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会员“meigangren”收集的读《目送》有感,供大家参阅。
我很久以前入读过《目送》,当时唯一吸引我的便是作者的名称。第一次看到“龙应台”这名字,我误认为是位男士作家,由于这名字似乎没有女性的特征,尤其是“龙”这个姓,更为让我觉得是个男士作家。然而,在我读完《孩子你慢慢来》时,彻底改变了我对这个名字的印象。她那细腻文采所传达的情绪,验证了名字的男性化并不等于她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龙应台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的爱与智慧,让我一直幻想着在我有了孩子后,也能像她一样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因为喜欢龙应台,我就买了《目送》这本书。第一次翻阅时恰逢大一假期,书里第一篇散文里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慢慢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代表着,你与他的缘分就是一生一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句话让我泪如雨下,心底的情绪被打动,不知道是因为想念还是因为这句话叙述了真情的真谛。上大学后,听说过一句话,做为异地学生,你会发现经过多年的测试只是为了离开家。始初感觉这话有些幽默,细想后却更加觉得悲伤。在我上学时,妈妈就在车站目送我的背影离开。我有点抵触龙应台的直白,她把她对父女母子关联的观点如此坦诚地写下,我虽回绝这个观点,心里却不得不说她的确是对的。此外,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已不再是温柔的母亲形象,而是一个有思想、具理性且敢于直言的作家。随着我对这本书的深入,越发觉得“龙应台”这名字十分切合。在描述和勾勒时可能还有女人的柔情,但每篇文章里的细致之处总会被某一句话撕破,使心里震颤。心里隐痛,却无力反抗。在《为谁》中,安德烈对妈妈煮的泡面表示不满,带她去买菜,还教妈妈做饭。在我为安德烈的孝敬感动时,文尾他辩驳母亲的话:“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这令我之前的感动瞬间跌入谷底。我总希望龙应台能对儿子说些什么,但翻来翻去后发现她终究还是沉默了,做为一位母亲,她能说些什么呢?只是无奈地抱怨孩子即将离开,努力去安顿自己。然而,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终将离去妈妈,迎来自己生活。因此,如今年轻人常说要好好照顾自己,不生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而父母则尽力防止成为孩子的压力。每次读完一个故事,我总是沉迷其中,慎重考虑。活了二十多年,只经历过生与变老,让我觉得自己变得幸运。我们一般忌讳提及病与死,特别是对父母和亲密的家人,躲避以后,好像就能相信周围的人不会离开。然而龙应台以自身经历告诫我们,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终会有家人离去,而我只能无奈去接受这一过程。在《俱乐部》中,“爱生”俱乐部的成员详细列出了全部不愿再继续生活的理由,会员们彼此分享。这个残酷俱乐部,实际上是对将要离开者尊重。一则故事中指出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反复遭到病痛折磨,医生在家属的请求下竭尽全力将其救治回去,划开气管装上呼吸机,却已无法言语,挂上吊瓶,失禁,身上逐渐释放出味道,却每日仍好像被病痛折磨着。人们常说这些儿女是孝顺的,比那些抛下父母得人强多了,但这种孝敬却在折磨着老人,让他们在努力持续生命的同时,也是不接受病与死的表现。对经历过人生的老人而言,多生几日几个月也许并无太大意义;生命的品质远比长短要关键。用医疗手段减轻痛苦,以美好的心态迈向生命的终点,总比躺在床上苟且偷生要好。亲人间的爱令我们对生命心怀留恋,但这样的爱有时也剥夺了逝者的自尊,仅为保持生命的脉冲。当一个人失去一切行为能力,只能依靠设备保持生命时,随着一次次的手术,他们的人性也在逐渐消逝,死亡的过程失去了自尊。这本书的作者理性,没经历生死的我是理智的,不知道在面对死亡时感性会是什么样子,我会作出什么选择。但现在,我最明白的是真正珍惜眼前得人,没有比失去后更加让人痛苦的懊悔。
读《目送》有感相关文章:
★ 《目送》读后感
★ 目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