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山东微山湖导游词优秀范文3篇(微山湖景区导游词),供大家品鉴。
山东微山湖导游词优秀范文1
微山湖流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三十二个市、县、区。山东省济宁市所辖的十一个县、区9721平方公里均在微山湖流域范围内,占全部流域面积31700平方公里的30.7%。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了彻底改变湖区落后面貌,根治洪涝灾害,政务院于1953年批准建立了微山县,统管微山湖;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在大搞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1964年以滨湖区实行了稻改。
微山湖1950~1959年平均渔产量22511.9吨,1955年渔产量达到26600吨,水生经济植物面积52万亩,1957年发生了一次八十年一遇的洪水后,渔业、水生经济植物均明显下降,1960~1969年渔业年平均产量降到10296.6吨,1972年~1975年曾间断地向大湖投放鱼种、蟹苗,收到一定效果,1970~1979年渔业平均年产量达到17040.4吨,1980年以后继续好转,1980~1983年渔业产量达到18208.5吨,至今仍未恢复历史最高水平。为了增殖渔业资源,国家投资在南上湖畔兴建了三处国营淡水养殖场,占地总面积2950亩,同时在沿湖建设了商品鱼基地95处,水面积17188亩。济宁市和市郊区、微山县、鱼台县相继成立了水产供销公司,并在湖区设立了水产品收购站8处,为了改善渔民的居住条件,帮助24个渔业大队建立了渔民新村,上陆定居渔民已达1.7万人,渔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沿湖煤炭电力资源丰富,各矿井年产煤量约达1200万吨,湖区电力工业也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已建济宁电厂装机30万千瓦,规划装机90万千瓦,在建的邹县鲁面电厂计划85年发电装机30万千瓦,规划装机360万千瓦,拟开工的还有嘉祥电厂,湖东新建兖石铁路,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设计任务书正在审批;纵贯南四湖的京杭运河及5万吨级的码头的规划设计已由交通部批准正待兴建,目前航运船只南通宁、沪、杭等处,京杭运河扩建后,将成为南北水上客货运输大动脉。建国三十多年来,南四湖经过初步开发治理,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盛产水稻、小麦的商品粮基地,并正在成为以京杭运河和津浦铁路为骨干的交通运输集散基地和以电力、煤炭为主的国家重点能源工业基地。
山东微山湖导游词优秀范文2
微山湖中部最窄处称为湖腰,1960年在湖腰建成了拦湖大坝,坝上兴建节制闸和船闸,将湖一分为二,坝北为上级湖,面积602平方公里,坝南为下级湖,面积664平方公里。上级湖允许最高水位36.50米,兴利水位34.20米,死水位33.00 米;下级湖允许最高水位35.00米,兴利水位32.5米,死水位31.5米。
全湖防洪库容47.31亿立方米;兴利水位库容17.02亿立方米;兴利调节库容11.28亿立方米;平均水深约1.5米,属浅水大型淡水湖泊。湖滨东依山峦,西接平原,南连苏北富庶之地,北靠孔孟圣贤之乡,流域面积达31700平方公里。京杭运河纵贯全湖南北,把南北江河水系交汇勾通。
微山湖天然年径流,据淮委1983年计算,1915~1982年均值为29.6亿立方米,其中汛期23.7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为53.97亿立方米:死水位上级湖33米。下级湖31.5米,死水位以下库容共5.74亿立方米;兴利蓄水位上级湖34.2米,下级湖32.5米.共计库容17.02亿屯方米:可利用水量11. 28亿立方米。
湖西大堤是1958年~1959年结合南四湖湖西京杭运河开挖修筑的,北起济宁市西石佛老运河口,南至江苏省徐州市蔺家坝船闸,全长130.8公里。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设计堤顶高程39.29米,堤顶宽6米,临水坡1:6.5,背水坡1:3。至今已运行40多年,现已达不到原设计标准,亟待加固。修复加固湖西大堤对于保护苏鲁两省湖西2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400多万亩良田,保护湖西重要煤矿及城镇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济宁市湖西大堤加固工程是东调南下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本次湖西大堤加固范围北起济宁市老运河口,南至姚楼河北岸,总段长51.37公里。包括湖西大堤加固和湖西支流湖口段堤防加固工程两大部分。湖西大堤加固按二级堤防、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设计堤顶高程39.29米,堤顶宽6米,边坡1:3。其中老运河以西3公里堤防,因原有沥青路面,为避免二期拆除重建,该段堤防按五十年一遇标准实施,堤顶高程40.09米,堤顶宽8米,迎水坡1:4,背水坡1:3。湖西支流湖口段堤防加固按四级堤防、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设计堤顶高程为38.29米,堤顶宽4米,边坡1:3。
山东微山湖导游词优秀范文3
微山湖的伏羲陵和伏羲庙(内有女娲像),是古人祭祀人祖所修。后经历代帝王重修、碑刻铭记,延存至今。
夏代以后曾多次在现南四湖内设国建城邑,史书记载,夏代的“仍国”曾设在南四湖东岸的仲家浅村;周代封的“邿国”建立鲁桥镇西6公里处。周封微子于宋,微子死后葬于微山,其湖称为微山湖。
秦于此置沛县、留县、戚县、胡陵县等。《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沛故城。县治东南微山下。山无石,隆然一土冈耳。”汉高祖刘邦在微山湖畔的沛县发动起义,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第一次夺泗入淮,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大溜向东南直奔巨野泽,夺泗水故道转注淮水入海。黄河水在济濮之间泛滥二十三年,直至武帝元封二年(公元109年),帝遣使郭昌等卒数万,堵塞了瓠子决口。此时黄河夺泗并非全河入之,直至宋初之前,虽又有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第二次迁徒,对泗水的影响仍不严重。但是,黄河水流的运动却使鲁西平原出现了一些洼地沉积相区。
南北朝时,微山湖尚未形成。《魏书》记载:"留。二汉、晋属。有微山、留城、微子冢、张良冢、祠、广戚城、薛城、戚夫人庙、黄山祠。“
据《隋史·薛胄传》戴:“兖州城东沂(即小沂河)、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滥大泽中”,可见在济宁以南,古泗水东岸的兖州以下,在时隋朝已经形成沼泽湖泊。
自北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始,黄河改道,决口逐渐繁起来,黄河水流对加速微山湖演变所起的作用也相应增加。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于河南阳武,入梁山泊分流南北。南汉由南清河入淮,历经坟上、加祥、济宁,在今微山县鲁桥镇西南与泗水汇合,至江苏清江市入淮。
随着历代政治中心北移,金元明清四朝建都北京,为“漕运江淮以供京师之需”,于是放弃了隋代建成的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航道,从元代开始,沟通南北运河,于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和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相继开挖了会通河和通惠河。此时,济宁至徐州之间利用泗水天然河道为运河。为了保持航运水深,在泗水河道上建闸,河东山水在东岸停蓄,开始形成了昭阳湖和独山湖。明代,黄河不断泛滥,黄强泗弱,泗水出路受阻,使昭阳、独山不断扩大,在微山附近出现了赤山、微山、吕孟、张庄等相连的小湖。
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刘大夏筑黄陵岗,在修太行堤,北流的黄水就全部南来,自开封至徐州夺汴,再至淮阴夺泗,淮阴至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北迁,夺大清河由山东利津入海,形成现在的黄河,前后经历六百六十多年。黄河如此夺泗夺淮,一方面大量泥沙淤积,形成现在的黄河床,使泗水南流入淮之路受阻,洪水长期滞积;另一方面,由于黄水与东部河流的共同作用,使该区从北至南出现了大小、形状、底高程均不同的南四湖雏形,从钻孔的地质资料及沉积物分析,湖在第四纪堆积上形成的时间不长。明代嘉靖年间,开挖了南阳新河,使运道脱离泗水由昭阳湖西移到湖东,东部沙河等山水引入独山湖,薛河水引入吕孟湖。
明隆庆至万历十八年(1567~1590年),微山、郗山、吕孟湖连成一片,统称吕孟湖。万历十九年(1591年)河道尚书潘季驯主持开凿李家口河,“自夏镇吕公堂(昭阳老坝村)迤西,转东南,近微山(岛),经龙塘至内华闸(徐州张谷山东南),以接新开镇口河,共一百里”(民国《沛县志》)。由此可知,当时这一线尚未成湖,吕孟诸湖与留城一带的积水尚有一段距离。但不几年李家口河便“黄水冲射堤岸,胥圮于水”,使吕孟诸湖与留城一带的积水相汇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沛、鱼、滕诸郡邑,雨潦大作,泉湖湓溢,汪洋滔天,漕堤凡溃二百余里,……邹、滕诸山之水,汇于赤吕诸湖,周回数十里”。尚书舒应龙主持开凿韩庄支渠,以泄湖中之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黄河于单县、曹县决口,“灌昭阳湖,入夏镇,横冲运道……”次年秋,黄河又在丰县决口,入昭阳湖,穿李家港口,南出镇口。经过几次黄水灌注,郗吕诸湖与西部的武家湖连接起来。
微山湖,由微山、郗山、吕孟、武家、黄山诸小湖相汇而成。武家湖在留城南,黄山湖在黄山东,其余小湖在今微山岛附近。这些小湖陆续出现于明弘治至嘉靖年间。初现时各自为湖。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40年),大开洄河(今韩庄运河),运河再次东移,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础。至此,赤山、微山、吕孟、张庄四湖湖面迅速扩大,合为微山湖。随着运河的开发,为蓄湖东山水济运,昭阳等湖成为运河水柜,这此,南阳、独山、昭阳、微山等湖相连,初步形成了今日的南四湖。万历《兖州府志·山水》载:“微山在滕县城南一百里,其下为微山湖,黄沟水入焉,又东南为郗山,其下为郗山湖,又稍南为吕蒙山,其东南为吕孟湖。”朱衡开凿漕运新渠时,郗山、吕孟诸小湖尚未连成片,西距武家湖甚远。
清顺治中期,吕孟湖和昭阳湖全部衔接起来。康熙《滕县志》载:“顺治中(1644~1661年),废镇口河,专用泇河,微山、郗山、吕孟并昭阳等湖即汇而为一,李家口诸河故迹遂没。”连接成片的赤吕诸湖,北边与昭阳湖衔接起来,东自韩庄,西至故留城西,南抵茶城,“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的微山湖形成了。现今的微山湖周长130公里,湖面积531.17平方公里,湖底最低海拔30米。
微山湖也是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场地之一。1941年秋,微山湖游击队正式成立后,配合活跃在微山湖地区的兄弟部队——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湖上区中队等抗日武装,坚持湖区斗争,同日伪军和顽固势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参加了许多重要战斗,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在鲁南军区、湖西军区和沛滕边县委的领导下,为开辟和巩固由延安至华东的湖上交通线,护送过往干部,作出了贡献。
微山湖由于地理环境,和行政划分等原因,解放以来,两岸居民为争夺湖田湖产等经济利益,引发大小械斗400余起,共造成山东、江苏两省群众死亡31人、伤800余人,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困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
经苏鲁两省协商,政务院批准,在1953年8月成立了微山县,隶属山东。
1956年,国务院又在调整鲁苏两省界线的批复中指出,“微山湖湖面,由山东省微山县统一管理”。
大跃进时期,因气候干旱湖水面积减少,位于微山湖西侧靠近江苏沛县的地方大约有18万亩湖田,江苏沛县县委于是建立了抢种湖田指挥部,组织17处公社2万余人,1000 多头牲口,抢种了8.4万亩湖田。由此引发山东不满,双方械斗,打伤多人。
1961年秋天,沛县提出“向大湖进军”的口号,重新组织力量,抢种微山湖湖田。引发纠纷后,山东和江苏两省召开省、地、县三级协商会议,但历时50余天,矛盾未能解决。
_后,矛盾进一步激化,因种植粮食涉及土地争议,大小械斗较为频繁,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派出工作组前往调处,并于1967年、1984年两度对湖区边界进行了调整,但终因矛盾双方坚持各自利益,微山湖地区始终未能平静,一直持续到近年来有所好转。
1953年成立山东省微山县时确定的江苏、山东两省在微山湖地区的边界线以湖田为界。湖田随着湖内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水位高的时候湖田就少,水位低的时候湖田就多,当地人通常说:水到哪里,哪里就是山东;水退到哪里,哪里就是江苏。
2004年8月,沛县与微山县缔结为友好县,双方约定,两县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经过政府的合理协调和湖两岸农作物收割时间错开,避免了两岸的农民经济纠纷。经过几年的努力,湖区的经济纠纷问题基本解决,微山湖区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期。
山东微山湖导游词优秀范文3篇(微山湖景区导游词)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山东微山湖导游词 山东微山湖解说词 山东微山湖介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