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最新十三五规划内容解读3篇(十三五规划政策解读),供大家赏析。
最新十三五规划内容解读1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解读材
料
一、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为什么叫《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已不再是大规模发展时期,将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钢铁行业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的指导性文件,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紧紧围绕调整升级这一主线。因此,为更准确地反映规划主题,规划名称确定为《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二、未来五年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著进步,“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钢铁工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需求呈现下降态势,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由2010年79%下降到2015年70%左右,重点大中型企业负债率超过70%,2015年钢协会员企业亏损达到645亿元,产能过剩已由区域性、结构性过剩演变为绝对过剩。“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消费升级、四化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钢材需求空间,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大量钢材。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升并持续实现几年高增长,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或U型反弹,而是将经历一个L型发展阶段,总需求波动下降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产能过剩已不可能通过历史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在我国钢产量2014年达到亿吨高点,表观消费量2013年达到亿吨高点后,预计“十三五”我国钢铁生产消费将步入峰值弧顶下行期,国内粗钢消费量2020年将下降至亿-7亿吨,产量亿-8亿吨,表观消费量比2015年7亿吨减少5000万吨左右。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将是近几年钢铁工业第一要务。
二是自主创新水平不高,有效供给水平亟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停留在以消化吸收,跟随创新为主的阶段,尚未形成原始创新、自主集成、引领创新能力。存在创新载体分散,各自为战,协同创新不足等问题,导致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足。每年约300-400万吨的关键高端钢材不能自主供应,还需依赖进口。“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钢材品种、质量和服务需求将不断升级,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对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提高将提出迫切需求。钢材品种需求将呈现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趋势,产品质量要求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水平愈发提高,对钢铁企业服务需求将由单一的材料供应商向能够统筹提供材料推荐方案、后续加工使用方案等延伸服务的服务商转变。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有效供给水平将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能源环境约束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较老标准大大加严,目前不少企业节能环保投入历史欠账较多,还没有做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钢铁工业吨钢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虽逐年下降,但由于规模大,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总量总体较大。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等钢铁产能集聚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十三五”期间,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强力推进钢铁工业向绿色制造发展。
三、《规划》中调整升级目标是如何确定的?
结合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规划围绕“到2020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的总体目标,充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等相关指标进行衔接,从化解产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品种质量等5方面提出了引导性的调整升级目标。主要如下:
一是关于去产能指标。考虑到产能过剩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为使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国发〔2016〕6号文件要求,《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在现有亿吨基础上压减1亿-亿吨,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80%。二是关于绿色发展指标。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大幅改善,但由于行业总体规模大,导致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居高不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15%的要求。为此,结合“十三五”期间粗钢产量缓降态势,以及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实际,《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的目标,分别下降10%和15%以上。
三是关于产业集中度指标。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高度分散,是造成行业恶性竞争的主要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国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0年的49%降至2015年的34%,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为做大而联合,协同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经济效益不好。经过以往的挫折,国家、行业、企业各方面思路逐渐清晰,目的更加明确,方向正在理清。更加注重区域协调的重要作用,不再追求规模的扩张,先中央后地方,树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市场影响力,打击违法违规企业,规范公平市场秩序,多管齐下、持续坚持、不断调整,力争“十三五”期间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目前34%提高到60%,完成“十二五”期间未尽事宜。
四是关于劳动生产率指标。目前我国部分钢铁企业还存在机构设置复杂、重叠,人员冗余,效率低的问题,制约了钢铁行业的提质增效,为引导行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规划》首次提出了主业劳动生产率目标,由目前的514吨钢/人·年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000吨钢/人·年以上。
五是钢结构用钢指标。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施工现场污染小,建筑垃圾少、钢材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但我国钢结构建筑占新增城镇房屋建筑面积比例只有4%,距美、英等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占比超过40%还有相当差距。目前国家已就推广钢结构建筑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钢铁行业角度出发,为配合做好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工作,引导我国建筑用钢从螺纹钢为主转向结构钢材为主,《规划》提出了钢结构用钢比例的导向性目标,由目前占建筑用钢10%提高到25%以上。
四、如何做好钢铁工业去产能工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其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去产能是“十三五”时期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第一要务,也是行业实现脱困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为此,《规划》的十大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提出了要积极稳妥去产能、去杠杆,为使去产能任务切实达到预期效果,《规划》提出要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原则,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重点做好严禁新增产能、依法依规去产能、推动僵尸企业应退尽退三方面工作。主要如下:
一是关于严禁新增产能。去产能要切实取得成效,基础在于要防止一边化解过剩产能、一边仍在违规新增产能,要坚决杜绝产能“边减边增”。为此,《规划》中去产能任务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按照中央关于简政放权的统一部署,2014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已下放到了地方,由核准改为备案,为此《规划》要求各地“十三五”期间一律不得净增钢铁冶炼能力,对于各地拟备案的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及改造项目必须要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包括之前已经国家核准和地方备案的拟建、在建项目,也要执行减量置换,如果再拿以前项目经谁批准为理由,蒙混过关,只新建不置换,产能如何减的下来,又如何对正在生产而压掉的产能保持公平。
二是关于去产能中“去谁”的问题。钢铁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不搞简单分摊、“一刀切”,重点是去除两类产能,即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产能和落后产能。同时,考虑到“僵尸企业”占用社会资源、低价销售冲击市场,扰乱经济秩序,规划提出要将其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应退尽退。三是关于依法依规去产能的问题。依法依规去产能重点就是要对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用中频炉、工频炉生产建筑钢材的产能,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建筑安全隐患,必须全面取缔。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等落后生产设备全面关停并拆除。具体操作上,将通过全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利用卫星监测等技术手段,及时全面掌握违法违规产能线索,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依法依规实施去产能。为增强操作层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划》提出要结合前期已开展的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把不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执法重点,确保不达标产能和落后产能全面退出。
五、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工作与以往有何不同? “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求钢铁项目建设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要实施减量置换。鉴于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为控制钢铁冶炼项目建设,严禁新增产能,杜绝产能“边减边增”,《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对于涉及新建或改造冶炼能力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减量置换,不再执行以往的等量置换政策,包括已经国家核准和地方备案的拟建、在建项目也要按照这一要求执行。
考虑到过去部分钢铁项目的产能置换存在将已关停多年的“死产能”作为置换产能,导致置换形同虚设,钢铁产能年年增加。为杜绝类似现象,实现“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亿吨的目标,《规划》明确提出在实施产能置换中四类产能不得作为置换产能,包括2015年(含)以前已淘汰产能、落后产能、列入压减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钢铁产能真正降下来。
六、高负债率钢铁企业如何处置?
在我国钢铁行业大规模发展阶段,一些企业为快速扩张,不断举债建设,造成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整体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偿债能力减弱,导致债务风险上升,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债务违约现象,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按照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规划将去产能和去杠杆结合起来。
一是对于在建钢铁项目和城市钢厂搬迁项目。要吸收部分钢厂搬迁或建设的教训,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水平,大量举债建设,造成项目投产不久就面临债务危机。因此,包括已经国家核准和地方备案的拟建在建项目,负债过高的要坚决停下来,要结合当前形势,在减量发展基础上重新评估建设可行性,防止产生新的资不抵债企业。
二是对于资不抵债、债务违约的企业。这类企业要通过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加快处置。对于技术装备先进,产品有特色、有市场的企业要多采用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的方式处置,对于其他资不抵债企业,要坚决不搞“拉郎配”式的重组,该破产清算的要坚决依法破产清算,推动企业整体退出。
七、如何进一步调整钢铁工业布局?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做了大量工作。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等南部沿海基地项目建设缓解了我国钢铁“北重南轻”局面,部分城市钢厂搬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钢厂与城市发展不相融问题,大批沿海钢厂的建设解决了进口矿长途运输高成本问题,重大钢铁布局调整已经基本完成,今后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考虑到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的布局调整将紧密结合化解过剩产能,统筹考虑各地的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通过实施减量调整,完善钢铁工业布局。主要如下:
一是关于各地布局调整的思路和方向。考虑到我国一批重大沿海基地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和启动实施,同时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等钢铁产能集聚区,产能规模大,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规划》提出沿海地区不再布局新的沿海基地,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要在已有沿海沿江布局基础上,着眼减轻区域环境压力,大幅化解过剩钢铁产能。位于河北境内首都经济圈内的重点产钢地区,要研究城市钢厂整体退出。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要建好一流水平的湛江、防城港等沿海钢铁精品基地,不谋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鉴于产能全面过剩形势,远离沿海的内陆地区要打破按行政区划进行钢铁产能平衡的概念,应以本地区能够有效支撑钢铁生产的铁矿资源为条件,实施减量布局调整。对于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依托区域内相对优势企业,实施本区域的整合,减少企业家数,压减过剩钢铁产能。
二是关于城市钢厂的出路问题。由于近年来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一些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存在着一批城市钢厂,有些甚至已处于城区中心,面临的生态环境和与城市发展不相融等约束愈发突出。谋划这些城市钢厂的出路势在必行,考虑到钢铁企业是重资产企业,搬迁成本大,且搬迁后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也会明显加剧。因此,对于这类城市钢厂不能简单“一刀切”都选择搬迁这一条出路,要综合平衡所在城市整体定位、环境容量、土地资源价值、税收占比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出路。对于不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要求,改造难度大、竞争力较弱的城市钢厂,要结合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参照杭钢、广钢模式,实施转型转产,退出钢铁行业。对于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钢厂,要实施“绿色发展、产城共融”战略。对于确需搬迁的城市钢厂要结合布局调整、兼并重组等结构调整工作统筹实施,同时需强调的是城市钢厂搬迁项目必须实施减量搬迁。
八、钢铁工业如何提质增效提高有效供给?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提供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钢铁材料,产品实物质量日趋稳定。但还有个别产品不能实现自主供应,其中,一些是由于尚未研发成功,钢铁企业不能生产;一些是质量稳定性还不够,用户不愿使用;一些是新开发品种,用户不敢尝试使用;还有一些是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从效益出发钢铁企业不愿生产。随着“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经济建设对钢材品种、质量和服务需求将不断升级。为此,要将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的提高。
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创新发展是以消化吸收,跟随创新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总体已达到较先进水平。今后钢铁工业要实现引领发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唯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紧依靠创新驱动。考虑到目前钢铁工业还存在创新载体分散,各自为战,协同创新不足等问题,“十三五”期间要支持现有科技资源充分整合,实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在钢铁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协同创新,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
二是发展智能制造。钢铁工业发展智能制造是行业革命性提质增效、提高有效供给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钢铁工业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程型行业之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好、空间大。“十三五”期间,要通过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总结出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提升企业品种高效研发、稳定产品质量、柔性化组织生产、成本综合控制等能力,来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提高钢铁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三是推动服务型制造。目前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还停留在按照用户需求单纯的卖产品阶段。随着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钢材品种、质量和服务需求将不断升级,将由单纯“产品”需求向“产品+服务”需求转变。在钢铁领域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对企业提质增效、形成竞争新优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钢铁企业要通过早期介入用户超前需求、后期跟踪改进等模式,主动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由单纯的提供“产品”向“产品+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不仅满足用户当前需求,还要创造和引领未来需求,实现上下游共赢。特别是要在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电力、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高端钢材品种方面取得突破。
九、钢铁工业如何更好地与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大幅改善,但由于总体规模大,导致能耗总量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特别是一些钢铁产能主要聚集区,污染排放已经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同时,由于历史欠账问题,还有不少企业还没做到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能源、环保是钢铁工业与社会和谐发展面临最紧迫、最严峻的问题。“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要通过实施绿色升级改造、引导绿色消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与社会的共融发展。
一是关于绿色升级改造。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大加严,部分企业还不能全面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节能环保设施有待进一步改造,因此对于成熟可靠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要在行业内全面普及,节能环保投入有欠账的企业要尽快完成改造。对于节能环保难点技术要开展示范专项活动,加快推广应用。对于环境影响敏感区、环境承载力薄弱的钢铁产能集中区,要推进先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水平。针对钢铁产业集聚区内由于公路运输造成的大量扬尘等问题,有关地方要探索和实施物流集中铁路运输方案,减少无组织排放。
二是关于发展钢结构。钢结构建筑在抗震性能、钢材循环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推进建筑工业化,也有利于实现钢材绿色消费。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比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钢结构用钢约5000万吨,占建筑用钢比例约10%。“十三五”期间,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是必然趋势。作为钢结构建筑主要材料的提供方,钢铁企业要主动参与钢结构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研发生产与钢结构建筑构件需求相适应的定制化、个性化钢铁产品,促进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同时,“十二五”期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400兆帕(Ⅲ级)高强钢筋生产比例已达到%以上,“十三五”期间要重点推广50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筋。三是关于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的考虑。相比以铁水为原料的长流程转炉炼钢,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电炉炼钢节能减排优势明显,但由于我国废钢产出量增长缓慢和电力成本较高等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短流程电炉炼钢发展速度不快,2015年占全部炼钢产能的比例在6%左右,与美国63%、韩国30%,日本23%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钢铁积蓄量已达到70亿吨左右,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从人均积蓄量来看,我国约吨,与美国、日本等国的10吨以上,还有一定差距。总体而言,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投资建设电炉炼钢的最佳时机,从钢铁积蓄增长趋势来看,预计10-15年后将是我国发展电炉炼钢的窗口期。但要注意的是,随着废钢的逐步增加,中频炉、工频炉熔化废钢生产螺纹钢的现象又有所增加,各方应统一认识坚决杜绝这种质量不稳定的钢材应用于建筑市场,更不能搞贴牌生产。
十、钢铁工业如何深化国际合作? 钢铁工业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有能力也有意愿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坚持“优进优出”,积极引进境外投资和先进技术,全面推动国际合作。以开放合作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发展。
一方面顺应国际产业分工调整趋势,推动“走出去”。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钢铁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体而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将发挥我国钢铁工业比较优势,充分结合有关国家需求,推动钢铁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一是以“一带一路”沿线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国家为重点,有力有序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二是以高铁、电力等大型成套设备走出去为牵引,鼓励优势钢铁企业到海外建设钢铁生产基地和加工配送中心。三鼓励国内企业与境外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合作,建立全球营销研发服务体系,共同探索开发第三方市场。对于钢材产品的出口,将在坚持满足内需为主的原则下,通过营造和维护公平、有序的钢材出口秩序,参与国际贸易。
另一方面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的趋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2005年的《钢铁产业政策》提出了外商投资我国钢铁行业,原则上不允许外商控股的要求。随着我国外商投资管理开放度不断提高,且我国钢铁工业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15年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中明确取消了外商投资钢铁行业的股比要求。引入国际领先钢铁企业合资有助于实现我国钢铁工业国际化,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此,《规划》提出鼓励境外优势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我国钢铁企业合资合作,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共赢。
最新十三五规划内容解读2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2015年10月召开〃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站会即时更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全文〃敬请期待。
2013年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2015年五中全会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布局〃而这个布局的主线就是“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五年规划〃也是国企改革方案之后最值得期待的中央文件。我们结合历次五年规划的经验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梳理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领域: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人口老龄化、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PPP)、国企改革、军民融合。
【正文】
五年规划全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我国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制定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其中很多规划引领了中国经济的重要转折。最早的一五计划确定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中国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而近期的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二五规划开启十大战略新兴产业。
“十三五”规划注定会成为最关键的五年规划之一。中国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截点前的最后五年〃特殊时点决定了“十三五”规划将更加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一方面〃为完成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GPD平均增速需达到%;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而新经济尚未崛起、人口红利消失、出口引擎失速〃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型迫在眉睫。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公开招标宏观经济、教育、农业、房地产、国企改革等领域的25个重点课题。各课题中标单位于2014年年底将课题成果提交至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初步思路后交至中央。2015年初〃再由中央委托各部委〃形成相关领域的规划建议。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最终将形成两份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简称规划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规划建议属于党的文件〃由中央办公厅、中财办、深改组负责〃15年中已经上报〃10月份在五中全会审议后对外公布。规划纲要则属于国务院文件〃由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规划司等负责制定〃2015年下半年提交〃2016年两会期间经全国人大审议后公开发布。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同步制定、双向沟通〃因此2015年10月份即将发布的规划建议可被视为“十三五”规划的初步版本。
十三五规划尚未公布〃我们如何分析?十三五规划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依据党和国家一系列相关文件框架编写。第一个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这是党中央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总体发展思路。第二个依据是国务院层面的各类指导意见、办法及规划〃这相当于国务院为落实三中全会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其效力依次递增。第三个依据是各部委发布的文件和方案〃这相当于各职能部门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思路而制定的具体措施。从政策效力上讲〃党中央高于国务院高于各部委〃但从政策细节上讲〃各部委制定的文件最为具体〃而且最贴近最新实际〃现实意义更强。第四个依据是以往的五年规划。根据以往经验〃五年规划主要涉及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社会文化、人民生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改革开放等大议题。
综合上述四个依据〃我们梳理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领域: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人口老龄化、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PPP)、国企改革、军民融合。
一、增长目标:不一样的7%
纲举目张〃经济增长目标正是宏观政策的纲。短期来看〃每年两会上制定的目标是宏观政策的主要参考〃而中长期来看〃宏观政策的走向则与“五年规划”中制定的五年增长目标息息相关。
那么问题来了〃下一个五年增长目标将如何确定?根据以往几个五年规划〃我们大体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
第一〃增长目标一般是%的整数倍〃比如近四个五年规划的目标分别是8%、7%、%和7%。变动的幅度也以%为基准单位。
第二〃实际增长速度一般会远超增长目标〃这意味着在制定增长目标时一般会留出较大的政策余地。从过去20年的四个五年计划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目标从未失手。按照十二五目前进度〃2015年只需达到%的增速就可以轻松达标。
第三〃增长目标的变动方向和实际增速的变动方向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增长目标一般会充分考虑实际的经济状况〃也对后面的宏观调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增长目标下调或上调后〃实际增速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或上升。
第四〃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增长目标也不会大幅下调〃增长速度会更接近增长目标。比如〃十一五实际增长%〃超出目标个百分点。十二五经济大幅下行个百分点〃但目标仅从%下调到7%。
展望十三五时期〃为了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假设2015年增长7%〃那么十三五期间只需要年均%的增速(但习总书记在近期的专访中的说法是7%)〃因此〃从主观角度看〃中央并没有太大必要把目标定高。而从客观角度看〃资本、劳动、土地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增长要素都有下行趋势〃十三五继续保持7%的增速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传统的规律来决策〃十三五规划毫无疑问应该将目标定在%。
但十八大以来〃依靠过去的经验进行预测变得越来越危险〃同样〃十三五的目标也可能会打破过去的规律:也许%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但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结果〃因此最终目标很可能定在7%。第一〃中央认可的经济增长中枢应该在7%左右〃如果按照传统规律〃定在%能留出较大的政策空间〃但政策之“锚”的作用不明显〃导致目标形同虚设〃而如果定在7%〃“锚”的作用更明显。第二〃以7%为目标并不意味着实际增速会大幅高于7%〃也不意味着中央不能容忍增速跌破7%。第三〃目标从最初的%上调到更乐观的7%意味着宏观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将更加积极〃这种积极将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上〃未来政府代替私人部门加杠杆仍是大趋势〃托底经济、防范风险〃而这也要需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作为支持〃货币政策也不会坐以待毙。
二、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的内涵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从存量上看〃中国的信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14年中国信息产业消费规模为万亿元〃贡献GDP 个百分比。从增量上看〃在居民信息消费多样化与政策引导的刺激下信息经济发展迅速〃2014年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8%〃而根据工信部的预测2015年将 增长15%达到万亿〃成为增长新亮点。预计十三五时期〃信息经济仍将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上下游产业链为市场提供投资机会。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信息与产业融合。信息融合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一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如前期被市场热炒的基因芯片(在芯片表面固定探针〃通过与芯片探针杂交测定核酸序列)、基因测序(从血液和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锁定个人病变基因以提前预防和治疗)等。
二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如物联网(利用网络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机器和人员等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远程管理控制)、现代工业机器人(,股吧)(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器手或多自由度的机械装置〃可按照编排的程序运行)等。
三是与服务业的融合〃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降低成本〃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如“饿了么”(餐饮O2O平台)、许鲜网(在线水果B2C平台)对所在领域的传统企业形成冲击。
②大数据。大数据本质上是通过长期跟踪与搜集个体数据〃对存量数据进行分析后提供智能与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应用范围广〃大数据技术可用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公安侦查、招商引资等领域;二是目前大数据产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金融、通讯、交通等数据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存量数据融合与可视化程度低〃经济价值尚有待挖掘;三是政策加强引导〃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争取到2018年建立国家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加快数据强国建设。
③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信息安全一切信息经济都没有保障。从个人角度看〃国民隐私安全意识在增强〃对金融、通讯、物流等行业系统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从国家层面看〃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总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唯一负责具体业务的小组。
④智慧能源(,股吧)。智慧能源指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使能源开发、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更加智能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能源产业的智能化〃以各环节的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搜集数据以实现产业链优化。智慧能源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是目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大规模商用仍需时日〃需要提升新能源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智能化是实现路径之一;二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燃料占比%〃提高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压力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⑤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指将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有效集成于地面交通系统而建立的大范围与全方位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是智能交通的基础〃搜集多种信息后传输至交通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处理后将信息反馈至交通参与者〃并结合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等系统实现出行策略最优化。
2、相关市场主题:
①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同期上证综指下跌%);
②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③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④大数据(大数据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三、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一是制造业活动收缩〃服务业繁荣有助于对冲制造业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二是服务业吸收劳动力能力强〃未来传统产能过剩行业过剩产能将继续去化〃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实现劳动力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移〃缓解就业压力。而服务业的发展关键靠扩大开放。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民营银行。第一〃利率市场化以扩大市场准入条件为基础〃信贷资源供给来源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资金需求方议价能力〃以实现资金供需双方实质上处于同等地位。第二〃民营银行有较大增量市场。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民营银行定位于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而融资难、融资贵是现阶段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顽疾之一〃民营银行面临旺盛的资金需求。第三〃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高〃目前已有40余家企业就发起筹建第二批民营银行表达了意向。
②民营医院。一是民营医院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公立医院多为事业单位〃财政对其日常经营提供补贴。公立医院私有化后〃社会资本方可整合上下游医疗设备、药品等产业链〃通过医院定向采购的方式销售设备与药品〃上游产业链所获利润来弥补医院经营的亏损〃实现总的盈利。二是医护人员有激励参与医院转制〃一方面可获得市场化收入〃另一方面工作年限可不再受年龄限制。三是社会资本管理与运营效率更高〃可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③体育产业。第一〃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大〃2013年中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例仅为%〃而同年美国体育产业占GDP比例高达3%。第二〃高层重视体育产业发展〃足球改革议题进入深改组讨论〃国务院也发布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三〃冬奥会作为总书记任内唯一大型国际赛事〃国家将大力加强推广与宣传工作〃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又一契机。对资本市场而言〃可关注参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体育器材、体育装备、赛事运营与转播等的企业。
2、相关市场主题:
①民营银行(民营银行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③医疗服务(中信医疗服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④体育指数(体育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四、全国统一大市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减少地方政策保护〃促进公平竞争〃缓解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内部看〃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支撑带”促进区域内省市明晰功能定位〃加快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发展;落实东北振兴政策摆脱增长率垫底的局面〃加快新疆西藏等经济底子薄、具有战略意义的边疆区域发展。从区域间来看〃电子商务作为新兴流通方式促进了跨区域消费、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对通航机场、航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市场关注的方向:
(1)区域板块:明晰功能定位〃加快区域发展
①一带一路。首先〃一带一路战略由习总书记亲自推动〃“十三五”时期多项举措有望落实。习总书记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首次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此后多次在国内和外交场合倡议一带一路战略。其次〃一带一路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需要。PPI持续42个月为负且跌幅不断扩大〃重工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在国内去产能的同时需要开拓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带动水泥、钢铁、化工等产能过剩的上游行业产品输出与产能输出。再次〃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提高外汇使用效率。2014年中国拥有将近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而净投资收益却是负298亿美元〃而同年日本欠了将近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负债投资净收益却高达2288亿美元。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外汇使用效率〃而不是将过高比例外汇配置于外国政府债券(2014年年末将近1/3外汇配置于美国国债)。最后〃一带一路战略将提振多个行业。一带一路建设依赖于“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将为交通、能源、通信、金融、教育、医疗和进出口等行业企业创造新机遇。
②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京津冀协调发展。早在2001年即有学者提出大北京规划〃但因涉及各方利益协调进展缓慢〃2014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正式将三地协调发展推至国家战略。其次〃京津冀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将促进产业调整。北京定位于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000065,股吧)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河北定位于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将促进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快区域整体发展。最后〃三地协同发展将促进三地间的连通〃带动交通、物流、通讯、旅游等产业发展。
③长江经济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现有经济体量大。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增长潜力大。长江经济带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具有产业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而且城市密集〃沿江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倍。长江经济带战略通过促进东中西互动、沿海区域与沿江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内省市优势、挖掘增长潜力。
④其他地区。主要集中在边疆区域:一方面经济底子薄〃需要加快对边疆地区的扶持〃缩小其与中东部的发展差距〃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须举措;另一方面〃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十三五时期〃国家应相当重视加快边疆地区的发展。
)东北振兴。第一〃东北地区GDP增速全国垫底。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因产业结构失衡、转型迟缓〃主导产业崩塌式下滑导致经济增速放缓。2015年上半年辽宁、黑龙江、吉林的GDP增速分别为%、%、%,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倒数第四。第二〃东北振兴计划需要强化政策支持。东北振兴计划最早于2003年提出〃但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看〃成效并不显著。近期已有政策扶持〃如大量财政拨款给新兴产业与国企〃工业制造2025也给东北安排了大量项目。第三〃国家扶持重点由国有企业转向民营企业〃产生新的增长点。东北国企占据大量资源〃导致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区域经济增速垫底与此也直接有关。第四〃东北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作为对俄罗斯与朝鲜的屏障〃东北的发展关系国家稳定与安全。
)西藏板块。第一〃西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014年西藏人均GDP为万元〃仅占全国人均 GDP的%。第二〃西藏站上了政策风口。西藏经济发展议题进入政治局会议讨论〃8月25日至26日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会议召开〃高层已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第三〃西藏具有特色优势产业。富含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可燃冰、铜、铁等储藏量大;旅游资源丰富〃2014年旅游业收入204亿元〃占地区GDP的%;藏药产业则是近年西藏地区增长最快的产业。
)新疆板块。第一〃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水平提高有助于减少分裂势力冲击〃促进边疆区域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第二〃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通往中亚的窗口〃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一方面区域内资源丰富〃利用“一带一路”中内地与新疆的互联互通〃将资源销往内地;另一方面可作为货物中转站〃将从内地采购的商品销往中亚等国家。
(2)区域板块间:互联互通
①电子商务。首先〃电子商务获政策扶持。电子商务能促进消费、带动就业〃李克强总理多次为电子商务点赞〃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方式。其次〃传统企业纷纷开展线上零售业务〃如服装、鞋帽类企业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拓展销售渠道。最后〃传统企业与电商巨头结合〃如京东入股永辉超市(,股吧)拓展O2O业务、苏宁电器加大电商投入并与阿里巴巴互相持股。
②物流业。一方面〃便捷的物流业能够促进商品跨区域流通〃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物流业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内尚无快递企业上市〃但物流业的发展增加了对配套设施如物流信息化产品、车辆等的需求〃给相关产业带来新机遇。
③通航机场。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划〃2025年之前将新增2500个通航机场〃以满足现阶段不断扩大的通航机场供需缺口:一方面〃现行民航法制约了通航机场供给。民航法对机场距离半径施加了限制〃导致部分有通航需求的城市不能建设;另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播种、旅游、环境监测等通航需求增加〃又对机场的普及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将有一批通航机场开工建设〃给机场建设与运营、飞机设计与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市场。
④河流梗阻疏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特别指出要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而发展长江经济带〃首要任务即是建设好基础设施、做好梗阻性的航道清淤和疏通工作。目前武汉和重庆正在做长江清淤工作〃南京、芜湖、宜昌等节点城市也做了部分梗阻性的航道疏通工作。预计《长江经济带规划》将于年内出台〃《规划》将明确各省市的分工定位与产业布局。随着分工定位的明晰〃区域性的梗阻工作规模有望井喷。
2、相关市场主题:
①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京津冀(京津冀一体化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③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④西藏板块(西藏振兴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⑤东北振兴(中证东北振兴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下跌%);
⑥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⑦物流业(中信物流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⑧机场(机场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五、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采取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为〃达到社会不安定的数值区域〃而实际情况可能要比官方数据更为严重;二是贫困人口基数大〃以年人均收入2300元为贫困标准计算〃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有7000万;三是习总书记多次提及“精准扶贫”〃今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第二〃农业产业化也是现实之需。城镇化推进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需要通过产业化经营整合闲置的土地资源。第三〃现代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体系〃使农产品(000061,股吧)定位更加精确、市场更加广阔〃为产业化经营拓展了销售渠道。巴中市计划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建立特色产业〃建立包括农产品交易中心、产业园区、商贸物流中心等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②社会资本参与扶贫。第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增长空间大。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交通、通信、自来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薄弱〃扩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是扶贫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第二〃地方政府愿意以PPP等形式让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使用者付费项目〃地方政府可以减少前期资本支出;对于政府付费项目〃地方政府可将短期支出长期化〃缓解当期财政压力。第三〃社会资本在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中时〃拓展了市场范围〃获得相对稳定的长期受益。
③能源扶贫〃尤其是光伏扶贫。第一〃能源扶贫是五年内农村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能源是制约农村地区致富的因素之一〃产业的发展需要能源支撑。第二〃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通过建设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等〃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第三〃光伏产业在2009年前后经历了一轮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出现产能过剩〃通过光伏扶贫开拓农村市场〃也是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措施之一。
④乡村旅游。国家层面加强对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⑤农村金融。第一〃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但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效信用评级机制、农民与金融机构缺乏信用积累等原因〃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缓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农村家庭的正轨信贷可得性约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民间借贷参与率高达%。第二〃政策扶持农村金融〃如央行对涉农贷款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与城商行实行定向降准与额外降准、财政部注资农发行。第三〃目前涉足农村金融的机构较少〃以农业银行(,股吧)、农发行、邮储银行、各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在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前〃金融机构若能做好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完善风险定价机制、做好风控工作〃则有望分得农村金融的一杯羹。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农业(农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能源(能源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下跌%);
③旅游(餐饮旅游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六、人口老龄化
按照国际老龄化的界定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我国于1999年即进入了老龄化。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冲击也愈发明显:一方面因劳动人口比例减少〃人口红利不再甚至变成累赘〃中国未富先老;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需求结构变化〃根据美日经验〃房地产进入长周期下行通道〃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失速。
预计“十三五”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将从两方面发力:一是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底部老龄化压力;二是增加与养老相关的服务业供给〃满足老龄人生活与精神层面的需求。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二胎政策。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除新疆与西藏以外的其它省市均于2014年上半年实施了该政策。目前来看政策效果不明显〃2014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仅比2013年增加47万人〃主要因生育、教育、购房成本高及生育观念的转变。根据报导〃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全面放开二胎〃通过扩大基数增加人口出生量〃与之相关的母婴食品、幼儿教育、玩具等行业迎来利好。
②养老设施建设。一方面〃我国未能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设施严重不足。以上海市为例〃2013年上海市养老床位只有万张〃占老年人口的%〃与规划的%有较大差距。上海作为养老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尚如此〃其它省市养老设施供需缺口更大。另一方面〃政策正在引导加快养老设施的建设。《国务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规定各地新建城区和新建小区都必须按照标准建设养老配套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提供。
③养老服务企业。第一〃国家鼓励加快培育养老服务企业。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鼓励打造规模化、连锁化的龙头企业。第二〃目前国内养老服务市场中〃各企业主要提供区域内养老服务〃并无龙头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掘金养老服务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机制将使养老服务供给集中于拥有资金与相关资源、经验的大企业。
④养老家政服务。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对养老家政服务的需求也在扩大〃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需求:一是生活需求〃包括餐饮、助浴、助洁、助医等;二是精神需求〃包括老年教育、文娱活动、心理咨询安抚等。对市场而言〃可利用互联网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服务缴费等老年人需求的服务项目。
2、相关市场主题:
①二胎政策(二胎政策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养老产业(养老产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七、生态环保
前期粗放式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2014中国环境公报》〃全国4896个地 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优良级的比例仅为%〃而水质较差与极差的比例分别高达%、%;161个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仅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而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
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十三五”规划中生态环保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十二五”规划的24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有8项是关于资源环境的〃除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外〃其它均为约束性指标。随着环境与资源问题的突出〃“十三五”时期生态环保建设压力有增无减。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第三方环境治理。第一〃政府大力推广第三方治理。相比于政府直接治理〃第三方企业拥有技术、成本等优势〃有助于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专业化、产业化〃在环境治理中被寄予厚望。第二〃第三方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意愿强。环境治理市场规模庞大〃如仅“水十条”投资额即达到万亿规模以上〃而且污染治理项目通常收益稳定、回报周期长。已有相关上市公司参与第三方环境治理〃如巴安水务(,股吧)、碧水源(,股吧)等。
②新能源。一方面〃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2014年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而水电、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仅为%。另一方面〃新能源应用领域有较大拓展空间。目前新能源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未来可在建筑、制造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③环保交易。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另一方面〃相关试点工作已展开〃十三五时期有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目前已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交易试点〃节能量交易也处于研究阶段。据有关官员在中国高铁节能减排论坛透露〃2016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方交易市场〃首批试点行业包括钢铁、电力等6大行业。
④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通过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将煤矿石、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的试点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各省市正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对试点的项目在投资、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部分上市企业也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如豫光金铅(,股吧)作为全国最大的产铅企业之一〃致力于再生铅的研究与生产。
2、相关市场主题:
①环保(环保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新能源(新能源指数年初至今上涨%);
③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
八、投融资体制:PPP
十三五时期〃PPP模式在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项目中的应用将得以进一步推广:一是制度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约束了地方政府违约责任;二是随着成功项目的推广与PPP培训〃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对PPP具体操作了解度提升;三是政策引导〃财政部设立PPP专项引导基金、对部分项目提供财税支持。
地方基建曾由城投企业主导〃43号文限制了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对于新建项目和未完工存量项目〃优先安排PPP模式建设。随着PPP签约率的提升〃PPP模式对城投债的替代性增强〃为资本市场 提供投资机遇。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参与PPP项目的企业。正如前文所言〃后续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项目将更多由PPP模式建设〃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比例缩小。为适应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建设模式的变化〃已有上市参与到PPP项目中〃如华夏幸福(,股吧)、中信水务等。通常这些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利用其专业能力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二是具有成功运作PPP项目的经验〃更容易复制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招投标过程中也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青睐。三是为所在领域的领头羊〃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能够调动的财力、政府关系以及专业领域的能力使他们在PPP项目中有天然的优势。
②PPP融资服务。PPP项目多为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而且融资工作主要由社会资本承担〃对社会资本的资金实力有一定要求。目前PPP模式应用成熟的国家中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较小〃而中国的PPP与BOT项目中〃主要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能减少企业资本占用〃降低企业成本〃未来PPP项目债权融资是发展方向。现阶段PPP项目债权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正逐步放开〃国开行已开展相关业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因PPP项目与公众利益相关〃需确保项目债权融资安全以免因杠杆原因导致项目失败〃因而PPP债权融资发展进程可能是稳中求进。
③PPP咨询服务。PPP模式的发展〃催生了PPP咨询服务市场〃未来将有较大增长空间:第一〃目前国内PPP咨询服务企业较少〃仅济邦咨询和大岳咨询两家寡头垄断市场。第二〃PPP咨询服务费用高。根据国外经验〃PPP项目咨询费占项目总费用的比例在1%左右〃PPP项目咨询费贡献了普华永道等审计咨询类企业非会计收入的很大比例。第三〃PPP业务较普通模式复杂〃企业也有咨询需求。在参与项目时〃企业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盈利能力、融资结构设计、项目纠纷处理、豁免移交、项目期满后与政府交接等环节进行了解与分析〃产生了市场需求。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公用事业(公用事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咨询服务(调查和咨询服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九、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终于揭开了并不神秘的面纱。大家关心一个问题:国企改革能否成为市场的“救市主”?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改革的核心从来不是为市场炒作主题〃而是为实体解决问题。即便是一个平衡各方的好方案〃也不一定能满足资本市场漫无边际的幻想〃毕竟投资者并不能代表所有人。更何况〃在此之前〃一千个投资者已经赋予了国改一千零一种天马行空的期待〃它在公布之前就注定是一个不可能超预期的方案。对投资者来说〃更理性的选择是放开所有幻想〃找找这份现实的方案中与理想最接近的地方。
1、市场关注的方向:
(1)推动国资证券化。本轮改革的一大优势在于〃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比以往更完善〃为推动国资证券化创造了条件。国资证券化一方面可以解决谁来买国有资产、谁来盘活国有资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的竞价和监督促进政企分离〃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对于证券化程度不同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如整体上市、借壳上市、反向收购母公司等不同模式提高证券化率〃目前已有12个省市公布了量化的国资证券化目标〃未来5年国资证券化率均有较大提升〃给市场带来投资机会。
(2)推动国企整合重组〃重点是在央企层面。新一届政府央企强强联合的思路主要是针对龙头企业进行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品牌”〃避免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产生恶性竞争、自相残杀〃拓展海外市场、加快产能输出。未来央企整合方向在推动附加值较高、对出口带动作用较大、业务存在恶性竞争的央企进行合并同类项。
(3)混合所有制。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积极发展”的提法相比有所弱化〃未来将更加谨慎〃主要是强调混合所有制不等于私有化〃而是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服务。未来将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从战略投资的角度引入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中央层面上关注纵向产业链混改〃比如中石化销售环节的混改〃地方国企层面则关注发达地区混改〃PPP作为一种特殊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在能源、通信、电力领域有较大应用空间。
(4)国企公司治理的改善。如果国资管理体制的根子不改〃国企内部的治理改革就注定是戴着镣铐起舞。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关注局部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一是管理机制市场化〃解决国企董事会形同虚设的问题;二是人员选聘市场化。高管聘用根据企业不同的分类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用制等不同选拔机制〃员工选聘公开市场化。三是激励机制市场化。改革薪酬制度提升工作积极性〃在适当领域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鼓励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
(5)特别关注科研院所注入。未来通过科研院所注入提高央企证券化率〃也是央企层面改革的途径之一。一方面〃科研院所是央企核心资产。央企尤其是军工类央企〃下辖科研院所承担着产学研的任务〃获得财政补贴和拥有专利〃是央企的核心资产。但另一方面〃多数央企旗下科研院所尚未上市〃如中航电子(,股吧)旗下的飞控所、光电所、无线电所、计算所和雷电院多为行业内唯一的专业研究所或处于垄断地位〃属于优质资产但均未上市。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央企重组(大央企重组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③混改(混合改革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十、军民融合
“十二五”规划中虽提及了军民融合〃但在“十二五”时期军民融合技术应用范围较窄〃主要在导航、通信领域。2014年3月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军民融合的观点〃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军民融合发展加速〃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开通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湖南省岳阳市成立军民融合卫星应用产业园等。预计“十三五”时期〃军民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均将有较大突破。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民营企业进入采购体系。我国军事工业由军方主导〃军工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上下游工业体系〃军事采购也主要来源于该体系内部。军方主导的军工系统促进了我国军事工业的飞跃〃但与此同时不计成本式的发展弊端也日益暴露〃需要放开军工采购市场准入条件〃让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展开竞争:一方面〃竞争机制可以降低军工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强其竞争力〃便利“走出去”战略实施;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民用技术的发展。通常军工产品的标准要高于民用产品〃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采购〃可以提高其产品质量与标准〃进而带动民用技术的发展。
②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第一〃我国军事技术遥遥领先于民用技术〃军工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能 以较快速度提高民用技术水平。第二〃军工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经济效应明显。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例〃最初建立该系统为打破国际导航市场垄断局面和应对战时需要。随着系统的完善〃逐步向市场开放〃根据军方人士在人民日报的撰文〃北斗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后〃每年将产生上千亿元的产值。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军工(军工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②军民融合(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
最新十三五规划内容解读3
十三五规划政策解读
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勾勒了全新的发展蓝图。分析认为,“十三五”规划建议或引爆A股跨行情,节能环保、TMT、生物医药、军工等行业将最为受益,“互联网 +”、国企改革等主题投资则有望持续贯穿。
生态环保成“十三五”重头戏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大亮点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是“十三五”重头戏。“绿色”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成为“五个目标要求”之一。
《建议》明确,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此外,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中投证券分析师认为,“十三五”期间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的确定性正在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年增速有望达到20%以上,增长空间显著。建议重点关注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具备爆发潜力,且“十三五”投资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子行业,以及市场表现稳健兼具扩容空间的垃圾焚烧行业。
此外,“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这为环境监测企业带来实质性利好。我国环境监管行业的最大症结就是在于无法开展垂直管理,而此次“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加强环境监管,预计随着未来生态监测网络不断完善,有望带来25亿元新建站点投资,并进一步打开包括现有1400个国控站点的第三方运维服务市场。
四大领域“钱景”无限
除生态环保以外,“互联网+”、智能制造、健康中国、军民融合等也有望成为“十三五”期间市场持续投资热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并提出“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普惠金融等11项重点行动。由于这些重点行动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互联网+”战略也被誉为 “十三五”时期的创新之基。
“十三五”规划建议还着重强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议》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十三五”期间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十万亿元,医疗信息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有望成为“十三五”时期三大重点突破领域。
国防和军队改革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此外,军民融合也是“十三五”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十二五”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市场人士预计,以下三类标的或称为二级市场上资本布局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主线:一是军工通信,包括北斗产业链、海底光缆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二是受益于低空空域开放的通航产业链上市公司;三是其他已经获得相关军品供应资质,尤其是电子、信息和材料领域中具有独特优势、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
相关新闻:
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
问:规划建议的教育部分为何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主题词?
答:教育既是国计,更是民生。提高教育质量,意义重大,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今天,将更需要有质量的发展。规划建议在确定“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时,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就意味着,未来5年我们要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
六大亮点最突出
问:规划建议有何亮点,体现了哪些政策考虑和现实需求?
答:最突出的有六大亮点,一是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的更高要求。二是将高中阶段教育从“基本普及”提升为“普及”,大幅提高从中等职业教育到普通高中渐进式免除学杂费的进程。三是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公平,积极回应群众期盼,重点抓均衡、抓普惠、抓资助,努力让所有学子都能有平等受教育机会。四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继续重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机制。五是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强调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为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打下良好基础。六是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努力开辟调动多方资源发展教育的新局面。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问:在义务教育均衡、普及高中教育、发展学前教育、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改革举措与质量发展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必须始终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改革和法治战略举措,规划建议指出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包括教育发展和服务供给在内,都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来加快解决,2020年前全国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增加,都离不开规划建议多次强调的教育改革、教学改革和相关制度机制的创新。
依法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受教育权
问:相关措施是否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热点?
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难点热点,最主要的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为依归。“十三五”时期最需要着力补的短板,就是贫困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机会,总书记曾反复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应地,依法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受教育权,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将是今后5年全党全社会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环节,必然要求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面部署资助体系,使其涵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就是规划建议重点部署的一大政策举措。
更多更好地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
问:学分累计制度是新提法吗?
答: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前面对接的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后面联系的是“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这一举措事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将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续努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参考借鉴国际社会倡导的理念,立法确认终身教育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多次部署终身学习,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曾要求,“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为规划建议对“十三五”时期作出新的全局性部署奠定了基础,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在学习成果认可制度方面迈出创新步伐,更多更好地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为构建符合基本国情的学习型社会筑基。
最新十三五规划内容解读3篇(十三五规划政策解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