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6篇 迟子建听时光飞舞赏析

时间:2022-10-14 12:07: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6篇 迟子建听时光飞舞赏析,供大家参阅。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6篇 迟子建听时光飞舞赏析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1

  迟子建《听时光飞舞》阅读训练

  听时光飞舞(节选)

  迟子建

  老人们坐在黑色的木椅上手扶乐器明亮的灯光将他们脸上的皱纹很明显地照映出来,但他们一致拥有不惧沧桑的平和表情。演奏台与看台没有界限,我坐在第一排,与他们近在咫尺。

  演奏终于要开始了。屋子里的灯光突然消失了,我们陷在黑暗中,一种慑人心魄的寂静中忽然有划燃火柴的“嚓——”的声响,一簇橘黄色的火苗鲜润活泼地诞生了,它被一双老人的手护卫着,勃勃地靠近台中央神龛上的一支蜡烛,蜡烛亲切地接受了火光的热吻,欣然散发出柔和恬淡的光晕。在这片黎明般飞旋的烛光中,“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鼓声突然如骤雨袭来,接着是一声开阔悠长的锣声响起又落下,音乐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那一瞬间,我犹如回到了远古的洪荒*年代,看到了篝火、奔跑的野兽、茂密的丛林和苍凉的黄昏。随着音乐越来越走向细腻、典雅和舒缓,时光也迅速向前移动,

①我来到了汉朝的石桥,河对岸店铺林立、画坊遍布,空气中洋溢着好闻的墨香气,文人学士饮酒作赋。这是《八卦》曲,

②它以一种无法言传的魅力把我带入了遥不可及的`旧时光中。我专注地看着已逾八旬的赵应仙老先生,他双目微合,手操大胡,烛光将他的白发和那缕花白的胡子染成金黄色,仿佛要将他燃烧。他的嘴唇不由自主地轻轻嚅动,仿佛在咀嚼着什么。他在咀嚼音乐还是已逝的青春?

  阅读答案:

  1、第一段结尾为什么要强调“演奏台与看台没有界限”,这说明了什么?

  2、第二段中描写音乐如“骤雨袭来”,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试着概括你此时感受到的音乐特点。

  3、文段句子①是联想还是想象?这句话与前文哪些词语相对应?

  4、文段句子②中提到“无法言传”可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解释,即: ,不可言传。(请填出上半句。)

  5、请你谈谈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1)一种慑人心魄的寂静

(2)仿佛要将他燃烧

(3)他在咀嚼音乐还是已逝的青春

  参考答案:

  1、说明我与表演者之间没有距离,心灵相通,从而容易产生共鸣。

  2、奔放,豪迈,紧凑,富有原始气息。

  3、想象,与前一句“细腻、典雅和舒缓”对应。

  4、只可意会

  5、(1)用“摄人心魄”来形容寂静,写出了听众的迫切期待。

(2)一方面写出了烛光映照下老人胡子的颜色,另一方面也表明老人正沉浸在演奏中。

(3)老人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也写出了演奏与给作者带来的时光流逝的感觉。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2

  迟子建

  去年中秋节我若拥有霓裳羽衣就好了,我也许会在清幽的丽江古城里,被千年以前的帝王之魂引入九霄轻歌曼舞。因为在那个月夜,我看见了千年前的古泉依然淙淙流淌。千年前的古乐依然在雪山脚下回旋。在一个烛光摇曳、微风轻拂的时刻,我的双眼突然蒙上了泪水。因为我听见了时光飞舞的声音,在这种声音中,已逝世纪的宫殿、回廊、车马、银器、帝王,身着丝绸高绾发髻的女人纷至沓来。我触摸到了先人们跳动的脉搏。

  到达丽江时已是黄昏,从车上便遥遥望见了屹立于古城北的玉龙雪山。它巍峨挺拔,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我对人类从未征服过的山总是心生无限的崇敬,因为它瓦解了人类自以为战无不胜的意志,让人类明白挑战是有权限的。它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绝大多数时间被云雾缭绕,难得“开脸”,使无数企望一睹它芳容的人怅怅而归。

  丽江是世界闻名的赏月景点,我们有意在中秋节的那天赶到那里。这座老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是纳西族居民的聚居地。这里没有汽车,没有噪声,连骑自行车的人都少见,人们走在石板上没有焦虑和匆忙,有的只是从容和安详,我在细雨中沿着泉水漫步,听着高跟鞋打石板路的清脆的回响,有种梦回唐朝的感觉。

  天色已晚,空中仍然云雾涌动,我们对月亮的出现已经不抱什么幻想,一行人便去四方街听洞经音乐。

  这是主人特地为我们举办的一场音乐会。在此之前,我对这种音乐几乎一无所知。我们走进一座极其古朴的矮小的木屋,面积不过一百平米,屋子的椽未着油漆,透出本色,给人一种十分温暖、亲切的感觉。主人已经有备在先了,赏乐者矮矮的小木椅前横置着杏黄色的长条凳,上面用碟子装着果品点心,最使我惬意的是座下那遍铺着的碧绿的松针松软舒适,散发着一股植物特有的芬芳。主人说,只有贵客来临,他们才用松针铺地。

  我们落座不久,演奏古乐的老人们就带着乐器一一入场了。他们都在花甲之年,有的甚至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胡须完全花白了。他们的演奏有三大特点,一是演奏的是纯粹的古乐,二是演奏者以老人居绝大多数,三是他们使用几件我国其它地方均已失传的民间乐器:四弦弹拨乐器“速古笃”(胡拨)、曲项琵琶及及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

  老人们坐在黑色木椅上,手扶乐器,明亮的灯光将他们脸上的皱纹明显地照映出来,但他们一致拥有不惧沧桑的平和表情。演奏台与看台没有界限,我坐在第一排,与他们近在咫尺。

  演奏终于要开始了。屋子里的灯光突然消失了,我们陷在黑暗中。一种慑人心魄的寂静中忽然有划燃火柴的“嚓——”的声响,一簇黄色的火苗鲜润活泼地诞生了,它被一双老人的手护卫着,勃勃地靠近台中央神龛上的一支蜡烛,蜡烛亲切地接受了火光的热吻,欣然散发出柔和恬淡的光辉。在这片黎明般飞旋的烛光中,“”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鼓声突然如骤雨袭来,接着是一声开阔悠长的锣声响起又落下,音乐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那一瞬间,我犹如回到了远古的洪荒年代,看到了篝火、奔跑的野兽、茂密的丛林和沧凉的黄昏。随着音乐越来越走向细腻、典雅和舒缓,时光也迅速向前移动,我来到了汉朝的石桥,河对面店铺林立、画坊遍布,空气中洋溢着好闻的墨香气,文人学士饮酒作赋。这是《八卦》曲,它以一种无法言传的魅力把我带入遥不可及的旧时光中。我专注地看着已逾八旬的赵应仙老先生,他双目微合,手操大胡,烛光将他的白发和那缕花白的胡子染成金黄色,仿佛要将他燃烧。他的嘴唇不由自主地轻轻嚅动,仿佛在咀嚼着什么。他在咀嚼音乐还是逝去的青春?

  洞经音乐是一种道教音乐,当然也有人认为它融入了佛教的精神。研究者对于它如何流入偏远的云南丽江地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来自京城,也有人认为来自南京,还有人认为它来自四川乐山。旱路由司马相如治西夷时传入,水路大抵是由大渡河至宜宾,然后再入金沙江。不管它来源何处,这种典型的汉族音乐最后落脚于雪山脚下的纳西族人的居住地,由他们继承和发展下来。

  欣赏完《八卦》,跟着奏响的是《山坡羊》《十供养》《到夏来》《浪淘沙》《清河老人》等曲目。在这过程中,我的思绪一直朝着古代翻涌。主人悄悄地送上来一盅盅美酒,然后又是一碗碗雪茶。雪茶是一种生长在玉龙山雪线附近的阴湿岩石和苔地上的地衣类植物,形似松针,体色银白,味先苦后甘,清香沁人。这种别致的茶和如临仙境的音乐使我对现实产生了一种虚幻感,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我在我又是谁。我所能感觉到的是音乐带来遥远的时光,我看过许多反映汉唐时期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也读过许多汉唐时期文人墨客的文章,也曾见过这个时期留下的石窑和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可它们从未把我真正带入过去,我没有听到那个时代的呼吸声,是洞经音乐终于叩开了我的心扉,轻而易举就让我在古城中领略了千年以前的流水和斜阳。

  演奏的间隙,我悄悄抽身来到屋外的方形场院。仰望天空,我不由惊呆了:月亮竟然饱满地出现了,先前的阴霾突然不见了,月光莹莹地照着屋子的飞檐,仿佛人间的美好事物都要相约于一天出现在我面前。难道不是清幽的洞经之声吸引了月亮吗?月亮在聆听这来自大地的丝竹之声。我垂下头又向前望去,使我更为吃惊的情景出现了,对面木屋的窗子敞开着,有五六颗白森森的.人头探出来,他们挤靠在一起,头上裹着孝布,也在聆听洞经音乐。看来这家死了人,他们正在守灵,却经不住音乐的诱惑。我想像有一个已故人也在倾听音乐,死亡顿时变得平和而富有诗意了。我就是在那一瞬间渴望着拥有霓裳羽衣,因为我突然顿悟有多少逝去的灵魂就在我身边浮游,比如那个曾创作了《紫薇八卦舞》乐曲的风流皇帝唐玄宗,我一直为他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许他的灵魂就在月下的古城徘徊。我三十岁了,身材还称得上窈窕,虽然我没有杨贵妃的美貌,但我自信霓裳羽衣加身后,再将秀发高绾,月色中也一样清丽动人。我那样装扮后,我所仰慕的灵魂也许就会引我飞入重霄,让我在银河中舞蹈,在月光中沐浴。

  洞经音乐是多么优雅、纯洁而高贵。我甚至觉得玉龙雪山之所以如此俊美,是由于终年听古乐的结果。这样的山注定是不可征服的。

  我是多么庆幸在我三十岁的时候,在中秋节,能看到一轮真正无瑕的月亮,能够在一个晚上走过一千多年的历程。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

  阅读及答案

  请简要说明本文在行文结构上的特点。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他的嘴唇不由自主地轻轻嚅动,仿佛在咀嚼着什么。他在咀嚼音乐还是已逝的青春?

  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

  将文章的第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请结合具体语句,探究作者在描写洞经音乐是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文章主题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分,以作者在丽江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分),文章前后呼应(分),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一种美妙的古乐意境中(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级。

  咀嚼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投入,咀嚼音乐也好,青春也罢(分)。都可以看出老人并不是仅仅在弹奏乐器而已,而是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享受着音乐(分)。

  在音乐中,我仿佛看到了千年时光伴着今夜皎洁的月光一齐在面前舞动,我为之感动沉醉,现实已变得模糊,千年前的古泉也化成了欣喜的泪水(分)。此句在照应了文题和开头的基础上,又将古乐让人陶醉的魅力表达得淋漓尽致(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级。

.不好(分)。因为第段在文中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正因为觉得没有月亮可赏,所以很早就去听洞经音乐了(分)。同时也为下文在演奏间隙看到月亮出来埋下伏笔,用以衬托洞经音乐的美妙清幽(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句所起作用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级。

  比喻:将乐声比喻成骤雨、长河流水,将抽象变为形象、将无形变为有形,让人生动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冲击。

  渲染:对演奏者、演奏场地、演奏时的灯光准备着力描写都是为了渲染洞经音乐的独特魅力。

  烘托:天空由阴霾到出现饱满的月亮、木屋里守丧的人探出头来聆听音乐、我聆听音乐时产生的种种感受都从侧面烘托了洞经音乐难以言传的魅力。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能力层级为级。

  评分标准:能够准确写出两种手法,且都能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得分;只能准确写出两种手法,但结合语句分析不到位,得分;只能写出两种手法,不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得分;没有正确写出任何一种手法,得分。

  交待和照应的技巧等。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风格特色等。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3

  迟子建

  去年中秋节我若拥有霓裳羽衣就好了,我也许会在清幽的丽江古城里,被千年以前的帝王之魂引入九霄轻歌曼舞。因为在那个月夜,我看见了千年前的古泉依然淙淙流淌。千年前的古乐依然在雪山脚下回旋。在一个烛光摇曳、微风轻拂的时刻,我的双眼突然蒙上了泪水。因为我听见了时光飞舞的声音,在这种声音中,已逝世纪的宫殿、回廊、车马、银器、帝王,身着丝绸高绾发髻的女人纷至沓来。我触摸到了先人们跳动的脉搏。

  到达丽江时已是黄昏,从车上便遥遥望见了屹立于古城北的玉龙雪山。它巍峨挺拔,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我对人类从未征服过的山总是心生无限的崇敬,因为它瓦解了人类自以为战无不胜的意志,让人类明白挑战是有权限的。它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绝大多数时间被云雾缭绕,难得“开脸”,使无数企望一睹它芳容的人怅怅而归。

  丽江是世界闻名的赏月景点,我们有意在中秋节的那天赶到那里。这座老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是纳西族居民的聚居地。这里没有汽车,没有噪声,连骑自行车的人都少见,人们走在石板上没有焦虑和匆忙,有的只是从容和安详,我在细雨中沿着泉水漫步,听着高跟鞋打石板路的清脆的回响,有种梦回唐朝的感觉。

  天色已晚,空中仍然云雾涌动,我们对月亮的出现已经不抱什么幻想,一行人便去四方街听洞经音乐。

  这是主人特地为我们举办的一场音乐会。在此之前,我对这种音乐几乎一无所知。我们走进一座极其古朴的矮小的木屋,面积不过一百平米,屋子的椽未着油漆,透出本色,给人一种十分温暖、亲切的感觉。主人已经有备在先了,赏乐者矮矮的小木椅前横置着杏黄色的长条凳,上面用碟子装着果品点心,最使我惬意的是座下那遍铺着的碧绿的松针松软舒适,散发着一股植物特有的芬芳。主人说,只有贵客来临,他们才用松针铺地。

  我们落座不久,演奏古乐的老人们就带着乐器一一入场了。他们都在花甲之年,有的甚至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胡须完全花白了。他们的演奏有三大特点,一是演奏的是纯粹的古乐,二是演奏者以老人居绝大多数,三是他们使用几件我国其它地方均已失传的民间乐器:四弦弹拨乐器“速古笃”(胡拨)、曲项琵琶及及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

  老人们坐在黑色木椅上,手扶乐器,明亮的灯光将他们脸上的皱纹明显地照映出来,但他们一致拥有不惧沧桑的`平和表情。演奏台与看台没有界限,我坐在第一排,与他们近在咫尺。

  演奏终于要开始了。屋子里的灯光突然消失了,我们陷在黑暗中。一种慑人心魄的寂静中忽然有划燃火柴的“嚓——”的声响,一簇黄色的火苗鲜润活泼地诞生了,它被一双老人的手护卫着,勃勃地靠近台中央神龛上的一支蜡烛,蜡烛亲切地接受了火光的热吻,欣然散发出柔和恬淡的光辉。在这片黎明般飞旋的烛光中,“”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鼓声突然如骤雨袭来,接着是一声开阔悠长的锣声响起又落下,音乐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那一瞬间,我犹如回到了远古的洪荒年代,看到了篝火、奔跑的野兽、茂密的丛林和沧凉的黄昏。随着音乐越来越走向细腻、典雅和舒缓,时光也迅速向前移动,我来到了汉朝的石桥,河对面店铺林立、画坊遍布,空气中洋溢着好闻的墨香气,文人学士饮酒作赋。这是《八卦》曲,它以一种无法言传的魅力把我带入遥不可及的旧时光中。我专注地看着已逾八旬的赵应仙老先生,他双目微合,手操大胡,烛光将他的白发和那缕花白的胡子染成金黄色,仿佛要将他燃烧。他的嘴唇不由自主地轻轻嚅动,仿佛在咀嚼着什么。他在咀嚼音乐还是逝去的青春?

  洞经音乐是一种道教音乐,当然也有人认为它融入了佛教的精神。研究者对于它如何流入偏远的云南丽江地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来自京城,也有人认为来自南京,还有人认为它来自四川乐山。旱路由司马相如治西夷时传入,水路大抵是由大渡河至宜宾,然后再入金沙江。不管它来源何处,这种典型的汉族音乐最后落脚于雪山脚下的纳西族人的居住地,由他们继承和发展下来。

  欣赏完《八卦》,跟着奏响的是《山坡羊》《十供养》《到夏来》《浪淘沙》《清河老人》等曲目。在这过程中,我的思绪一直朝着古代翻涌。主人悄悄地送上来一盅盅美酒,然后又是一碗碗雪茶。雪茶是一种生长在玉龙山雪线附近的阴湿岩石和苔地上的地衣类植物,形似松针,体色银白,味先苦后甘,清香沁人。这种别致的茶和如临仙境的音乐使我对现实产生了一种虚幻感,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我在我又是谁。我所能感觉到的是音乐带来遥远的时光,我看过许多反映汉唐时期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也读过许多汉唐时期文人墨客的文章,也曾见过这个时期留下的石窑和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可它们从未把我真正带入过去,我没有听到那个时代的呼吸声,是洞经音乐终于叩开了我的心扉,轻而易举就让我在古城中领略了千年以前的流水和斜阳。

  演奏的间隙,我悄悄抽身来到屋外的方形场院。仰望天空,我不由惊呆了:月亮竟然饱满地出现了,先前的阴霾突然不见了,月光莹莹地照着屋子的飞檐,仿佛人间的美好事物都要相约于一天出现在我面前。难道不是清幽的洞经之声吸引了月亮吗?月亮在聆听这来自大地的丝竹之声。我垂下头又向前望去,使我更为吃惊的情景出现了,对面木屋的窗子敞开着,有五六颗白森森的人头探出来,他们挤靠在一起,头上裹着孝布,也在聆听洞经音乐。看来这家死了人,他们正在守灵,却经不住音乐的诱惑。我想像有一个已故人也在倾听音乐,死亡顿时变得平和而富有诗意了。我就是在那一瞬间渴望着拥有霓裳羽衣,因为我突然顿悟有多少逝去的灵魂就在我身边浮游,比如那个曾创作了《紫薇八卦舞》乐曲的风流皇帝唐玄宗,我一直为他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许他的灵魂就在月下的古城徘徊。我三十岁了,身材还称得上窈窕,虽然我没有杨贵妃的美貌,但我自信霓裳羽衣加身后,再将秀发高绾,月色中也一样清丽动人。我那样装扮后,我所仰慕的灵魂也许就会引我飞入重霄,让我在银河中舞蹈,在月光中沐浴。

  洞经音乐是多么优雅、纯洁而高贵。我甚至觉得玉龙雪山之所以如此俊美,是由于终年听古乐的结果。这样的山注定是不可征服的。

  我是多么庆幸在我三十岁的时候,在中秋节,能看到一轮真正无瑕的月亮,能够在一个晚上走过一千多年的历程。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4

  如同身处春江湖边一隅,耳畔萦绕着一曲悠扬,顿挫,古典的《春江花月夜》。竖笛声缱绻绵长,飘向远方,仿若永远不会终止,叫人听得入了神。

  在“古韵今唱”活动中,诗词和音乐相遇,人声与乐声相融,古与今的碰撞错乱了时空。我们编曲,唱奏的过程就是在乐音中寻觅诗境。在音乐的高低起伏里,我寻见苍茫的天地,鲜活的历史,凝固的时间,仿佛梦回初唐。以这样的形式了解古诗,如同在诗境中漫步。

  笛声与钢琴声交织成了前奏,缓慢向前,声音低沉但和谐悦耳。听乐器朦朦胧胧的低声细语中就好像身处香雾缭绕的宫殿,心情随着若隐若现的伴奏自然而然的沉静了下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此时人声渐入歌中,悠悠述说初唐的故事。在合声中,我仿佛能看见翻涌澎湃的江潮。一轮皓月在激进的浪花里出生,皎洁的月影被江水扰乱,碎成一片片银色,零散的浮在江上,映出月光闪闪。随着乐音声的一点点攀升,月亮应也爬上了黑夜的幕布。“皎皎空中孤月轮”,我似乎看见独行的皓月正当空。无论地上春江的一声声击打,也宁静的不为所动,像一位遗世而独立的袅袅娉婷。

  水中流淌着月光,随波去到更渺远的地方,绕过长满绿草的原野和花林。“此时相望不相忘,愿逐月华流照君……”这时候曲调扬了起来,人声减弱,乐器更高昂的相互和鸣。琴声依旧清脆,而婉转笛声中忽然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思:我愿随明月照耀你的身影,面对这样的美景,我却不能与你相聚,此时天各一方,或许我们都在望着同一个月亮吧。此时此刻,不知多少人踏着月色归家了,月亮低垂在树梢,树枝上沉甸甸地摇着的是满满的思念……

  曲声仍在继续播放,而音乐教室的我们欣赏着我们的成果心情久久不能平息。这样一诗一曲带我回到了不知多少年前的春江,我如同跟着作者的步履游走了一番,身临其境。

  时光飞舞在一个个音符之间,我肆意穿梭,感今怀古……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5

《离骚》,一首悲怆而又大气凛然的忧国长吟;《长恨歌》,一曲穿越宫廷与仙界的爱情之颂。当它们一个悲壮,一个凄婉的词句被我们放入不同的旋律之中,吟唱而出时,立时引起了我对人生的感慨,燃起了我对志、对情的思考与叹息。

“长叹兮以掩涕兮……”悠长的歌声进入耳中,庄严而包含情感,犹如叹息。遥想当年的屈原,满怀壮志欲为国贡献,却无奈世事无常,眼见国苦民艰,只能发出一声长叹。这声声叹息化在缓缓歌声之中,酝酿着,情感愈来愈浓,愈来愈强。渐渐地,这位伟大诗人不再满足于低声哀叹,而欲将心中大志与大悲高喊出来。

  终于,他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如大河决堤般倾泻而出了。“鸷鸟之不群兮……”一声高歌,让我的思绪顿时沸腾了。在那几近哀嚎却又不失大智与大志的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屈原的身影,他怀着一腔悲愤与无奈,义无反顾地纵身一跃,将一世的忧国之思永远地留在了奔流不息的长河中。

  高亢的悲歌壮丽收尾,一支具有宫廷气息的仙乐悄然而来。它美,却并不虚浮,而是在演绎着另一种人生的悲欢。领略完家国情怀,也是时候体悟个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了。曲调如同涓涓细流般婉转绵长,于平静中暗含深情。“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悠悠歌声中携着多少心愿,多少哀怨。清越的伴奏好像已成仙女的杨贵妃满身饰品的轻响,轻盈的歌声又仿佛她脚下的白云。并没有大起大落的曲调,但情感却是深切的、隽永的。生离死别,又何尝不叫人心痛、心碎。

  声音渐渐变低,缓缓收尾,为两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落下了帷幕。二曲已毕,我心中却仍波澜荡漾。这两支曲子用舞动的音符讲述了千百年前的人生悲欢,当它们走过我耳中时,我仿佛在听时光飞舞。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6

  迟子建散文《听时光飞舞》阅读答案

  听时光飞舞

  迟子建

⑴去年中秋节我若拥有霓裳羽衣就好了,我也许会在清幽的丽江古城里,被千年以前的帝王之魂引入九霄轻歌曼舞。因为在那个月夜,我看见了千年前的古泉依然淙淙流淌,千年前的古乐依然在雪山脚下回旋。我触摸到了先人们跳动的脉搏。

⑵到达丽江时已是黄昏,丽江是世界闻名的赏月景点,我们有意在中秋节的那天赶到那里。

⑶天色已晚,空中仍然云雾涌动,我们对月亮的出现已经不抱什么幻想,一行人便去四方街听洞经音乐。

⑷这我们走进一座极其古朴的矮小的木屋,面积不过一百平米,屋子的椽未着油漆,透出本色。给人一种十分温暖、亲切的感觉。

⑸我们落座不久,演奏古乐的老人们就带着乐器一一入场了。他们都在花甲之年,有的甚至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穿着黑底印满金黄色铜币图案的绸质长袍,有的头发和胡须完全花白了。

⑹老人们坐在黑色木椅上,手扶乐器,明亮的灯光将他们脸上的皱纹很明显地照映出来,但他们一致拥有不惧沧桑的平和表情。演奏台与看台没有界限,我坐在第一排,与他们近在咫尺。

⑺演奏终于要开始了。屋子里的灯光突然消失了,我们陷在黑暗中,一种慑人心魄的寂静中忽然有划燃火柴的“嚓──”的声响,一簇橘黄色的火苗鲜润活泼地诞生了,它被一双老人的手护卫着,勃勃地靠近台中央神龛上的一支蜡烛,蜡烛亲切地接受了火光的热吻,欣然散发出柔和恬淡的光晕。在这片黎明般飞旋的烛光中,“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鼓声突然如骤雨袭来,接着是一声开阔悠长的锣声响起又落下,音乐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那一瞬间,我犹如回到了远古的洪荒年代,看到了篝火、奔跑的野兽、茂密的丛林和苍凉的黄昏。随着音乐越来越走向细腻、典雅和舒缓,时光也迅速向前移动,我来到了汉朝的石桥,河对岸店铺林立、画坊遍布,空气中洋溢着好闻的'墨香气,文人学士饮酒作赋。这是《八卦》曲,它以一种无法言传的魅力把我带入了遥不可及的旧时光中。我专注地看着已逾八旬的赵应仙老先生,他双目微合,手操大胡,烛光将他的白发和那缕花白的胡子染成金黄色,仿佛要将他燃烧。他的嘴唇不由自主地轻轻嚅动,仿佛在咀嚼着什么。他在咀嚼音乐还是已逝的青春?

⑻欣赏完《八卦》,跟着奏响的是《山坡羊》《十供养》《到夏来》《浪淘沙》《清河老人》等曲目。

⑼演奏的间隙,我悄悄抽身来到屋外的方形场院。仰望天空,我不由惊呆了:月亮竟然饱满地出现了,先前的阴霾突然不见了,月光莹莹地照着屋子的飞檐,仿佛人间的美好事物都要相约于一天出现在我面前。难道不是清幽的洞经之声吸引了月亮吗?月亮在聆听这来自大地的丝竹之声。我垂下头又向对面望去,使我更为吃惊的情景出现了,对面木屋的窗子敞开着,有五六颗白森森的人头探出来,他们挤靠在一起,头上裹着孝布,也在聆听洞经音乐。看来这家死了人,他们正在守灵,却经不住音乐的诱惑。我便想象有一个已故人也在倾听音乐,死亡顿时变得平和而富有诗意了,我就是在那一瞬间渴望着拥有霓裳羽衣,因为我突然顿悟有多少逝去的灵魂就在我身边浮游,比如那个曾创作了《紫微八卦舞》乐曲的风流皇帝唐玄宗,我一直为他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也许他的灵魂就在月下的古城徘徊。我三十岁了,身材还称得上窈窕,虽然我没有杨贵妃的美貌,但我自信霓裳羽衣加身后,再将秀发高绾,月色中也一样清丽动人。我那样装扮后,我所仰慕的灵魂也许就会引我飞入重霄,让我在银河中舞蹈,在月光中沐浴。

⑽我是多么庆幸在我三十岁的时候,在中秋节,能看到一轮真正无瑕的月亮,能够在一个晚上走过一千多年的历程。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

  选自《话说音乐》,有删节(四川文艺出版社版)。

  阅读训练题

  11.请简要说明本文在行文结构上的特点。(4分)

  1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⑴他的嘴唇不由自主地轻轻嚅动,仿佛在咀嚼着什么。他在咀嚼音乐还是已逝的青春?(4分)

⑵时光和月光一齐在古乐中飞舞,老人们的面容在我面前渐渐模糊起来,因为那屋外的泉水已经悄悄流入我的双眼。(4分)

  13.将文章的第3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5分)

  14.请结合具体语句,探究作者在描写洞经音乐是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8分)

  参考答案:

  11.文章主题部分以时间为顺序(1分),以作者在丽江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1分),文章前后呼应(1分),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一种美妙的古乐意境中(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12. ⑴咀嚼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投入,咀嚼音乐也好,青春也罢(2分)。都可以看出老人并不是仅仅在弹奏乐器而已,而是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享受着音乐(2分)。

⑵在音乐中,我仿佛看到了千年时光伴着今夜皎洁的月光一齐在面前舞动,我为之感动沉醉,现实已变得模糊,千年前的古泉也化成了欣喜的泪水(2分)。此句在照应了文题和开头的基础上,又将古乐让人陶醉的魅力表达得淋漓尽致(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13.不好(1分)。因为第3段在文中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正因为觉得没有月亮可赏,所以很早就去听洞经音乐了(2分)。同时也为下文在演奏间隙看到月亮出来埋下伏笔,用以衬托洞经音乐的美妙清幽(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句所起作用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14.

①比喻:将乐声比喻成骤雨、长河流水,将抽象变为形象、将无形变为有形,让人生动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冲击。

②渲染:对演奏者、演奏场地、演奏时的灯光准备着力描写都是为了渲染洞经音乐的独特魅力。

③烘托:天空由阴霾到出现饱满的月亮、木屋里守丧的人探出头来聆听音乐、“我”聆听音乐时产生的种种感受都从侧面烘托了洞经音乐难以言传的魅力。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评分标准:能够准确写出两种手法,且都能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得8分;只能准确写出两种手法,但结合语句分析不到位,得6分;只能写出两种手法,不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得4分;没有正确写出任何一种手法,得0分。

  交待和照应的技巧等。④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风格特色等。

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全文6篇 迟子建听时光飞舞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