示范点倾斜,全力支持我县州、县两级示范点建设工作。

  2、加强政策宣传。要采取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乡村振兴和示范点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动和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来,只有依靠群众力量才能快速推进示范点建设工作。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2

  一、有关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农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一产GDP或产值、一产固投项目入库个数及总值。

  今年xx镇一产固投项目已入库个数1个,即xxxx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蓝莓种植项目,总投资8900万元。

  (2)“121”计划落实数量。

  稳步推进“121”计划工程,20xx年成功推荐到县工业园就业41人,成功安置脱贫户公益性岗位就业45人,持续带动农村群众不断增收。

  2、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情况。

  现有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项目2个,分别为:xx镇新合村菌棒厂扩建项目和民族村特色产业种植和深加工项目,新合村项目目前已完成养菌间、冷库建设、配套道路施工等工程,工程进度已完成70%。民族村项目目前入园道路建设已完工,土地流转、清障、场地平整已完成,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工程进度已完成35%。

  (2)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含问题厕所整改)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xx镇20xx年共有1个省级美丽乡村(xx村河西中心村)、2个县级美丽乡村(xx村下屋中心村、xx村株树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xx村已完成工程建设进度90%以上,目前正在进行后期美化亮化提升等项目,县级美丽乡村xx村、xx村均已完成工程建设95%以上。

  人居环境整治:20xx年计划新建12个人居环境点,目前已完成3个人居环境点建设,正在等待上级考核验收,4个人居环境点建设正在推进,另完成前期集资点2个。此外下发《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安排8个工作专班对全镇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摸排,并建立专项行动问题台账,发现各类问题336个,目前已完成整改257个。同时出台奖惩办法对问题销号快、任务完成好、整改不反弹的村每季度给予相应奖励。

  农村改厕情况:今年以来xx镇建立三组专班对已验收合格的1204户厕所进行“回头看”摸排,建立了整改台账并组织整改施工班组进场施工(其中已立行立改190户,重建户37户)。

  (3)其他农业项目情况。

  紫薯种植:今年计划实施500亩紫薯种植(其中xx村250亩,xx村100亩,xx村100亩,xx村50亩),目前均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土地平整,其中xx村100亩和xx村首批50亩正在栽种中。

  蓝莓种植:在去年种植1170亩蓝莓的基础上,20xx年计划实施扩建510亩(其中日新村200亩,xx村160亩,联山村150亩),目前各村均已完成土地流转,xx村、联山村已完成地面清表工作。

  3、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情况

  目前全镇共有在册渔民12户57人(捕捞渔民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3人),适龄有工作能力人员37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镇政府通过安排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18人就业(护渔员15人、巡护员3人),19人自主就业,今年以来组织渔民参加中式烹饪技能培训班2人。每月帮联责任人开展入户走访活动2次以上,常态化开展禁捕宣传和联合执法行动。

  4、“两地”排查及信访化解工作情况

  根据《xx县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我镇立即组织专班开展排查,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共10起(其中宅基地纠纷8起,承包地纠纷2起),目前8起纠纷已化解,剩余2起农村宅基地纠纷正在积极化解中。

  5、农业安全生产(农机、自用船舶管理、拆解等)情况

  xx共有变型拖拉机9台,已注销2台,剩余在册7台均已纳入镇村两级包保。现有收割机7台,轮式拖拉机14台,均已登记在册并安全管理到位。

  现有自用船舶83条,其中渡口客运船舶1条,水上管理船舶2条,其余均为农户自用船舶共80条,均已登记编号造册纳入监管。今年以来收缴无证船舶2条,已经全部拆解。设立农户自用船舶集中停靠点2个,集中停靠船舶5条。

  6、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截止xx月份,xx镇村集体经济初步核算超120万元,主要收入来源为黑木耳、蓝莓、土地发包经营等。一村一企工作已实现全覆盖,在继续巩固扩大蓝莓、紫薯、黑木耳产业的基础上,同时拓展水稻、蔬菜、茶叶等种养殖。结合成立一村一企的契机,我们还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各村固存资产进行摸排,建立镇村资产资源清单,为下步融资贷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对面点产业上下游资源进行摸排,对外已与22名在外xx籍成功企业家进行对接,初步摸排1000万斤糯稻的市场需求用于面点产业,同时对内明确各村将到期土地回收至村集体,目前已回收1000余亩土地。三是对特色资源进行摸排,初步摸排出xx村1000余亩野生茶场,正在与上级部门及在外成功人士进行对接。

  7、农业“双招双引”

  利用模范村20xx亩农田引进霍邱老总樊纪华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项目,目前模范村养殖的小龙虾正在上市中。

  8、其他农业相关工作情况

  “四中心”项目:已完成选址及土地测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设计。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缺少农业龙头性、支柱性企业,各村自主经营的'特色农业产业比例不高,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强一增”行动仍需久久为功。

  建议:

  1、对于xx镇1000余亩野生茶场,请相关部门加大对千亩茶叶生产的技术及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指导。

  2、发展紫薯产业,顾虑较多的是销路及价格问题,建议县级层面整合资源,畅通销售,保底收购。

  三、下月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强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后续提质增效,按照专项行动问题台账逐步推进问题整改销号,开展对各村问题销号“回头看”工作,在x月上旬将各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开。加大彻底清除重点整治区域范围内的废弃垃圾、卫生死角及无功能建筑力度,及早及好完成问题厕所整改。

  二是持续抓好重点农业项目,确保在本月底前完成新合村菌棒厂扩建项目,在x月底前全部完成民族村特色产业种植和深加工项目。下月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将赴广东等地开展农业项目专题招商,大力宣传推介xx的资源优势,不断以“双招双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三是深入谋划一村一企主导产业,力争每个村企业主导产业明晰,并能够加速推进,谋划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益达50万元的强村超4个,力争全镇全年村级集体经营性纯收入超500万元。同时逐步推动村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3

  xx镇20xx年识别贫困户2768户9834人,贫困发生率21.38%,识别贫困村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个,20xx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00%,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结合历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截至20xx年xx月初,国办系统共有脱贫户2558户8743人,监测对象145户473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4户87人,边缘易致贫户109户38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4人。

  一、落实“四个不摘”情况

  (一)不摘责任。一是深钻细研讲话精神。xx镇党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精神等,累计40余次,紧紧围绕“四个不摘”、“四个聚焦”,以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为基本要求,结合当前的工作重点,安排部署落实相应的举措。二是调整充实人员力量。充实调整xx镇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人员,明确乡村振兴工作站6名工作人员及村(居)扶贫专干20人,确保每村至少有2名扶贫专干,在人员力量上保证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不摘政策。认真梳理区直单位下发主要帮扶政策文件11个,督促各村(居)传达落实,规范学习记录。做好宣传引导,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实际困难。

  (三)不摘帮扶。一是督促各村(居)更新脱贫户和“三类户”帮扶手册;二是做好第七批和第八批选派干部工作交接,要求帮扶单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或规划;三是根据《关于坚持做好xx区定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依据每人包保不超过10户的原则,调整帮扶责任人,调整后现有673名帮扶人。

  (四)不摘监督。一是加强对帮选派干部的管理,严格选派干部请销假审批手续。联合组织室下发提示单,要求选派干部完成对脱贫户和“三类户”的走访宣传。二是镇级下发工作提示单14次,乡村振兴工作站根据需求分村包保,不定期下村进行针对性业务指导,今年以来指导20余次。三是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问题排查整改,切实抓好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今年以来共开展3次大排查、操作4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动态增减、新识别2户严重困难户,及时整改。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果。当前我们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精准施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围绕“四个聚焦”开展集中排查活动,20xx年共开展排查3次,排查农户10133户,排查各类问题105条,新识别严重困难户2户,已完成问题整改。二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①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原则,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实行动态清零。目前监测对象帮扶措施已制定683条,已全部落实,其中针对新识别2户严重困难户,制定并落实5条特惠措施,新确定6位包保联系人进行针对性帮扶。

  ②优化完善帮扶措施。根据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以及发展需求,优化完善帮扶措施,抓好措施落地落实,更新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2669户。

  ③及时调整帮扶责任人。调整因工作原因不能胜任的帮扶人16人、新增帮扶人4人。

  ④全面推行村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镇村分级负责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设立235个网格,由235个村组网格员具体负责跟踪走访、联络协调、反映情况、及时上报等工作。

  (二)举一反三,强化问题整改。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及省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暗访发现问题等六个整改台账反馈的17个方面、34个具体问题,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及时制定镇级整改方案和整改台账并收集佐证材料,共制定了84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取得相应的整改成效。

  (三)多措并举,强化项目落实。开发公益性岗位293个;发放就业补贴24人,资金8.43万元;申请项目奖补226户,资金45.26万元。申请效益奖补78户,资金12.04万元。林业配股200户,配股120万元,分红8.4万元。发放“自贷自用”小额信贷426笔,涉及资金568.6万元,做到“应贷尽贷”。累计资助学生2162人次,资金91.79万元。组建乡村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贫困人口6127人。办理银龄安康意外险提高意外后保障1750人次。临时救助15户,发放金额2.75万元。“2365”特殊救助3人,救助金额4.7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发放300人次,发放金额54.6万元。20xx年实施危房改造8户,新建5户,修缮3户,共申请资金8.6万元;开展对我镇现存4209户名单厕所进行验收工作,共发现问题60个,已立行立改。结合我镇实际,计划申请200户农村改厕,9个村(居)已全部开工建设。

  三、后评估前期安排工作

  一是及时传达文件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紧围绕后评估主要内容的`4个方面10项指标,对“三落实”和巩固成效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补差补缺。二是加强目标业务培训。明确时限要求,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分三个时间段:

  ①要求xx月xx日前乡村振兴专干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完成对监测对象的走访摸排,排查出3方面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

  ②xx月xx日前完成对脱贫户的走访摸排;

  ③xx月xx日前完成对一般户的会商走访。三是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对全镇9个村居的监测对象、脱贫户、一般户、区反馈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户及项目进行排查,深入查摆各村居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薄弱环节与不足,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建议。

  四、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深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四个不摘”,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环节,严格落实村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对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严防发现新的返贫致贫。

  (二)进一步强化自查自纠。继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排查整改,细化落实措施,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进一步强化帮扶,确保不出现新的致贫、返贫点。对脱贫攻坚期间建设的到村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深入挖掘内在发展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物质基础。

  (三)进一步健全产业机制。完善特色农业产业政策性保险,健全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就业情况动态监测机制,落实“四个一批”就业帮扶措施,加大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等载体建设。持续做好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护和电站收益分配工作。对符合小额信贷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做到“应贷尽贷”,严防信贷逾期。壮大农村电商特色产业,持续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和管理。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xx镇深入贯彻县“xxxx”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六种观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现有的基础条件

  生态资源丰富。xx镇位于我市南部生态廊道中间位置,林地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2。6%,共有大小山头319个,山地丘陵面积占全镇三分之二,鹤河、九女河、店子河等河流横贯其间,山水相连,梯田纵横,是典型的生态乡镇,具备发展现在农业与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xx镇西邻xx县县城20公里,东距xx市区50公里,镇内设立xx高速公路出口,335省道和旅游大道横贯镇域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xx镇古时因设驿站而兴,驿站文化浓郁,薄板台、段家河一带考古遗址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任家口、黄坡等古村落遗迹依稀可寻,“九女泊”等美好传说脍炙人口。

  土地流转工作开展顺利。20xx年共成功流转土地5300亩,目前已启动马山、平柳河一期及仲沟、上芦峪河二期挂钩项目,为实现乡村旅游、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特色农业亮点纷呈。全镇聚力打造“一万三千四大园”,即建设万亩果园、千亩菜园、千亩花园和千亩谷园。“万亩果园”以北上涧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庄10余个,主打经济作物为黄金蜜桃、秋风蜜桃、苹果。“千亩菜园”重点分布于薄板台村、段家河等地,主打经济作物为西葫芦、西红柿、黄瓜,并承接了我镇旅游采摘大棚建设扶贫项目。“千亩谷园”位于花崖头社区各村,重点培育鲁谷4号、金线子等优良谷子品种。“千亩花园”星罗棋布于全镇,重点分布在跃xx、嗡嗡乐园等地,经济作物以中草药、蜜园植物为主。成规模、效益优的特色农业产业群规模初现。

  城镇化建设扎实有序。全镇以城镇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计划投资1200万元改善驻地风貌、提升乡村环境,已拆除违法建设1100处,建设规范化集贸市场1处,圈划标准停车位300余个,同时扎实开展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道路沿线环境治理提升工程,省环卫一体化电话调查满意度名列前茅。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三产融合发展基础薄弱。农产品加工生产线未成规模,恒温库、冷链物流尚不成熟,除嗡嗡乐园田园综合体与段家河村建立的“村企共建”模式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较少。

  二是发展性用地指标稀缺。全镇“有项目、缺土地、难落实”的现象比较突出,即使旅游、现代农业项目经过层层审批获得用地指标,但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卫生、游客集散等基础配套设施也因为缺乏用地指标而迟迟不能建设,影响旅游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是吸引工商资本下沉的能力有限。目前,我镇大量优质的旅游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深度开发、市场化运作及专业化运营,由于部分旅游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在产权开放化、治理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的`融资能力。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点多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发展合力,致使旅游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旅游融资难题亟待突破。

  四是基层人才队伍稀缺。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读书人离开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精英资源流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匮乏,人才“空心化”的现象未得到根本遏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路径

  推动产业“牵一接二连三”式发展。依托“一万三千四大园”、产业扶贫项目,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xx乡村流动。围绕蜜桃、中药材、设施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示范合作社,兴建恒温库、蔬菜分拣配送、农产品深加工车间等,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xx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构建生态宜居小镇。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对驻地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提档,发挥城市管理办公室职能,将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下沉;抓好56个村主要干道绿化提升工程、户户通道路硬化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街头(心)公园;扎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绿化工作力促各村洁净、有形象、有亮点。打好“林水会战”,突出绿化效益,计划绿化面积2600亩,栽植各类苗木20万株,打造四季xx;突出河道治理,计划今年在清清河流行动中治理店子河、鹤河河道20公里,整治污染源4处,新建拦河坝5处。

  弘扬乡风文明。充分利用文体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四德工程”,使孝老敬亲、邻里和睦、文明节俭、勤劳致富在xx蔚然成风;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促共进。实施“新乡贤培育计划”,弘扬“好为德于乡”的乡贤精神,从农业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等优秀人物中发现和树立现代乡贤典型,培育和保护好促进乡村文明传承发展的人才队伍。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村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主体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党群联组”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员在乡村治理的模范带头作用,使社会治理延伸到基层细枝末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规范社区6大项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xx生态采摘农场、北上涧村蜜桃合作社、隆海园蓝莓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户带上农业现代化致富轨道;创新村集体增收方式,依托嗡嗡乐园等田园综合体与系列节庆活动,计划建立13个“创富漂流小屋”,实现集体收入“破零”“倍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在段家河等地增建9个扶贫大棚,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益;稳步做好王家山、徐家阿疃等地土地流转工作,实现乡村旅游与农业集约化生产,实现当地群众“租金”“佣金”双丰收。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5

  一、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571平方公里,辖区内林业、温泉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13275亩。下辖村小组7个,户籍人口425户1859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55人。XXX村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于20xx年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96人,已脱贫61户189人,20xx年预脱贫4户7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X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脐橙产业为产业基础,采取农旅结合模式,以观光、旅游、采摘为市场导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休闲、文旅向融合的现代化XXX村。

  (一)持续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XXX村于20xx年通过了全县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XXX村通过组建农村五老顾问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一组两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护,并率先在杉树下小组、西湖小组试点,通过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参与改善人居环境。

  (二)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XXX村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为脐橙种植,其中大多数树龄达到10年以上,符合精品果园打造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农户致富渠道,XXX村计划在山顶上打造XXX村西湖生态文明示范点,该点计划采取农旅结合模式,通过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消费模式,致力打造乡村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业,目前该点正在规划设计阶段;二是XXX村还存在一部分沼泽田荒芜,为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宽村民致富渠道,XXX村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对连片的荒芜沼泽田统一承包,根据地理条件,发展龙虾养殖业,目前已连片整理土地20多亩,下一步将对外发包。

  (三)创新致富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就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湖新村建设XXX村基层组织创业园,该创业园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建设三层,内设客房10套、大堂、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创业园营业后可增加就业服务岗位20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房贫困户就近就业,加之紧邻XXX村包村就业脱贫车间,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

  (四)孝老食堂,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XXX村西湖新村共有农户70户农户居住,目前都为老人在家带小孩,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氛围。XXX村计划在农家书屋旁边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孝老食堂),该点占地面积248平米,内设图书屋、孝老食堂、活动室、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等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

  三、下一步工作

  XXX村将继续结合实际,多点谋划,着力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5篇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相关文章: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报告12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总结3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总结)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0篇(乡村振兴之星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总结11篇 乡村医生培训情况怎么写

乡村振兴人员工作总结7篇 乡村振兴个人工作汇报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12篇 新疆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振兴工作方案8篇 农业产业化 乡村振兴

镇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实用4篇(乡村治理情况报告)

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座谈会上的发言稿3篇(乡村振兴促进法讲解)

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12篇 2023乡村医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