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描写长城主题的作文3篇(有关描写长城的作文题目)

时间:2022-07-13 10:1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七年级描写长城主题的作文3篇(有关描写长城的作文题目),欢迎参阅。

七年级描写长城主题的作文3篇(有关描写长城的作文题目)

七年级描写长城主题的作文1

《世界地理百科》上介绍“长城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观”,新中国开国领袖毛一主一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切都吸引着我,很想一睹它的风采。

  八月的北京晴空万里。一大早,我们就从马连道的家开车出发驶向八达岭长城。坐在车后排的我满脑子都在想象长城的模样,就在我还在琢磨它的模样的时候,突然透过车窗,看见远处山峦叠翠,树木蓊郁,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我不禁惊叹:“长城好雄壮!”

  来到长城脚下,我发现长城依山而建,沿山脊延伸。城墙高低不一,下部是条石台基,上部为青灰色的巨砖。城墙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在险要处都建有堡垒式烽火台,一座座烽火台仿佛一个个威严的武士,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气势。

  登上长城,脚踏着凹凸不平的方砖,沿着高高低低的城墙,我们一路说说笑笑,不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第3个烽火台。到了第4个烽火台,抬眼望去,苍穹之下,蜿蜒盘旋的长城就像一座永远爬不完的天梯,直入云霄。长城上挤满了各种肤色熙熙攘攘的游客,有的人大汗淋漓,停下脚步,一边挥动扇子一边擦拭额头的汗珠;有的人摆着各种姿势凹造型,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的瞬间;还有的人一边喝水补充能量,一边迈着沉重的步伐努力往上爬。

  越往高处行进越艰难,我们互相相鼓励着,经过一番顽强的努力,终于爬到了顶峰,激动的我情不自禁地对着群山欢呼跳跃。我站在长城的最高处北八楼俯瞰: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山下的车辆和行人如蚂蚁般大小,巍峨的高山也变得可爱起来。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雄壮的长城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实现了我当“好汉”的愿望,真开心啊!

七年级描写长城主题的作文2

  万里长城,巍然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久闻其名,这次因古筝比赛来到了天子脚下——北京,当然得一睹“长城”的真面目啦!

  小伙伴们和我一样,彻夜难眠。第二天,我们一行人特意起了个大早,辗转来到了最为壮观的八达岭长城。据当地人说,这一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气势极其磅礴的南北城墙,盘旋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视野所及,不见尽头……

  老远,我们就望见了蜿蜒盘旋于山顶的“长龙”——长城!

“哈哈,终于到了!”

“瞧!那个烽火台最高!”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要爬上好汉坡!”

“……”

  我和小伙伴们惊呼不已,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子,准备一股作气爬上好汉坡,做一回真正的好汉!不想,一下车,凛冽的北风就扑面而来,寒气逼人。亏得我们都全副武装,头顶帽子,手戴手套,嘴系口罩,围脖儿也紧紧地塞在衣领里,最主要的是那股儿劲头,再冷的天气都阻拦不了我们登长城的决心!

  我们就像撒欢儿的小马,撒开腿就在登长城的路上迈开了步子。刚没走出几步,一个足有45°的斜坡貌似平坦却缓缓向上铺开。我猫着腰儿,身体前倾着一步一步地努力向前迈进,没一会儿就有些气喘吁吁了,只能紧紧拉住城墙边上的扶手,手脚并用。好不容易爬过“平”坡,总算可以喘口气,不想面前却出现了更为陡峭的“台阶”。登每一层台阶需我用上全身力气,就这样好不容易,我登上了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往下望去,真是众山我独高,四周美景一览无余,好一派北国风光!

  就这样,上坡又下坡,我和小伙伴们一路向前。累了就找地喘口气,渴了就喝口水,虽然腿又酸又累,但是我们都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不到长城非好汉,要登就上好汉坡!

七年级描写长城主题的作文3

  长城的修筑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从修筑伊始到最后完成,历时2000多年,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总长超过50000公里。长城以其气势磅礴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从卫星上遥瞰人类的家乡--地球,所见不多的建筑物之一即有万里长城的身影,她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古老文明的象征。

  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防御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落袭扰中原,位于北部的燕、赵、秦等国于要冲之地高筑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列国长城连成一线,从而形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延锦万里的军事屏障,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自秦以后直至明朝等各代都规模不等地新筑和增筑过长城。特别是明代,为了防止蒙古族崛起和东方女贞族人的入侵,朝廷采取"高筑墙"方针,对长城进行了18次大规模修筑,延续时间长达200余年,将历代土石城墙都改为条石城砖垒砌,工程艰巨浩大。到清代康熙帝决定采用"怀柔"政策,决心罢修长城。从此长城成为历史的遗迹。

  长城不是一道弧立的城墙,而是由关城、敌楼、烟墩等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历代修筑长城都依照"因地势用险要塞"的原则,关城隘口或建在山峡深谷、危崖绝壁之间,或建在河流转折之处,或建在交通要塞,以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到了明代,城墙防御体系极其严密,城墙以砖石砌成,高约10米,宽约5米,内为宇墙,外为垛口。墙上每隔30-100米建有敌楼,敌楼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平面有方形和圆型。实心敌台只能在顶部了望射击,而空心敌台下层住人,顶部了望射击。敌楼还有储藏军械、粮草的券室和运兵通道。在高居山岭的城墙上还垒砌有雕堡式烟墩,一旦战争爆发,位于前线的烟墩点烟报警,顷刻之间消息即可传遍全线,士兵通过能容十人并行的墙顶通道奔赴战场,从垛口进行射击。

  历代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上设有关隘或关城,并派重兵镇守,如明代设立"九边"重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这些重镇分区、分段把守长城。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

  山海关南抵渤海,北踞燕山,位于河北秦皇岛东15公里。"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它是万里长城关隘的起点,"关内"、"关外"的分界处,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名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居庸关在距北京50公里的昌平县境内,有南北两口,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是名将徐达督建的。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的深谷之中,因山势雄奇,自古即有"绝险"之称,是北京西北的门户。自金代起即被誉为"居庸叠翠"而列入燕京八景之一。

  嘉峪关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之南,北为茫茫天际的荒野,占据"丝绸之路"的咽喉,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与东边的山海关遥相对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是中国的骄傲,也征服了世界。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七年级描写长城主题的作文3篇(有关描写长城的作文题目)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长城作文   长城600字作文   长城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