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过年的习俗作文11篇,供大家赏析。
过年的习俗作文1
家乡的春节习俗 穿新衣,戴新帽,端着碗儿放鞭炮过年喽!
大年二十八、二十九,大家都忙着进年货。房檐上挂起了一盏盏红红灯笼,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
大年三十的早上妈妈把汤圆端进屋子里来,妈妈说;‘‘快来吃汤圆咯!吃了汤圆团团圆圆!’’我端起一碗汤圆就吃,今天的汤圆真甜啊!‘‘哎呀!’’我突然大叫起来,‘‘怎么啦?怎么啦?’’妈妈着急的问我,可一看到我嘴里是一枚一块钱的'硬币,妈妈便惊喜万分,她对我说;‘‘你居然中奖了!’’‘‘什么叫中奖?”我好奇的问道。“在汤圆儿里放硬币是我们的习俗,代表着财源滚滚,如果吃到这枚硬币,代表着你会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年,’’“那我今年会平平安安的咯?’’“当然啦!”妈妈说;呵呵、真有趣,我开始关注起春节的习俗来。
吃了早饭后,大家开始贴春联和贴“福”字、年画。真好玩,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福气到”。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也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普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围坐在一起闲聊,或是燃起篝火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疫病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还有最最重要的是;哈哈,我们的压岁钱。它是长辈给我们压住邪祟的,因为“岁”与“祟”谐音,希望我们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你看,春节的习俗好玩吧!这可是我查了资料的,长见识了吧!
过年的习俗作文2
春节快要来临了,这可忙坏了春节的习俗。这天,它们聚集在一个女主人家里,举行了“谁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评选活动。
首先登场的是“烟花爆竹兄弟俩”,刚一上场,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终于安静下来了,弟弟爆竹开口说道:“要说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得数我们兄弟俩了!你们想想,要是没有我们,春节哪有那么热闹,再说我们兄弟俩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春节习俗了,你说对吗,哥哥?”哥哥烟花说:“弟弟说的没错,有一个民间传说,说的是一个叫‘年’的'怪兽,人们为了赶走它,发现‘年’最害怕烟花爆竹了,也就是我们,如果没有我们,说不定‘年兽’现在还统治着地球呢!所以我们兄弟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烟花爆竹说完后,许多习俗都不服气,“不就是独一无二吗,有什么了不起!”“难道就你们能赶走‘年兽’,我也能!”
经过一番争论,接下来上场的是春节习俗中最胖的一个——年夜饭。
年夜饭一边提着它的大饭桶一边说:“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因为我象征着团圆,过春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而且我的用途还很广哪!不光汉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呢,比如壮族、高山族、黎族……都有这种习惯,所以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不对不对,我可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一个!”穿着一身金黄色衣服的“压岁钱”趾高气扬的上场了:“首先说一句,你们谁也别和我争,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肯定是我……”
压岁钱还没说完,“对联姐妹”反驳到:“你还多厉害呐,不就是受小朋友欢迎嘛,你又不能像人家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什么怪兽,哼!骄傲什么?”“你这可说点上了,你们不知道吗?我也和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怪兽。”“那你说说看?”对联姐妹有点不太相信。压岁钱一本正经的说:“我能赶走的怪兽是‘岁’。每年除夕夜,它都会祸害儿童,后来,人们发现‘岁’害怕钱,于是,每年除夕夜,人们都会给小朋友一些钱压‘岁’,我的名字也就诞生啦!所以我是人们最喜欢的习俗!”“凭什么,我才是!”“我是!”“我是!”……所有习俗都争论起来。
这时,女主人回来了,她对习俗们说:“你们都是人们过春节中必不可少的,人们都很喜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人们的春节才过得热闹有趣!”
过年的习俗作文3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跟五千岁的中华民族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它传承至今,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更是设定了不计其数的春节习俗,让过年变得多姿多彩,更具仪式感。
而今年的春节,更是特殊。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指的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的生活状况。
我们现在的小康生活应该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实。
今年我过年,因为是本地人,所以不用挪窝,除了看个春晚熬到凌晨就没啥其他事了,所以当春节一月二十五号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我依旧还是晕晕乎乎的。这就算过年了?
现在大多数人过年的'仪式感基本就来自回老家、吃年夜饭、看春晚,对联福字也没人贴了,门神变成了防盗门,鞭炮当然也不能放,也没人祭灶神了。
而为什么春节的习俗在逐渐消失呢?无非就那几个理由,社会现代化,人们的步调加快,生活繁忙,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经济基础不好,无暇顾及精神生活。
全体中华人民都在为实现小康生活努力,无暇顾及其他。但小康生活的标准除了物质上的改善之外,还包括精神上的充实。
当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地方还是物质,等到物质上得到改善时才有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充实。
现在中国也越来越向全面小康靠拢了,城镇基本上人人家里都配置了一台计算机,乡下也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之前的家电下乡。
从我身边看,班级里,不会有人没有自己的手机,课间讨论的全是游戏小说,我们学校在刚入学的时候就人人都要交钱买学习用的平板,三千左右。
再回到春节习俗上,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看到邻居门上的对联,防盗门也是可以贴对联的啊,春节期间的寺庙人山人海,鞭炮就不必了。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体现的形式了,重要的是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小康。不过春节习俗该做的还是得做吧,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过年的时候放松一下,要是以后春节习俗真的消失了,那就是最大的遗憾。不要现在不做,等到以后去博物馆看别人演示。
最后祝贺新年快乐,武汉加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来!
过年的习俗作文4
我的家乡是清丰,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门,但都有幸福美满的欢乐寓意。
农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气,我家乡的腊八节差不多就算是春节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特别是家乡的农会,商店的老板会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来,给客人们选购。家乡的腊八节标志着春节的慢慢到来,同时家乡还有说这样一种说法“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还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腊八粥,胃里热热的,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粥里放入了各种豆、米,足足有八种以上的谷类进行熬制,这不仅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现在农民生活好了,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却是那甜甜糖果儿,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红火火”,这也是春节必备之一。再有就是买花炮了,那包装精致的.柳叶鞭,更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还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这是家乡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热闹,孩子们成帮结队的在大街上放花炮,无忧无虑的跟朋友们走街串巷。特别是各家各户都做着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个味道,那真是香味扑鼻呀!下午黄昏时,火红的对联 开始上门了,喜气洋洋的对联迎接着祝福,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来。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饺子了,我们在家门口放鞭炮,而奶奶们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烧香拜神,烧元宝,拜五神,企求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快要睡觉的时候,长辈们会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点钟,老家还有起五更的习俗,我就跟在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后面就开始先给袓爷爷们袓奶奶们磕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哈哈哈,小孩子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去逛庙会、走亲戚了,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买好吃的东西,在亲戚家还可以挣到压岁钱,呵呵,心里那个美呀!真希望天天过大年!晚上的节目就是放烟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这就是我农村老家的春节,是不是很美呀!
过年的习俗作文5
潮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市,留传着不少风俗习惯。比如说:除夕夜我们无论有多忙都会在这一天回家吃团圆饭,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大年初一会进行祭神祭祖活动,十分热闹。其中我最喜欢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给亲朋好友送“大吉”。
在春节的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到商场,挑选又大又新鲜的`桔子,上面还必须带有翠绿的枝叶。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四个桔子呢?”妈妈面带微笑地说:“大桔与‘大吉’同音,寓意着大吉大利,所以我们去拜年时都愿意带上两个大桔。另外两个放在家里,等待亲朋好友来我们家拜年时可以与之互换。”
春节到来时,我们拿出一大盘五颜六色的糖果和又大又新鲜的桔子来招待亲戚朋友。有的时候,我也捧着一对绽放着笑容的大桔子,到了曾祖母家里拜年。我对曾祖母拜年说:“新年快乐,大吉大利”。曾祖也从一大盘桔子里拿出一对最大最鲜艳的桔子,笑咪咪地对我说:“祝你新年学习进步,吉祥如意!”然后,我拿着曾祖母的“大吉”吃着美味的糖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想:曾祖母提醒我要学习进步,今年开始我要认真学习,争取考上重点中学。
到了下午,我又带着另一对“大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老三姨家拜年。到了老三姨家里,我也是一样送了她一对“大吉”,我说了一声:“大吉大利,祝您幸福安康!”老三姨说:“也祝你学习进步,健健康康!”说着她送给我一对大桔。我礼貌地从老三姨手里接过了那对大桔,说道:“吉祥如意!”老三姨慈祥地笑了,眼里洋溢着幸福,说:“同同!”我听了,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道“同同”是什么意思,以为是“铜铜”,是铜块吗?于是,我问老三姨:“‘同同’是什么意思?”老三姨说:“‘同同’是同样的意思,我也祝你吉祥如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家几乎都是在手机上拜年。所以现在登门拜年送“大吉”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我会一直坚持送“大吉”的民俗活动的。让拜年送“大吉”的习俗代代相传,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大吉大利,一帆风顺!使“送大吉”这一民俗继续发展起来。
过年的习俗作文6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今天我就来说说春节吧!
每年阴历一月一日就是春节。春节里人们有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对联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叫“夕”的怪兽,它经常坑害百姓。有一年春节夕又来坑害百姓了!一位老人请出了灶炉神,让他去请一位神仙来除掉“夕”这只怪兽。灶炉神到了天庭之后,向玉皇大帝上报了“夕”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大怒派“年”去除掉“夕”。“年”到了人间找到了“夕”,经过一番恶斗,年终于战胜了“夕”。“年”高兴的对村里的人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后你们每年的一月一日只要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色的对联……就可以驱赶像夕这种怪兽了。”村里的人们高兴的.异口同声说:“太好了”
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过年的习俗作文7
这次春节,我没回家乡,而是在第二家乡——重庆过的春节。
春节,春天过的节日。立春早已过去,从窗子望下去:大街小巷上挂着火红的横幅,上面总写着“住_小区业主春节快乐”,让别人好不高兴!
春节,我喜欢晚上。还没等家里吃饭,我把窗帘拉得开开的,又把彩灯插头插进插座里,窗帘上方的彩灯立刻闪烁起来,换放出不同的色彩。我望着各色的彩灯,心里正欢喜得不得了,眼前的彩灯忽然暗了下来,低下头看插座:插头已经掉在了一遍,微波炉插头“霸占”了唯一的位置。我正气呼呼地探头寻找“凶手”,却看见老妈站在旁边。
“妈,人家想把彩灯插上,也喜庆喜庆嘛!”我向老妈撒起了娇,老妈则把我拉过去:“乖,妈热完菜就让你插。”“我……”我忽然发现老妈正盯着我,也就不敢再说下去了,只好回到饭桌前,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再说什么。
心情正郁闷着,一盘鸡块映入了我的眼帘:金黄色丝滑的鸡皮,米黄色滑嫩的鸡肉,还有几乎看不出来的浅棕色的小块鸡骨头,最后是远远飘来的香气,真是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鸡块刚一端上桌,我筷子也不拿,就抓起一块吃起来。一咬,鸡汁全被我要了出来,四处飞溅。只尝到一点鸡汁的我不满足地舔了舔嘴唇,怜惜地看着桌面上“四处游走”的鸡汁。
接连端上来的菜更是不用说了:糖醋鸡翅,舔一舔作料都会让人口水流上一地;清炒香菇,富有弹性的香菇集汁水如一身,一咬,汁水就喷了出来,不知喷哪去了;还有莴笋,不同层次的绿色在它身上展现出来真是太合适不过了!我不由得胃口大开,正准备用手抓时,被老爸“摁肩”(使劲捏)两三遍的我才想起要拿筷子。我一抓起筷子,就“埋头苦吃”起来。
正吃得起劲,忽然听到“嘶嘶”的.声音,还闻到重重的火药味。转身看窗户,原来是烟花开始燃放了。夜空中,玫红色的烟花冉冉升起,“嘭”地炸开后,如一朵缓缓绽放的睡莲,揉揉惺忪的睡眼,才展开自己的笑脸。银色的烟花如一颗流星一般,快速从夜空中划过,留下丝丝火光,转瞬而逝。还有绿色的含羞草,在触碰下突然胆大起来,绽放开来。
春节过年时,北方必须吃饺子。恰巧,我老妈就是北方人。她按照习俗包了饺子,添加了个活动。有十二个饺子里包有
过年的习俗作文8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种节日都各具特色。但最重要的节日还是春节了,由于地域的差异,全国各地过春节的方式均有不同。我的家乡重庆秀山是土家族自治县,每年春节,父母都带领我回秀山老家过年,而我的老家又座落在距秀山县城较偏远的一个小山寨里,这个小山寨的春节很有土家民族的风味。
大年三十的早上,每家每户的学生都要去商店买红纸自己根据家里的.情况编写春联,无论编的水平如何、写的水平如何,它都象征了土家族人民除旧迎新的美好祝愿和希望。
贴完春联就由小孩子们贴年画,土家族年画是一种美丽的山水画、人物画、字画或其他画等等,它具有驱邪避鬼、拜祭祖宗、祈求富贵的画,家家户户布置得花花绿绿胜似仙宫。
贴门神也是老家过春节必须做的事,由长辈们在老家吊脚楼的大门上贴一种神象。每年春节必贴,图个吉利,也添气氛,驱鬼驱邪、增加喜色。听爸说:门神均是唐朝两位悍将,一位是勇猛无比的尉迟公,一位是百战百胜的秦叔宝。
接下来就是吃团年饭了,土家族的团年饭很讲究,比如吃饭时不能打破碗,如有发现便要注意人口损破。吃饭不能泡汤饭和喝汤,如果喝了汤水来年种田下地怕碰到雨天。要说吉利话,不打小娃,如打小娃,叫封印等等……
但全家人吃团年饭之前,必须先要进行几分钟的“叫饭”,听爷爷说这是土家族祭祖的一种方式,也叫摆饭。这是过年不可少的一种祭祀活动,先摆上丰富菜肴在桌上,不急于品尝,而是静坐凝神,将筷子放在酒杯或饭碗上,由爷爷悼念:“三代宗祖老少亡人,地盘业主古老前人前来吃饭饮酒”。念完后才能吃团年饭。
吃完团年饭后要进行“送亮”,就是三十日晚上,要给先亡送亮到坟前,在坟前点烧腊烛,摆上饭菜,燃放鞭炮以示怀念。
夜晚来临后,就是我们常说的“守岁”了,我们全家人围火而坐,这天晚上爸爸说要保证灯火通明,相传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三十晚上灯也不灭,家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要有灯不能是黑处,黑处必藏瘟神、瘟疫,因此必须用灯火照明,让瘟神、瘟疫无藏身之地,来年人口清洁平安,无瘟疫流行。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也是我们土家民族的一些春节传统习俗,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说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但愿这种具有民族传统的的春节能够保存下来。同学们,有时间,你们也可以去我们老家秀山做客,亲自感受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过年的习俗作文9
在广西,我们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守岁、给压岁钱、拜年、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广西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等,都要提前买好。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要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
春节又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吃过团圆饭。
过年的前一个夜晚,便是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就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老少少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同享受这般天伦之乐。
第二天,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祝贺的话语。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侧耳倾听,春节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一切又恢复原本的平静。
过年的习俗作文10
一提到春节,眼前便浮现出一幅幅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画面。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举国同庆的日子,也是韩国人民的传统佳节。那儿过年的官方用语不叫春节,叫旧正。
大年初一,天还蒙蒙亮,家里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兴奋地随着大人忙活,女孩子梳着发髻,穿着新的民族服装在镜子面前磨蹭着,男孩们也在镜子前理发整衣臭美,好一会装扮得堪称完美才离开。随后,大家偷偷摸摸去尝料理,大人看得严,可没有一次让他们“奸计得逞”。
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做料理、摆祭台、打扫,终于迎来了今天最郑重而庄严的仪式——“岁拜和祭礼”。第一个拜祖宗,客厅上方挂着祖宗端正的画像,供桌上并排长长的放着一碟碟祭品,摆放规则及其严格,“鱼东肉西”、“头东尾西”、“左饭右羹”……
祭礼跪拜的顺序也有规矩。奶奶已是耄耋之年,皱纹爬满眼角,银丝早已取代乌发,双腿弯曲的时候多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但依然由爸爸扶着标准地跪下,弯下驼背第一个给祖宗磕头。爸爸那一辈人的.动作明显利索,六个人迅速排成一横列,端正姿势给祖宗磕头。而我们小孩子却是一拥而上,倒地就拜。
拜完祖宗小辈就给长辈行礼,奶奶穿着新的韩服,脸上挂满了祥和的笑容给小辈发压岁钱。仪式结束,男孩子便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边,等着新年的第一顿饭——“米糕片汤”,寓意是迎接太阳光的光明和万物更生的纯洁。甜糯香溢的味道加上非凡的寓意,不顾平日的形象,什么都往嘴里塞,到最后就差伸脖子捶胸了。
吃完一家人围在一起把音响和电视打开,把声音开得超大,仿佛是在和邻居比谁家的音量大,一家人开始唱民族歌,说唱得越好,今年越旺。瞧叔叔唱得脸都红了,哥哥唱到最后多快成叫的了。为了增添一点艺术氛围,家里会书法的要献一手,在纸上刷刷就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会画画的也要秀一秀,松,竹,梅什么的都画了。小孩会玩一些传统游戏“抛木四”,几个一起玩输的人气得叫还要玩,赢的人乐得叫还要“抓神”……玩得额头上沁出了汗珠,心细的老人便知道大家是玩累了,便拿出准备好的蜜糯油果、枣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物来吃,大人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唱,还不忘说说笑笑。
当地政府为了让举国同庆的气氛更浓,便免费开放一些公园,大街上抛绣球,假面舞剧表演不断。这让一些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人也同样能感受过年的喜庆和温暖。
整个国家洋溢着喜庆,家家热闹欢腾着,直到深夜,渐渐平息,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
过年的习俗作文11
这个春节我在外婆家过年。一天早上,我们刚吃过早饭,远远地就听见“咚咚锵咚咚锵”的声音,我好奇地问外婆:“这是什么声音?”外婆告诉我是在闹船灯,“闹船灯是怎么样的?”我刨根问底地问外婆,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外婆决定请他们过来表演。
“咚咚锵咚咚锵”的声音时远时近,我坐不住了,跑进跑出地去看,希望船灯快点来。外婆忙着打开堂前门,并在堂前中央放了一张八仙桌,在桌上摆放好一些糖果和茶水,说是让这些表演的人品尝。
终于,“咚咚锵咚咚锵”的声音近了,近了……我飞奔着跑到门口,看到闹船灯的人浩浩荡荡地走来。这是一个长长的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大头和尚”,说是“大头”是因为他的头是用一个只露眼睛和嘴的大铁桶面具罩着,外面画着的面具虽然是微笑着,我也知道这是一些老人扮演的,可我看着还是觉得有些诡异,远远地躲开了。“大头和尚”捧着个金元宝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后面是一群敲锣打鼓的人,紧接着是两艘漂亮的彩船。
船身是用布围起来的,上面画着龙和凤,还有各种彩色的花儿装饰在船舷上,有两个人分别顶着一只彩船,慢慢走来,这个船一定比较重吧。彩船后面跟着两个背着包的人,背包里鼓鼓囊囊的有不少东西,大概是一路的人家赠送的果品。紧随其后的是一大群围观的人,有老人,有小孩,后面还有一个“大头和尚”拿着一把扇子,突然的一个动作,吓得小孩害怕地跑,逗得老人开心地笑。
队伍到了院子里,敲锣打鼓的人在院子一角坐下了,船灯站在院子中间,那些围观的人都在院子的角落或大门口找了个地。接着二胡的声音响起来,一个女人大声唱起来,彩船随着歌声舞动起来,先是原地小步子地摆动,好似船在风浪中颠簸摇摆,过了一会,两艘船转向跑起来,他们跟着锣鼓声踏着有节奏的步伐,快速移动,好似船在与风浪抗争努力前行。
随着音乐的变化船又原地摇摆,好似船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休息,积蓄能量……“大头和尚”一会儿如船长般指挥彩船舞动,一会儿又如调皮的.小孩般和围观的人打趣,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开心的笑脸,我正看得投入,一个“大头和尚”突然走近我,我吓得想躲开,外婆抓住我,说是这个“大头和尚”是让我们捧一下金元宝,寓意新年财源滚滚,我捧了金元宝,“大头和尚”给我竖了大拇指,还亲切友好地默默我的头,我对他的害怕减少了几分。
很快,音乐停了,闹船灯结束了,我还没看够,当船灯走向另一家的时候,我也加入了围观的队伍……
过年的习俗作文11篇相关文章:
★ 关于四年级过年的作文300字3篇(四年级过年作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