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莫要破坏传统文化作文3篇(批判传统文化的作文),供大家赏析。
莫要破坏传统文化作文1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莫要破坏传统文化作文2
泱泱大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滔滔文化,汇聚中华。
——题记
曾记否?草、行、楷、隶书;曾记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曾记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
草、行、楷、隶
是谁在执笔下书草、行、楷、隶?
当今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会写草、行、楷、隶书了,这些汇聚了几千年的文化就这样消然沉寂了,我们用电脑打字,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却将他们冷落了。我们在忙碌的时代生活中为追求快,追求便捷,将它们抛弃了,我们的祖先一次次改进,一次次用心去将它们创造出来,我们却把他们抛弃了。
一次,我问上小学五年级的妹妹,什么是草、行、楷、隶书,她一脸茫然的看着我,摇了摇头,我不禁哑然,这些悠久的文化,我们能舍弃吗?
笔、墨、纸、砚
深夜执笔在灯下,飘飘洒洒下几个毛笔字是何等舒适啊,可我们,不能了。
我们盲目的追求时尚、前卫、个性,却把我们的传统给遗忘了,何时才能再铺纸疾书,让刚劲秀美的字跃然纸上。
笔、墨、纸、砚,它们经历了五千年的挑战,到了我们这一代,却……难道,我们就可以舍弃么?
唐诗、宋词、元曲
听,是谁在吟那“水光潋艳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谁在吟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谁在吟那“黄藤酒,红酥手”?
是他们,是李白,是苏轼,是李清照,是李商隐,是……是他们,是唐诗,是宋词,是元曲,咳,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积淀!
短短几句诗词,内含着多少情思与哀愁,短短几句诗词,让世界因中国而辉煌,这是传统,这是文化,这是精华,这是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丢弃,不该丢弃,我们用心去把丢弃的东西找回来。
执笔、磨墨,取纸;手一挥,草、行、楷、隶文跃然纸上,欢腾跳跃;记下唐诗、宋词、元曲,悠远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不该丢弃的文化!
莫要破坏传统文化作文3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
莫要破坏传统文化作文3篇(批判传统文化的作文)相关文章:
★ 传统文化演讲稿_关于传统文化的演讲稿3篇(演讲稿弘扬传统文化)
★ 关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例文6篇(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总结)
★ 有关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汇总6篇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 2022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感悟7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