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文学常识3篇 什么是文学常识

时间:2022-07-31 00:34:33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常见的文学常识3篇 什么是文学常识,供大家赏析。

常见的文学常识3篇 什么是文学常识

常见的文学常识1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常见的文学常识2

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二、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文学常识题

  生活中常见科普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

  文明驾驶常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常见的文学常识3

  服饰是人类的特殊创造,起先只为保护身体,后来又发展为人对美化自身的要求。与新潮多变的现代服饰相比,古代服饰要逊色多了。

  巾,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贾谊的《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绡头,古代平民的头巾,以一幅布从后向前在额上打结,再环绕髻后。如《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纶巾,古代冠名,又称诸葛巾,一般为军师所戴。如苏轼《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裳,又作常,古指下衣。《说文》:“裙,下裳也。”古代男女都著裳,如《木兰诗》:“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隋唐以后裳成为女子的专用服装。

  襦,古代上衣,有长短之分,《急就篇》颜师古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日短而施腰曰襦。”襦有时特指短上衣,如《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糯,葳蕤自生光。”

  袭,皮衣,古人的皮衣是毛皮在外。《说文》:“表,古者衣裘,以毛为表。”裘有狐、虎、狼、犬、羊等不同的质地。如《促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袍,古代长衣的通称,也专指里面絮了乱麻等物的长衣,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指战袍。

  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时为穷苦人所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其从者衣褐。”

  袍泽,古代指休息时所穿之襦。古代称武人的友谊为“袍泽之谊”,即源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袖,古代衣服为长袖,垂臂时手不露出,有大袖、广袖之说。如杜牧《阿房宫赋》:“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缙绅,缙是赤白色的帛,常用作绅带,带子在腹前打结,多余下垂的部分叫绅,古代做官的人要插笏于绅带间,后来就把“缙绅”或“绅士”作为仕宦的代称。如张溥《五人墓碑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绔,前后无裆,只有两个裤筒。纨绔是古代有钱人穿的,后来把有钱人或不务正业的子弟称为纨绔或纨绔子弟。如《红楼梦》:“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布,麻布和葛布的总名,有粗细之分。按古丧服制,最粗的叫衰,如《左传?崤之战》:“子墨衰。”古代平民穿布衣,因此“布衣”就成了庶民的代称。如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帛,又称缯,丝织品的总名。如《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缟,又称素,是未经染练的缯帛,如《赤壁之战》:“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屦、履,上古的鞋叫屦,汉以后叫履。一般用草、麻、皮、丝等制作,丝履、丝屦多为贵族所穿,如《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穷人穿草屦。如《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屐,木鞋,《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着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蓑衣,雨具,以草编织而成。如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

常见的文学常识3篇 什么是文学常识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常见的文学常识(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