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3篇(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1
装配式建筑培训学习心得
郑丁才
近期,由房产事业部组织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培训在溧阳宾馆如期举行,根据领导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现将自己培训心得体会作一下分享:
一、在听取业内专家张方老师对国家及各地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相关政策的解读后,切实感觉到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政策对装配率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是建筑业的一个趋势,哪家企业能够在这次产业改革中走在前面,就占据了发展的优势。要想很好的发展,就要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智能化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做为成本岗位上的一名员工,经过这次培训和张老师所讲所学,我对成本控制上再说一说自己理解的一点毛皮:预制率越高,成本付出越高,按各专家实际分析统计,预制率每增加10%,成本增量在170元/平方左右。EPC管理是成本管理控制的关键,这样可以整个使工程有一个完整有序的管理。首先,针对合同中关于装配面积的要求,可以通过分期开发,来平衡项目周期。由于预制构件要提前和工厂配合,且这些工厂的产能有限,对首期开发的时间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需要对结构构件进行拆分,选择预制构件重复率高的单体,一般构件重复率大于100件以上最好,重复越多越划算。最后,施工技术成熟的施工队也是缩短工期,减少成本的关键。
三、通过听取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相关介绍,对不同的结构体系、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及施工工艺有了深入的了解。不同结构体系实现装配化施工的关键是构件拆分,合理的拆分及施工方法是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在设计阶段进行深化,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将构件进行合理拆分和吊点布置,方便构件的工厂化预制及吊装。不同构件安装就位后的连接及节点现浇部位的质量控制也是施工的关键。
四、我再学习BIM建模时,老师讲过的BIM模拟管理,现在想想绝对是装配式建筑吊装、设计、施工的好工具。因为要考虑装配式构件预留钢筋与现浇部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连接,运用BIM就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的错位和碰撞。科学的运用管理工具也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因即将久和公司会做第一批装配式建筑,我将会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来不断的提高对于装配建筑的施工工艺、方法、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水平来更好的为公司创造利益和服务。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2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前景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前景
2017年11月20日,太原市职业技术学院樊长林博士为我校教师做了关于“土木工程发展专业建设探究”的讲座,尤其对发展装配式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于是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最近10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住宅体系,即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以木结构、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钢结构为补充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并且,在住宅技术研发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配套技术的整合正式装配式住宅推广的关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过程仍需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的建造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它颠覆传统建筑方式最终占据建筑业主场阵地的主要原因。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有很多:
1、设计形式多样
目前住宅设计和住房需求脱节,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内空间无法灵活分割。而装配式房屋“采用大开间灵活分割的方式,住宅采用灵活大开间,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具备配套的轻质隔墙,而轻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其它轻板恰恰是隔墙和吊顶的最好材料。
2、功能现代化
(1)节能:外墙设有保温层,极大限度地降低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2)隔声: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外来噪音的干扰;(3)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4)抗震: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
3、制造标准统一
传统建筑物外表面若是依靠现场施工制成多种美观的图案,粉刷彩色涂料不出现色差且久不褪色,是十分困难的。但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可以轻易做到这点。况且,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性能都可随时进行精密控制。
4、时间最优化
预制建筑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对工期有更高的可预测性。预制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很少使用预制基础,因此现场在建造基础的同时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
5、技术可持续化
尽管在建造过程中,使用集成构件早已经被提上了设计师和技术专家的议程,但是装配式建造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和环境保护理论体系发生交叉。如今,人们已意识到建筑垃圾造成的严重环境破坏。在诸如木材加工、砌砖、粉刷和装饰的过程中的切割和原料混合工序中由于没有集成装配的过程,也会产生多余而造成浪费,这种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浪费份额巨大。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是大众化的产品。而在我国,到2010年前后,在设计、功能、生产、安装等方面也能够生产上述条件的装配式建筑。例如,一位需要购买房屋的顾客,走进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他的要求就很快能装配一幢符合要求的住宅。目前我国钢产量较大,价格也不高,完全可以在建筑市场上大量使用。如果采用钢结构,配以石膏板、轻钢龙骨、岩棉、彩色外墙板、塑钢门窗、彩钢复合板等材料制造装配式房屋,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功能和舒适性上,都将优于现在的砖混和混凝土结构房屋。并且现在一批国内大企业已经开始积极的推广装配式住宅,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看来,装配式建筑将是我国房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预制装配式建筑大到整体空间布局,小到建筑细部的每一个预制构件,将建筑群与环境雕琢的如此细腻。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向工业化发达国家学习的起步阶段,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技术是实践过程中首要攻克的难题,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环境、功能及美观等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并无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建设量极大时间又非常集中,建筑工业化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虽然目前在预制建筑在住宅的发展上有了一些新气象,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产业链也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和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公共建筑开始在各个城市中不断出现,很多建筑由于功能和形式的需求采用了异形的结构形式,无法用传统的建造方法实现,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预制构件装配的方法。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3
附件4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
(参考格式)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201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管理工作机制
(一)建设单位统筹管理工作机制
(二)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情况
(三)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二)结构设计
(三)装修和机电设计
四、主体结构工程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施工计划
(二)预制构件生产和运输
(三)预制构件吊装和安装
(四)装配式模板施工
(五)装配化施工情况
五、围护墙和内隔墙
(一)外墙非砌筑、免抹灰
(二)外墙与装饰、保温隔热一体化
(三)内隔墙非砌筑、免抹灰
六、装修和机电
(一)全装修
(二)集成厨房
(三)集成卫生间
(四)干式工法
(五)机电装修一体化、管线分离
(六)穿插流水施工
七、信息化管理情况
(一)BIM应用情况
(二)信息化管理情况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注:各章节应注明页码)3 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应包含并不限于如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简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位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项目楼栋情况。以列表的方式详细说明装配式建筑各楼栋情况、预制构件(钢构件)种类情况、技术评分情况等。
二、管理工作机制
(一)建设单位统筹管理工作机制
1.参建各方情况,以及建设单位统筹协调参建各方的工作机制 2.管理人员配置情况(包括:参加装配式建筑系列培训情况,附培训证明)
3.关键工种产业工人实训情况(包括:构件吊装、套筒灌浆、装配式模板安装等关键工种产业工人岗前实训计划,参加岗前实训及考核合格的产业工人情况)
(二)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情况
若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详细说明工程总承包商的情况,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服务内容(附工程总承包合同扫描件相关条款)。
(三)装配式建筑验收制度 1.预制构件(钢构件)样板验收制度 2.装配式标准层结构联合验收制度
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1)标准化户型或单一户型(2)标准化构件
2.装配式建筑平面、立面设计(包括:总平面、单体平面和立面、预制构件(钢构件)和墙体布置图、墙地面做法表等,要求至少用 4 A3纸彩打,图示清晰。预制构件(钢构件)在设计图纸或BIM中应使用明显的颜色标示)
3.架空层、结构转换层、屋面层、避难层、设备层等非标准层与标准层的设计延续性。
4.关键节点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保温、防水等)
(二)结构设计 1.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2.关键节点设计(包括但不限于:预制构件(钢构件)连接等)3.超限审查情况说明(依法应当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项目,应当先完成专项审查,在超限审查文件中应包含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
(三)装修和机电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材料表、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机电布置图、主要节点做法详图)
四、主体结构工程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计划
(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出入口位置图、施工道路图、各栋塔吊布置图、预制构件(钢构件)堆放场地位置图、施工总体计划和标准层工期安排等)
(二)预制构件生产和运输
(包括但不限于:预制构件(钢构件)生产概况、以及生产、运输、堆放等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预制构件(钢构件)生产概况(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单位行业登记管理与星级评价情况)
2.预制构件(钢构件)生产的质量控制要点 3.预制构件(钢构件)标示及成品保护措施
4.预制构件(钢构件)运输路线
(三)预制构件吊装和安装
(包括但不限于:预制构件(钢构件)吊装和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成品保护等)1.各栋塔吊选型、预制构件(钢构件)起吊分析 2.吊具准备、各种预制构件(钢构件)的安装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与现浇部位、装配式模板的连接,钢筋套筒灌浆的连接、预制构件的支撑;装配式钢结构:钢构件的连接和支撑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安全保证措施
(四)装配式模板施工
(包括但不限于:装配式模板的选用、模板周转套数、模板连接节点、模板平面布置、质量控制措施等)1.装配式模板平面布置图和竖向布置图 2.装配式模板安装和拆卸等施工工序 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安全保证措施
(五)装配化施工情况
(根据技术选用情况填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具式脚手架方案、成品钢筋网施工、提升式混凝土布料机方案等;装配式钢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梁梁连接节点装配化施工、梁柱连接节点装配化施工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1.工具式脚手架方案 2.成品钢筋网施工
3.提升式混凝土布料机方案 装配式钢结构:
1.梁梁连接节点装配化施工 2.梁柱连接节点装配化施工
五、围护墙和内隔墙
(一)外墙非砌筑、免抹灰
(包括但不限于:非砌筑墙体选型,平面布置图、质量控制措施等)
(二)外墙与装饰、保温隔热一体化
(根据技术选用情况填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一体化设计、预制外墙门窗预埋窗框或附框、预制外墙饰面工厂完成、外墙保温做法、单元式幕墙等;装配式钢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各层装饰、保温隔热一体化外墙、单元式幕墙等)
(三)内隔墙非砌筑、免抹灰
(包括但不限于:内隔墙选型、平面布置图、墙板防开裂质量控制措施等)
1.内墙板类型的选择分析 2.内墙板平面布置图 3.内墙板的堆放、运输和安装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安全保证措施
六、装修和机电
(一)全装修
(包括但不限于:详细全装修的范围、交付标准等)
(二)集成厨房
(根据技术选用情况填写,包括但不限于:集成厨房选型,干式 7 工法施工工艺,橱柜、灶具、五金配置情况等)
(三)集成卫生间
(根据技术选用情况填写,包括但不限于:集成卫生间选型,干式工法施工工艺,洁柜、洁具、五金配置情况,整体卫浴应用和施工等)
(四)干式工法
(根据技术选用情况填写,包括但不限于:楼面、地面和公共区域装修的干式工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
(五)机电装修一体化、管线分离
(根据技术选用情况填写,包括但不限于:一体化设计、机电管线预埋、主体结构和管线分离做法等)
(六)穿插流水施工
(包括但不限于:穿插流水施工详细组织方案,各工序同步流水作业计划等)
七、信息化管理情况
(一)BIM应用情况
详细说明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BIM应用情况,提供各阶段BIM模型。
1.设计阶段,应用BIM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各专业协同、管线综合、BIM模型制作、施工图和预制构件(钢构件)图信息表达、预制构件连接节点设计、钢筋碰撞、施工工序模拟等。
2.生产阶段,应用BIM传递设计阶段的信息,进行预制构件(钢构件)和装配式模板深化设计和生产管理。
3.施工阶段,应用BIM传递设计、生产阶段的信息,进行施工全过程管控。
(二)信息化管理情况
8(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施工阶段应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和移动APP等)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3篇(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