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3篇(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设计方案),以供借鉴。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1
对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建议
「摘要」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能适应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应提高民营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优化配置会计资源。
「关 键 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问题;解决途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资本、经营规模迅速崛起,据统计,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3%,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4%.它们不仅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饮食服务等传统产业中站稳了脚跟,而且逐步渗透到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设施项目,城市供水、供电、环保、公交等市政项目和科教、信息等新兴领域,正在成为这些行业的一支生力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民营企业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远远不能适应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民营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不仅具有广泛性和必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和长期性。
一、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就是说,《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的职责规定得非常清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以及会计专业知识缺乏学习和了解,更谈不上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慢,缺乏自我加压和终生学习的精神,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观念滞后,甚至还存在任人唯亲,无证上岗的现象,导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实务操作水平低。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建立和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或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有章不循,形同虚设。会计基
础工作薄弱则具体表现为不按《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帐簿;不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编制记帐凭证、记帐、结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存在帐证、帐帐、帐实不符现象;不按规定办理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不按规定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不按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和销毁等等。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和会计基础工作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失灵,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有的民营企业从社会上聘请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有的还同时受聘于两家或多家企业,会计核算流于粗放,无法有效地开展财务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质量。
4、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科学的经营、筹资、投资预测决策和风险预警、规避机制,导致财务控制能力弱,决策科学化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对经济运行缺乏调控实效。
5、受企业负责人或会计人员思想观念、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实现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
6、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国有改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两套帐、多套表,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管理空白或混乱。
二、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1、从财政部门来说,一要从普法的高度,加大对企业负责人《会计法》、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会计社会氛围,并建立企业负责人学法守法的监督考核长效机制,促使企业负责人认真落实“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法定要求,自觉履行单位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职责,进而提高企业负责人领导本单位会计工作的水平;二要以造就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基础工作扎实、作风严细、高素质、高效率的财会队伍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广大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认真做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价工作,加大对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公平的高级会计人才考评和培养机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严把资格准入关,杜绝无证上岗。广大会计人员还要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知识型、管理型、廉洁型”的会计人才,为民营企业落实国家法规政策、搞好企业经营管理,促进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从民营企业本身来说,民营企业规模越膨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就越重要。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从企业内部来看,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当局受旧的管理体制的影响,对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内在动力引起的;从企业外部来看,也没有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不健全,执行不力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追究法律责任的情形,因而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应加强对《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管理当局和所有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促使民营企业密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企业内部上上下下严格依法按章办事,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促进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一是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这是做好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首要和基本的一环。二是财政部门应经常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通过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验收活动,保证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规范、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三是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应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和管理服务意识,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地处理好一切会计业务,并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善于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潜增效,当好企业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为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3、优化配置会计资源,充分发挥代理记帐的优势。根据《会计法》、税法和代理记帐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应该建帐建制而达不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民营企业,一律由具备代理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等代理机构进行代理记帐。同时,代理记帐机构也应进一步提高执业质量,不断拓展代理业务外延,为民营企业提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咨询、税收筹划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
4、企业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应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意识,逐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大力增强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民营企业诚信度和公信度,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投资能力,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克服重钱轻物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对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筹资、投资等决策面临的风险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评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作用,进而提高各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科学制定各项定额,全面加强预算管理,认真做好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对企业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监督,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向企业管理要效益。
5、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撑力度,以解决会计电算化水平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民营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高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以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最高新的技术、最精细的管理获得最优厚的收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财政部门应注重发挥好民营企业与财务软件开发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会计核算特别是财务管理商品化软件的引进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水平。
6、加强对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职业道德培训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目前,国税、地税部门对民营企业的纳税监督和约束是强有力的,但对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却指导不够,相比而言,财政部门应负责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由于种种原因,财政部门的督导也不到位。外部监督的弱化和缺位给民营企业造假帐粉饰会计报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建议财政部门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经济运行监管机构,或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国税、地税、审计、工商、统计、社会中介机构等构成立体化的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检查配套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促使民营企业讲诚信,有效地解决两套帐、多套表等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创建和维护和谐有序的绿色会计环境。财政、税务部门还应共同建立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辅导和考评奖惩机制,积极研究和制定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量化和细化考核,并将考核和奖惩结果公告,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支撑则是会计核算。民营企业要切实提高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理性认识,从大处着眼,从基础起步,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也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和指导,这样才会保证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2
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管理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化、规模化经营时,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先天不足和缺陷日益暴露出来,正制约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对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对如何改进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较为突出的是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寻求解决对策,以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独立性未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不少民营企业家错误地认为企业效益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由财务管理管出来的,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无视财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无视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管理职能。同时,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往往安排亲属担任财务工作。
(二)财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欠缺
多数民营企业财务机构的设臵不够科学,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也有不少的小企业甚至不设臵财务机构,或虽设臵机构却形 同虚设。财务机构的不健全,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欠缺。同时,大多数民营企业都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内部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财务管理制度,使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及管理混乱。
(三)财务控制薄弱,资金周转不畅
具体而言:一是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臵或不足。有些民营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臵,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过量购臵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
(四)筹资困难,资本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在吸收外部资金时缺乏政策支持,再加上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信誉不佳,因此向金融机构借贷较难,企业上市更难。由于筹资渠道狭窄,造成民营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源自于自身积累,难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有的民营企业即使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借贷资金成本也偏高,财务风险较大。
(五)投资盲目性且缺乏科学性
很多民营企业在投资中经常表现出轻率、幼稚和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有盲目跟风思想,没有做好投资前的市场调查和风险预测。只看到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作用,追求将企业做大的成就感,忽略企业扩张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矛盾;过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导致资金结构比例失调、资金周转速度缓慢,投资项目收益偏低。而且有的民营企业在盈利时过多将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资金紧缺,便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六)财务基础工作薄弱,成本管理弱化
一般而言民营企业都能精打细算,尽可能控制成本绝对额,但在相对成本的控制却缺乏经验和措施,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有时为了一味降低成本绝对额,甚至不惜通过降低产品质量达到目的,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民营企业的成本核算也十分粗放。有的 企业将各种产品成本笼统汇总核算,不利于加强成本控制。有的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而忽视技术进步、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事前、事中控制能力较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第一,法规不健全,惩治力度不够。目前绝大多数财经法规都没有考虑民营企业的特点,使得民营企业的理财行为没有针对性强的、统一的法律依据,导致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同时,现行的财经法规对违规的惩罚力度过低,对违规行为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偏轻,没有达到足够的惩戒效果。
第二,缺乏必要的金融扶持机制。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等现实状况决定了其通过市场融资的资信度较低。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系列稳定的融资机制对民营企业给予适当的扶持,尚未建立起一整套旨在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信用担保体系。
第三,外部监督双重缺位。企业的外在监督主要是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就民营企业而言,这两种监督都不到位。一是政府监督缺位。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财经法规,民营企业规范体系不健全,财政、税务、统计、审计、工商等部门因受人力、物力的限制,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财经法规对民营企业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这些部门对民营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查时偏重于技术上的差错,不太注重其真实性,缺少对违规现象的责任追究与惩罚措施。其次,社会监督缺位。由于目前社会审计尚未涉及民营企业,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加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乏力,经营活动中不规范的行为较普遍,因此对其进行会计报表审计的风险较大,使得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从事民营企业的审计工作。外在监督的缺位,加重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随意性。
(二)企业自身的原因
首先,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民营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家族式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往往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些企业中集权现象严重,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外,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差,管理思想也比较落后,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企业领导者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多数民营企业的创办人是上世纪80年代的城镇个体户、农村专业户及一些辞职人员,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素质不高。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较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根本无法掌握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而在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中,又普遍存在长于技术而拙于管理的现象。再加上民营企业从来都存在重市场、重技术、轻内部财务管理的思想,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无章、无序,财务监控不严,暗箱操作盛行,信息失真等问题存在,给财务工作埋下了隐患。
第三,财务人员的素质低下,缺乏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一般多由亲属担任,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会计知识培训,对财经法规、制度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不能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更难以运用财务数据和财务管理手段参与管理。由于任人唯亲,阻挡了非家族优秀财务人才的进入,即使有非家族财务管理人员进入,也往往因用人制度不公而离心离德。同时由于人情观念限制,也会导致在财务控制中的考核、奖惩制度无法得到严格执行,造成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三、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不分,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往往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为此,民营企业应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 位。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民营企业还应聘请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的责任不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二)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若不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民营企业就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民营企业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境,一方面必须强化信用观念,主动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用为其担保,获得银行贷款。还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不断向银行通报企业经营情况,让银行能够把握住企业资金的流向,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并按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规范企业的各项制度,积极争取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
(三)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实现财务管理预算化
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构建企业财务责任指标体系。企业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并根据企业财力确定资本支出预算;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确定生产预算,并据以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汇总编制产品成本预算和现金预算;最后综合编制预计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在每月制订财务预算时,为避免出现预算的差异,还应根据近期较为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料及时修正财务预算指标。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形成以财务制度为主对经济行为的定性约束,以财务预算为主对经济行为进行定量约束的格局。
(四)加强对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
一是合理估计和保证日常的现金流量。现金管理的起点正是估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确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未来 的资金需要,并且保证非常及时地提供资金满足这些需要。这方面常见的错误是高估销售收入,低估了费用开支,或者在现金流量中没有加入意外开支的准备金。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一般都会存在大量的赊销,因此应收货款问题是屡见不鲜的。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从一开始就需要严格把关,把某些付款条件规定清楚,防止客户在事后故意拖延。如果应收款已经发生,企业就需要制定严格的回收政策。三是加强存货管理。不良的存货状态是消散企业资金的一个严重威胁。每多花一块钱用于存货,就等于少花一块钱用于生产。所以,对每一种储存在库的产品,应尽量需要寻求理想的存货余额。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民营企业不同于大型国有企业,在制定财务会计制度时,应当遵循针对性、操作性和强制性原则,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以对预算编制、决算实施工作;二是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机制。根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规范财务工作程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坚决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和财务行为的发生。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六)完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
随着民企财务活动的日趋复杂,一方面需要利用网络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以支持财务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网络可以把各职能部门经济活动的物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使管理当局随时掌握客观信息,从而将财务控制科学地渗透到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以及生产业务的全过程和各个经营环节,并将各层次、各过程、各环节的财务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使企业股东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便于股东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求民营企业设臵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参考文献
[1]潘秀庆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J].广西会计,2002(11)
[2]贾明月 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时代,2004(32)
[3]王晓东 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5(1)
[4]唐红珍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方法[J].企业经济,2005(6)
[5]王珍义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6]曾健如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1)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3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
声像档案是一个机关或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办公条件的改善,在机关、企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笔者现就目前声像档案的管理现状及对策谈谈个人的粗浅之见,与同行商榷。
近两年来,我县发现部分机关只重视文书、会计、移民档案,忽视了声像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和保管,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声像档案管理严重滞后于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一、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声像档案的管理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声像设备和人员的问题。有的单位把声像设备当着一种摆设品,有的单位把声像设备存放在各科室,有的纯粹是给个人保管,没有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有的单位没有使用声像设备的人员,或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或使用设备人员频繁调动,致使声像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最终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档案没能完整保存下来,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
二是部分设备使用人员对声像档案的认识不足。摄影录人员在各自单位中直接从事着产生声像档案的工作,并决定着声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在调查中我发现,在多数摄录人员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两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种是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声像档案。他们认为只有上级文件、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而他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只要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另一种是有的人认为谁的照片就归谁,送往报社、电台用完就算完了,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属于个人行为。这些人缺乏全局观念,档案意识不强,只考虑个人或本部门工作方便,致使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手中或科室内部保存,不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统一保存。特别是因为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不完整和有效利用。
三是声像档案管理混乱。声像档案混乱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声像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且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好,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档案意识淡薄,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声像档案不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且归档要求具有特殊性。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其齐全和准确,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数码照相通过相馆洗印也是早已删除或存储遗忘,文字说明更是难以说清楚。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又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是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和部门个人手里保存着一定数量的珍贵声像档案,没有及时记录成光盘,也不愿意将声像档案交出来实行集中统一保管,好像是自己的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
3、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寿命难以保障。由于声像档案载体所决定,因此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高。据笔 者了解,区、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但没有设置专门的声像档案室,就连专用声像档案柜,防磁柜都没有。一般都是将声像档案存放在其它档案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达不到控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光盘受损。这种保管声像档案的条件,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声像档案馆藏、室藏匮乏,无从利用,更谈不上发挥作用。由于相当数量的声像档案都散存在个人手中或科室内部,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所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声像档案的数量十分有限。机关档案室声像档案不齐全,不完整,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没有了来源。没有声像档案就谈不上什么利用,更谈不上发挥什么使用。总之,就声像档案而言,无论是收集、整理利用,还是意识、认识,管理都存在着既普遍又严重的问题,势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声像档案管理现状的对策
既然我们看到了声像档案管理的症结所在,就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本人粗浅之见,我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加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的问题。
1、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要提高全民档案意识,尤其是被遗忘了的声像档案,就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要让大家都能认识到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要使各级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主动争取领导。加大档案工作
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档案意识,积极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做好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更是如此。
2、严格制度,加强管理。
要改变声像档案目前管理混乱的现状,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从声像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
保管,都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要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也应作出明确规定。制度建立健全之后,最根本的问题是狠抓落实。要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要使对声像档案的管理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在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城市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外事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材料,要使这些材料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声像档案的管理,除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以外,在这些活动中,还应有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以确保声像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分类指导,加强监督。
根据声像档案目前管理的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它作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要针对各单位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提高整体水平,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着重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对有设备,人员不专业的单位,重点是加强尽快提高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对声像档案的整理一定要按照《db21-61-89声相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整理归档,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整改,不留死角。
4、妥善保管,有效利用
从长久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角度考虑,声像档案要求有控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措施,而目前声像档案保管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要设立专门的声像档案室显然不现实。那么怎么办?我认为声像档案独立成卷,使用声像档案专柜或密闭铁柜、木柜单独存放、对形成电子档案的要具备防磁柜;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避光,远离磁场,定期倒带,定期检查等,这些是能够做到的。收集、整理、保管声像档案的目的,一方面是记录历史的直实原貌,更重要的则是提共利用,为各项工作服务。因此,档案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服务。
总而言之,做好声像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保管保护好声像档案,积极主动提供利用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3篇(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 办公室档案管理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篇(档案室年终总结个人)
★ 企业档案管理年终工作总结模板2篇(档案工作年终总结范文)
★ 2022企业会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篇(企业财务年终总结年)
★ 模拟企业会计实训心得体会实用3篇 会计仿真模拟实训心得体会