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音乐教学论文19篇 关于音乐教学论文,以供参考。
音乐教学论文1
摘要:小学的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小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如今,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融入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情感情境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感知力,也可以丰富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形式。当前的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出发,通过教师运用多种情境辅助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并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来感知事物,且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把音乐教材中各种抽象晦涩的文字和图片以更加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在视听结合的双重影响下深受启发与感染,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又能加强学生对音乐教材相关内容的认识和掌握。音乐的课堂教学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更应该保持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音乐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创设直观化、形象化的情境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欣赏、歌词创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传统民谣《乌苏里船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吹奏琴笛来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旋律中所蕴藏的意境之美,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展开想象与联想,把听到的各种形象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音乐奥秘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机[1]。在讲授《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物世界中的各种音乐来指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奥妙,并通过对不同动物和植物的观察来让学生逐渐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观积极性。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专门的音乐厅或音乐教室进行深入地学习,加强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鼓励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型“乐团”,指导学生完成乐团的日常练习和培训,最后通过举办音乐会和汇报演出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团队配合的魅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内在规律。教师设置具有引导性和指示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乐。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音乐作品别样的美感,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深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室的帮助与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乌龟和兔子各自所具备的特点,并对学生的个体思考进行启发,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自己对比音乐的节奏快慢,并分析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于乌龟来说速度很快,所以与之对应的音乐节奏也很快,而乌龟慢悠悠的,它的音乐也就应该是节奏舒缓的,如此一来,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创设情感情境,提供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人类心灵的一座桥梁,其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无须过度的言语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体验,并能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音乐有让人回归自然、还原心灵本真、超脱世俗纷乱的功能。情感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最显著的特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创作心境和情感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坚韧自强的奋斗精神。例如,在讲解《我的祖国》这一章节时,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来创设一个爱国情怀的情感基调,用雄浑壮阔的曲调最大程度地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然后选让学生学习《红旗颂》,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比学习[3]。学生通过对比可以知道,这两首歌在前奏方面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红旗颂》的紧迫感更加强烈。学生在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歌曲时所彰显的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发出来的,这些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心态,用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鼓励和支持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四、结语
如今,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情景教学模式,整合多种情境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和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梅.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xx(4):15.
[2]金星星.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J].情感读本,20xx(29):11.
[3]许伟彬.乐在乐中学: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师道教研,20xx(3):91.
音乐教学论文2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能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真正的树立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
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对一些重点科目较为重视,不重视音乐的教学,只单单认为音乐就是教音乐知识和音乐本身,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育的观念较为陈旧,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的进步和发展。
(二)过于重视对技能的培养
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感受音乐。
(三)教育内容的乏味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无法真正了解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使得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只重视抽象的一些理论,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音乐,不能全面接触和感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的问题
在对小学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和落后,不能真正的使学生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音乐的审美。
三、全面实施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要积极创设好的审美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音乐审美的教学规定,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能适合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全面的了解音乐,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积极性。
在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下,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能更好地感受、接触音乐,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加强音乐情境的创设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内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创新,能通过美的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使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相连接,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全面激发声乐审美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音乐课堂更加的生动形象,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审美的感受。
在课程的设计上,加强引导,不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对音乐的美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动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和音乐的审美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全面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课堂上的语言和表情一定要切实的吸引学生,逐步将学生引入音乐审美的意境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要让学生参与和体验
教师在进行音乐审美能力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能力,不断地使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和把握,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因为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方式,而产生厌倦的情绪。
真正地促进音乐能力提高,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音乐课程作为不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必须不断地加强课程的改革。
音乐课不再是传统的技能的教学,而更加增强审美能力的教学,音乐是美的艺术,小学是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只有不断的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掌握,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3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深入认识流行音乐并加强对流行音乐教学的重视,将流行音乐作品巧妙融入到音乐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发挥流行音乐多层面作用,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课程知识,在发展音乐思维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学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提升音乐教学革新成效。
一、结合学生音乐兴趣点,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
将学生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转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结合班级学生音乐兴趣点,科学选择并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为音乐课堂增添新的元素,有效展开流行音乐教学,借助流行音乐作品,点燃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增强音乐课堂参与程度,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埋下伏笔。以“描写母亲的歌曲”为例,在音乐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利用多样化路径,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准确把握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歌曲旋律、节拍、内容、风格、主题等,结合班级学生兴趣点,科学选择适宜的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有机整合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懂你》,词作者黄小茂,曲作者薛瑞光,演唱者满文军,用真挚的语言和旋律,诉说了对母亲的热望。包括《母亲》《常回家看看》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技术将《懂你》等同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在图片、动画、声像等相互作用过程中巧设音乐课堂问题,比如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和《懂你》现代流行歌曲的区别,包括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宋祖英《最美的女人是妈妈》、周杰伦《听妈妈的话》等,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聆听、欣赏这些歌曲,在对比赏析过程中把握各自内容、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探讨、交流,巧借引入课堂的流行歌曲,科学探究课堂问题,在分析、解决过程中对课堂内外以“母亲”主题的歌曲都有新的认识,准确把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亲自诠释,在具体化歌唱实践中,点燃音乐课堂教学兴趣的同时学会珍视亲情,在完成教材歌曲教学任务中实现有效流行音乐教学。
二、深挖音乐教材歌曲内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内容与形式多样化,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引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新课标为出发点,深挖音乐教材中歌曲内容,在把握主要内容、主题过程中将“积极、向上、健康”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欣赏课堂内外歌曲过程中获取音乐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描写爱情的歌曲”为例,在这类型音乐歌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深挖音乐教材中爱国思想歌曲具体内容,准确解读歌曲主题,并将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思念》词作者乔羽,曲作者谷建芬,演唱者毛阿敏,用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旋律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教师要在把握《思念》流行歌曲内容、主题等基础上,科学整合音乐教材中“描写爱情的歌曲”教学内容,促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促使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教材音乐内容过程中诠释爱情题材的歌曲,在层次化实践中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深化课堂音乐教学方法与内容,打造高效流行音乐课堂教学,解读《思念》流行歌曲的同时将同主题的其他流行歌曲引入其中,比如王菲《我愿意》、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老狼《同桌的你》,进一步深化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有效聆听的同时赏析并准确理解歌曲内涵、主题,在分角色诠释歌曲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包括音乐感知力、音乐鉴赏力等,让学生在流行音乐作用下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完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发展自身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有机衔接课堂内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是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强调的重要方面。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衔接课堂内外,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课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实践平台,在诠释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完成音乐实践任务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以“描写朋友的歌曲”为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科学衔接音乐课堂内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内容的过程中合理选择课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汉歌》,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将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样描写朋友的歌曲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喜欢的其他以“朋友”为主题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费玉清《一生朋友》、庞龙《朋友抱一下》、周华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写朋友的歌曲”内容有机融合,联系课堂内外,巧设课堂教学问题。教师要科学引导、启发学生,在探索、思考、解决音乐课堂问题中准确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题,还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染教育,让学生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学会珍视友谊,正确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友情观。以“教材中青春为主题的歌曲”为例,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们的纪念册》《友谊天场地久》等同主题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中,还可以把当下电视剧或者电影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电影《芳华》的片尾曲——《绒花》,收录于专辑《乡恋》,该歌曲是电影《小花》主题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感人肺腑。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影精彩片段,在课堂内外多层面结合中引领学生学习教材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歌曲,在把握旋律、节奏中学唱歌曲并进行诠释,对“青春”有全新的认识,珍惜匆匆青春岁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整合教材歌曲与流行歌曲的同时,开展同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顺利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引领班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音乐实践,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音乐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新课标背景下的流行音乐教学更加有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站在新课标的角度,准确把握深受高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用,结合音乐课程教学情况,以学生为切入点,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巧引流行音乐作品,在理论、实践两个层次科学衔接中,实现有效的流行音乐教学,科学引领学生感知音乐作品旋律、节奏、内容等,在实践中科学培养音乐“感知、鉴赏、表现”等方面能力,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张扬个性,客观呈现新课标背景下流行音乐教学亮点。
参考文献
[1]屈乾伟.浅谈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xx(07):181.
[2]李子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11):42-43.
[3]侯高峰.浅析新课标下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14):177.
[4]张舟.浅谈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J].北方文学(中旬刊),20xx(12):172.
[5]彭林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xx(02):90-91.
音乐教学论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许多教育者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音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不断地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谜语导入,激活音乐课堂
兴趣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由于平淡、枯燥的语言使优美的音乐在教师的描述下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产生了被动的情绪。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转变教学策略,描述的课堂语言应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课堂导入,并问学生们:“在西双版纳的小河边走,来了一只动物,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呢?”,用谜语导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来,于是我接着说谜语: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带,尾巴像把扇,展开人人爱。学生们很快猜出谜底是:“孔雀”,于是,我接着引导:“那你们喜欢孔雀吗?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纷纷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但不知道孔雀的家乡是来自双西版纳傣族。在谜语的带动下,使课堂氛围逐渐轻松起来。接下来,我继续对学生们引导:“今天,我学生带来好听的傣族歌曲,一起听一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的孔雀的吧?”,通过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浓厚学习兴趣。最后,我又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了傣族舞蹈表演孔雀的片段,让学生们从傣族舞蹈感受又进一步感受到了孔雀优美的形象。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谜底感受音乐内涵,激活音乐课堂。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会更有热情的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单纯的灌输音乐理论知识,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将音乐教学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再对学生展开引导、点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内涵,还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滴哩滴哩》这一节内容课时,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纷纷回答:“春天”,我接着问:“春天美吗?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春天的美。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畅所欲言,自由说出春天的各种景色。在音乐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美丽的春天里,人们都喜欢踏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们看去春游的照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引导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并说:“让我们感受一下歌中的小朋友是在哪里找到春天的吧!”,创设问题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我带领学生改变速度的学唱歌曲,感受一首歌曲唱出不同味道来,感受歌曲蕴含着的快乐情绪。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从学生的情感情绪出发,带领学生体验教材的情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使课堂更具有表现力,从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启迪思维
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对学生们进行诱导性教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还使学生强化了对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芦笛》这一节课时,首先,我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芦笛这首歌曲,让学生们听这首歌曲,并设置了问题让学生们探究,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出现了哪种乐器的名字?,我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探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纷纷回答:“这首曲子很欢快,乐器是芦笛”。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分析曲谱的故事,然后再对学生们指导、点拨,使学生认真的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很大。最后,我带领学生有节奏地学唱歌曲,同时开展男生女生接龙演唱的活动,使学生更快的学会这首歌曲。这样一来,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还使学生对探究性的音乐课堂充满期待。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在探究问题中鼓励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总而言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应多样化的设计导入,丰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实现全面的提高,使音乐课堂高效地开展.
音乐教学论文5
试谈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可以让小学生在音乐世界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响应“科教兴国”基本战略的号召,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小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心理发展方面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美育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终极目标。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广泛而现实的意义。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音乐教师要用爱呵护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愿意投入音乐教学,接受音乐旋律的感染。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创设理解、宽容、关爱、轻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开展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天生表现欲望强,性格比较外向;而有的学生显得比较内向和拘谨。
针对能力强的学生,笔者经常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以欣赏的方式促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励他们争取获得更出色的表现;对于能力弱的学生,笔者用和蔼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告诉他们音乐世界中没有正确与错误,只要敢大胆表现自己就是最棒的,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和亲近感,感悟音乐的魅力。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教师要用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引导学生,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实现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实现活教育,即把大自然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从自然界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小学生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蓝天、白云、鲜花、绿树……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从身边的自然条件出发,让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大自然尽情歌唱。比如笔者在教学“春天”这一主题时,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坐在课堂中,对着教材唱歌,而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为他们布置了“尽情玩”的任务。在笔者的带领下,学生们尽情追着蝴蝶,嗅着花香,嬉笑打闹,当他们的心情达到高潮时,笔者带领他们一起歌唱《小燕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在美好的心境中,孩子们唱出的歌曲和沾了蜜糖一样甜,情感得到了升华,并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还能逐渐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营造团结合作情境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完全宠爱于一身,很容易缺乏团结合作意识,部分学生还表现得比较孤僻、任性,并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至关重要,引导小学生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舞蹈、合唱等教学活动。在合唱中,要求学生的声音强弱、气息、口型以及表演姿态都要尽量保持一致,要学会互相协调。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不管是领唱还是伴唱,小学生都要恪尽职守,不断努力,以此实现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在群舞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动作一致,以达到整体美感效果。通过这些训练,小学生会逐步领会到团结合作的真谛,养成主动关心他人、注意集体合作的良好习惯。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有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条件,教师要努力挖掘音乐课程的有利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音乐教学论文6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我还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而且对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所帮助。在这里,我就将我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尽管幼儿天性喜欢音乐,但对这种兴趣爱好仍要注意培养,并给予发展。这不仅仅是为了在幼儿园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儿能对音乐抱积极态度,而且要使这种兴趣得以巩固、保留,并成为终生的一种需要。 要想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呢?
1、 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为幼儿播放进行曲时,他们马上会甩起臂膀,雄赳赳气昂昂的学起解放军齐步走来;当我们为他们播放欢快、激烈的乐曲时,他们马上会手舞足蹈,随音乐欢快的摆动身体--- ---这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时刻观察,并进行保护。
2、 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后,就应该及时的激发和培养。首先要让幼儿更多的接触音乐,增强音乐对幼儿的感染力。为此,我将音乐贯穿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为幼儿 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我们专门创设了一个“音乐台”,里边有各种乐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儿可以随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儿午睡时,我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梦乡--- --- 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幼儿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充分调动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二、 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学:
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音乐欣赏、律动,都韵含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每当我们拿过来一节课,分析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我们在演绎音乐作品时,就应该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充分的表现 出来。针对这一点,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注意从情感入手,引导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的表现力。例如:大班音乐歌曲《卖花姑娘》,是一首节奏缓慢、悲伤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体验悲伤的情绪,在课前,我为幼儿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在故事讲完后,我马上播放《卖花姑娘》这首歌曲,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充分感受悲伤的情感。然后,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幼儿自然就能够用低沉、缓慢的声音把歌曲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做到表情和声音的统一,使幼儿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2、品德教育: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例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讲述了小乌鸦长大以后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为妈妈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对自己的父母没有礼貌。稍有不顺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着重向幼儿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连小乌鸦都知道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爱护妈妈,照顾妈妈,拿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在幼儿之间展开了讨论,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
3、音乐技能的培养: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首要一点就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的培养。通过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参加音乐艺术活动,在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中,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教学,教给幼儿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幼儿的音高感、节奏感、音乐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乐素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及创造力等方面的音乐能力,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水平的提高。
音乐教学论文7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因此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育,使小学生的心灵、品格和情感都受到有益的影响,继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还会促使小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而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学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教学效果明显,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法,很容易让小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产生与之共鸣的情感,这种情感与作品息息相关,并且随着作品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
德育的渗透,潜移默化让学生产生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情感,这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充分挖掘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音乐教材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途径,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都是通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音乐老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例如,在《保卫黄河》这首音乐作品中,音乐老师不仅教会学生音乐的旋律,更要让学生掌握这部作品的思想和内容。
音乐教学论文8
1树立新颖的教学理念,巧妙设计教学情景
学校音乐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审美能力以及学生自身思想素质放在首位。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体现了美学在育人过程中的特殊功能。美的、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情感上、兴趣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歌曲《走向大自然》时,首先指导学生欣赏四幅反映四季景色的山水画,使学生观察画家用重彩写意所渲染出的每个季节的特色,再让学生通过吟颂领悟歌词所描写的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结合观察,发挥想象,使一幅幅有动有静、色彩缤纷的壮丽景观在学生心中得以复活。然后借助抒情优美的旋律引导他们去领略那多姿多彩的世界,去揣摩那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2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挖掘他们对音乐的创造想象,所以要注意以下五点:一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独唱、小型的齐唱、重唱都是很好的互动环节。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协调的团队精神,创造充满美感的音乐课堂环境。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现人才,吹、拉、弹、唱形式不限,让他们发挥个人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最真、最纯、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创造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三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可根据每名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参与态度、程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对音乐的体验、模仿能力、创编能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公正评价,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而让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对相应技能与音乐要素更准确地掌握与理解。小组内互评能使学生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内同学的努力,把那些在课堂上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学习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四是要使音乐课堂上使用的乐器多元化,如口琴、竖笛、手风琴等。这些乐器都有固定的音高,演奏起来不跑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乐感。歌曲学会后可以再配上打击乐,如沙锤、三角铁、碰钟、铃鼓、响板等进行即兴表演,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又发挥了创造性潜能和表演潜能,把厌学变成乐学。
3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互动的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
首先,要注重动态的信息交流,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其次,要合理地转换教师角色定位,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永远是教学中的主角,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理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也是互动的具体实施方法之一。再次,交往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在音乐教学中互动的实施是很重要的一点。事实证明,音乐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他们健康成长。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各种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音乐教育对青少年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中的音乐形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通过观看优秀的音乐光盘、听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天地。通过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演唱和演奏去打动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帮助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思想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感体验,并积极地参与课外艺术实践,使学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能力都有展示的平台,从而使其创造能力和自身素质都得到提高。如,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和体育节,就是给学生施展艺术才华提供的平台。艺术节和体育节的组织和编排,大型的文艺节目和艺术体操的编排导演均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丰富了校园文艺活动,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和检验了艺术教育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在省、市、县级文艺调演中多次获奖,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学生艺术等级考试,均获得了合格证。最后,还应重视提高自身的社会协调能力。音乐教师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成功组织好大型文艺活动,能否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而组织活动和编排节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因此,要成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还必须拥有一定的公关意识和社会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严肖虹.注重对音乐精神世界的理解与感悟.中国音乐教育,2003,(8):11-12.
[2]任知.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中国音乐教育,2003,(8):42-43.
[3]章彩萍.先秦儒家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国音乐教育,2004,(9):8-10.
音乐教学论文9
[摘要]音乐教学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少年一代心灵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索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之路需要我们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 基础课程 创新
农村自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工作以来,以德育教育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认真搞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评价为关键教育。近年来,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所欠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面临着种种问题。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一个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农村音乐课教学的出路如下。
1重视音乐课教学,使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年儿童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当前农村小学,由于经费设备不足,师资匮乏,音乐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被无视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阐述什么是素质教育时曾指出,一是面向学生:二是德、智、音、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在地域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学校音乐教育未到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农村小学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只有三门学科,即语文、数学、外语,课表上一些所谓的“音乐课”,我们称之为“副课”,实际上是给他人看的。有些学校甚至连“副课”课本都不订,即使订了但只发书不上课的也为数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胜任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很少,课表形同虚设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农村实施音乐课教育应从重视音乐课着手,对城镇小学来说,也许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农村小学来说,却非易事。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缺师资,二无设备,三缺精力。再是农村小学基础设施陈旧,生源稀少,专业教师少,师资不能配套。如一个学校学生二百多人,十多个教学班,教师十多位。其结构大多数是民师转正的为主,正规师范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个一专多能的教师,也独木不成林。农村小学师生数量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人包一个班的教学多占六七成,按现行课程计划,语文学科每周8-12节,数学学科每周5-7节,这样一来,一个包班的教师平均每天要上两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能认真把这两门工具课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于其他学科,可以说是课程表上有,课堂上无。有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根本就没有上过所谓的“音乐课”。即使有些学生会唱上几句,也只是从电视上学到几句罢了。更有甚者一些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因所在学校的教师少,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多,不得不弃音、弃美而从语从数。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乐上有天赋的学生也不能被发现、被培养。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音乐课教育,首先要强调的是开设好音乐课,任教音乐课的教师应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两全方针”之全面发展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发展。
2加强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的实施需要一批思想先进,业务精良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但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数、外三门基础工具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特长教育,那就是音、体、美课。笔者从事农村教学生涯:十多年来,一直兼任着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虽然其中一些同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感到遗憾,遗憾的是发现了一大批热爱音乐的优秀学生,却没有给予他们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原因一是家庭条件比较差,二是没有专职特长的帮助引导,加之缺少教学器材,使那些有着聪颖天资的学生“无用武之地”。笔者认为,基础教学是关键,教学活动是认知、情趣、行为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识以及由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闻一多先生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当我们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表演时,都要用心倾注,用内心的情感去演绎。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的改观,音乐发展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一起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的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旧1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h大炜,译.人民音乐出版杜,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音乐教学论文10
摘要:中小学音乐课本所选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当代优秀儿童歌曲的创作量不大,适合学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务实求真为基础,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前言:21世纪已经不再允许我们使用过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了,为了适应世界的变化,为了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学是否也应该发生某些变化呢?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们针对弊病作如何改进?音乐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乐。课堂是传授音乐的最佳的地方,我们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老师们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飞翔……
关键词: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让处在音乐干涸期的流行乐坛为之一震,成为此次春晚的一个亮点。《老鼠爱大米》以其诙谐、风趣的歌词和简单明朗的旋律走进了万户千家。而我们的音乐课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现在的学生所喜欢的呢?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过时了,也不是说让我们的课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乐专业的听众所接受。因此,选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学音乐课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应予以保留,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但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将传成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再来谈谈关于音乐创作的问题。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后的利润是非常的低,而创作一首流行音乐,再经过包装,它的利润将成倍增长。因此,当今乐坛总趋势是创作儿童歌曲的作家越来越少,而创作流行音乐的作家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们”的专家作何感想,连让孩子们唱的音乐都没有,还谈什么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曲竟然还是那些70-90年代的儿童歌曲,而近年的虽为数不多却也不乏优秀的儿童歌曲却没有或几乎没有选入现在的教材,更别提音乐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 示。一方面是优秀歌曲的数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教材更新时间根本无法保证,造成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外部设施的缺乏,使我国的广大地区的音乐教育形同虚设。这是我国的各级官员们特别是打着“孩子至高”应旗号的人们应该认真检讨反思的。我们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总体数量较多,而几乎每本教材都会谈到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课程,不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该介绍这些内容,是在是因为其难度以靠近音乐专业本科教学难度。这一点似乎是受大浪潮(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音程、和弦、调、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由于无法逾越“双基”高墙而面对音乐产生自卑与冷漠心态的失败者。我们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却也很好回答的问题。为了孩子,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但是,通过这种填鸭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却又最伤悲的事了。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填歌词的老套教学法以不能再适应如今的音乐教学,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教学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如今的渐渐适应快餐文化的孩子们感到厌倦。因此,音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音乐教育是从学堂乐歌发展起来的,而当时的学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传心授,这是由当时的教学环境所决定的,而如今,处于21世纪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乐教师还用这种老式的教学法那才是贻笑大方。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风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刍议》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载有各种教学资料的音像带、视听盘和各种电脑多媒体光盘、课件等软件,已成为教学媒体的主流,成为极具特色的现代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手段与设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育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特点为:普及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体的普及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教学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纪,老师们的知识和教学法的更新或许才是培养下一代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的条件。
改良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国全体国民都真真切切的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务实或许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
音乐教学论文11
【摘要】音乐原本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表演的艺术,但要教学生学习、喜欢和理解音乐,就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音乐教学方法是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种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音乐教学过程的进行、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到底都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本文为使学生获得较好的知识与技能,探讨几种施教方法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 发现法 情绪 目标 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种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法。音乐教学过程的进行、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到底都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是极其必要的。
1.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音乐知识的传授,学生对音乐由不知到知,对识谱、唱歌、奏乐、欣赏,由不会到会,并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优良的、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能正确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智力、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师同样花了很大的精力却收获甚微,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学生的音乐能力得不到发展。我们在听课中会发现,有些音乐教师个人的音乐素质很好,论音乐水平在一般音乐教师之上,但由于他不研究音乐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有些音乐教师个人的唱歌、弹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活动充满着乐感,其教学质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它不仅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有利发展。
2.音乐教学方法是随着音乐教学活动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美国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智力发展,以便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而反对把人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发现学习的方法。布鲁纳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不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而且还学会探索研究的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创造音乐。
3.音乐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时采取的手段。它即包括教师教音乐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音乐的方法。在现代音乐教学中,自始至终包括着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向交往活动。例如音乐教师应用演示法进行新歌范唱,而学生则要集中注意力聆听、感受。思考这首歌的情感、意境,获得对新教歌曲的整体印象,产生学唱的欲望。这充分地体现了双向交往这一特性,做到即协调、均衡,又层次分明,以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
4.要重视情绪在音乐教学方法中的作用。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识与情绪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积极的情绪对认识具有动力功能。大量的实验证明,愉快时则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比较活跃。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阻抑认识活动的开展。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和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每唱一首歌、奏一曲乐都充满着情感,音乐教学就取得了更大的效益,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技能技巧而忽视情绪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克服了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枯燥和厌烦。因为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关系,所以情绪的交往同样要求是双向的交流。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情绪更为重要,只有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满激情,才能感染学生的情绪。我们从大量的优秀音乐课上可以发现,执教的教师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充满激情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也都集中注意力地与教师默契配合,课堂气氛活泼而富有乐感。这样的音
乐课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音乐教学要按其自身教学规律,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出发,这是科学。音乐教学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合理的教学方法从知、情、意、行去引导,这就是艺术。
5.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活动,这是由于音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是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而教学方法归根到底要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制约,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随之改进和发展。从教学对象来讲,不同时期的学生呈不同的特征,这样就要求音乐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从另一角度讲,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包罗万象、一统全盘,所以“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也说明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今天音乐教育界正在积极地探索音乐教育改革,各种反映时代特征的音乐教学方法将会应运而生并极大的丰富音乐教学方法。
【总结】采用良好的音乐教学方法能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音乐教师要随时捕捉到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音乐教师。以上是我在音乐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总之,要想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应走进学生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收获,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感受和热爱音乐。
音乐教学论文12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要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一)契合舞蹈主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表现在教学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题。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要与具体的舞蹈主题相契合,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汇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以及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契合音乐的主题是基础。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表现。
(二)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的把握,这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是非常关键的。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音乐,它主张幼儿去倾听以及辨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因此,对于节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辨别区分。而舞蹈创编过程中,注重了节奏的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的顺利完成,并且还能确保舞蹈的旋律与节奏不出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节奏的重视,就为舞蹈的创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坚持人本主义,教学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正确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舞蹈创编中对于节奏训练的要求,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三)增强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幼儿学会倾听,学会想象,能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如身边人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倾听,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听到的音乐给予一定的肢体反应。这个过程便是幼儿在听到的声音之后,然后经过大脑的想象,从而给予了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对于舞蹈创编是相当关键的,只有增强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实现了想象力的加强,因而在舞蹈创编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四)感情升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除了通过契合舞蹈主题、节奏训练以及增强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还需感情的升华。无论是何种音乐,没有感情作基石,那么它就不是好音乐。对于舞蹈也是一样,若是舞蹈不能打动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感情的激发,让幼儿用心去跳舞。通过引导幼儿倾听、辨别以及想象,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的感情也随着音乐一同起伏,最终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与目的。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只有将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编出更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通过本文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我们了解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舞蹈创编中的节奏、听力能力以及肢体动作等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则是表现在音乐主题的契合、节奏的训练、想象力的增强以及感情的升华等多方面。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音乐教学论文13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导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升。所以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是人们追求生活享受、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所以音乐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效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生活品质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对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够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中的美进行具体的感知。对于初中生来说,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学生都是比较渴望学习音乐课堂知识的,但是学生所喜欢的音乐大都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层次上,加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对《春晓》这首歌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会对学生进行曲谱的教学,让学生对曲谱进行跟唱,在此基础上直接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并让学生进行音乐歌曲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体验音乐中的美,还会因为被迫地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而降低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例如,教师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歌曲内容学习的兴趣,从而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从而发现歌曲中的美,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音乐教材的内容,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能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美的感受。例如,在学习《丰收之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秋日田间、果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丰收之时农民的喜悦和田间作物的饱满,感受农民的不易和食物的可贵,进而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合理对音乐内容进行分类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都是按照课本教材的思路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程的讲解,初中音乐教材内容中已经对音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划分,所以教师还需要对音乐的音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让学生在接受同种类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体验和欣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要准确把握音乐的内容,要对音乐进行整合归纳,从而在音乐教学中合理渗透审美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进西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让学生学习歌曲之后,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藏族歌曲,加深学生对西藏文化内涵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关于西藏歌曲的表现形式,比如《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环境下体验关于西藏的歌曲中所表现出的豪迈奔放、热情洒脱的感情,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渗透审美教育,就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且将音乐歌曲进行有效的整合归纳,对学生进行课外歌曲的赏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独特的“美”的感受,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音乐教学论文14
初中音乐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辅助性学科, 对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养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越来越得到初中音乐教师们的重视。将音乐教育体系实践于初中音乐教学, 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还能够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教育体系; 初中音乐教学; 实践;
音乐一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载体, 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是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理应得到重视。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一)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热情
初中音乐教学与其他初中教学科目一样难逃“过分重视分数”的命运, 使很多教师盲目性地通过死记硬背来提高学生音乐考试成绩, 但这样与“以学生为主”教学原则是不相符的,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而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则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1]。例如, 音乐教育体系中包括配合舞蹈系列的音乐, 教师可以利用舞蹈和摇摆动作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音乐考试成绩, 还需要加强对学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培养, 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就需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进行多方面知识教育, 如舞蹈知识、配乐知识和节奏知识等, 以提高学生音乐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水平。而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恰好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音乐教学[2]。
(三)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体系不仅含有音乐知识内容, 还含有舞蹈知识内容、乐谱知识内容、乐器使用知识内容等, 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教育体系, 无疑是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及知识文化素养的培养, 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视觉及听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感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很多初中生都是刚接触音乐课, 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上初中的学生在之前都没有真正接触过音乐课, 所以对音乐课的认知还不高, 也没有对音乐学习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 导致部分初中生难以提起对初中音乐课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除了要做好初中三年的音乐教学规划以外, 还需要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实践音乐教育体系, 因为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水平, 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兴趣得到提高。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如下:
(一) 将“歌唱教学”实践到初中音乐教学中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方式之一, 对整个音乐教育事业发展都起着重要性作用, 故需要实践到初中音乐教学中, 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完善其教学方式, 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音乐素养、歌唱技巧, 使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歌唱, 以增加歌唱的感染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例如, 七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音乐作品赏析及模仿活动, 鼓励学生去学习优秀的音乐作品, 并使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赏析时教师要多应用鼓励性语言, 让学生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 同时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正确的发音和情感表达等方式具体化和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不断练习自己的歌唱气息, 使他们发音越来越准确、情感表达越来越流畅、听力越来越好等。
对此, 教师可以选择《十送红军》作为学生练习气息、发音和听力的训练曲, 即教师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该歌曲的历史来源及风格等讲解给学生, 让学生整体上了解该歌曲,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该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所使用到的旋律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对《十送红军》赏析后, 很多学生都会了解到《十送红军》富含江南音乐特色, 整个音乐旋律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 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整个过程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
音乐教育体系包括组织、演绎和新课教学三环节, 三个环节都必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得到实践, 具体实践过程如下:第一, 组织环节, 教师可以先将《黄河大合唱》播放给学生听, 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宏伟壮观,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第二, 演绎环节, 还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例, 设置对应的问题, 如这首歌是哪个地区的?黄河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地位?等等, 待学生们解答完问题后, 不仅学会了新的音乐曲目, 还深刻了解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及黄河的发展历史, 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感;第三, 新课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先讲解曲谱, 然后通过范唱来学习歌曲旋律, 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唱法, 通过PPT播放相关的音乐素材,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4]。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 音乐教育体系对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可以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及效率。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践音乐教育体系, 不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感性思维能力, 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15
摘 要:音乐舞蹈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舞蹈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是很难达到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对于音乐舞蹈教学中制约因素,简单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粗略的例举了一些在课堂中能够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望能为今后的音乐舞蹈教学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舞蹈;制约因素;教学优化;培养积极性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音乐舞蹈在各阶段的教育中发展很快,一些较为新颖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为音乐舞蹈在当代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中带来较为良好的影响。音乐舞蹈教学在陶冶中学生情操的同时,也成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音乐舞蹈教学的方法、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是一项极为赋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 在音乐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1.教学环境的制约
教学环境的制约,大致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校园的大环境,比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分为、管理者对音乐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等;二是说狭义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是在音乐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硬件设施等等。当前来看,众多学校的音乐舞蹈教学环境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全身心投入到对于音乐舞蹈的学习当中去,对于所处学习环境的乏味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音乐舞蹈的积极性。
2.课程设置的制约
当前教育中音乐舞蹈教学方面的发展受到课程的设置影响。音乐舞蹈课程的设置较少,教材单一性以及陈旧性也会对学生在音乐舞蹈的学习中造成影响。虽然当前的音乐舞蹈教师也极力的使教学内容避免陈旧过时,但也难以改变教学课时制约的现状,教学形式上的单一,以及模式的不足,导致在教学的内容上,往往学生们刚调动起积极性,课时就已经临近尾声,无法真正融入到音乐舞蹈艺术的乐趣中去。
3.师资力量的制约
在音乐舞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教师个人水平和业务素养的影响。综合实际情况来说,在目前的教育中,音乐舞蹈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与关怀,因此,师资力量的建设与配置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音乐舞蹈的兴趣。这样一来,即使校园中有大量的对音乐舞蹈有爱好以及富有天赋的学生,但是在师资力量以及课时的设置中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就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在音乐舞蹈学习中的积极性。
二 音乐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及运用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优化,是音乐舞蹈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可在教材选取上尽可能多的选取内容新颖的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教材。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要体现出高度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三 让学生体验音乐舞蹈的乐趣
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课程是比较枯燥、单调的,只是让学生欣赏歌曲、学习歌曲、演唱歌曲,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在枯燥的课堂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是同学们逐渐的失去了对音乐舞蹈课堂的热情,完全变成了被动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体会音乐舞蹈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并且充满激情的去迎接每一堂音乐舞蹈课,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在思想和观念上首先进行改变,不能再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把学生的良好发展作为音乐舞蹈教学中的唯一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做一些游戏,例如,可以将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几组,进行歌曲接龙,接龙的歌曲不限,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对于接不上的同学进行小小的惩罚,例如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可以是任何方式的小节目,擅长唱歌的可以给大家唱一首歌,擅长跳舞的可以给大家跳一段舞蹈,擅长朗诵的可以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在游戏结束以后,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投票来选出游戏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在本节课接下来的歌曲学习中担当领唱,通过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现的空间来树立更多的自信,调动学生在音乐舞蹈课程中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将歌曲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并且给学生们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积极表达出自己对将要学习的歌曲的理解,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们学习新歌曲的目的。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对什么类型的舞蹈感兴趣,进行教授,来提高同学们的乐趣,也可以通过教同学们学习当下比较流行的舞蹈来激发学生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在课堂的空闲时间可以带领同学们观看国内外比较流行的音乐剧 或者舞剧,来加深学生们对舞蹈的认知范围。
总结:
基于音乐舞蹈教学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可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们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音乐舞蹈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舞蹈兴趣,间接的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自信心,同时加大对音乐舞蹈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音乐舞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舞蹈。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希望通过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进行音乐舞蹈教学的同时,结合课堂实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雅丽.浅析舞蹈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职业时空,20xx(24).
[2]乔佳佳.浅谈舞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魅力中国.20xx(02).
音乐教学论文16
人类步入21世纪,一方面,随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逐日扩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大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美”的境界中,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地位。‘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完美的展现。”投身教坛多年来结合实际,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观念转变实现自我
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教育教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所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实践锻炼了教师,培养了学生
首先,学校工作的对象是一大群感情丰富对客观外界极有好奇心,极敏感的认知碰撞,得到情感交流,产生相互激励,师生由于教育工作结合认知碰撞,会使“教”与“学”双方受益。如 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美的事物;让他们通过频繁接触音乐艺术作品,恢复艺术感觉丰富审美体验,使感性和理性得到和谐发展。音乐艺术综合表现与创造能力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我快乐》、《小鸟,请到这里来》、《捉泥鳅》……
《我快乐》
1、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从体验出发,激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通过品尝不同味道的饮料产生不同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2)、运用生动的表情脸谱,激励学生创编动作和有节奏韵律的歌词。教学中,抓住“快乐、着急、幸福”,展开“拍手、跺脚、拍肩”等律动,有表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引导;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伙伴
(1)、游戏 品尝甜、辣不同味道饮料,大胆地把自身的感受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
(2)、创编歌词。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我伤心,我伤心,我就抹抹泪,看大家一起抹抹泪。我生气,我生气,我就跺跺脚,看大家一起跺跺脚。我害怕,我害怕,我就摆摆手,看大家一起摆摆手
(3)、按节奏读歌词
3、焕发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能力,他们愿意上台表演,还高兴的说悄悄话,唱第一段他们说;“我真快乐”,唱三段边拍肩膀边说,我真幸福,另一名学生说:“我也是”,在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新的音乐教学师生共同体验、探索发现、创编创新表现,享受美的全过程,师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学习掌握技能技巧,感受到音乐美在不断升华。形成一种迅速生出创意或意象,并通过特定媒介材料把它们体现出来的能力。为了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赋予了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学生平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具备较丰富审美体验和创造性体验
三、提高修养服务教学
教师应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加强多方面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爱心与公正;耐心与自制;虚心与创新;童心与合群等,这是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学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领略艺术殿堂的魅力。十余年,我始终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拜访我市艺术届名家,先后进修音乐教育,钢琴演奏技能技巧、健美操专业培训、声乐演唱技巧……通过近几年的充电,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中能够得心应手,训练场上鼓镲齐鸣充分证实了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充满无限动力,我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课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足以激荡起学生愉悦的涟漪,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便会收获学生一脸灿烂的阳光,师生互动欢歌笑语充满课堂。
四、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音乐实践
1、表演进课堂:学生善于聆听,通过记忆歌词,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2、创编进课堂:鼓励学生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知识进行大胆迁移。
3、器乐进课堂: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竖笛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综合能力的再现,追求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之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更是和谐高效音乐课堂的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游戏、理论与知识、实践与能力及情感交流会产生一种高尚的师生情谊,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都得到发展。
音乐教学论文17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伴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小学音乐教学也在进行改革。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承担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责任,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感知理解以及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策略探究
音乐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养成所起到的作用,是怎么夸张也不为过的。早在先秦,孔子就将其作为六艺之一,而荀子则专写《乐论》,其中说到:“礼别异,乐合同。”礼与乐(le)互补,竟可以实现儒家的王者之道。荀子说的“乐”(le)虽不等同于音乐,但也是以音乐为核心的。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xx)》也提出:“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可惜的是,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教学还是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音乐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小学音乐的教学,要实现“课标”要求,还任重道远。笔者仅就自己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供大家批评。
1根据学情情况,巧妙传授音乐知识
笔者任教的学校因为是县城小学,许多孩子来自农村,在与孩子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家长会误以为音乐学习可以不用什么专门的歌唱、乐器、五线谱之类的知识,音乐需要的是像农村手把手的教。而我指出手把手的教里面不也在教知识吗,他们才恍然大悟。音乐学习中的音乐知识、技能掌握以及审美体验其实是互相依赖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学龄情况,适当地教授音乐知识。也只有做到这个,小学生才能对音乐有初步的审美享受。如何才能让学生简单易学地记住音乐知识呢?笔者的感受就是,在最初上音乐课时要以生活为例,让小学生在模仿中去体验与感受。比如“音符时值”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初学音乐的小学生是不可能去记住的。首先要告诉他们的是音是有长短的。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境叫自己吃饭的音长,学生就会开心地记住了。还可以要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如猫、狗、牛、鸡这些农村中常见动物的叫声,其声音长短是很容易区别的。甚至是模仿同一动物不同状态的声音,如猫受到惊吓、慵懒、撒娇等不同状态的声音,其时长也有很大区别。这样的话,学生对声音的长短及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就会有直接的感知,再进而解释简谱与五线谱为什么要加上拍号就容易让学生记住与运用了。
2与学生做朋友,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一门交流的艺术,而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面对的群体是需要引导沟通的孩子,所以我们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应当多与学生交流,才能拉近教师、音乐、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潜在的音乐情感,让他们对音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农村学生往往比较腼腆,不善于表现自己,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不好接近,不想与老师分享自己内心实际感受。而教师作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引导者,就应当创造机会主动找他们进行交流,跟他们谈音乐,谈家庭背景、生活、性格爱好、未来梦想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原来是这样一个跟我们这么贴心的人,如此,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音乐的教学,在音乐课堂上才能跟随老师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律动一起编创。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注重平时音乐的学习,对音乐情节进行细致而丰富的讲解,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音乐作品,从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自然就能随着教师的情感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去;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交流,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3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促进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学环节的运用范围逐步扩大,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也成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新的趋势。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了解和调解,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果,保障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和拓展,保障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我在一年级《买菜》这一课的编创歌词的课件设计中,我根据低龄儿童的认知水平,下载孩子们认识的水果蔬菜图片,结合我自己录制的编创歌词演唱音频的插入,就给孩子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这样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多的是获得了快乐的音乐体验。又如在三年级的《小骆驼》的课件制作中,我根据自己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体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我把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图片用各种不同的进入方式进入,在乐谱下方插入相应的乐器,这样一来,学生在观赏课件的同时,也能很快地记忆了乐器进入的顺序以及使用几个小节更换,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音乐欣赏课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增强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呈现音乐欣赏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化和直观性地了解音乐形象,从而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从中增长见识和享受艺术,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自然而然地促进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如我在教学《京剧》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京剧的行当和表演手法,我上网搜索了多个京剧小视频,有动画版的,有现场版的等等,插入这些超链接,结合知识点的文字展示,学生既有兴趣,又能直观感知京剧的魅力。
4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音乐是情感体验的载体,音乐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和升华的过程。学生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唤起想象与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并得到思想陶冶。优秀的音乐可以唤起人的内心深处的记忆,带领听众回顾童年的美好记忆,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笔者所在的湖南江永县是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书的所在地,当地的很多妇女都会唱很多女书歌。这些女书歌的一部分在电影《雪花秘扇》里有所呈现。女书歌因为是用一些学生的“土话”歌唱的,我发现学生们能很轻而易举地分辨其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而对一些女书歌中所包含的民俗进行讲解,学生们都能初步地聆听出音乐的节奏变化与高低起伏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带有民族性的音乐对小学生的情操陶冶、灵魂塑造、心灵净化往往更有效。因此教师要注意在音乐课堂中,多带领学生学习、欣赏既有民族性又富有高雅情趣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贝多芬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小学音乐教师只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全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学的意义。但是,每一节的音乐课又都是需要想出易于学生接受与喜爱的方法,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才是有益于学生的。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的快乐,音乐才能不断地启示他们未来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婷.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xx(S1).
[2]刘明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xx(16).
[3]刘雄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J].音乐时空,20xx(5).
音乐教学论文18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音乐能够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欣赏音乐时,转瞬之间,我们心中就会产生连续复杂的情感,这是我们对音乐的微妙的感应,这是我们的情感对音乐的最美妙的响应。
关键词:音乐 情感 欣赏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 “艺术语言”, 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音乐,是用声音作原料的,一听即逝,因此,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并不从属于某一政治或宗教,只是在人们心灵上、感情上,会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音乐也并不全依靠语义来传达内容,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和赋予美的因素,来表达或烘托或寄托感情,即使是附有歌词的声乐曲,其表达感情主要的仍是音乐本身。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与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属于意识范畴,但是又以自己特殊的质同一般的意思区别开来,当你浸沉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中,去尝试酸甜苦辣的各种味道,将让你随着它的欢乐而欢乐,悲伤而悲伤,那就说明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你,使你受到感染而产生一种思想冲动,你会认为它是你内心情感的一种音乐表现。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样的音乐也就能激起什么样的感情。有了丰富的情感,音乐才有魅力。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的作品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像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当我们欣赏音乐,不是故作清高地去听音乐会,而是把自己融入音乐——如果是电影插曲,就顺着故事情节;如果是歌曲就,就顺着旋律与歌词。
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谢洛夫说:“如果人心灵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世界上就不会有音乐。”可以说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人内心深处思想的自述,是一种情感的独白,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的各种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并在我们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
音乐是情感的语言,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刘健.论音乐与情感[J].《艺海》,2007年第二期
[2]张进.音乐与情感——通读《论音乐的美》后的感想[J].《科技信息》,2007年第11期
[3]王国良.浅谈音乐与情感的表达[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第4期
[4]王双杰.音乐与情感的关系[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9月第26卷第3期
音乐教学论文19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完全,有些观念需要教师的灌输和引导。不同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递自己的情感,用音乐改变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始终处于兴奋、快乐的环境中,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童年给学生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诚恳的交友态度。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用音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优美的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能够愉悦学生的心情,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再变得枯燥。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向上的音乐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生活处处有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播放赞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通过音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很多音乐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先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来源和意义。例如国歌,通过国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祖国的历史,对祖国和民族英雄产生敬爱之情。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持之以恒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收获音乐的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与此同时,应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可以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不断配合和共同探究激发自己的音乐灵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渗透和培养,可谓事半功倍。
音乐无处不在,好的音乐可以说是心灵的鸡汤,滋养着我们的身心,为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听适合的音乐,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育人为本。
音乐教学论文19篇 关于音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 小学音乐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3篇(音乐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 2022年国庆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5篇(音乐机构国庆节活动策划方案)
★ 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6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 小学音乐教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6篇 小学音乐老师年度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