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7篇

时间:2024-07-08 12:5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7篇,欢迎参阅。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7篇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1

  一、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学习需求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设计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六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围绕角色间的对话来学习。理解什么是称赞?谁对谁的称赞?为什么要称赞?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称赞》,看到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什么是称赞?

  课文中谁称赞谁?

  因为什么而称赞?

  称赞的结果怎样?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让我们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指名汇报。

  (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5、把生字带回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思考:听了这个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称赞了吗?

  2、如果你得到别人的称赞心情会怎样呢?

  3、课文中是谁称赞谁的事?怎样称赞的呢?为什么呢?

  4、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

  指名朗读课文,

  回答:他们是怎样称赞的?

  指导朗读。

  5、学习小獾称赞小刺猬。

  小组自学汇报。

  6、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为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

  (四)分角色表演读

  小组练习,指名汇报表演

  (五)写字指导

  学习本课中的“采”、“背”

  指名认读,组词。

  师范写,学生写仿。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具准备: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

  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

  (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

  (板书观察、重叠)

  (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

  (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

  (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

  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

  (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3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脉络,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意义的巧妙构思。

  3.依据课文,延伸阅读,以写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2是重点,目标1是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专注地朗读至少3遍,并抄写重要词语2遍:

  倒行逆施刻骨铭心黯淡无关侥幸拍摄纯粹

  2.结合课后练习,先自我思考。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仔细朗读,梳理脉络;整体把握,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

  教学步骤:

  1.检查课前预习成果。

  ①听写课前抄写的6个词语,并有选择地让学生口头造句。如:刻骨铭心、黯淡无光。

  ②本文的标题是“日历”,但显然不仅仅是写日历,那么究竟是写什么?想告诉人们什么?

  明确:写时间,写生命;告诉我们时间易逝,生命易逝,要倍加珍惜(要求:学生能从中找到重要的句子来支撑自己的看法)。

  2.朗读,感知深意。

  ①既然同学们知道本文不只是写日历,而是有更深层的意思,是时间与生命。就请大家再次专心致志地朗读一遍,再次感知的深意。

  (自由朗读,感知深意)

  ②再读,理清脉络。

  本文怎么从日历谈到时间与生命呢?这个过程有些曲折。我们一道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日历”出发向“时间”“生命”攀登,理清脉络,就能更加理解深意。

  第一组朗读2—3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扯下一页日历——向往明天但又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

  第二组朗读4—6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因为那是生命的页码。

  第三组朗读8—9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明白日历的意义——生命忠实的记录。

  第四组朗读10—15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不肯再去扯日历——因为想保存岁月。

  归纳: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来是写日历,但处处是写时间,写生命。从“扯下一页日历”到“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再到“明白日历的意义”和“不肯再去扯日历”,这个过程就是对时间与生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3.理解的巧妙构思。

  珍惜时间与生命,这是个抽象的问题。而此时我们不觉得抽象,反而是具体可感,为什么?

  明确: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

  这就是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也是本文的魅力之一。将抽象的时间与生命转化为熟悉而具体的日历,十分形象。如果用几句话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

  时间(生命)是一本日历,扯下了一页便消失了一天。它时刻在警醒我们:时间(生命)无价,要好好珍惜。

  4.借助语言训练强化认识。

  如果也让同学们用一种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时间、生命,你会选择什么?请同学们写一段话来表现你对时间与生命的认识。

  学生先写后交流,教师板书学生所选择的事物。

  5.作业:

  ①根据课堂上写的几句话,在此基础上扩写成一则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②延伸阅读朱自清的《匆匆》。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

  品味哲理式句子;进行片段写作,强化学生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教学步骤:

  1.朗读,初步感受哲理式句子。

  上节课,我们体会了的魅力之一——巧妙的构思。其实,同学们还应当会感受到本文的另一个魅力——众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读到此处,我们不禁会放慢速度,若有所思。请大家细心朗读,标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或者能触动你内心情感的句子。

  要求边读边标画,形成自己的初步感受。

  2.朗读并交流哲理式句子,品味深意。

  ①学生朗读自己所标画的哲理式句子。

  ②学生以同桌2人或上下桌4人为小组,互相交流所标画的哲理式句子。

  ③学生个人展示哲理式句子的阅读感受和启发。

  ④教师点拨几个重点的哲理式句子,引导学生品味深意。

  例如:“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

  “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

  “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

  “因为日历是有生命感的,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教师的点拨可以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句子包含的意义,其次是给予我们的联想与启迪)。

  3.质疑与总结。

  学生再读,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并进行交流和释疑(尽量多采用学生内部互动,但教师必须有意地解决一些重点疑问)。

  如:前面老师朗读时有意避开第七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能不能不写这一段,它与主题有何关系?

  明确:本段与主题有着密切关系。正因为有这段人生难忘的经历才使“我”对生命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刻骨铭心。

  又如:阅读练习与探究中的第二题。

  明确:之所以全文没有不统一的感觉,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本质是统一的。“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心头十分快活”,那是因为我向往明天,有明天就有生命和希望。后来又说“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日历大多数的页码都是黯淡无光”,这是因为我感到岁月的易逝、生命的可贵,不想碌碌无为。

  总结:本文没有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谈的是一个抽象的道理,但却能打动读者,令人喜爱。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是巧妙的构思,从具体形象的日历入手,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众多富有哲理式的句子,令人深思,启人智慧,获益匪浅。

  4.拓展写作。

  学习了本文,又阅读了《匆匆》,同学们对时间与生命可能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请以“我想这样走过每一天”为题,或者也借助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谈论时间、生命,写一篇600字以上的。

  5.课外延伸阅读。

  发给学生有关作者的简介资料,建议学生课外阅读《珍珠鸟》和《高女人和她的矮女人》。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4

  一.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味平桥人淳朴真挚的感情.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字典疏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小组互动探究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二)作者简介,检查字词

  (三)感知课文,互动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情节。

  小说的主要情节:

  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四)感悟探究,精读揣摩

  1.重点探究课文第11,12自然段。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

  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入手,写得有味,有色,有声,更有情.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夜晚美景,烘托了“我”看社戏途中愉快的心情。写行船之快,衬托了“我”急于想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2.自选探究

  1.读——读喜爱的语段。

  2.说——说探究的内容。

  3.问——问不懂的问题。

  4.帮——帮助解决疑难。

  5.选——选探究优胜者。

  四人学习小组互动交流集体交流

  教师强调:“偷豆”的是与非?

  (五)课文小结,反馈拓展

  1.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迅哥之意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戏也。

  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

  2、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问题?

  二、介绍作者

  朱自请: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踪迹》。《匆匆》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三、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四、自由读课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要记住,一会准备交流。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讨论。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作者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

  (用一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十分新颖,引人入胜)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2、读第二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读第三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跟后面有什么关系?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作者是怎样具体讲的?

  (3)出示句子,加以体会。

  “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

  4、读第四段,解决问题。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时光,想到自己贪玩、浪费时光,想到今后应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2、把你想的写下来,写一篇读后感。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16.匆匆

  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

  一去不复返默默时……遮挽时……

  天黑时……睁开眼睛……

  掩面叹息时……

  课后教学反思:

  《匆匆》一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地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这节课中我一是重视了读指导,二是在读的基础上力争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因为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并让学生在朗读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基础上,也写写自己或身边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从读到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在阅读中学习方法,在阅读中感悟和内化,提高语文素养。

  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我设计了一课时,使得课堂内容密度很大,节奏太快。课堂显得知识点的学习落实不够,课堂拓展延伸效果不好。还有对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不够,把学生在课堂中谈到的有关岁月流逝的交流与感想没有很好的引导、拓展与延伸,把一节完全上成了完教学设计的过程,没创新,少发展,缺生成。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学习陈司令员严格要求家人,以身作则遵守一切制度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录音机。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军礼”

  2.设疑问:谁给谁敬军礼?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详细复述(2)简要复述

  3.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出示提示:

  课文记叙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人物有()、()和();主要人物是()。

  (2)填表

  出现人物发生的事情

  “她”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

  哨兵拦住“她”,要“她”下车,走进大门。

  陈司令员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分组讨论:事情是怎样叙述的?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并概括意思。

  第一段(1~9):“她”无视进司令部大门要下车的制度,对哨兵傲慢无礼。当哨兵锁了“她”的车时,“她”认为当司令员的爸爸能帮“她”,于是打了电话。

  第二段(10~11):陈司令员来了,径自走向哨兵,并庄重地行了个军礼,哨兵向司令员回了个军礼。

  第三段(12~13):“她”呆呆地望着两代军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四)检查预习情况

  1.默写词语

  不屑迅速贴画挺胸撑伞

  沸腾魁梧瞟一眼胸脯

  2.练习

  (1)填空

  ()若无人不动()色热血()()脚步()()

  (2)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军人()的身材()的目光

  ()的脸()的军礼()地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故事的意思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赏析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语: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心理的。

  (二)听录音读课文,并连线。

  出示投影:

  哨兵傲慢无礼

  “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陈司令员尽职尽责

  (三)自学课文

  1.教师提要求:

  (1)边默读边画出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语言用直线表示,动作用曲线表示,神态用括号表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句子:猜猜他(她)当时的心理

  (1)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我”是司令员的女儿,你一个小小的哨兵管得了“我”!)

  (2)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我”爸爸来了,看他怎么教训你,哼!)

  (3)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这名小同志,对工作真是尽职尽责,都是“我”女儿不守规矩,应该代女儿道歉。)

  (4)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司令员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我敬礼,这太令“我”感动了!“我”由衷地敬佩您!)

  说明:猜想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做统一答案。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师指导

  3.深读课文

  (1)体会带点字的妙用,出示句子:

  ①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②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瞥”和“瞟”这两个字,都有“看”的意思,把他们分别都换成“看”好不好?说明原因。

  (当然不好。因为“瞥”和“瞟”虽然都有看的意思,但看的程度不同。“瞥”是很快地看一下,说明她不把哨兵看在眼里。“瞟”是斜着眼睛看,更说明她很神气,看不起哨兵。这两个字用得很妙,都能明显地体现出她的傲慢无礼。所以不好。)

  (2)指导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①两代军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了,说明了什么?

  ②她明白了什么?

  4.回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和同学表演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二)用“缓缓”、“紧紧”造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巩固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

  2.理解题目的意思:军礼

  (1)你印象中的军礼是什么样的?

  (2)本篇课文是讲的谁先给谁敬礼?9司令员给哨兵敬礼。)

  (3)这是一次普通的军礼吗?他们之间互敬军礼都包含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司令员向哨兵敬礼:包含了对哨兵行为的肯定与支持,也包含了代女儿向哨兵致歉。)

  (哨兵给司令员回了个军礼:包含了哨兵对司令员的敬佩之情。)

  3.你觉得陈司令员和哨兵身上各自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

  (1)分组讨论、交流

  (2)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哨兵:对工作尽职尽责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1.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背诵,并阐明喜欢的理由。

  (三)练习造句

  1.缓缓:下雾了,车辆都放慢了脚步,缓缓地向前行驶。

  2.紧紧:过马路时,妈妈紧紧地拉住我的手,怕我出危险。

  (四)布置作业

  用四种对话形式围绕“在公园里“写一段话。

  四.小结全文:

  本文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心理,同时也赞扬了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6军礼

  她傲慢无礼

  哨兵尽职尽责

  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7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

  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课

  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

  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

  白鹅

  (学生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二、营造氛围学课

  1、请学生独立朗读课文: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读生字及词语:

  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主要写了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三、生字以及词语的处理

  1、读音:

  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

  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坑、躺、共;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郑。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

  指导厉、餐、侍、脾、蹲、邻时,要注意、它们与其他字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3、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案7篇相关文章:

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3篇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4篇

学校复学防控工作方案5篇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2篇

学校迎新晚会的策划方案6篇

学校招生宣传策划方案5篇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12篇

学校运动会活动方案10篇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计划3篇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2篇(典型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