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巴西名胜古迹3篇(古巴的名胜古迹),供大家品鉴。
巴西名胜古迹1
六年级关于名胜古迹的作文600字
亲爱的朋友,你想了解西安吗?你想“五一”、“国庆节”和爸爸、妈妈来西安旅游吗?告诉你吧,来西安旅游,是你最理想的选择!不信,你先听我说说。我们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历史上叫做长安。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建设到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是我国古代12个朝代的首都;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著名的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从这里出发;它目前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我们西安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特别多。一进西安,你就会看到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城墙的历史,已经有630多年。它高12米,宽度比高度还厚3—6米,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城墙把古城分为城里、城外两个部分。城里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钟楼,还有鼓楼和碑林博物馆;城外有大雁塔、小雁塔和我国目前最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钟楼处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说到钟楼,人们就会想到西安;说到西安,人们同样会想到钟楼。钟楼和鼓楼,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钟和大鼓而得名,听说钟楼上放置的那个大钟,足足有5吨多重呢!
碑林博物馆,那就更神奇了。它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里面有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个,上面有隶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法,可都是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杰作。热爱书法的小朋友,你一定很希望去那里看一看!
再说城外的大雁塔。凡是来西安的人,都要去那里看看。那可是当年唐朝皇上为了保存唐僧去西天取回的经书和舍利子,而专门为他修建的,至今已经有1355年了。
说了这么多,还有最精彩的没给你介绍呢!那就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哪里有好多好多的秦代兵马俑,他们身材高大,形象逼真,身披盔甲,手拿兵器,排成一个个的方阵,好威武啊!凡是来过我们国家的外国元首和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去那里参观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的夫人和女儿,还下到正在挖掘的俑坑,和兵马俑一起照过像呢!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在我们西安附近,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黄帝陵、秦始皇陵、法门寺、武则天墓、杨贵妃墓等等。还有其它大大小小的黄帝陵墓共70多处。
我们西安不但古迹多,而且交通也很发达。到西安来,不管你坐飞机、坐火车都非常方便。我们的火车站就在市内,飞机场离市内也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的市内交通也很方便,公交车、出租车满街都是,有一环路、二环路、高架桥、立交桥,还有绕城高速公路。总之,不管你去那里,保证方便。
朋友,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动心了吧,那就请你尽快到我们西安来旅游。我们西安的小朋友欢迎你!到时,我还可以给你做个小导游。
我的家乡在顺德,那里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清晖园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蔚为壮观,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整个园林以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的特色。现有的清晖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
还有就是西山庙了,西山庙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山(别称西山)东麓,本名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全庙依山构筑,历经重修扩建,现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格局,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前座为大门与前殿连体,正面成阙门式样,三门并列,高大轩敞。阙门两侧为左右衢门,原有磴道通后山。后座为正殿,矗立在数十级宽阔的石阶之上。庙里庙外多砖雕、灰塑、壁画及彩陶塑像。
我家乡的遗迹还有许多,我是数不清的。我爱家乡的遗迹!
巴西名胜古迹2
酒泉市名胜古迹
酒泉市 玉门市 老君庙
在玉门市区南5公里。背靠悬崖,面对祁连山雪峰,是一浓荫覆盖的小四合院。据传百年前,由在河谷淘金的乡民集资修建,占地15平方米。1938年冬,中国第一个石油矿—老君庙油矿正式成立。小庙从此蜚声中外。后小庙圮毁,在原址上重建大于原庙10倍的老君庙,新塑老君像,成为玉门市的游览名胜,玉门油矿的标志。昌马石窟
在玉门市玉门镇东南约60公里。祁连山横枕于南,大板屏障于北,周围群山环抱,与外界仅一径相通。包括下窖石窟和大坝石窟(千佛洞)。属白垩纪泥岩层,石质松软,状如泥块。大坝石窟早年已圮,现存下窖窟龛11个,凿于峭壁之上。洞窟距地面约米。分南、北、中三段,南北两端数窟遗物早已无存。中段第2、第4窟保存比较完整。形制相同,均有中心柱,似为早期开凿。第二窟平面方形,分前后二室;第四窟平面呈长方形。两窟保留著早期造像及宋初壁画。肃州区 鼓楼
在市区中心。砖木结构,正方形,四角飞翘,攒尖顶,三层总计40间,金柱12根,檐柱20根,各层有回廊,二、三层有眺望栏,连同方形基座在内,通高25米,楼体挺拔俊丽。鼓楼最初创建于前凉建兴年间(317-353),今存鼓楼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修复,基座是方形,上小下大,底部周长100米,外包青砖,有四向券门,四门额题分别为“北通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楼台顶端的裙墙以内居中处,又筑一方形土台,在此土台上方为三层木楼,鼓楼保存完整,为酒泉一大胜景。酒泉
在东关酒泉公园内。原名金泉。泉清澈见底,澄碧如酒。旁立“西汉酒泉胜迹”碑一通。《酒泉县志》记载:古酒泉原有泉三眼,水流二十里,灌溉农田十五顷。相传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匈奴获胜,驻军河西一带,汉武帝颁赐御酒一坛,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同饮,后人因改金泉为今名。东晋壁画墓
在市区西北果园乡陶家庄。1977年发掘,是甘肃河西走廊第一次发现的东晋壁画墓。墓分前后二室,全部以砖砌成。壁画内容分天景、人间、地下三部分。构图严谨,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逼真,从反映的舆服制度分析,墓主属王侯之列。壁画内容丰富。药王宫古建筑群
在酒泉中学马路两侧。药王宫位于路东,有前后殿两座。前殿台基长米,宽16米,高近1米,上建三间四楹砖木结构大殿一座,硬山顶。后殿台基与前殿台基相连,长17米,宽16米,高米,上建三间四楹硬山顶大殿,宽11米,进深13米。路西有古建筑两座,北面一座,1米高台基上建五间六楹悬山顶大殿,南面一座无台基,五开间硬山顶。马路北端正中为玉皇阁,台基15米见方,高米,上建正方三层木楼,四面坡攒尖顶,高约13米。丁家闸壁画墓 在城西约3公里戈壁滩上。发掘前地表为方锥截顶封土,墓道呈鱼背状,长33米。1977年发掘,为砖砌双室墓,墓门上有砖雕门楼。前室长米。前室自墓顶至墓底,砖壁薄施草泥一层,上加敷土黄色泥皮,满绘彩画,顶绘复瓣莲花。内容包括天、地、人三界的景物。与敦煌墓高窟北朝壁画接近,是河西走廊首次发现的十六国大型壁画墓葬。上承汉魏以来的传统,下启南北朝画风,构图严谨,造型生动,运笔娴熟。十六国墓壁画西王母图 敦煌市
沙州故城遗址
在敦煌市区西党河西岸。即敦煌故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重镇。从内地到西域经此,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在此设置敦煌郡。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暠以此为都,建西凉。永建二年(421年)北凉沮渠蒙逊率众2万围攻敦煌,三面起堤,灌以党水破城,西凉国亡。唐武德二年(619年)在此置瓜州,五年因南有鸣沙山而改名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改沙州。宋景佑初年地入西夏,元明复置州、路、卫。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718米,南北长1132米,南、北、西三面仍有断续残垣,西北角尚有城墩,高出城墙一倍。城内南部有白马塔,为后秦所建。故城遗址 白马塔
在敦煌市沙州故城南部。后秦佛教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会东传佛教途经敦煌时,坐骑白马病死,葬于故城内,当地人建此塔以作纪念,故名。塔为9层,高约12米,底层呈八角形。塔系土坯砌造,表面敷以石灰,虽经多次维修,仍保持了明代喇嘛塔的建筑风格。今保存完好。敦煌古城
在敦煌市区西10公里。1987年7月为拍摄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建。布景参考我国古代城市沙州、甘州、汴梁设置,主要街道以宋朝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城南侧是甘州城,它是西夏时期回鹘国盘踞河西的首府,西侧是雄伟壮观的城楼及守备官员的办公用房,还有仿古式楼阁、店铺、酒楼。西夏曹延惠的节度使官衙及他经营100多年的郡府。鸣沙山# 在敦煌市区南6公里,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北麓有月牙泉。从山顶下滑沙砾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据史书载,天气晴朗之时,山有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称“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月牙泉# 在敦煌市区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泉呈月牙形,涟漪萦回,水草丛生,清澈见底。产铁背鱼、七星草,但不常见。清道光《敦煌县志》载:“泉甘美,深不可测。”“四面沙龙,一泉澄澈,为飞沙所不到。”又谓泉虽在流沙山群中,风起沙飞,均绕泉而过,从不落入泉内。莫高窟* 在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俗称千佛洞。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据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唐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现尚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壁画万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宫殿。莫高窟大门 窟外原有殿宇,并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余方。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最大者33米,小者10厘米。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最古的地图《五台山图》大40多平方米。从一花一叶、神、佛,到表现当时当地历史人物活动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构图精细,栩栩如生。
窟内金碧辉煌,绚丽夺目。画面如按2米高排列,可构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现藏经洞后,窟内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珍贵文物被盗窃。1943年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进行修复、保管和研究工作。1984年建立敦煌研究院。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第220窟北壁壁画—唐代,伎乐中的坐部伎。藏经洞
敦煌莫高窟第17洞。是开凿在第16窟甬道壁上的一个小洞,门仅高出地面1米,长宽米,近方形,高3米,空间19立方米。似未完工即被封闭。据洞内残卷记载,最晚纪年是北宋至道年间(1054-1056),不见西夏文卷子。16窟甬道两壁绘宋代菩萨行列,以此推断,可能是公元11世纪初西夏人征服敦煌的战争中,莫高窟僧人准备逃难时所封,后未回归,竟因此幽闭达900年之久。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6窟甬道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此满贮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的石室,文物共5万余件。除汉文写本外,藏文、梵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各种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并有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数百件。包括丛公元4-11世纪(即晋至宋)近10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注意。此后,研究敦煌文献和艺术、文物的人逐渐增多,并形成了敦煌学。九层楼
莫高窟编号第96窟。俗称北大象。窟前附岩而建9层遮檐得名。与崖顶等高,木构土红色。居崖窟中段,巍峨壮观。弥勒佛坐像高33米,石胎泥塑彩色。楼外开通道二条,通道既供登临就近瞻仰大佛面容、腰部,又是大佛头部、腰部光线来源。窟前附壁而建的窟檐,有过多次修建。慈氏塔
在敦煌莫高窟窟崖前林园中。又称老君堂慈氏塔。宋代早期所建。单檐亭阁式,平面呈八角形。基座上建木构塔身,方形穹窿顶小室,彩画文殊、普贤像,原塑慈氏像早圮。塔壁八面。通高6米余。顶、墙壁全用泥抹,历经千年仍保存完整。是中国木塔中宝贵的一例。亦可归入木亭,又是宋代亭子最早的遗存。造型以玲珑秀美取胜,原在敦煌莫高窟东15公里三危山中老君堂,堂早毁。1981年搬迁修复至莫高窟内。佛爷庙-新店台墓群
在敦煌市区东南约5公里的戈壁上。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5公里,砾石小阜簇聚,高者及丈,低者近于地平,为数三五不等。1944-1945年曾发掘,1984-1987年配合建敦煌机场共发掘203座墓,分属西晋、前凉、隋、唐4个时期,出土器物、壁画千余件。其中祭祀瓶和盆22件,多有明确纪年。133号墓为前凉初的砖室壁画墓,出砖画57块,有藻井图、收获图、床帐图和佛道二教的神话传说故事等。西千佛洞
在敦煌市区西35公里。敦煌莫高窟的组成部分。洞窟开凿在党河崖壁的北侧,自西向东排列,距河底20余米,窟顶是平坦的戈壁滩。现存洞窟19个,始建于北朝晚期,隋、唐、五代、宋初和西夏续加兴修。所存壁画、塑像与莫高窟属同一系统。大方盘城* 在敦煌市区西北60公里戈壁滩上。俗称河仓城,西距玉门关20公里。建于汉代,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古城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版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米。内用南北方向土墙两堵,隔成连属的仓库3间,每间长米,宽米。四壁多已残颓,北壁较为完整,壁的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南壁倾圮,小洞所剩无几,但仍可看出与北壁小洞两相对称。正南面戈壁陡起处有一烽燧,砂石夹红柳筑成,外包土坯,高约9米许,保存完好。玉门关故城* 在敦煌市区西北88公里的戈壁滩上。一名小方盘城。汉武帝时设关。相传“和阗(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是“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米,残垣高米,全为黄胶土版筑,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北望长城,犹如龙游瀚海,俯仰关外,大地苍茫,故唐诗人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汉悬泉置遗址
在敦煌市区东64公里。《西凉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置为汉代对驿站的专名,唐代始称驿。悬泉置始建于西汉太始三年(前94年),魏晋时期废弃。总面积约万平方米,由坞和厩两部分组成。发掘出土各类文物件,其中西汉晚期有书写墨迹的麻质纸,突破了传统的蔡伦造纸说;写于墙壁上的墨书题记,也为以往所不多见;大量有准确层位关系的简牍的出土,在全国尚属首次。悬泉置遗址是西北地区汉代驿站遗址的首次发现和发掘。汉简出土情况
简牍传车亶舆簿,长23厘米。帛书信札,纵厘米。阳关故址
在敦煌市区西70公里的古董滩上。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铜箭头、五铢钱、石磨、陶片等)得名。汉武帝时设关,因居玉门关之南而得名。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唐代诗人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古城关东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北面墩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20多米,沟中泉水涓涓,甚甘洌。两岸有汉墓多座。古阳关址 马圈湾峰燧遗址
在敦煌市区西北95公里,东距玉门关11公里。位于汉代塞垣内侧3米的戈壁上。1979年发掘,烽燧长方形,底基米,残高米,东南角残存台阶4阶。堡屋在燧东侧,与燧的东、南壁相连,门西开。堡中套房3间,内有土炕和灶。灶门向南,灶后烟道通北墙,是西汉使用灶的首次发现。出土简牍1221枚,多就地取用红柳、胡杨、松木削制,一般长厘米(汉尺1尺)、宽厘米。唯一枚芦苇简,长5厘米,宽厘米,厚厘米,写有“文鉴”二字,全国只此一例。纪年简自西汉本始三年(前71年)至新始建国三年(11年),记录与西域各国作战的史实。其他出土文物343件,生产、生活用具多,兵器极少。渥洼池
在敦煌市南湖乡。又称寿昌海,自古以来,这里土地肥沃,是理想的天然放牧场和屯田佳地。相传西汉时,有一位叫暴利长的人,被充军到此屯垦拓荒,他常见一匹神异骏马饮水池畔,故心生捉马之念,为麻痹骏马,他先塑一“土人”手持缰绳置于池边,起初,马见有“人”不敢近前,但久而久之,马见人纹丝不动,渐失去戒心,照常来饮水。一天暴利长拆去“土人”,自已装成“土人”模样,待马来饮水时,他出其不意将马捉获。然后牵马进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嗜马如痴,见马体态魁伟,骨骼非凡,认定为太乙神所赐,故命为“太乙天马”,并乘兴作了《太乙之歌》。从此“渥洼池”随“天马”一举成名。瓜州县
人头疙瘩
在瓜州县城东约30公里的布隆吉黄粘土地带。是风蚀台地的自然景象。沿疏勒河北岸绵亘约30公里,宽10公里。敦煌城北约70公里的疏勒河下游的哈拉湖南岸亦有此种地形,绵亘约100公里,宽2公里。周围皆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常年多刮大风,泥土剥蚀,留下坚硬和有红柳草根的部分,形成土墩,星罗棋布,酷似人头,故有此称。锁阳城城堡遗址
在瓜州县东南约40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古时围城中兵民曾以锁阳为食,得以存活,因有此名。平面近方形,南北长470米,东西宽430米,残垣高约10米。西、北开门,东垣内距200米处,横筑长垣,将城池隔成东小西大的两部分。隔墙北端拐角有门。城垣四角有圆形土筑房屋遗址。地面曾发现开元通宝钱币、唐代砖瓦等遗物。外有环墙。东北半公里有塔儿寺和土塔8座,均系土坯砌成,白灰抹面。榆林窟
在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祁连山中榆林河东西两岸峭壁上。又称万佛峡。开创年代无文字可考。但从中心柱形制的洞窟和第25洞前室天王壁上的“光化三年”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现存41窟:东崖30窟,西崖11窟。保存壁画共计千余平方米,彩塑百余身。窟前建筑毁于兵火或自然坍塌,留有柱础、柱洞的痕迹。壁画包括佛、菩萨像和佛教故事画;花卉禽兽、装饰图案、供养人、士庶人物,数量繁多。第25洞的大幅西方净土、弥勒净土图画,结构严密,色彩鲜丽,神态生动,线条潇洒流畅,具有吴道子一派风格,为唐代壁画中罕见的精品。此处壁画从形制、内容、风格和题记来看,都与莫高窟有著极密切的关系。中唐 榆林第25窟文殊菩萨壁画 桥湾城遗址 在瓜州县城东60公里。呈长方形,东西长300米,南北宽约100米,全部以黄土版筑,是传说故事“康熙夜梦桥湾城”中的桥湾古城遗址。相传康熙皇帝做梦自已到了西北,看到荒漠中有绿洲,以及城池、小河、大树和树顶上的皇冠、玉带。事后康熙命大臣按梦中情景绘图,并派人四处查访,后来发现安西桥湾镇和皇帝梦中情景相似,康熙遂派大臣程金山父子前往建造和紫禁城一样的城池,以备皇帝巡游时居住,程金山父子贪污了部分钱款,只修了一座不到一里见方的矮小城池,即现在的桥湾城。东千佛寺
在瓜州县桥子乡。分南、北两崖,南崖11窟,北崖12窟,留有壁画塑像的共9窟,西夏5窟、元1窟、清3窟,壁画总面积平方米。其中西夏壁画为374平方米,主要内容有水月观音、观音曼荼罗、文殊普贤变、涅般变、说法图等。窟顶彩绘双龙团凤、忍冬莲花藻井图案。在西夏佛窟壁画艺术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星星峡
在瓜州县与新疆交界处、甘新公路旁。面积2平方公里,共有碉堡17座,单人掩体268个。此地在汉唐时期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以后各代设重兵防守,清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兼任新疆督办军务时也派驻军队,民国时期先后有杨增新、盛世才、张治中、陶峙岳等部驻军。金塔县
肩水都尉府遗址
在金塔县城北100公里黑河东岸戈壁滩上。遗址长350米,宽250米。城高8米,底厚6米,夯土版筑,经后代重修,保存完好。门在东墙正中,筑瓮城,城内北侧有马道可上城头。城东北、东南隅各有眺望台。北台经风雨剥蚀,仅存一半,1930年此地曾发现汉简1500余枚。1972年又得汉简百余枚。据近人考证,此地当为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肩水金关遗址
在金塔县城北107公里额济纳河上游谷地北口的东岸,距河约200米。是一座汉代烽塞关城。汉代出入河西腹地,北通居延塞的门户,拱卫南面肩水都尉府、肩水侯官等屯戍重地。题名金关,有“固若金汤”之意;1930年曾在此发现汉简850枚。有一土堆,形似烽燧残迹,高约3米。1974年再次发掘,出土简册和文物1300余件。汉居延寨防遗址* 在金塔县城北90公里,从双城子起,沿黑河(额济纳河)东岸向北,经大湾城、地湾城、查科尔帖、大方城、小方城、布肯托尼、破城子直到居延海(今为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另一走向从布肯托尼向东到博罗松治,长300多公里。烽塞城障排列成“一”字形。烽燧台墩多数因风沙剥蚀变形,外蒙沙砾,类似大小高低不等的沙丘,一般高2-4米。数烽燧间有一城堡,为侯和都尉驻地遗址,均黄土夯筑,尚保存完好。1973年以来,先后对金关遗址、破城子及第四烽燧遗址进行发掘,获得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汉代简册2万余枚。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大、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党城城堡遗址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东南2公里。党城系唐宋遗址。其地东南所临大山呈紫色,故又称紫亭(子亭)。唐宋设镇,以威南虏,唐宋以后依西凉曹氏之世设子亭界。现存城呈长方形,夯土版筑,城垣犹存。东墙长231米,西墙218米,北墙米,高2-4米,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城堡四角及北墙中间有堡楼,城内南面正中有建筑遗址。五个庙石窟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12公里。洞窟开凿在党河西崖壁上,自南向北排列,现存5个窟,故名。距河底约6米,窟顶是荒滩戈壁。始建北魏,五代、宋重修。塑像多残,壁画色彩绚丽,用笔生动,栩栩如生。石包城城堡遗址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东150公里的小山上。石包城又称雍归镇,东临小河,南面草滩,西是砾石戈壁,北靠高低不平的小山疙瘩。城为石垒,四垣尚完整,略呈方形,每边长约100米,残高10米左右。据认为,此城始筑年代不晚于魏晋,唐代更显重要。马鬃山岩画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共发现岩画7处,其中以公婆泉区政府西北80公里山德尔较为集中,岩画多凿在丘陵地带裸露地面的巨石上,石质呈黑色,岩画浅黄和深褐色,题材以放牧为主,狩猎活动较少,人多为裸体。雕刻技法古拙,线条简练准确,人和动物形象生动。
巴西名胜古迹3
巴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巴西是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巴西是拉美的缩影,对巴西的学习不仅仅是是了解一个国家,实际上也是见解地了解了拉美地区。巴西是欧洲资本主义的重要殖民地,因此它的各项发展自始至终都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在整课内容有一根重要线索贯穿始终——殖民统治的影响。
主要内容:
1、居民构成和文化特点。
2、经济发展过程和文化成就。
3、发展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雨林的破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巴西的名族融合。
2借助地图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状况。
4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和保护。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巴西是一个名族大熔炉。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地形图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3通过数字图表,了解巴西工农业的发展状况。
4使用资料认识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通过合作探究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1.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
2.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和热带雨林的危机。
【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源说明巴西不同名族文化和融合。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3.如何用资源说明热带雨林的危机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准备】
世界政区挂图、巴西地形图、城市分布图,巴西气候图等。【教学方法】
讲述法,绘图教学法,讨论分析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我的描述大家来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国家?这里有世界上最盛大的节日——狂欢节;这里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这里有世界上最绚丽的足球——桑巴足球;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这就是位于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板书)第二节 巴 西
引导:首先我们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开发历史。
阅读:请同学们看课本的P89前三段内容及有关文字,了解巴西的发展历史,讨论分析并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A.当地土著居民是什么人?
B.侵入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谁?到达了什么地方?
C.黑人奴隶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贩卖黑人奴隶?
学生:看书讨论回答并指图说明。
总结:所以说,巴西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
板书:
一、发展历史:
1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
阅读:P90阅读材料,了解印第安人和玛雅文化。
学生读图:课本插图“卞卡一家”,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总结:通过上面我们了解到巴西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
板书:2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
教师:由于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过度:了解完了巴西的历史,我们简单认识一下它的自然环境。板书:
二、自然环境
看图:教师展示世界政区图,让学生了解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
讲述:巴西位于南美洲,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家接壤,大部分位于北纬4°到南纬32°之间,所以光热资源丰富。板书:位置: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过度:看完位置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地形。看图:展示巴西的地形图,认识巴西地形。
提问:1从图中能够看出巴西地形主要是以什么为主?
2在图中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3找出巴西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
(老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总结)
总结: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板书: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河流: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
教师承转: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工农业特征?
板书: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引导:首先我们来看看“二次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
阅读:教师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本P93阅读材料。
师生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引导:继续了解“二次大战”之后的经济特征
讲述:“二战”后,巴西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逐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承转:巴西利用本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能,迅速发展了现代工业。提问:那么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学生读图找答案)
学生: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造船、汽车等。板书:c.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 过渡:看完工业,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农业。读图:看图“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提问:1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
2集中分布在哪一带? 3结合图“巴西的地形”,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
学生:咖啡、甘蔗、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板书:d.农业——咖啡、甘蔗、柑橘
总之,巴西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课堂小结(略)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风光照片,激发学生兴趣。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现在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并出现危机。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第三个内容,热带雨林的危机。
板书: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展示材料:热带雨林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树獭、大食蚁兽巨嘴鸟等,是人类的珍贵生物资源宝库。
讨论:那么大家想想热带雨林都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老师进行简单指引)学生回答:略
看图:其实课本上就有,P85页图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看看图中的和大家想的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1热带雨林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承转: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板书:2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
读图:阅读教材图“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理解迁移农业的形成过程及这种原始种植方式的危害。
总结: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生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全球气候恶化。
讲述:巴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报告。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的发展。然而,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仍有很多问题不好解决。
活动:读课本P96图,根据三位中学生的对话,谈谈大家都热带雨林开发后保护的看法。
讨论: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找三位同学发言。
总结: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使雨林面积不再减少;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积累资金技术,逐步开发东部高原
学生辩论:教材提供的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活动”。
承转:最后我们了解一下巴西几个重要城市
巴西利亚:首都,1956年巴西为加强内地的开发和管理,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将首都迁至此。城市形如巨型飞机。(让学生看图)
2里约热内卢: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2016年奥运会举办地,2018年足球世界杯举办地。
3圣保罗: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位于圣保罗州东南部,人口1400万。
小结:略
【教学反思】:导课用巴西特有的景观,层层推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授课时一改往日先讲国家的自然环境,再讲经济的八股式方法。先通过巴西的发展历史进入新课,再讲述自然环境,最后讲工农业和主要城市。本课“教学相长”有充分体现,学生敢想敢问,思路开阔,教师通过点拨与补充,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深入的交流。但尽管如此,我仍觉得在知识点的衔接方面不尽如人意,尚需改进。
巴西名胜古迹3篇(古巴的名胜古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