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长会3篇 家长怎么与班主任沟通

时间:2022-12-22 00:35:3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长会3篇 家长怎么与班主任沟通,供大家参阅。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长会3篇 家长怎么与班主任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长会1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几点体会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班主任)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因此,班主任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时,还要注意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长会2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提倡家长与学校及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更好的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方便家长与老师,从对方的角度了解孩子。来观察孩子的近态,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情,也方便解决。也有很多老师表示,再与家长的交流中,往往想表达的主题与家长理解的不一样,不知道才能更有效的来沟通?

(一)尊重家长,以礼相待

  不论去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来了解情况,班主任都要以礼相待,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后进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避免动辄就向家长“告状”、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二)选择时机,事先约定

  和家长进行沟通时,最好采用事先约定的方式。有的班主任在与学生发生矛盾而无法解决时,请家长协助,而家长一时抽不出身,而仍然坚持要求家长赶来,结果问题不能解决,反而使矛盾激化。有的家长来访,而自己又没有时间接待,把家长晾一边,只会导致家长牢骚满腹。

(三)精心准备,真诚交流

  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

(四)语气委婉,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

  和家长交流时,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来否定一个学生,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家长会)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道孩子的有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到孩子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他才会更主动的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五)谦虚诚恳。专心听讲

  在与家长谈话时,班主任如果能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也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的听家长那个倾述,同时还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的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的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长会3

  如何召开家长会及注意问题

——家长会学习材料(德育处)

  现在不少家长无暇顾及子女,而又对子女寄托了很高的希望,因而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推给了学校,推给了老师,并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家长一般只满足学生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注意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作为教师应该在分别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情况下做好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一方面 如何开好家长会

  1.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用正确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影响带动家长树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念。会议前,班主任要做好与科任教师间的沟通,思想达成一致。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对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肯定,缺点找准,让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3.针对共性的问题,要有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法,制定计划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制度、常规要求通过家长会要进一步明确,以便达成共识。

  4.针对个性的问题进行个别交流,给家长留下参考和整改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有抓手,才能促进学生成长,家校合力。

  5.可以让优秀家长介绍成功经验,或共同研讨教子的成功案例,让家长更直观的掌握教育方法。

  6.可以适当布置家长会的环境氛围,让家长有亲切感,放松的环境下更能够有效的进行沟通。比如:黑板的布置,座位的设置等等,方便与家长沟通。第二方面

  召开家长会应注意的问题

  1.要乐观,对孩子和家长要充满信心。对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配合要给与肯定,不要一味的抱怨孩子不听话,家长不懂事,不配合。要对班集体充满信心,对孩子和家长充满信心,营造共同成长,积极向上的氛围。

  2.要耐心。许多家长都是大忙人,请他们到学校来听班主任讲话,一般是不容易的,如果班主任讲的不好,准备的不够充分,弄不好他们还会心烦。特别是在班主任老师讲话的过程中,家长们会插话述说孩子的情况,或提出学校的问题,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让他们把话讲完。

  3.要善于倾听。多数班主任是说得多,听的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同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也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里,回去拿孩子撒气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做听众。给家长解释申辩的机会。

  4.要引导。许多家长不懂得怎么去正确教育子女,对此,教师要设法引导,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特别是向家长传授对孩子心理训练的做法。比如:对活泼的孩子、对沉默内向的孩子、对好胜的孩子、对懒散的孩子、对不听话、顶撞家长的孩子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给支招。

  5.要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知道你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的,你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对班集体的希望以及为此做出的努力是什么等等。与家长做好沟通,加深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了解。

  6.要合作。向家长提出若干的合作课题,提出希望和建议。比如:“您能给孩子提供安静的场所来完成作业吗?有适合学习的桌面和阅读的时间吗?能督促孩子早起早睡吗?能经常与孩子聊天沟通思想问题吗等等,只要是利用我们教育的方面都要让家长配合,给家长分配任务。

  7.要精心。召开会议之前,班主任要明确家长会的主旨是什么,班主任想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讲更好,对家长可以提出哪些要求,等等,都要精心思考、精心准备。要有较详尽的提纲,以保证家长会要达到的预定目的。

  总之,现在的家长会要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盲目的去追求短期的分数效应,要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教育孩子有方法,对教师有所佩服。亲其师,信其道。无论孩子的成绩好与坏都要找到新希望,带着一份好心情参加家长会,避免开成批判大会。让家长再次期待着家长会的召开,为他们指点迷津。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长会3篇 家长怎么与班主任沟通相关文章:

与家长会有关的老师发言稿范文5篇 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范文大全

家长会家长代表2022精选发言稿参考模板3篇(家长会家长发言稿简短)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3篇 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范文大全

最新家长会园长讲话稿范本3篇(园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

蒙氏班家长会发言稿范文12篇 幼儿园蒙氏班家长会发言稿

期末家长会发言稿10篇 学期末家长发言稿

中班上半学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2篇 中班上半学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怎么写

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2篇 小班第二学期学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一年级下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2篇(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期末家长会发言稿2篇 学期末家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