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论语译注评说国学3篇 国学论语翻译,供大家阅读。
论语译注评说国学1
第一部分 孔子论仁
1.1 学而第一篇第三章
1.2 八佾第三篇第三章
1.3 里仁第四篇第一章
1.4 里仁第四篇第二章
1.5 里仁第四篇第三章
1.6 里仁第四篇第四章
1.7 里仁第四篇第五章
1.8 里仁第四篇第六章
1.9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八章
1.10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章
1.11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一章
1.12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八章
1.13 述而第七篇第六章
1.14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九章
1.15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八章
1.16 颜渊第十二篇第一章
1.17 颜渊第十二篇第二章
1.18 颜渊第十二篇第三章
1.19 颜渊第十二篇第二十二章
1.20 子路第十三篇第二十七章
1.21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章
1.22 宪问第十四篇第七章
1.23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章
1.24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九章
1.25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四章
1.26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四章
1.27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五章
1.28 微子第十八篇第一章
第二部分 孔子论学
2.1 学而第一篇第一章
2.2 学而第一篇第八章
2.3 学而第一篇第十四章
2.4 为政第二篇第九章
2.5 为政第二篇第十一章
2.6 为政第二篇第十五章
2.7 为政第二篇第十六章
2.8 为政第二篇第十七章
2.9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五章
2.10 述而第七篇第八章
2.11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一章
2.12 泰伯第八篇第十七章
2.13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一章
2.14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二章
2.15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四章
2.16 子路第十三篇第五章
2.17 子路第十三篇第二十九章
2.18 子路第十三篇第三十章
2.19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五章
2.20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章
2.21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八章
2.22 季氏第十六篇第九章
2.23 季氏第十六篇第十三章
2.24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章
2.25 阳货第十七篇第三章
2.26 阳货第十七篇第九章
2.27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十二章
第三部分 孔子论政
3.1 学而第一篇第五章
3.2 为政第二篇第一章
3.3 为政第二篇第三章
3.4 为政第二篇第十九章
3.5 为政第二篇第二十章
3.6 为政第二篇第二十一章
3.7 八佾第三篇第十四章
3.8 八佾第三篇第十九章
3.9 八佾第三篇第二十一章
3.10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二章
3.11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三章
3.12 泰伯第八篇第九章
3.13 泰伯第八篇第十四章
3.14 颜渊第十二篇第七章
3.15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一章
3.16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三章
3.17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四章
3.18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七章
3.19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八章
3.20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九章
3.21 子路第十三篇第一章
3.22 子路第十三篇第二章
3.23 子路第十三篇第三章
3.24 子路第十三篇第六章
3.25 子路第十三篇第七章
3.26 子路第十三篇第九章
3.27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章
3.28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一章
3.29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二章
3.30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三章
3.31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四章
3.32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五章
3.33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六章
3.34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七章
3.35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三章
3.36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四章
3.37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四章
3.38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章
3.39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二章
3.40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七章
3.41 季氏第十六篇第二章
3.42 季氏第十六篇第三章
第四部分 子论个人言行修养
4.1 学而第一篇第六章
4.2 学而第一篇第十一章
4.3 学而第一篇第十五章
4.4 学而第一篇第十六章
4.5 为政第二篇第五章
4.6 为政第二篇第六章
4.7 为政第二篇第七章
4.8 为政第二篇第八章
4.9 为政第二篇第十章
4.10 为政第二篇第十八章
4.11 为政第二篇第二十二章
4.12 八佾第三篇第十五章
4.13 八佾第三篇第十八章
4.14 里仁第四篇第七章
4.15 里仁第四篇第八章
4.16 里仁第四篇第九章
4.17 里仁第四篇第十二章
4.18 里仁第四篇第十三章
4.19 里仁第四篇第十四章
4.20 里仁第四篇第十七章
4.21 里仁第四篇第十八章
4.22 里仁第四篇第十九章
4.23 里仁第四篇第二十一章
4.24 里仁第四篇第二十二章
4.25 里仁第四篇第二十三章
4.26 里仁第四篇第二十五章
4.27 雍也第六篇第十五章
4.28 雍也第六篇第十七章
4.29 雍也第六篇第十八章
4.30 雍也第六篇第十九章
4.31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七章
4.32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五章
4.33 泰伯第八篇第八章
4.34 泰伯第八篇第十章
4.35 泰伯第八篇第十一章
4.36 泰伯第八篇第十二章
4.37 泰伯第八篇第十三章
4.38 子罕第九篇第十六章
4.39 子罕第九篇第十七章
4.40 子罕第九篇第十八章
4.41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三章
4.42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五章
4.43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七章
4.44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九章
4.45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九章
4.46 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章
4.47 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一章
4.48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章
4.49 颜渊第十二篇第二十一章
4.50 颜渊第十二篇第二十三章
4.51 子路第十三篇第八章
4.52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八章
4.53 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九章
4.54 子路第十三篇第二十八章
4.55 宪问第十四篇第一章
4.56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章
4.57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章
4.58 宪问第十四篇第五章
4.59 宪问第十四篇第八章
4.60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4.61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一章
4.62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二章
4.63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三章
4.64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五章
4.65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六章
4.66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章
4.67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五章
4.68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一章
4.69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二章
4.70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四章
4.71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五章
4.72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六章
4.73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三章
4.74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六章
4.75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七章
4.76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八章
4.77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九章
4.78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九章
4.79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四十章
4.80 季氏第十六篇第十一章
4.81 阳货第十七篇第四章
4.82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三章
4.83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四章
4.84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六章
4.85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八章
4.86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十六章
第五部分 孔子论《诗》、“礼”、“乐”等
5.1 为政第二篇第二章
5.2 为政第二篇第二十三章
5.3 八佾第三篇第一章
5.4 八佾第三篇第二章
5.5 八佾第三篇第四章
5.6 八佾第三篇第五章
5.7 八佾第三篇第六章
5.8 八佾第三篇第八章
5.9 八佾第三篇第九章
5.10 八佾第三篇第十章
5.11 八佾第三篇第十一章
5.12 八佾第三篇第十六章
5.13 八佾第三篇第十七章
5.14 八佾第三篇第二十章
5.15 八佾第三篇第二十三章
5.16 八佾第三篇第二十五章
5.17 八佾第三篇第二十六章
5.18 述而第七篇第十三章
5.19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章
5.20 泰伯第八篇第二章
5.21 泰伯第八篇第十五章
5.22 泰伯第八篇第十六章
5.23 子罕第九篇第三章
5.24 子罕第九篇第十四章
5.25 先进第十一篇第一章
5.26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三章
5.27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章
5.28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一章
5.29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十一章
第六部分 孔子评人
6.1 八佾第三篇第十三章
6.2 八佾第三篇第二十二章
6.3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四章
6.4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五章
6.5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六章
6.6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七章
6.7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九章
6.8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十章
6.9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十二章
6.10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十三章
6.11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十四章
6.12 雍也第六篇第十三章
6.13 雍也第六篇第十四章
6.14 述而第七篇第十四章
6.15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八章
6.16 泰伯第八篇第一章
6.17 泰伯第八篇第十八章
6.18 泰伯第八篇第十九章
6.19 泰伯第八篇第二十章
6.20 泰伯第八篇第二十一章
6.21 宪问第十四篇第九章
6.22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章
6.23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一章
6.24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6.25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6.26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6.27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6.28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七章
6.29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八章
6.30 宪问第十四篇第十九章
6.31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章
6.32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二章
6.33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六章
6.34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九章
6.35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六章
6.36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七章
6.37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六章
6.38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三章
6.39 季氏第十六篇第一章
6.40 季氏第十六篇第十二章
6.41 微子第十八篇第二章
6.42 微子第十八篇第八章
6.43 微子第十八篇第九章
第七部分 时人评论孔子
7.1 八佾第三篇第二十四章
7.2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一章
7.3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二章
7.4 微子第十八篇第五章
7.5 微子第十八篇第六章
7.6 微子第十八篇第七章
第八部分 弟子论孔子
8.1 学而第一篇第十章
8.2 里仁第四篇第十章
8.3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二章
8.4 子罕第九篇第六章
8.5 子罕第九篇第十章
8.6 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二章
8.7 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二章
8.8 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三章
8.9 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四章
8.10 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五章
第九部分 孔子自论
9.1 为政第二篇第四章
9.2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十七章
9.3 述而第七篇第一章
9.4 述而第七篇第二章
9.5 述而第七篇第三章
9.6 述而第七篇第五章
9.7 述而第七篇第七章
9.8 述而第七篇第十章
9.9 述而第七篇第十一章
9.10 述而第七篇第十五章
9.11 述而第七篇第十六章
9.12 述而第七篇第十八章
9.13 述而第七篇第十九章
9.14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二章
9.15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三章
9.16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七章
9.17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二章
9.18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三章
9.19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四章
9.20 子罕第九篇第二章
9.21 子罕第九篇第五章
9.22 子罕第九篇第七章
9.23 子罕第九篇第八章
9.24 子罕第九篇第十一章
9.25 子罕第九篇第十二章
9.26 子罕第九篇第十五章
9.27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四章
9.28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七章
9.29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八章
9.30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一章
9.31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章
9.32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五章
9.33 阳货第十七篇第五章
9.34 阳货第十七篇第七章
9.35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九章
第十部分 孔子评论弟子
10.1 公冶长第五篇第一章
10.2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章
10.3 公冶长第五篇第三章
10.4 公冶长第五篇第八章
10.5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一章
10.6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一章
10.7 公冶长第五篇第六章
10.8 公冶长第五篇第七章
10.9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四章
10.10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六章
10.11 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
10.12 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四章
10.13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二章
10.14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六章
10.15 雍也第六篇第六章
10.16 先进第十一篇第四章
10.17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二章
10.18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三章
10.19 公冶长第五篇第四章
10.20 雍也第六篇第一章
10.21 雍也第六篇第四章
10.22 雍也第六篇第五章
10.23 雍也第六篇第九章
10.24 子罕第九篇第十九章
10.25 子罕第九篇第二十章
10.26 先进第十一篇第三章
10.27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八章
10.28 先进第十一篇第八章
10.29 先进第十一篇第九章
10.30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章
10.31 雍也第六篇第六章
10.32 先进第十一篇第六章
10.33 先进第十一篇第五章
10.34 宪问第十四篇第六章
10.35 雍也第六篇第十一章
10.36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五章
10.37 雍也第六篇第三章
10.38 雍也第六篇第八章
10.39 雍也第六篇第十二章
10.40 公冶长第五篇第九章
10.41 公冶长第五篇第五章
10.42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章
10.43 雍也第六篇第十章
10.44 子路第十三篇第四章
10.45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十一章
10.46 先进第十一篇第二章
10.47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七章
10.48 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五章
第十一部分 孔子论述君子小人
11.1 为政第二篇第十二章
11.2 为政第二篇第十三章
11.3 为政第二篇第十四章
11.4 八佾第三篇第七章
11.5 里仁第四篇第十章
11.6 里仁第四篇第十一章
11.7 里仁第四篇第十六章
11.8 里仁第四篇第二十四章
11.9 公冶长第五四篇第二十六章
11.10 雍也第六篇第十六章
11.11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四章
11.12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五章
11.13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六章
11.14 子罕第九篇第十三章
11.15 颜渊第十二篇第四章
11.16 颜渊第十二篇第六章
11.17 颜渊第十二篇第十六章
11.18 颜渊第十二篇第二十章
11.19 子路第十二篇第二十章
11.20 子路第十二篇第二十一章
11.21 子路第十二篇第二十二章
11.22 子路第十二篇第二十三章
11.23 子路第十二篇第二十四章
11.24 子路第十二篇第二十五章
11.25 子路第十二篇第二十六章
11.26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四章
11.27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九章
11.28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五章
11.29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七章
11.30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八章
11.31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七章
11.32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八章
11.33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九章
11.34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章
11.35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一章
11.36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二十二章
11.37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一章
11.38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三章
11.39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三十六章
11.40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二章
11.41 阳货第十七篇第十五章
11.42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十三章
11.43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十四章
11.44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十五章
11.45 尧曰第二十篇第三章
第十二部分 孔子论述鬼神
12.1 为政第二篇第二十四章
12.2 八佾第三篇第十二章
12.3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一章
第十三部分 孔子行为记录
13.1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六章
13.2 述而第七篇第四章
13.3 述而第七篇第九章
13.4 述而第七篇第十二章
13.5 述而第七篇第十七章
13.6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章
13.7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四章
13.8 述而第七篇第二十六章
13.9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一章
13.10 述而第七篇第三十七章
13.11 子罕第九篇第一章
13.12 子罕第九篇第四章
13.13 子罕第九篇第九章
13.14 乡党第十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十三节
第十四节
第十五节
第十六节
13.15 先进第十一篇第十七章
13.16 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四十一章
13.17 阳货第十七篇第一章
13.18 阳货第十七篇第二十章
13.19 微子第十八篇第三章
13.20 微子第十八篇第四章
第十四部分 弟子言论
14.1 学而第一篇第二章
14.2 学而第一篇第十二章
14.3 学而第一篇第十三章
14.4 学而第一篇第四章
14.5 学而第一篇第九章
14.6 泰伯第八篇第三章
14.7 泰伯第八篇第四章
14.8 泰伯第八篇第五章
14.9 泰伯第八篇第六章
14.10 泰伯第八篇第七章
14.11 颜渊第十二篇第二十四章
14.12 宪问第十四篇第二十八章
14.13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六章
14.14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七章
14.15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八章
14.16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九章
14.17 子张第十九篇第一章
14.18 子张第十九篇第二章
14.19 子张第十九篇第三章
14.20 颜渊第十二篇第八章
14.21 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章
14.22 子张第十九篇第二十一章
14.23 学而第一篇第七章
14.24 颜渊第十二篇第五章
14.25 子张第十九篇第四章
14.26 子张第十九篇第五章
14.27 子张第十九篇第六章
14.28 子张第十九篇第七章
14.29 子张第十九篇第八章
14.30 子张第十九篇第九章
14.31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章
14.32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一章
14.33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二章
14.34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三章
14.35 里仁第四篇第二十六章
14.36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四章
14.37 子张第十九篇第十五章
14.38 颜渊第十二篇第九章
14.39 公冶长第五篇第十三章
14.40 雍也第六篇第七章
14.41 公冶长第五篇第二十五章
第十五部分 有疑问章节
15.1 子罕第九篇第三十章
15.2 乡党第十篇第十七节
15.3 宪问第十四篇第三十九章
15.4 宪问第十四篇第四十章
15.5 季氏第十六篇第四章
15.6 季氏第十六篇第五章
15.7 季氏第十六篇第六章
15.8 季氏第十六篇第七章
15.9 季氏第十六篇第八章
15.10 季氏第十六篇第十章
15.11 季氏第十六篇第十四章
15.12 阳货第十七篇第六章
15.13 阳货第十七篇第八章
15.14 微子第十八篇第十章
15.15 微子第十八篇第十一章
15.16 尧曰第二十篇第一章
15.17 尧曰第二十篇第二章
后记
论语译注评说国学2
和瑞尧,笔名,冬六,男,纳西族,1931年出生,退休教师,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石鼓街人。30余年来从《四书五经》切入潜心研讨孔子思想,现已完成有关《论语》的文稿约70万字,有关《周易》的文稿约70万字,有关《诗经》的文稿约30万字,有关《孟子》的文稿约10万字,有关《书经》的文稿约27万字,有关《春秋》的文稿约60万字。
论语译注评说国学3
孔子著述研讨丛书系列一共8本,现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3本,即:《论语译注评说》(上、下册)、《周易本义评读》(上、下册)、《诗经读议》。
这套丛书以《四书五经》为载体,把儒家和孔子加以质的区分,剥离儒家两千多年对孔子学说的实用主义歪曲,并重新探讨以孔子为集大成的中华农耕文明的实质,从而寻绎出它在人类文化上的历史意义和永恒价值。用以照引全人类的现在和将来。特别探寻其中针对中国现时的`重大意义。
《论语译注评说》一书,把朱熹的集注作为参照,另作篇章归类,采用逐句逐章的具体讨论,并以明显与之相左的历代注解对照。在尊重儒家在中国历史上两千余年的历史功绩和对世界的贡献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历史时期对于孔子学说所作的实用之义解释部分提出商榷。
论语译注评说国学3篇 国学论语翻译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译注评说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