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实施方案范文2篇 美术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2-07-31 15:36: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美术课程实施方案范文2篇 美术特色课程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美术课程实施方案范文2篇 美术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美术课程实施方案范文1

  一、学习目标

  该微课程用于课前学习,能有效解决本节课重难点。通过视频学习以及任务单的引导,认识三原色和间色。

  二、学习资源

  相关资源:红黄蓝三色颜料、水粉笔、笔洗、白纸。

  三、学习方法

  观看微视频前:准备好学习用具。

  观看微视频中:通过听、看故事,认真观察思考三原色调配后的变化。

  观看微视频后:发挥想象力,用三原色和间色巧妙搭配,画一幅漂亮的画。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1、观察思考: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相互调和后会变出什么颜色?

  2、记住三原色和间色。

  3、练习三原色的调配,调出绿色、橙色、紫色、黑色。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尝试用三原色和间色的运用,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主题名称:魔幻的颜色

  选题意图

  本课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节色彩知识课。三原色的调配可以产生新的颜色,抽象的色彩知识学习乏味也不容易识记。

  通过三个好朋友:小红、小黄和小蓝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观察故事的过程中知道了三原色和间色。微课程形式活泼、形象生动,枯燥的理论学习一下子变得快乐了。

  适用对象:美术 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知道三原色调配后的变化。

  2、会用三原色调配出间色。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该微课程放置于课前预习,能有效解决本节课难点。通过视频学习和任务单的引导,认识三原色和间色,并且会调配出间色,提高学习的乐趣。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6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认识小红、小黄和小蓝三个好朋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思考:

  三个好朋友相互拥抱,他们身上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故事画面,发现色彩的变化。

  魔术表演:

  三个好朋友将没有颜色的三种水果变出了颜色。

  在魔术的激发下,自己用准备好的颜料尝试红黄蓝三色调配,感受色彩的变化。

  认识三原色和间色。

  巩固学习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

  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感知生活之美。

  设计亮点:

  《魔幻的颜色》这堂微课程,通过小红、小黄、小蓝三个好朋友的故事,将抽象的色彩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听、看、思、试的过程中,发现红黄蓝三原色的相互调配后产生的变化,知道了绿、橙、紫三间色的调配方法和名称。

  我将采用拍摄和PPT课件制作相结合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力求做到画面精美、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趣味性强,有效地解决本课中的疑问和重难点。

美术课程实施方案范文2

  一、课程开发目标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2.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课程开发安排

  美术校本课程:漫画、设计、国画、素描、美术字及应用。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的实施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小组,校长是决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负责。教务主任具体负责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成员由各类课程的开发教师担任,具体落实好各门课程实施工作。

  (2)制定形成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起草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后,各课程的开发老师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目标明确。其次是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联系学生的实际及课程资源的情况来安排。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的教材;怎样组织这些内容,准备哪些教学用具或教学资源;在课程上如何设置等问题,然后是课程实施预设:涉及课程实施方法、如何组织教学,课时安排,场地的安排、人数的要求等内容,最后是课程评价建议:如何对教师自身和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涉及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

  (3)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艺术教育校本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它柔和温情,附着到每一个发展主体上,延着主体的个性特长润湿、蔓延,甚至深入到主体的骨髓中去,使主体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了将研究细化求得实效,我们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编写教材,付诸实施。把对学生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工艺制作等方面要达到的要求与基本途径罗列于上,各开发教师再根据本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化基本途径,选择合适的教材来充实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第二阶段:积累材料鼓励创新,及时交流经验,鉴定经验的可取可行性,鼓励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第三阶段:完善校本化体系,展示成果。制定完善我校艺术教育校本化体系,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汇报观摩课,展示学生才艺各类研究成果展示。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2.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方法有课堂记录、案例评析。

  (2)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将建立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长廊”,允许孩子们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手抄报、一个小制作……)放到艺术长廊中,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己又长大了,或许这些作品将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四、保障的措施:

  1、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2、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3、组织的保障。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如下:

  组长:贾利民

  成员:李占宇、陈连华、赵福民、付德才、张福义

  授课教师:和明明

美术课程实施方案范文2篇 美术特色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美术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