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书笔记15篇(6篇读书笔记500字)

时间:2022-03-27 01:2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恶意》读书笔记15篇(6篇读书笔记500字),以供借鉴。

《恶意》读书笔记15篇(6篇读书笔记500字)

《恶意》读书笔记1

  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股恶意,很抱歉,我做不到原谅所有的人,做不到心平气和的接受所发生的事,有时候也会被自己的尖酸刻薄暗自心惊,可是让我原谅一个欺骗自己的人,真的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遗忘,不再提及,忽然想起来,还是会觉得这个人很讨厌。

  这篇小说里的剧情可谓跌宕起伏,剧情九转十八弯。有时候在想,到底怎样的熏陶,怎样的影响才能造价一个人的性格,环境?家庭?学校?朋友?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又经历了多少,那些在我们眼里的故事,又承受了多少他们的痛苦,懊悔,无奈和心酸,人真的不能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过一遍才知道当时的心惊,否则体会到的只有同情。

  在那样的环境人,父母对周围人的轻视,校园的欺凌,隐忍多时的痛苦,为什么欺负的都是老实人呢,为什么挨打的都是落单的呢,这样的状态下,早就了偏激的性格,野野口可恨又可怜,也许没有当初的那些遭遇,他会不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作家呢?最可怜的就是日高了,本身没有做错什么,反而还要被污蔑,玷污清白,一个帮助朋友,勇敢正直的人却被杀害,好人就该短命吗?

  恶意,无处不在,却又潜伏人海。

《恶意》读书笔记2

  读过几本东野圭吾的小说,每次都能一口气看完,大多数时候都有一种背后发凉又无可反驳感觉,只有一声叹息。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每一次转折都让人惊讶又不生硬。

  我以为整个故事最精妙的设计就是杀猫,也是野野口整个设计中最让我后背发凉的地方,它在故事开头就出现,看似不起眼,但是一开始就影响了人们的判断。人,对于先入为主的认识好像很难改变。

  而这个故事我最喜欢的是野野口和日高认识的人的口述,篇幅不算长,但是每一段话都精确的反应出了每个人性格,写出了人生百态,所有人的口述又让野野口和日高的个性慢慢浮现。以见作者功力之深厚。

  最后,故事再次反转,野野口不惜以自己杀人入狱的代价杀害陷害的人竟然是从小到大最关心自己,被自己背叛仍然把自己当朋友的一生都无比正直的人,而设计这一切的动机竟然是自己或许都无法解释的恶意。

  恶意的产生好像有时候真的莫名其妙,但是就是这莫名的恶意很多时候会让人做出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事情,大概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吧,只愿能够时常自省不要让自己后悔。

《恶意》读书笔记3

  “你制造这个陷阱的目的也就是你此次犯案的目的。你的最终目的是贬低日高的人格”

  日高像太阳,没有他,野野口就只是生活在黑暗里的一只鬼,遇到日高后,野野口的黑暗无处遁形,他面对日高,就是在面对自己的懦弱。

  同样被校园暴力,日高从始至终都不屈服,而野野口不仅迅速屈服在暴力之下,还主动做起行凶者的跟班,助纣为虐,这让我想起《告白》的片头,柔弱的少年被几个同学欺负,被强者伤害的他看到飞过的,比他更弱的蝴蝶后,毫不犹豫的杀死了蝴蝶。

  真正的善良是像日高一样,即使被邪恶伤害仍然不屈服于邪恶,野野口屈服了,在他选择讨好施暴者的时候,他杀死了内心那个站立的自己,放弃了正义和善良,保住了身体的完整,心灵却缺失了。

  就像作者在书里说的,“仔细一想,你当时承受的最大暴力,就是被迫成为那场暴行的共犯”。

  野野口嫉妒日高,嫉妒他的骨气和坚强,只有杀死这个品格比自己高的人,尽全力贬低他的'人格,才能让跪下的自己在黑暗中得以苟活。

  把高个子砍了,让世界只剩跟自己一样的矮子,这样自己就再也不矮了。

《恶意》读书笔记4

  其实有点无法理解野野口修的做法,或许人性就是如此深不可测吧。

  野野口修,只是出于根本说不清道不明,不知从何而起,却也无法终止的恶意,精心设计了一场谋杀。更让人可怕的,不是他所杀害的人是一直帮助他的朋友日高邦彦,而是,野野口修穷尽最后的岁月也要玷污日高的整个人生。甚至,杀害他,都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步骤。

  日高邦彦是野野口修的国小、国中同学,长大后二人同为作家,但是日高很显然比野野口要有写作才能,他们二人再次相遇的时候,日高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小说家,而野野口仍然籍籍无名,虽然一心想成为作家,但是这条路却走得并不顺畅。

  成名后的日高并没有将野野口拒之门外,而是好心地将他介绍给了儿童读物的编辑,为他的作品找到发表的渠道。

  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称作是野野口的恩人的人,被他用钝器砸晕,然后勒死了。

  谋杀案的解决并没有花费侦探加贺恭一郎很多的时间,当加贺发现野野口在关于案件的记录中有几处故意为之的错疏之地时,野野口很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责。

  可是,案件并没有由此结束。

  在书中,野野口一直不愿意提及他的作案动机,在加贺的努力下,我们可以看见,事实被一点点揭开,各种微小的证据,都在此时证明着,其实,野野口才是受害者。

  一个伪善的,可怕的,甚至有些变态的日高形象浮现出来。他将野野口的作品据为己有,还借此成为了一个畅销作家。他拍下野野口想要刺杀自己的录像,收藏好留有野野口指纹的凶刀,野野口与日高邦彦的妻子初美产生了暧昧的关系,这一切都成为日高邦彦要挟野野口做自己的影子写手的条件。

  为了维护初美,野野口接受了这一切,并将它们视之为命运的安排,最后,二人竟然演变成了亲密的伙伴关系。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

  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遭人抢劫,抢匪劫持人质与警察对峙了130小时之后,主动放弃,在对他们的审判中,四位人质都不愿意出来指控,甚至还募集资金要救他们。这种在意识到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之后,对控制者的情感反转,就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可惜最后,初美却因为车祸而死,野野口并不认为这是一场纯粹的意外,因为那个雨夜,货车司机说,初美是忽然出现在路上的。也许,是被人推出人行道的!

  为了给心爱的女子报仇,为了自己应该享有的尊重和荣誉,野野口策划了这起谋杀。他之所以不愿意提及自己的杀人动机,完全是为了那位他曾经深爱的,已经离世的女子。

  逮捕时,加贺才知道野野口已经身患绝症,时日不多,调查的过程见于各种报章,野野口成为了让人同情的杀人犯。

  这个结局,让人觉得悲伤,日高的死根本就是咎由自取,如果故事就此落下了帷幕,也不啻是一个布局精密的推理小说,当然也仅仅只是个推理小说而已。

  接下来东野圭吾将故事引导向了一个令人惊恐的方向。

  这就是这本书被很多人推崇的地方,案件结束了,故事却并没有结束,最让人惊叹的排布才刚刚开始。

  多事的加贺警官却并不愿意就此罢手,他认为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是进入打字机时代后不该出现在手指上的写字的老茧?还是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亲密无间”?

  当虚伪的皮相被一层层地剥开,野野口蒙满尘垢的心灵被加贺托在手中,捧到了读者面前。这一切都是阴谋,没有婚外情,没有代笔,没有威胁,只有野野口一年多的精心策划和实施,这样的费尽心机,昭示着结果日高的性命只是一个开始,野野口真正想要的是谋杀他的一生!拍好录像带,藏好刀具,收好初美的照片,抄好日高写过的每一本书,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以一个创作者的想象力和营造力,缓慢而又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剧情的设计和完善。他甚至提前毒死了日高隔壁邻居的猫,只为了让大家相信,日高本就是一个视生命如草芥,残忍暴戾的人。

  日高已经死去,但这却无法消磨野野口在黑暗中肆虐生长的恶意!死亡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如果没有加贺的坚持,野野口这件用自己和朋友的生命创造出来的作品,当真是一部杰作,蒙蔽所有人的杰作。

  “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在加贺调查当年与野野口相关的校园暴力时,他想起了自己失败的教书经历,他的学生也遭遇了暴力,而自己却无力去拯救他。

  当他问施暴的学生,为什么要打人时。

  孩子回答说,“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这么一句毫无逻辑,毫无道理的话,却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住在同一个街区,上了同一所国小和国中,野野口被校园暴力不想出门的时候,日高天天找他结伴去上学。日高有原则,有正义感,从小就敢直面校园暴力,而且为人谦和,待人有礼。“不管对谁,他总是非常亲切”;而野野口,内向,胆小,为了逃避被暴力,主动去做了恶人的跟班,参与欺负日高的行动。即便如此,在日高成为畅销小说作家之后,他仍然提携想成为作家的野野口,甚至在得到了野野口参与校园暴力的证据之后,还帮助他隐瞒事实。

  单从这样的人物关系上看,日高完全就是野野口的救世主。可惜,恨意却早已深植,圣经说,人生下来就带着原罪,这些原罪被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之一被称为“嫉妒”!

  野野口的母亲非常不喜欢那个在她看来十分低级的街区,她总是用一种高人一等的语气数落着她的邻居们,“如果不是丈夫的工作需要,绝对不会到这里来居住!”而这一切在幼小的野野口心中也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从家庭来说,他对日高是有心理优势的,但是,与日高在一起的日子,是野野口的内心最无力的日子,而日高的存在更突显了这一点。日高对他所做的一切让他产生了极度的自卑感,可软弱的野野口修却连痛恨自己都无法做到,于是只能将自身的一切过错归咎于日高邦彦。明明是一个破烂街区中的小孩,凭什么获得大家的喜欢?

  明明打不过那些实施暴力的人,凭什么要去多管闲事?

  凭什么他能成为畅销作家,而我只能做儿童读物的作者?

  凭什么得癌症的人是我,而不是他?

  凭什么让他握着关系我名誉的证据?

  凭什么?

  凭什么?

  这种自负与自卑的结合在野野口的心中产生了强大的扭力,不甘与嫉妒让他的心理最终变得畸形,恨意便如同生长在野野口身体里的癌细胞一样,最终让他迷失了自己。

  更可怕的是,对于野野口来说,这样的情绪已经超越了意识的存在。在他忙于恨一个人的时候,在他忙于拼尽全力毁掉日高的一切的时候,满腔的恶意填满了他,以至于他已经无暇去寻找那恶意的源头。

《恶意》读书笔记5

  全书读罢不由得使人感慨人性的复杂。看评论很多人不理解野野口修的所作所为,认为不论如何野野口修也不能如此对待自己的恩人,恩将仇报。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的很复杂。好人待人不一定他人就会还你好心。正如斯德哥尔摩症,罪犯对人质的迫害,威胁有时会让人质产生依赖情绪,更甚者竟会对罪犯产生爱意。相反,你对别人好,可能助长的却是他人的恶意。在书中少年日高的充满骨气与野野口修的卑微懦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野野口修对于校园暴力抽逃不出去,反而选择同流合污,自甘堕落。这并非他所情愿的,甚至他对此极为憎恶的。但是对于他而言,他做不到像日高那样正直,同流合污,甘做走后是他唯一的存身之道。他强烈的自卑感和嫉妒心理,促使他对帮助他的人产生厌恶情绪,对于别人的帮助,他会认为这是别人对他的同情和施舍。日高就像面镜子,野野口修面对他的时候,总能看见自己的阴暗面,这些阴暗面随着野野口修将自己和日高不断比较,两人身份差距的逐渐拉大,近而更加扭曲。从这一点来讲,与其说野野口修是对日高充满恶意,倒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痛恨的无以复加。虽然能理解他,可是真的读到最后,他宁愿费尽周折,甚至牺牲自己也要让恩人日高名誉扫地,还是不免会让人深思,难道人与人之间真的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恶意么?

《恶意》读书笔记6

  比起冤有头债有主,深不见底、毫无根源的恶意更让人觉得背脊发凉。

  看悬疑小说总是先开几篇开头,再去找到故事的结尾,一旦知道结尾之后,便漫不经心地细酌中间发生的故事。仿佛这篇小说,看了结尾并没有启发性的推理,只能猜测到杀人凶手是谁,但恰恰本书的宗旨不是谁,而是为什么,正如推荐语提示“杀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只要没有看到结尾,故事的进展总在跌宕起伏,随时都可能颠覆自我设定的认知。不同于以往的悬疑,凶手很快就被抓捕,于是分别根据凶手野野口的手记和自白以及警察加贺的记录展开,就像是看一场精彩的拉力赛,在不同人主导的章节中,主动权不由的偏向了一方。

  在野野口的自白和手记中,日高邦彦的形象塑造的有些偏阴暗,所以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日高在我的心中那种“杀了猫,脸上挂着一丝不可名状的微笑”的描写在心中刻下烙印。这一段落渲染之后,野野口的人设不由的偏向了弱势一方。 之后,给人柔弱而谦卑感觉的野野口被捕,总觉得故事进展的有些太过顺利。从读者角度我始终认为凶手不是野野口,而另有其人。

  在野野口保持缄默的描写中,我又认定凶手一定是野野口极端保护的女人,为这个女人而心甘情愿背锅,正如《嫌疑人X的献身》的石神。警官加贺又挖出了死于车祸的日高前妻初美,似乎自己的论断得到了推翻,而野野口是凶手的事实得到了证实。

  那么,究竟是何种动机会让野野口“失手”杀害了人气作家日高,成为这本小说探究的总线。随着初美的出现、手稿的查找、利益的纠葛,为情所杀、为名所杀、为利所杀皆可作为控告野野口修的供词,但是舆论的正义方却再次偏向了野野口修,这个“感情纯粹、不为名义”的弱者。而对于日高,内心再次燃起了厌恶之火——自大而自负的强势一方因为创作进入瓶颈期而采取威胁的方式去逼迫野野口修做自己的影子作家。

  原本就这样可以结案,野野口修因为杀人而判刑,日高因为抄袭他人作品而受到世人唾弃,但是案件又峰回路转的转向了校园暴力。合着日高的《禁猎地》,校园暴力成为案件的原罪。案件中间穿插了一个由加贺警官讲述的小故事,故事的大概是一个老是被人欺负的男孩最后使用加贺教他的飞刀报复了伤害他的头目,从而因故意伤害罪入狱,即使到最后,男孩也不愿意见加贺警官一面,而加贺为了逃遁自己内心的惭愧、内疚改行从老师做了警察。校园暴力,让初中时候的野野口修成为了头目藤尾的小喽啰,只有顺从与妥协,不然只会导致更恶劣的后果。可能这就是野野口修一直想转校的原因,逃离这个乌烟瘴气的学校。

  和野野口修不同,从骨子里带着正义感的日高从不屈服,甚至后来将校园暴力改写了真实小说,以此种方式去警示社会不容忽视它。 野野口修的妒忌,以及伤害日高之后日高仍对自己宽容所产生的无地自容情感,加之家庭因素所导致对他人的蔑视、不信任的元素最终像乱麻一样拧巴在一起,成为了这场看似冲动,实则精心计划的杀人案件的导火线。加上自已身患癌症,与其这样死去,不如设计一场既让自己获得名利,又可诋毁他人的杀人动机,最重要的是这次杀人可以让《禁猎地》的秘密跟随日高永久消失。

  看到故事结尾,不由自主的颤抖了,正如加贺所说,比起杀人,他的杀人动机更让人发寒而充满着无限的丑恶。故事到这个时候180度翻转,之前的设定全部推翻,没有所谓的纯粹感情、没有所谓的名利纠葛、没有所谓的杀人未遂,甚至没有所谓的杀猫事件,一切都是野野口修自编自演的骗局,而这个骗局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释放从小积攒的怨恨。

  不得不佩服作家撰写的智慧,欲抑先扬,先把野野口修弱势形象先入为主,为人师表的老师、待人诚恳的朋友,接着将矛头指向成功人士日高,抓住了世人所设定的成功人士形象,或者说是仇富的心里,笃定日高即是狂妄、自大,为事业不惜丧失理智的典型。表扬和贬低不断堆砌在两个极端人物上,所以即使要案件快结束时,认为日高的死也是罪有应得罢了,野野口修的杀人行为值得理解和同情。如果就这样结尾,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可以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像包容石神一样包容修,可以像维护正义一样维护修,即使他触犯了法律,但也无妨。这时候,故事开始朝着反方向旋转,野野口不仅是弱者,而且加害对自己一向关照的朋友。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封存秘密也就罢了,还不惜一切代价诋毁侮辱朋友。先前的人设顿时倒塌,野野口修罪不可赦,让人情不自禁想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小人形象,阴暗而龌龊。

《恶意》读书笔记7

  木心说:读书是最低成本的社交。寒假,以低成本的方式再见东野圭吾。继《白夜行》之后,翻开了久封的《恶意》。

  读到最后一章,终于明白书名《恶意》的含义。因恨生恶,因恶劫难。你可以在书中看到恶意的执念、诡谲、伪装、猖狂……你可能会倒吸一口冷气,怎么会有如此邪恶之人?可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常有着对人性最深处的剖析直视。如果你承受不了小说中的这份恶,希望在现实生活中的你,只被善意温暖。

  一直以为爱恨皆有缘由,东野却让我们看到这世间还有无缘无故的恨。只因看你不爽,就要暗下狠手,真是变态扭曲的人性。但这份疯狂难道真的是无根之源吗?不是的,小说交代了,是野野口的母亲给了年幼的野野口情感偏向的引导。因为野野口的母亲对日高那份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偏见和轻蔑,年幼的男孩深受母亲的影响,对高日也产生了一份“没由来”的恨。是野野口毁了日高,而野野口呢,是被她母亲毁掉的,或者说是被家庭教育毁掉的孩子。他,也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所以,在年幼的心灵上,请多种下一些善意的种子吧,相信善意的根是结不出恶意的果的。

  读东野圭吾的社会派小说,总能被独特的解谜结构所吸引,那份意料之外的推理,不读到最后一刻,你永远看不到真相。读完之后,内心又久久地难以平静,跟随东野独特的叙述视角,所解的不仅是一桩案件之谜,好像,还有一些关乎人性、亲情的谜团。这是他的小说区别于其他推理小说的独特之处,不管是写作技巧还是情感人性,都有值得读者思考推敲和学习的地方,就像东野圭吾自己所言:“人性的独白、社会的炎凉,这些是人类永远需要关注的命题。”他,做到了。

《恶意》读书笔记8

  哇,一气呵成的把“恶意”看完了,从昨天下午开始。

  在淘宝上看到的书籍推荐视频推荐了“恶意”,给了很高的评价,我就加入书架并买了它,还推荐给了室友。

  加入书架我并没有立刻阅读,总感觉没有那个感觉,室友都看完了,我还没开始看。昨天下午突然有了阅读它的冲动。

  说实话,这本书很不错,凶手是野野口不意外,一直的感觉就是野野口杀的日高。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自述的方式把每个人的想法全部叙述出来,以至于读的人就误以为事实就是这样,但还是印证那句话“恶意,最大的剧透是页数”,看似已经结束的剧情其实才刚刚开始。

  野野口真正的动机是我没想象到的,但并不难理解,一个人年少时的经历是会影响他的一生的。有的人可能会想在努力下摆脱那种阴影。但大多数人还是摆脱不掉的,至多是隐藏。年少时的不好的经历就像一个隐性染色体,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其实在骨子里根深蒂固。

  日高是伟大的,但他的伟大还是没能拯救野野口,更害了自己。我比较心疼日高,用了自己最大的关爱却并不被人接受,反而被恩将仇报。

  最后还是希望有一天校园暴力会彻底消失吧,即使有些天方夜谭。但小花朵们一起长大一起开花不好么?何必折损一支两朵呢?

《恶意》读书笔记9

  小学的时候,经常道听途说关于学校小混混的“光辉史”。故事的地点不在乎发生在学校门口小卖部,学校隔壁的巷子里,学校门口,当然最频繁的还是在学校。这样就给予我一种感觉,学校的小混混离开学校就会销声匿迹。但后来发现其实不然,小混混与其说是具体的群体,不如说是一种属性。并且因为年龄足够小,表现出来的行为更为残暴和恶劣。

  那时候我还很天真,认为被欺负的都是惹事的而且肯定本身也浸淫在那个环境当中的人,更强调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直到和我还算熟的一个小太妹告诉我,他们只是看他不顺眼。因为理由比想象中纯粹,让我一直记到了今天。近段时间了解一下黑暗人格,就是自恋,精神病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黑暗人格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格当中,我们每天都在不同程度上去制约它。这就是为什麽小混混不可能消失在学校当中,出到了社会,就会混迹于各种场合。它并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可以很纯粹,纯粹到只要让自己开心,就可以对你做出极为恶劣的事情。而应该要恐慌的是你以为只要远离这类人就行了,但是其实自己本身也是携带者。如果需要政治正确的,我其实应该接下来写的是我对抗人格病毒的日常,和各位病友交流一下,但是我转念一想,我的破坏力不够,会不会是因为能力不足?

《恶意》读书笔记10

  好久没有给大家推荐过书了,似乎也没有推荐过吧。

  那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本小说,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东野圭吾的《恶意》。

  《恶意》这本书大概是我在两年前看的,当时看完,我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于是,对当时我的心理就无从追踪了。

  为什么我会想起这本书,并且向大家推荐呢?

  其实是因为我在后来写《寻梦环游记》的影评时,偶然的感悟,我的回忆被勾起了。

  于是便想向大家推荐这本《恶意》。

  如果说,世界上的好人都是一样的,恶人其实也是一样的。《解忧杂货店》诠释了人性的温暖,这《恶意》则是揭示了人性的丑陋。

  该怎么说呢。《恶意》让我不可思议。

  书中有一大部分借用了日记的方式去记载这事情的经过,可是很可笑的是过去的日记也是会骗人的,就连录像也是骗人的。

  有时候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事实。

  古人常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可是当两者皆为虚假的时候,真相又在哪里呢?

  当然书中不仅讲了这一点,还有就是,当你处于一个高位,人们仅能仰视你的时候,可能你自以为的朋友对你有的不是艳羡也不是骄傲,而是嫉妒。

  《恶意》实在是很精髓的反映了人性,你相信的,你不相信的,书中都有描绘,让你从不同角度去体验你所不知道的世界。

  如果你也喜欢东野圭吾,不妨去看看这本书吧。

《恶意》读书笔记11

  故事还是相当曲折难料的,读者(警方)被作者(嫌疑犯)拎着走的感觉。主要是恶意、自卑、嫉妒毁了一切,自卑、嫉妒谁还没有经历过,尤其是对自己身边的人。

  有句话说“可怕的不是自己的失败而是朋友的成功。”这句话充满了深深的恶意,可是谁又不曾产生过哪怕一点点类似的想法。至少我曾有过,上学会嫉妒同学的成绩,毕业会嫉妒朋友的工作,上班后会嫉妒同事的家庭,等等等。好在我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之所以会去嫉妒别人,是由于自己过得不爽。我现在有时还会嫉妒别人,但是这种情绪会被很快消解掉,因为我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生活婚姻很满意,也在不断突破和完善自己。所以不要让嫉妒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破解嫉妒重在自己。

  还有重要的一点,我心里有那么几个很重要的朋友,我从不曾嫉妒过,是发自内心希望她变得优秀,希望她过的幸福,可见之所以会嫉妒也可能并不是真朋友吧。

  没想到会文中的故事会涉及到校园暴力,被施暴者成为施暴者,懦弱方成为加害方。感觉校园暴力似乎无解,发生得很隐蔽又频繁,而且仅仅因为“看他不爽”。校方?家长?自卫?我不知道,好无力。好在我没有经历过校园暴力(小时候我欺负过别人,我表示深深地歉意),除了学习成绩,我对学校还是充满爱意的。我现在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面临校园暴力,我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他避免或者解决。学身功夫?不完全可行,文中故事里会剑术的男孩还是被欺负。《追风筝的人》擅长弹弓的阿桑总有一个人而且没带弹弓的时候。唉,恶人不可能被全部制服,我们只能想办法让人不变恶。[撇嘴]

《恶意》读书笔记12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我越来越支持于后者,孩子往往会有强大的破坏力,从小孩子若没走向正途,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一生。

  所有的错都只因邪念一起。有多大的恨,就有多大的破坏力。他的恨,从妈妈那里传递给他,从小就深入骨髓,但是却都无力改变。我希望他挣扎过,而不是一直这么懦弱的屈服于别人的恶意和自己的恶意之下。

  校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也会是一生。也许家长会认为孩子没磕碰出现大的问题就会没事吧。被欺负的或者欺负过别人的都或多或少都会很痛苦过,有的或许影响了别人的一生,有的或许要花一段时间才能走出来。有人任由恶意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树,有人会让恶意开出一朵花,从而告诫自己不要屈服于它。日高就在接触它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它开成了花。犹记得小时候的我,小学时候的往事。同班同学有一个女孩老是欺负我,其实我在班级里很低调了,不爱说话,成绩下游,几乎没有朋友。可那个女孩还是欺负我,往我头上滴脏水。我质问过她,为什么欺负我,她说我挡着她的路了。我想问问那个时候的自己,为什么就这样忍气吞声了呢?为什么没有寻求老师的帮助呢?回到家眼泪汪汪也无济于事,最后我也忘了怎么解决了,可能是我妈妈给老师说了吧。现在想想,我真的不恨她,我很可怜她,可怜那个时候的她被恶意笼罩。

  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欺负,或者欺负过别人。也不是长大了,那些错误就过去了,我想最重要的,是再次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能够好好处理。或者当自自己的下一代遇到了之后,也能够健康的解决。

《恶意》读书笔记13

  花了三天的时间把朋友介绍的推理小说《恶意》看完了,这个速度确实也不算快,说实在的,看前几章的时候有点想弃,凶手毫无悬念地就这样被警官加贺给查出来了,自己也招了。这样子不足以吸引我,以至于我读前几章的时候速度特别慢,不由地和以前稍微略微读过的《解忧杂货店》作比较,明明《解忧》这本书东野圭吾前期渲染的气氛十分吓人,当时看的时候汗毛都立起来了,虽说这是本很温暖的小说。《恶意》这本书与其他推理小说不一样的想必就是侧重点在于凶手的杀人动机。

  加贺警官的推理手法以及对细节的把控、对于疑问追根溯源求知的态度着实令人惊叹,看完之后不由自主地会感慨“哇塞,加贺也太厉害了吧!”惊叹三连。

  更为值得人去思考的便是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整本小说一路看下来,被害人日高邦彦给我的初始印象从最开始残忍的“杀猫凶手”、“这混蛋简直坏透了,怎么可以这样对自己的朋友呢”到后来“咦,这些和日高认识的人怎么好像都觉得他是个好人,这样一个好人会对野野口修做出那样子的事情么?”一直到最后“真可怜,野野口修真可怕。”

  在野野口修的手记中,日高成了一个拿着人家短柄威胁对方做其影子作家、品德十分恶劣的人,而他自己却是和日高妻子因为真爱所以搞外遇、为了保护她的名誉一直忍气吞声的可怜人。看着看着会不由地对日高那个人心生睥睨,可看到后面,才会发现,一直以来,日高都是一个特别照顾野野口修的人,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恨你,也许是因为嫉妒,嫉妒你比我成功;也许是因为羡慕,羡慕你站在了我永远达不到的高度,而我这辈子都只能仰望你,哪怕你帮了我那么多,哪怕你是我一生的恩人和朋友,可我依然恨你入骨,恨你比我早一步实现理想。既然我站不到和你一样的高度,那我便毁了你,一起下地狱吧”这便是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哪怕进入监狱,哪怕得了癌症也要毁了日高邦彦。

  校园霸凌可能仅仅是因为对人家“看起来不爽”;杀一个人、一个一直帮助自己的朋友、毁了人家的名誉可能也仅仅只是因为人家太好,多可怕。不单单是整本书所描写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在想,其实看书的过程当中,我不也仅仅因为野野口修的手记而对日高产生了很大的偏见么?这难道不也算是一份恶意?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人像加贺一样对一些小小的不合理的疑问追求答案,大部分的也都人云亦云了,毕竟跟着大部分的人走总不会错得太离谱,另一方面,站在大部分的人对立面也着实需要勇气。

  常常会觉得世界有多美好,它另一面就一定有多黑暗,只是我们所接触的地方还不足以让我们知道那一块黑暗的地方有多暗。人性不能深究,深究到底想必绝对就是失望了。常被朋友吐槽自己太易于相信他人,只是有时候会想着老是防着多累呀,当然也可以说我是因为懒,只是说在我没觉得对方是个不好的人的前提下,有时候相信人家至少对于自己而言会轻松很多,前提是这份相信不会以损害自己切身利益为筹码。

  这个世界上隐藏的恶意很多,谁能预测会在哪时候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有谁能料想到之后的结果,“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终归还是可以用心让自己看到的世界、接触到的世界充满温柔,而这个与他人无关,只与自己的内心有关......

《恶意》读书笔记14

  放在床头、桌上、包里,时时惦记着,想要赶紧读下去的,也只有东野圭吾的小说了。

  相比于很多推理小说会将笔墨着重于推理的过程、犯罪的细节,东野圭吾的小说似乎更乐于描写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比如这本《恶意》,在描写犯罪心理与动机方面简直登峰造极了。

  关上书,你觉得这结局真的太意外了。但是细思量,一切又都那么合理。

  什么是真相

  小说读到三分之一处,真凶已经浮出水面,我看了看书的厚度,这后面还有三分之二,要写什么呢?

  没有给读者一点感到无趣的机会,小说继续探索罪犯的犯罪动机。一口气读完凶手的独白,似乎已真相大白了,可看看书页,后面还有三分之一呢。

  你以为故事可以结束了,其实还没有;你以为你已经看到真相了,其实未必。

  这本书并非单一叙述视角。用在推理小说里,似乎非常适合。因为同一事件由不同叙述者来叙述,本就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更不用说还存在着叙述者有意误导读者的情况。

  小说里真正的凶手就利用自己的自白成功地误导了读者(小说的读者与书中的警员)。当真凶以及他的“犯罪动机”付出水面,此案大可以就此了结。但是东野圭吾把这个故事继续写了下去。

  我觉得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不光是作为推理小说家,他很善于运用精妙的结构,一步一步地抓住读者的心,一层一层地剥掉凶手的伪装,更因为他对“真相”的哲学化诠释。

  到底什么是真相呢?同一事件不同的目击者可能讲述出完全不同的“真相”,而我们确信不疑的真是全部的事实吗?

  我相信小说的最后三分之一给很多读者(例如我)上了一门生动的真相教育课。当你以为你已经获得真相时,也许再稍微往更深处发掘,就能发现真相被反转,三观被颠覆。

  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世界存有更多敬畏之心吧。当我们轻易对他人他事做出某种评价或判断时,也许应该提醒自己:我们所了解的也许只是部分事实而已。

  人性之恶

  东野圭吾的小说,在逐渐揭开真相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对人物隐秘的情感世界的揭示。因此不同于很多推理小说只能让读者享受到推理的乐趣和获知真相的快感,他的小说结局常常让人唏嘘,感慨万千。

  本书取名“恶意”,到底是谁的恶意,是何种恶意,对读者而言也是经历了一番认识的深化过程。

  最初我们认定的“恶意”是日高的嫉妒,因为自己无法写出这样好的作品,而使手腕让朋友梦想落空,乃至逼迫对方成为自己的影子写手。

  这已经够恶了。但作品最后揭示的恶意却远超于此。真正的恶意,可能如童话故事里的反面人物,坏得不需要理由——恶与善,在这里成为鲜明的对立。

  极端的恶意,是夺走你的生命之后,还要毁灭你的名誉;是不惜牺牲掉自己也要毁掉你;是所有的动机仅仅是出于对于真善美的嫉妒。

  相比之下,因为复仇而引发的谋杀故事简直太单纯与正义了。

  恶魔的养成

  凶案的动因最后竟可追究到几位当事人少年时代遭遇的校园暴力。联想到近年一些关于校园暴力的热点新闻,这故事还真是发人深省、细思恐极。

  我们看到,恶魔从小就是恶魔,恶魔长大了仍是恶魔。而心理扭曲的受害者化身为了施暴者,隐藏在正常人中,伺机作恶。

  书中还暗示,凶手对他人的冷漠态度可能从小受到其母亲的影响,也是一个提醒,如果父母对周围人都采取一种冷酷、敌视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孩子。他对他人没有信任感,没有接受善意的能力,却不乏嫉妒猜忌之心。当这样的孩子遭受到暴力,他不会去正当求助,反而为了生存而屈服于权威,甚至助纣为虐。

  至少,同样也遭遇过校园暴力的日高,就没有偏离人生轨迹,长成了一个健全的人。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应的法律制度,这几点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在这个故事里,这几方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恶魔被姑息,软弱的灵魂终被扭曲,正直良善的人却被诬陷与谋杀。

  当恶意产生于缜密的头脑,经过了精妙绝伦的设计,其后果真是不可想象。如果不是警官加贺超乎常人的警觉度与追根究底的毅力(而这全属于偶然性),恶意必定得逞,好人将被盖棺定污名,真相将永远埋藏。

  想到这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相,什么是伪装,还真的不好说。

  还是让我们对这世界多一些敬畏吧。

《恶意》读书笔记15

  著名作家日高邦彦被杀了。

  经过层层筛查,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就是和日高邦彦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儿童文学作家野野口修,对杀人一事,野野口修供认不讳。但是在谈到杀人动机后,野野口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野野口称虽然他和日高从小一起长大,但长大后的两人并无交集,两人重新联络是从七年前野野口拜访日高开始的。当时的日高邦彦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而野野口只是一个热爱写作的、想以写作为生的新人。他写了一部作品,想让日高邦彦帮忙引荐,但是当时的日高总是敷衍他,而且,日高又遇到了创作瓶颈,不仅不想帮忙,反而抓住他和自己妻子有染的把柄,并利用手中拍好的野野口修要杀掉自己的视频,把野野口修的作品据为己有,重新修改后出版了。意外的是,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日高邦彦也因为这部作品收获了极大的荣誉,拿奖拿到手软。从那以后,日高邦彦又继续利用这些把柄让野野口修当他的影子作家,替他写了一部又一部作品。

  在野野口修家搜查到的笔记也显示,野野口确实有那些作品的初稿,只是后来被日高发表的时候,稍作了改动,但故事的脉络大体还是那样的,种种迹象表明:日高邦彦真的剽窃了野野口修的作品。一切都昭然若揭,日高成了人人唾弃的冒牌作家,而野野口修,才是那个才华横溢、忍辱负重的影子作家。

  舆论的风向马上出现了逆转:虽然日高邦彦是被害者,但是舆论一边倒地认为野野口修是因为不堪他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才痛下杀机,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野野口修作为嫌疑人,本应被千夫所指,不料却收获了一大票同情,甚至没有人来谴责他。

  凶手被缉拿归案,案件到此也已经真相大白,按理说,法官们大可松一口气了。但是,有一位法官却凭借对破案过程中细微的观察,觉得案件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就是加贺恭一郎。

  说来也巧,加贺和野野口修多年前曾在一所学校里供职,通过和原来学校的老师交谈和他多年来对野野口的了解,加贺觉得野野口修并不像他自己说得那样无辜。同时,加贺拜访了野野口修原来的同学,在同学们的口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野野口修:

  野野口并不像他在狱中写得那样纯良无害,中学时候的他,为了躲避校园暴力,曾经帮助那些施暴者欺负那些善良的孩子们,日高邦彦便是被他们欺负得最厉害的一个。而反观日高邦彦,虽然他一直被同学欺负,但却心怀美好,因为和野野口家离得近,每当野野口因为害怕不想上学的时候,日高总会安抚他、陪他一起去。这样真诚善良的日高,真的很难让人和那个剽窃朋友作品的、面目狰狞的日高联系在一起。

  加贺有过多年的教师从业经验,结合日高上学时的经历和其作品里对校园暴力的描写,以及无论何时都一直存在无法遏制的校园暴力事件,推测出了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

  从小和日高一起长大的野野口,其实心底里对日高是非常不屑的。他憎恶他的出身,厌恶他的成长环境,虽然不得已和日高生活在一个地方,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和他是一类人,他的心里一直是有某种优越感的。当他们长大后,在他眼里平凡无奇的日高竟然成了畅销书作家,而自视甚高的野野口修写作道路却一直很坎坷,为了自身发展,野野口修找到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日高邦彦,而日高虽然手中掌握着他帮别人施暴的视频,却还是没有怨言地把他引荐给儿童文学编辑,让他成为了儿童文学作家,就这一点来说,日高对野野口修有着知遇之恩,野野口修应该感谢他才对。

  但实际上野野口修不仅没有感激他,反而对日高邦彦有很多不甘的,那不甘里,有嫉妒,也有仇恨,终于,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野野口修的嫉妒之火熊熊上升,化作了无穷无尽的恶意,制造了这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

  凭什么你成了畅销书作家,有名有利,而我却只能写自己并不喜欢的儿童文学?

  凭什么你的生活那么惬意,而我却在正当年的时候得了癌症?

  凭什么出身如此卑微的你却能收获幸福,而本应过得幸福的我却如此落魄?

  凭什么?你凭什么抢走本该属于我的幸福?

  这股恶意的力量强大到惊人,因为怀着恶意和种种不甘,野野口修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抄写日高邦彦的作品,并在情节脉络上稍作修改,让人以为真的是日高剽窃了他的作品;为了抹黑日高邦彦,野野口修不惜编造出自己和日高已故妻子有染的事情,也不惜通过在日高寄往加拿大的行李里做手脚,偷拍潜入日高家作案的视频和其他一件件小事证明日高是多么地凶狠残暴,而自己又是多么的可怜和无辜。可以说,野野口修的手法之凶狠,心思之缜密,也是前所未有。

  我将不久于人世,既然我过不好,那我也不让你过得好,我不光要让你死在我前面,还要竭尽所能搞臭你,让你死后都不能保全自己的名声,让人们提起你来时都是鄙视和唾弃!

  无法想象,是怀着怎样的恶意,才能让野野口修做出这样违背良知又近乎疯狂和变态的事情呢!

  野野口君,午夜梦回时,你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东野圭吾的作品一直以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匪夷所思著称,尤其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在我看来,东野圭吾的书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读到最后一章,你永远无法预知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是,一旦读完整部书,心里就会豁然开朗:这个世界上当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人性也真的能恶毒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毫无疑问,《恶意》是对人性的拷问,也是对人性最深刻的剖析。

  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小说,是虚构出来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哪有人会狠毒到这种程度?”现实生活中确实没有人会如此恶毒,但是,一旦人们心中被嫉妒包围,所衍生出来的恶意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朋友小兰有一位亲戚,那位亲戚从来见不得别人好,但凡别人升职加薪,她就会明里暗里嘲讽;看到别人婆媳相处融洽她也嫉妒,经常话里话外挑拨人家间关系;村里的大小事务,不管懂不懂,总要插上几句话,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她的一生都生活在农村,她的全部世界也仅限于村里那巴掌点的地方,所以她的见识和她的人一样,都很狭隘和局促。她巴不得天下人都生活得不如她,但凡别人有一点比她好的地方就受不了,但她不知道:她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已,这个社会上有千千万万个人都过得比她好,正是因为她的狭隘和嫉妒,她的生活才越来越糟糕;正是因为每天只盯着别人看而忽略自我成长,她才一步步沦落到今天这钟地步。

  我们家乡有一名医生,这个医生医术非常高明,收费也合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人品也非常好,他在家乡属于那种德高望重的人物,但是,正是这样一位本该被人们爱戴的人,自家建的房屋刚打好地基的时候,就被人们恶意毁坏了。医生扪心自问:自己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从没多收过一分钱,也没怠慢过一位病人,实在想象不出到底哪里做得不对,让别人这样报复他。

  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有些人本身不学无术,在看到医生凭自己的本事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却又嫉妒得牙痒痒,他们不能明里陷害医生,就只能在暗地里用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勾当来对付他。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态能够平和一些。“哼,你不是过得好吗?你过得再好,我一样能整你,我就是见不得你好!”

  不得不承认,当一些人的心里真的升腾起那股恶意来的时候,他们会动用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做一些害人又害己的事情,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心底的恶意消散。

  我们总在歌颂生活的幸福快乐,但是正如张爱玲说得那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们的生命中也会不时出现一些煞风景的人,他们的出现也在无时无刻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真的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你过得好。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就像墙上的那抹蚊子血,开始的时候是鲜红,随着时间的风化,慢慢褪色消散了。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提醒我们:你要努力,要做得更好,别人越是要毁灭你,你愈要过得更好。

  有时候我想,这本书为什么不叫《嫉妒》呢?后来想着,嫉妒也只是一种贬低、排斥、敌视的心理状态,带着浓浓的感情色彩;而恶意,就像是一张无边无际没入深渊的黑色的网,你猜不透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但你知道,这些东西是威力无穷的,能致人于死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某种感情色彩就能概括的了。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恶意比比皆是,但我从来没见过像东野圭吾的《恶意》里写得这样,能仅凭心中的恶意就将人置于死地,所以,这正是东野圭吾的厉害之处,他反其道而行,从别人观察不到的地方下笔,然后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用缜密的逻辑和冷静的头脑策划出一场跌宕起伏的惊天大案!

  只能说,我从没读过这样的小说。

  只能说,《恶意》太可怕了,东野圭吾太可怕了。

《恶意》读书笔记15篇(6篇读书笔记500字)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恶意读后感书评   写读书笔记20篇   恶意读书笔记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